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长城的“首席执行官”,为啥在杭州这地方建桥和亭?

揭秘!明长城的“首席执行官”,为啥在杭州这地方建桥和亭?

思母亭遗址坐落于西溪湿地三期,为明朝洪钟所建,是西溪五常洪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揭秘!明长城的“首席执行官”,为啥在杭州这地方建桥和亭?

洪氏家族世居西溪,是杭州的“百年望族”之一。这个家族以“孝以事亲,义以睦族,敬以持己,恕以及物”的祖训传家,认为要树立忠君爱国的品格,应当从培养孝子贤孙开始。

揭秘!明长城的“首席执行官”,为啥在杭州这地方建桥和亭?

洪钟是谁?明朝重臣,字宣之,号两峰居士。如今我们看到的长城大多是明朝重修的,洪钟就是“首席执行官”。史载:“(明)弘治十一年(1498),(洪钟)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整饰蓟州(今北京附近)边备,增筑塞垣,自山海关西北至密云古北口黄花镇,直抵居庸关,延亘千余里,缮复城堡270余座。”

揭秘!明长城的“首席执行官”,为啥在杭州这地方建桥和亭?

洪钟又与这座思母亭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洪钟出生于耕读世家,父亲早逝,母亲姚氏端庄淑惠,常促其进取好学。洪钟年幼时,到学馆读书要经过洪家河,河上石桥因年久失修而坍塌,洪母顾及儿子安全,不论风雨,不顾寒暑,用竹子编成的渡船每天接送。

后来,官至尚书的洪钟为报母恩,于正德十五年(1520)出资在昔日母亲百度接送他读书的地方,建造桥梁,名“思母桥”,又在桥南辇道旁盖了一座亭,名“思母亭”,并撰写《思母亭记》一文,镌刻于亭内石碑之上。

揭秘!明长城的“首席执行官”,为啥在杭州这地方建桥和亭?

现在思母亭记碑石被保存在五常洪家棣,属太湖石质,有碑额、底座,高2米有余。可惜的是,碑文早已模糊,只有“桥坍塌,编竹而渡”、“大明正德十五年月吉旦立”等字尚可辨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