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善終的楚平王,死後為何被鞭屍三百?

得到善終的楚平王,死後為何被鞭屍三百?

楚平王

楚平王(?—公元前516年),羋姓,熊氏,名棄疾,繼位後改名居,又稱陳公、蔡公,是楚共王幼子,楚靈王弟,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528年—公元前516年在位。立嫡長子建為太子,以伍奢為太子太傅,費無極做太子少傅。

得到善終的楚平王,死後為何被鞭屍三百?

伍奢

楚平王對費無極格外寵信,楚平王六年(戊寅,公元前523年),受費無忌的挑唆,派太子建去鎮守城父(今亳州市譙城區東南城父鎮),名義是派太子建管方城以外,由楚平王自己管方城以內。 次年,費無極又向平王進讒言,誣告太子建與伍奢密謀以齊、晉為外援發動叛亂。楚平王信以為真,於是下詔殺伍奢及兩個兒子和太子建。太子建得到消息後逃往宋國(今河南商丘一帶),伍奢和其長子伍尚被殺,二兒子伍員(伍子胥)勇而多謀,識破奸計,逃奔吳國。

楚平王十三年(乙酉,公元前516年),在位13年的楚平王死,其不滿十歲的兒子羋軫繼承王位,為楚昭王。楚平王雖說死時得到善終,但他把禍胎卻留給了楚昭王。

得到善終的楚平王,死後為何被鞭屍三百?

伍子胥

伍子胥入吳國後,幫公子光(即吳王闔閭)刺殺吳王僚,奪取王位,整軍經武,吳國國勢日漸強盛。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冬,吳王闔閭親自掛帥,以孫武、伍子胥為大將,率領3萬吳軍深入楚國,在柏舉(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內)擊敗楚軍20萬主力,繼而佔領楚都郢都。

雖說楚平王已經死了十年,但是畢竟與伍子胥有殺父殺兄之仇,伍子胥對其是恨之入骨。因此伍子胥進入郢都後,尋得楚平王之墓,掘開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也算是出了口惡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