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明長城的“首席執行官”,為啥在杭州這地方建橋和亭?

揭秘!明长城的“首席执行官”,为啥在杭州这地方建桥和亭?

思母亭遺址坐落於西溪溼地三期,為明朝洪鐘所建,是西溪五常洪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揭秘!明长城的“首席执行官”,为啥在杭州这地方建桥和亭?

洪氏家族世居西溪,是杭州的“百年望族”之一。這個家族以“孝以事親,義以睦族,敬以持己,恕以及物”的祖訓傳家,認為要樹立忠君愛國的品格,應當從培養孝子賢孫開始。

揭秘!明长城的“首席执行官”,为啥在杭州这地方建桥和亭?

洪鐘是誰?明朝重臣,字宣之,號兩峰居士。如今我們看到的長城大多是明朝重修的,洪鐘就是“首席執行官”。史載:“(明)弘治十一年(1498),(洪鐘)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撫順天,整飾薊州(今北京附近)邊備,增築塞垣,自山海關西北至密雲古北口黃花鎮,直抵居庸關,延亙千餘里,繕復城堡270餘座。”

揭秘!明长城的“首席执行官”,为啥在杭州这地方建桥和亭?

洪鐘又與這座思母亭有什麼關係呢?原來,洪鐘出生於耕讀世家,父親早逝,母親姚氏端莊淑惠,常促其進取好學。洪鐘年幼時,到學館讀書要經過洪家河,河上石橋因年久失修而坍塌,洪母顧及兒子安全,不論風雨,不顧寒暑,用竹子編成的渡船每天接送。

後來,官至尚書的洪鐘為報母恩,於正德十五年(1520)出資在昔日母親百度接送他讀書的地方,建造橋樑,名“思母橋”,又在橋南輦道旁蓋了一座亭,名“思母亭”,並撰寫《思母亭記》一文,鐫刻於亭內石碑之上。

揭秘!明长城的“首席执行官”,为啥在杭州这地方建桥和亭?

現在思母亭記碑石被保存在五常洪家棣,屬太湖石質,有碑額、底座,高2米有餘。可惜的是,碑文早已模糊,只有“橋坍塌,編竹而渡”、“大明正德十五年月吉旦立”等字尚可辨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