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變壞還是壞人變老了?

老人在變壞還是壞人變老了?



選擇性關注個別老年人的負面行為,有失公正。

網絡上,對老年人特別是壞老人的“吐槽”綿延數年,生生不息: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在小區花園放著震耳欲聾的音樂跳著廣場舞;明明是他走路不小心撞了你,卻大聲斥責你:“為什麼不讓著我”……

攤上了“扶老人反被訛”“碰瓷老人”等熱門話題,網絡中的老人就不僅僅是令人討厭了,簡直就是妖魔鬼怪般的存在,“老人即地獄”,唯恐避之不及,“以後看到老太倒地別說扶了,只要看到的都有罪”。

老人在變壞還是壞人變老了?


“吐槽”老年人變壞了的一個主要場所就是公交車。

王敏是一名孕婦。懷孕前,她長得瘦瘦小小,懷孕3個月時也不顯懷。有一天她坐公交車時,坐在了愛心專座上。後上車的一位老人要求她讓座,王敏沒有讓座。她本想給老人解釋一下,沒想到,老人不但不聽她的辯解,反而一再地指責和辱罵,甚至動手打了她的頭。

28歲的小李一天在坐公交車的時候睡著了。正睡得迷迷糊糊,她被打醒了。打人的是一位老大爺,他喊小李給他讓座沒得到回應,認為小李是裝睡,於是就敲了小李的頭。

還有更讓人哭笑不得的。2017年11月10日,一名老太太顫顫巍巍地登上山東濟南102路公交車。當天這輛公交車由駕駛學員駕駛,由於晚點,師傅孟女士便接過了徒弟的方向盤。但因為太著急,她把手機落在窗戶夾縫裡了。而後,駕駛學員便坐在了司機孟女士的位置上。見到老太太上車,駕駛學員忙起身讓座。可就是這位被讓座的老太太,竟在下車時把駕駛員落在窗戶夾縫裡的手機順走了……

老人在變壞還是壞人變老了?

儘管這些老年人確實做得都比較“勁爆”。但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心理科心理治療師劉豔認為,少數老年人的行為不當不能代表所有的老年人都有問題。而且,如果換個角度看,不少低齡老人也會給高齡老人讓座,老年人給年輕人讓座也並不鮮見。曾經有個80多歲的老年人,坐一趟公交車給年輕人讓了三次座,他說:“年輕人上一天班,也挺不容易的,讓他們也歇歇。”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認為,“人老了就要有老人樣”,自尊自重,要明事理。對於老年人的友善行為,大家習以為常,認為是“應該的”。而一些老年人的不當行為反而會引起廣泛的關注,這種選擇性的關注,有失公正。

有沒有確實比較壞的老年人呢?當然有。“我們偶爾碰到的那些霸道老人,都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同時還會把自己的感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劉豔分析說,現在的老年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成長的早期階段,很多東西都是匱乏的:有些老年人小時候甚至沒有吃過一頓飽飯;絕大多數老年人都生長在多子女家庭,得到父母的關注相對比較少,他們在精神上也是匱乏的;也有一些老年人,應該學習的時候沒有能好好學習……他們經歷過這麼多年的動盪之後變老了,雖然現在啥都不缺,但他們的心理上已經在幼年時期形成了一個“洞”,這個匱乏的“洞”需要去補。因此,他們老了以後依然還會保持當年那種“搶”的精神,會在潛意識裡保留著為了自我的生存而不顧及他人感受的“勁頭”。

老人在變壞還是壞人變老了?

每個人因為成長環境的不同,心理上都會有一個或深或淺、或大或小的“洞”。如果負責養育孩子的人、特別是母親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愛,這個“洞”就會小一點;如果母親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孩子長大後自我學習、自我完善的能力不足的話,這個“洞”就很難被修復。

我們仔細想想,說老年人變壞的主要是年輕人。其實如果年輕人能夠客觀地想一想,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可能也不少。

現在很多“70後”看不慣“90後”,認為他們沒有責任心;而“90後”同樣看不慣“70後”,稱他們都是“骨灰級”的人;年輕人多數看不慣老年人;老年人也認為年輕人一堆毛病,“不可靠,沒有責任心……”

不同時代的人彼此不欣賞時,就會把彼此的缺點“放大”,表達的時候會在“看不慣”的方面添油加醋,很難做到客觀公正。“不同年代的人,彼此應該更寬容。畢竟,誰在年輕時候,都曾經被更老的人看不慣;現在的年輕人終究有一天會變成老年人,也會被將來的年輕人看不慣。”

人老了會不會變壞不好說,但是人老了一定會變。相關的研究表明,這種變化實際上與人們身體上的變化是相輔相成的。“有人會發現自己的某個長輩原來挺豁達,現在卻成了怪老頭,這種人格上的變化與老人的神經質水平上升有關。”

與此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變差,老人的責任感逐漸下降,情感控制能力變弱,宜人性——也就是讓別人變得愉快的能力也在下降。“您家的老人要是脾氣大了、氣兒不順了、說話老嗆人……這些都是正常的。”

老人在變壞還是壞人變老了?

老話說:人過四十不學藝。現在社會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壽命延長,因此,不學藝的年齡也適當“延後”:通常來說,一個人過了50歲之後,就不願意再學習。這是因為老年人的認識能力變差了,開放性也下降了,即使很愛學習,也很難記住。當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會這樣,一部分開明的老人,學習能力強,跟年輕人相處也非常融洽。

當然以上所講屬於個別行為,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還是有很多老人值得尊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