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日課」《道德經》第三十四章:不自為大

《道德經》第34章 不自為大

【原文】

大道汜(fàn)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譯文】

大道廣博無際,左右上下無所不到。萬物靠它生長髮展而不推辭,成就了功業而不佔有名譽。它養育萬物而並不認為自己是萬物的主人,一直無慾無求,可以稱它為"小";萬物向它歸附而並不自認為是主宰,可以稱它為"大"。正因為它始終不認為自己偉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偉大。

「國學經典日課」《道德經》第三十四章:不自為大

【解析】

這一章旨在講大道發生作用的方式,即德。核心內容是老子對小和大的闡述。道生養萬物,卻不自恃有功,也不自以為大,正因為道不在大,所以才成為最大。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老子在本章的開頭解釋說,道廣闊無際,是宇宙的主宰。在老子看來,大道正如江河一般廣泛流行、周延四方。事實上,老子在這裡形象而具體地描述出了大道的存在形態。

道具有什麼樣的特質呢?老子認為,永遠沒有自己的慾望就是大道的特質。大道無慾無求,沒有慾望便不需要追求名聲,因此它在人們的眼裡,時常顯得微不足道。老子最後指出,正是因為道不自認為偉大,所以才能夠成就自己的偉大。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關於老子的"道"的屬性,有人認為其是一個絕對靜止的精神本體。然而,道無慾無名、可小可大,絕對不是超時空的無差別的本體:還有人認為,道作為一個抽象概念,既不表現物質現實事物的本身,也不能離開形式推論或理論假設的思想,它只是由思維形式表述的一些東西,並不直接適用於對待客觀現實的事物和現象。其實,道是一個物質性的概念,它雖然是耳、目、觸、嗅諸感覺器官都不能感受到的,但它卻實實在在地存在於自然界之中,而不是僅憑人們的主觀臆想存在的精神性概念。這一點是我們準確理解《道德經》中有關"道"的問題的關鍵所在。此外,老子在本章裡發揮的"不辭"、"不有"、"不為主"的精神,還可以使人摒棄佔有慾及支配欲。

"常無慾,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大道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老子認為,道可以名為小,也可名為大,雖然他沒有明確指出"聖人"、"侯王"應遵循大道,但是統治者治理國家與個人修為關係確實是十分緊密的,個人修為是小道,而以小道去治理國家便成就出了大道。"常無慾"是個人修為的核心,只要治國者摒除個人私慾,就不會視天下萬物為私產,從而也就會出現"萬物歸焉而不為主"的理想社會環境。

與大道相比,人類的行為往往是截然相反的。在人類看來,人是萬物之靈,有著思想和意識,既可以創造事物,也可以改變事物。所以人類常常自認為是萬物的主人,可以主宰萬物的命運,也可以任意命令和指使萬物。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需知人類之所以能夠生存和發展,所依靠的正是自然界的萬事萬物,我們非但不能主宰自然,還常常受到自然的制約。此外,人類同樣是從大道中衍生出來的。換句話說、大道主宰了人類的命運,而自然界的萬事萬物為我們提供了生機和能量。如果人類真可以主宰萬物,那麼我們為什麼會時常遭受大自然的報復呢?比如,我們過度開採森林資源,肆意砍伐樹木,毀壞植被,造成了水土流失,重則還會引起泥石流、沙塵暴等災害的發生。

「國學經典日課」《道德經》第三十四章:不自為大

【王弼《道德經注》】

道氾濫無所不適,可左右上下週旋而用,則無所不至也。萬物皆由道而生,既生而不知其所由。故天下常無慾之時,萬物各得其所,若道無施於物,故名於小矣。萬物皆歸之以生,而力使不知其所由。此不為小,故復可名於大矣。為大於其細,圖難於其易。

道的影響像河水氾濫,無處不到。萬物都由道生成,生出來之後就不知道自己從哪裡來的。當天下萬物都沒有慾望,各自穩定於所應處於的位置,這種狀態就像是道對萬物毫無影響,所以形容它小。萬物都回歸於生成萬物的道,受道的支配,但萬物不知道這支配力量從哪裡來。這不能叫做小了,所以還可以說是大。道在每個細微的地方體現了大,道通過每個簡單的變化完成了難行的大事。

【蘇轍《老子解》】

汜兮無可無不可,故左右、上下、周旋,無不至也。世有生物而不辭者,必將名之以為己有;世有避物而不有者,必將辭物而不生。生而不辭,成而不有者,唯道而已。大而有為大之心,則小矣。

道的影響像河流泛濫一樣,看起來不造成什麼影響,又是無物不受其影響的,所以無所不至。世界上的事物凡是有了創造而不推辭的,必將給這東西取名字並自己佔有;世界上的事物凡是遠離別的東西而不去佔有的,必將推辭而不做出自己的貢獻、創造。創造了而不遠離、不推辭,完成了而不去佔有的,只有道。本來是大的,但是還一心想做大的,想讓別人覺得他大,反而就渺小了。

「國學經典日課」《道德經》第三十四章:不自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