小時候的經典電影你還記得幾個?

歪哥電影集


說心裡話,小時候的經典電影我基本都記得……

本人九三年生人,小時候家庭條件中等,父母每天都早八晚六的上班,我都是自己在家待著,久而久之就開始租電影光盤。

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周星馳系列,從《大話西遊》兩部曲,到《逃學威龍》三部曲,再到最後星爺自己導演的《少林足球》,儘管很多情節看不太懂,只能跟著傻笑,但至今記憶猶新,以至於長大了還時不時的翻出來看看。


然後就是《烏龍院》系列!

現在想想,達叔除了和星爺合作最經典之外,和釋小龍、郝劭文組成的三人組也是相當搞笑啊!

可惜……歲月不饒人啊,這三位如今都變了樣了。

前幾年有一部《新烏龍院》……說出來都是淚!


還有一個系列,基本上所有中國人都看過了:《黃飛鴻》!

當時感覺BGM一起,李連杰就無敵了!簡直和喬幫主是一樣的存在!


還有幾部也是李連杰主演的!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等這個電影的第二部我特麼等了20年!

《新少林五祖》,裡面的打鬥又狠又帥。

另外,李連杰的演技是真好,洪熙官和黃飛鴻完全是兩種人,居然都被他演活了!


最後,千萬不能忘的:賭片系列!

《賭神》、《賭俠》、《賭聖》等等……

當時看了之後光學洗牌就學了一個月!

估計九零後的電影回憶應該都是這些吧?


評影人


看來都是同行啊,我也發經典影視片段,不過小時候的電影,很多隻有隻字片語的記憶,或者說只是某一幅畫面。

小時候在農村鄉下生活,沒有電視,只有收音機。那時候經常來聽評書,聽歌曲,後來買了單放機,在集市上買影視歌曲磁帶聽。小時候的生活沒有現在這麼豐富,那時候能看個電影已經覺得很幸福很快樂了,小時候電影都是露天影院和卷片放映機,用鐵桿搭起白布做屏幕,兩邊掛著兩個大的喇叭,這是這種簡陋的設備給我童年增加了無限的樂趣。

那時候的電影放映機都是用膠片,一部電影通常就是九十分鐘左右,當然更長的電影那時候比較少。一般一部電影,都是帶著一盒膠捲,大概有三捲到四卷的樣子,那種鐵盒子,外面寫著電影名字。

小時候的記憶很深刻的東西基本能記憶幾十年或者更長。我在印象中最早看到的就是武俠電影了,印象深刻的有《鷹爪鐵布衫》《無敵鴛鴦腿》《夜走鬼城》《大刀王五》《神龍劍俠呂四娘》《大醉俠》《血祭黃沙鎮》《復仇大世界》《猛虎闖關》《仁者無敵》《少林童子功》《智勇和尚》《武松》《武當》《武林志》《血滴子秘史》《血滴子》等等。

在大一些的時候基本就是記憶很詳細了,就是八九十年代經典的武俠了,像李連杰的黃飛鴻系列,周星馳的電影,還有《刀劍笑》《黑俠》《新少林五祖》《方世玉》《和平飯店》《新龍門客棧》《新仙鶴神針》《天山童姥》等等。

小時候的電影總是讓人印象深刻,那時候一個電影,也都被反覆看了很多遍,有時候,街裡放映一場電影,有兩個到三個影片,我們那裡一般都是一個新電影,一個搭配的老電影。所以很多影片看了不下十遍,記憶中總是很深刻。


細雨紅茶


記得第一次看電影應該是在上初中的時候,學校放的電影《地道戰》

後來家裡買了個vcd,帶來個碟片是《少林小子》李連杰演的是三龍哥

後來就到處找碟片看

《少林足球》那時候喜歡上了星爺的電影。

《靈幻先生》這還是去轉親戚家的時候看的。

《人蛇大戰》忘記是誰演的了

《快餐車》買了個盜版的,但是笑了一個多小時!


愛德華郭梓謹


記憶比較深得電視劇有西遊記和武林外傳。

西遊記只認準六小齡童版的西遊記,我我老爸超級愛看西遊記,甚至去買了碟片一集一集的去慢慢放能放個幾十遍。以至於我不知道看過多少遍,閉著眼睛都能描述其中的劇情,從我記事起到二十來歲,伴我成長的一部經典。武林外傳這個就不用多說,相信是每個人童年的回憶,自從在同福客棧遇見你邊學會了排山倒海,葵花點穴手,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最喜歡老白,簡直句句都是經典。


影象大廳


小時候看過的經典電影有很多,到現在為止記憶猶新的有

1. 《虎口脫險》 這部電影太搞笑了。每過一段時間就想看一看。

2. 《少林寺》 印象最深的一部電影,看過一遍,這輩子就忘不了了。估計看過不下十幾遍了吧。

3. 動畫片《天鵝湖》 動畫片裡的最愛,尤其是兩隻小松鼠瑪格麗達和漢斯,一出來就想笑😄😄

4. 《富貴逼人》 香港喜劇片裡看的最多的就是這個系列了。太逗了。過幾分鐘就笑一次。不開心的時候總得看看。

5. 《尼羅河上的慘案》 上譯的配音給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不看電影光聽配音都行。

6. 《大篷車》特別愛聽裡面的歌曲,實在太好聽了。








經典懷舊影視


從小在農村長大,小時候整個村裡都沒電,照明用的是煤油燈,所以那時帶“電”的東西除了手電筒外,我們知道的少之又少。電影是我們接觸的第二個帶“電”的新鮮事物,用的是柴油的發電機,放映的地點一般是在學校的操場上,它給小時候的我們帶去了歡樂。那時只要看到鄉里的放影隊來我們村,小夥伴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搬凳子,目的非常的單純——搶前排,晚上電影開演後小夥伴們都豎起耳朵靜靜地聽著,目不轉睛地看著,放映換帶期間,結伴跑出去對著牆頭尿尿,現在回想起來,都忍俊不止。不知道看此文章的同齡人,有沒有同樣的感受。細數下來,小時候看過的電影雖然不多,但都很經典。

1、地道戰

這部電影是以教學片的形式講述了1942年冀中平原地區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地道戰,配合我主力軍打擊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業績。

2、地雷戰

《地雷戰》是一部以抗戰為題材的電影。影片取材於山東海陽縣人民群眾用自制的土炸藥製造地雷抗擊日寇的故事。

3、小兵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的河北白洋淀,少年張嘎為奶奶報仇,參加八路軍的故事。

4、雷鋒

影片描寫了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的英雄事蹟。告訴我們要發揚雷鋒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5、冰山上的來客

1951年夏,新疆薩里爾山口牧民納烏茹孜從外地娶來一個冒名古蘭丹姆的新娘子,新娘子的來到,勾起解放軍哨所新戰士阿米爾的一段辛酸回憶。

6、閃閃的紅星

該影片講述了紅軍長征離開後的江西蘇區,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7、媽媽再愛我一次

記得小夥伴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哭得一塌糊塗。影片講述了林志強尋求母親,母子相認大團圓。


影視隨風


最早的電影記憶是很小的時候,我們院子裡有一位當兵退伍的年輕人一邊拿著一挺機關槍保養(那時候全民皆兵,他退伍回來任民兵連長,管理著槍支),一邊講著新看的電影,講得相當精彩,不過我當時並不知道電影名字,記得最清楚的是主人公叫杜丘。後來根據主人公的名字才弄清楚了電影是日本的《追捕》,由高倉健主演。

小時候農村沒有什麼娛樂項目,也沒誰聽說過電視,一般家裡有個收音機那已經很稀奇了。唯一給人以娛樂新奇的東西只有電影。沒有電影院,哪家有喜事了就放兩場電影,鄉親們從四面八方跑過來看,人群攘攘,熱鬧非凡。幹一天農活回來,只要聽說哪裡放電影,再苦再累不管多遠都要去看。鄉里不象現在有電話,有時可能某個人一句玩笑話說哪裡哪裡放電影了都會當真的,而可能跑了一個晚上還沒看到電影。

那時看過的黃梅戲電影《天仙配》,漂亮的女主演(七仙女由嚴鳳英主演),舒緩而悠美的黃梅戲唱腔,大膽而神奇的想象,歡悲離合的傳奇故事令人喜泣交加,讓人受到強烈的藝術薰淘。

電影是黑白的,但在那個時代完全不影響我們對電影的狂熱。同樣類型的還有越劇版電影《追魚》,也讓人為美好的愛情而淚崩。

當然戰爭片也是我們喜歡的。《渡江偵察記》、《南征北戰》、《小兵張嘎》、《英雄兒女》、《鐵道游擊隊》等等。八十年代的電影已經是在百花齊放的狀態,喜劇片、諜戰片、功夫片等等,《喜盈門》、《黑三角》、《少林寺》,都是讓人記憶深刻,久久難以忘懷,每當電影主題旋律響起,都會激動不已。這個時候的電影已經色彩豐富,情景逼真,人物的表情更加豐富多彩,不象早期電影人物造型單調,表情呆板。

當然電影院也在不斷湧現出來,學校有時候組織學生去電影院看電影,也有每週讓電影放映隊到學校放映的。那時候的鄉鎮電影院非常簡陋,有用木板支起做為座位,也有用條石支好做為座位的,但絲毫不影響人們對電影的衷愛。

外國電影后來看過南斯拉夫的《橋》,美國的《超人》,超人在當時來說非常震撼,特別是繞著地球飛的時候,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啊。

一直想看看日本電影《追捕》,但很遺憾這麼多年卻還沒看過。

現在很少去影院看電影,偶爾去感受一下氛圍,對現在影院的豪華大氣、設施的先進,確實感覺到另外一種不同的境界,又有不同於它時它地的藝術感染。



閬人侃農事


小時候看的經典電影還記得的有-長城電影公司1962年出品的《三笑》、鳳凰影業公司1975年出品的《屈原》、鳳凰影業公司1975年出品的《馬陵道》、長城電影公司1980年出品的《白髮魔女傳》、鳳凰影業公司出品、夏夢、高遠主演的《搶新郎》、鳳凰影業公司出品的《我來也》、鳳凰影業公司出品的《歡天喜地對親家》、長城電影公司出品的《雲海玉弓緣》、長城電影公司出品的《俠骨丹心》、鳳凰影業公司出品的《碧水寒山奪命金》、長城電影公司出品的《皇帝出京》。《胭脂》、《精變》、《筆中情》、《華陀與曹操》、《張衡》、《李冰》、《畢昇》、《杜十娘》、《八仙的傳說》、《喬老爺上轎》、《滿意不滿意》、《女理髮師》、《大李老李和小李》、《毛腳女婿》、《他倆和她倆》、《廬山戀》、《御馬外傳》、《車水馬龍》、《好事多磨》、《月亮灣的風波》、《月亮灣的笑聲》、《喜盈門》、《回頭一笑》、《清水店》、《開槍為他送行》、《石榴花》、《快樂的單身漢》、《郵緣》、《雅馬哈魚檔》、《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飛來的女婿》、《飛來的仙鶴》、《煩惱的喜事》、《街上流行紅裙子》、《大橋下面》、《姑娘今年二十八》、《女大學生宿舍》、《少年犯》《丈夫的秘密》、《小小得月樓》、《女局長的男朋友》、《取長補短》、《風流局長》。少林寺、少林寺弟子、忍無可忍、少林小子、岳家小將、木棉袈裟、自古英雄出少年、新方世玉、南拳王、八百羅漢、楊家將、浪子燕青、太極神功、少林俗家弟子、南北少林、絕處逢生、少林童子功、阮氏三雄、鷹爪鐵布衫、黃河大俠、新方世玉續集。大上海1937、過江龍、西安殺戮、江湖奇兵、西行平妖、神通。


傑迷莊挺


我本人是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初期的人,在我們小時候電影對於農村來說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交通不發達,一般來說放電影不是天天可以看的,一年也就可以看幾次,並且都是深更半夜要跑好遠好遠的路去看,一張電影票是何其珍貴。面對科技發達的今天,在各大平臺去搜索以前的老電影很多都搜不到了,下面我就把我小時候看過的電影進行一個回憶,並對裡面的故事情節作一個簡單的介紹與點評: 《黃河大俠》(是由張鑫炎、張子恩執導,靳德茂、淳于珊珊、於承惠主演的電影。該片於1988年6月9日在中國香港上映。):這是一部比張藝謀《英雄》、《黃金甲》,馮小剛《夜宴》好一萬倍的電影。如果一個人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就等於沒有看過武俠片。黃河。英雄。中原。亂世。黃河大俠在波濤洶湧的歷史中獨行,一路坎坷一路頑強,他的身影是那樣地孤獨,而又是那樣地悲愴。那些小人,為達個人目的不擇手段的小人,在他身影下的襯托下顯得那樣地卑微和醜陋。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平民英雄,一個被老百姓在苦難壓迫的困境中虛構出的一個理想人物,他集中了人性的優秀品格和美好性情。他孤獨,但是他勇敢。他敢作敢當,疾惡如仇,殺惡人唯恐不盡。雖然他的眼睛瞎了,看不見面前的一切,然而任何邪惡的東西都躲不過他的眼睛。黑白的色彩在他眼裡是如此分明,彷彿整個世界都變成了黑與白。而他,卻夾在黑白之間,拼命抵擋著黑對白的侵襲。《地道戰》這部電影主要講了:有一天,可惡、令人憎惡的 鬼子來到了一個村子裡,無情地抓了居住在這裡的所有村民,只有一位老師、麥包及麥包爺爺和其他幾位孩子順利逃脫。躲在了麥包家裡的地道,在這種險惡的地方,鬼子隨時都有可能發現他們。但他們還要想盡一切辦法營救生命難保的村民們,隨後就展開了一場激烈而搞笑的地道戰。《天仙配》:古老的中華民族,流傳著許多百轉回腸、可歌可泣的神話傳說,天仙配即是其中一個經典的故事。不知何年何月,名叫董永的小夥子為了埋葬去世的父親,情願賣身為僕,籌措殮資。他仁厚誠實,是萬千窮苦眾生的一員。誰曾想,這樣一個普通的男兒竟然引起偶然來人間遊玩的七仙女的主意。七仙女無法再忍受天庭的清冷,而董永的品質又讓她心生愛慕。看似意外的偶遇,成就了一段影響至今的傳奇姻緣。男耕女織,夫唱婦隨,羨煞世人,但是他們的愛情畢竟不能為天庭所容。《衝破黎明前的黑暗》1942年5月,敵酋崗村寧次組織數萬日偽軍對我冀中平原展開大掃蕩。為掩護主力撤退,閻志剛(令欣 飾)帶人留下堅持鬥爭。遭敵夾擊後分散突圍,閻在戰鬥中受傷,被抗屬李大娘(陳立中 飾)和兒媳鳳霞(李雪紅 飾)救回家中養傷。敵聯隊長(嚴寄洲 飾)得知村裡藏著八路,叫囂要活捉閻志剛。養好傷後閻志剛滋生大意,在一次執行任務時被特務跟蹤,給我方造成損失,閻自責不已。冀中人民發明的地道戰,讓狂妄的敵人吃盡了苦頭。一次,敵人糾結兵力到劉家營村搶糧,配合縣大隊的戰鬥任務交給了閻志剛,他和區小隊、縣大隊分三面包圍了搶糧的敵人,並將計就計撥掉了敵人的據點《白毛女》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的楊各莊,惡霸地主黃世仁為非作歹,魚肉鄉民,簡直就是吃人不吐骨頭的惡魔。他看中了佃戶楊白勞的女兒喜兒,於是想出詭計給楊白勞下套。老人含辛茹苦,忍辱負重,卻被逼著還清本利,不然就要簽下賣身契拿女兒抵債。在北風呼嘯的寒冷除夕夜,家家戶戶迎新團員之際,可憐的楊白勞喝下了滷水自殺。悲傷的喜兒被抓到黃世仁的家中,遭受慘無人道的凌辱。不甘受辱的喜兒最終從魔窟中逃脫,她躲到山裡靠吃娘娘廟的貢果為生,最終因長期缺乏營養而變成了一個傳說中的白髮仙姑。在萬惡的舊社會,人就是如此被逼成了鬼。.......經典老片子太多太多我也不能一一列舉,有機會為大家提供一些。


富哥追劇



本人86年生人,小時候條件匱乏,喜歡看的經典影片只有港劇和紅色革命電影,都是從有限的幾個電視臺中和露天電影中第一次看到的。年代比較久遠,當時看過的有很多,但能記起來的絕對算是經典。

能想起來的露天電影中,《新龍門客棧》,《賭神》、《新少林五祖》、《旋風小子》、《冬天裡的一把火》。

後來上了初中,學校每星期組織看電影,能記得的有《背起爸爸上學》、《一個都不能少》、《女警神威》、《洪湖赤衛隊》、《地道戰》、《地雷戰》。

再後來就是錄像廳時代了:
周星馳系列《逃學威龍》、《賭聖》、《唐伯虎點秋香》、《算死草》、《審死官》、《食神》、《少林足球》等;
成龍系列:《紅番區》、《A計劃》、《飛鷹計劃》、《醉拳2》、《城市獵人》、《笑拳怪招》、《尖峰時刻》等;
李連杰系列:《精武英雄》、《黃飛鴻》系列,《中南海保鏢》、《黑俠》、《給爸爸的信》、《方世玉》等
周潤發系列:《英雄本色》、《喋血雙雄》。
還有《開心鬼》系列、《古惑仔》系列、金庸武俠系列等


國外的影片,小時候看的少,有印象的只有《泰坦尼克號》。好多經典的好萊塢電影都是網絡發展起來後,在電腦前看的,在這就不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