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到底有多強大?

唐朝到底有多強大?

衡量朝代強大,不外乎軍事、文化、經濟、政治、國際地位、縱向影響。

在從這幾個方面分析之前,首先看看唐朝的基礎是什麼?

底盤只有兩千萬一盤散沙的民眾,可用只有一支剛湊好的軍隊,精神資源即使六經也只是肆虐幾百年的佛經百分之一,主帥只有未成年的年齡,還要面對後方內部的暗算,放眼前方,找不到六匹拉車好馬,也找不到多少連貫良田。

這兩千萬民眾,經過了從三國開始的四百年戰亂,五胡亂華開始的三百年異族入侵,隋末的折騰,衰疲至極,此刻同時面對:

——中原130個軍閥亂無天日,軍閥大多為漢奸;

——北方控弦百萬、擁有制鐵技術遠超匈奴的東突厥連年肆虐,而且是擺脫了季節性入侵規律向國家轉型的空前強大類型,還有薛延陀重壓;

——西域漢民淪陷幾百年,被吐谷渾割據,高昌阻隔,西突厥霸佔,焉耆、龜茲圍攻;

——東北漢四郡同樣淪陷幾百年,被高句麗崛起霸佔;

——南方面對吐蕃侵擾,天竺虎視眈眈。

——世界,也因羅馬覆滅,落入蠻族與神權的黑暗。

——祖先扭轉乾坤的經驗,也只有八百年前,在類似局面下,漢高祖、漢文景、漢武帝幾代人做到的,而且那種局面沒有現在複雜,而且高祖文景與武帝的路線是矛盾的,似乎民安不能國強,國強不能民安,國民認同難以在一姓受託的特殊階段形成。更為關鍵的是,沒那麼多時間。

也就是說,任何人穿越到那個時代,要以這兩千萬逃荒的希望,沒有指揮經驗的軍隊,面對這一切,而且必須全部戰勝!

然後再逐條看看——

軍事:所有侵略者,從突厥到薛延陀,從吐谷渾到高昌,從高句麗到百濟,從中天竺到小勃律,從吐蕃到南詔,從突騎施到回鶻,三十餘國,終唐一代全部驅逐掃滅。

一、初唐:李世民從突厥傀儡軍閥手中,奪回晉、冀、魯、豫、皖、陝、甘、寧、青,突厥手中奪回內蒙,鐵勒手中奪外蒙南俄,吐谷、高昌、焉耆、龜茲、西突厥、車鼻手中奪回西域,高句麗手中奪回遼東,且勝天竺吐蕃。貞觀一代,即光復開拓三倍版圖。

李世民無論孤軍安內,削平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突厥傀儡軍閥,還是登基攘外,橫掃東突厥(滅國)、西突厥(驅逐)、鐵勒(滅國)、吐渾(滅國)、高昌(滅國)、焉耆(滅國)、龜茲(滅國)、吐播(驅逐)、印度(滅國)、高句麗(驅逐),無一例外全勝,真正做到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從三國內戰、五胡亂華到隋末胡塵,無一徹底翻轉,直到唐太宗廢墟仗劍,六師盡出,全部掃滅,山川壯麗天下大治。

唐高宗李治,在此基礎上,滅百濟、高句麗,擊潰日本,滅西突厥,最終“東綜日本海,北逾西伯利亞,西被底格里斯河,南極印度及海洋洲,唐人威聲,遠播域外,漢族勢力,震爍古今”(抗戰時期成本俊著作《民族英雄唐太宗之精神及其事業》)

二、盛唐:北滅後突厥,擊潰契丹,西征中亞,對阿拉伯四戰三勝(張孝嵩、張思禮),滅突騎施、拔汗那、石國、小勃律、大勃律(怛羅斯戰役兩年後重新再挺蔥嶺)。

三、中晚唐:平定安史之亂,滅回鶻烏介可汗(殺胡山之戰),擊潰吐蕃阿拉伯聯軍(韋皋),擊潰南詔收復安南建立海上大運河(高駢),擊吐蕃為百餘部落收復河西哈密(張議潮),追擊契丹(劉仁恭)。

名將如雲:

初唐: 時任秦王,阻擊突厥,滅突厥眾傀的李世民; 貞觀以來:滅東突厥、吐谷渾的李靖; 滅高昌、殘吐蕃的侯君集; 滅百濟、西突厥的蘇定方; 殘西突厥的裴行儉、王方翼; 殘倭奴的劉仁軌; 滅薛延陀、高句麗的徐茂公; 殘滅龜茲、焉耆的郭孝恪(胡將阿史那社爾由其節制); 滅松外諸蠻的梁建方; 滅中天竺的王玄策; 滅車鼻的高侃; 殘鐵勒諸部的薛仁貴。

盛唐: 滅後突厥、殘契丹的王忠嗣; 滅突騎施的蓋嘉運; 滅小勃律、石國的高仙芝(漢化夷,類明朝李如松); 滅大勃律的封常清; 阻擊並擊敗大食阿拉伯的張孝嵩、張思禮。

中晚唐:

滅安史之亂及其餘孽的郭子儀、李泌;

平回鶻的石雄;

阻擊吐蕃、大食聯軍的韋皋;

最終擊潰吐蕃的張議潮;

平南詔的高駢。

手下敗將:東西后突厥、薛延陀、鐵勒諸部、車鼻、党項、吐渾、高昌、焉耆、龜茲、天竺、日本、高麗百濟新羅、拔汗那、突騎施、大小勃律、石國、大食、蠻僚、松外諸蠻、回鶻、吐蕃、南詔、林邑、交趾、靺鞨、渤海、奚、契丹!戰勝全部外敵!

文化:所謂“文物儀章,莫備於唐”,黃老立國,群書治要,九經統儒,五經正義,規定“道在前,僧在後”“道一,儒二,佛客”,邊塞詩兩千張揚民族精神,在此基礎上的各種科技、歌舞、繪畫、雕塑、建築、體育,每個人都能舉出若干。包括修〈氏族志〉,結束了“自魏有中原而華夷之姓雜然無辨”的混亂。

經濟:李世民貞觀之治“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囹圄常空”,基本上實現了上古的禮運大同篇,“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還在一個相對最廣闊的大地上,持續了最長的百年左右,杜甫《憶昔》。土地勞動生產率,為歷代之冠。

政治:

一、人治標杆:貞觀之治,王權帝制時期第一輕刑的時代,死不過絞斬,徒不過四年,皇帝有巡獄,舉國無滅族,死刑之前五復奏,死刑時候天子吃素食、穿素衣,一年死刑二十九人,最高不過二百九十人,更有“三千怨女出後宮,四百死囚縱復歸”,直諫三百篇,更不說十八學士、二十四凌煙功臣,也是犯罪率和貪汙率最低的時代。

二、制度集大成和法治萌芽:尚書六部、考試監察的定型,完成了相權從皇權家僕那裡脫離出來的定型。租庸調、單一稅、均田、自由兵役、道縣制的定型,完成了從地方到中央的均衡架構。後世法律,包括日本、朝鮮、越南的法律框框,來自貞觀律基礎上被稱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中華法系”的唐律疏議,“一準乎禮,而得古今之平”。中唐以後,江南開發,中國的經濟重心從北方旱田移到南方水田,門閥打破,士族崛起,不可逆轉走入非君時代。

國際地位: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成本俊1935年《民族英雄唐太宗之精神及其事業》寫道:“漢族之衰微,國威之不振,於是掃蕩群雄,拯斯民於水火,大張撻伐,揚國威於域外,則有待於民族英雄唐太宗之崛起焉。 唐太宗精明果斷、神武勇敢之英姿,懷仁民愛國禮賢下士之精神,削平內難,征服四夷,使唐人威聲,遠播域外,漢族勢力,震爍古今,斯誠吾民族史上最具聲色之一頁,太宗亦千古不朽之英雄矣! ”

抗戰勝利前夕,柳克述主編《青年模範叢書》,李旭特撰《知識青年從軍之先例李世民》,寫道:“由於李世民的崛起,撥亂反正,使數百年黑暗的世界,一變而為光明的世界,並由於其武功文治的輝煌成就,使華夏民族在此時期成為了世界文明的中心,不僅樹立了一種獨立的開創局面,尤其成功了一種引導全世界走向高度發展的境界,這樣的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民族光榮,都是這位從十六歲即應募從軍的知識青年李世民一手創造成功的。偉大的李世民!”

縱向影響:後世歷代復興,言必稱漢唐,而由於唐太宗李世民,同時做到了漢高祖、漢文帝、漢武帝之功勳(“古來英雄撥亂之主,無見及者”“弘濟蒼生,其益多,肇造區夏,其功大”),安內攘外,文治武功,保民驅虜,復疆拓土,興文完制,全部撥亂反正,所以貞觀成為後代所有人復興華夏,一致看齊的標杆。例如——

“天命聖智,率其雄傑,補其裂,紉其絕,續其歇,益其竭,東西南北,張再造之乾坤,春夏秋冬,皎重新之日月,功有如是之大者,唐太宗文皇帝者哉!文皇未起兮四維如毀,文皇既位兮八荒如砥,文皇之跡兮炳如丹青,文皇之功兮配於天地!”--宋朝祭唐太宗昭陵

“自五胡慘禍,及唐而太宗始大振!”--熊十力《與友人論張江陵》

一個受到震驚的亞洲從他身上看到了一個陌生的、史詩般的中國。決不向蠻族求和,也不以重金去收買他們撤兵,唐太宗扭轉形勢,戰勝他們,使他們害怕中國。”--(法)勒內.格魯塞

“英略唐皇近古無,文垂灑藻武攘胡!”--明朝祭唐太宗昭陵

昔唐太宗撥亂反正,貞觀盛世,自古罕論。”--明成祖永樂

“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明太祖朱元璋

“唐之德大矣!際天所覆,悉臣而屬之;薄海內外,無不州縣,遂尊天子曰天可汗。三王以來,未有以過之……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司馬光《資治通鑑》

“三代以後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明朝王志堅

“惟帝肇開鴻業,奠安生民,濟世之功,垂於永久。”--明成化祭唐太宗

為鼓舞抗戰,成本俊1935年《民族英雄唐太宗之精神及其事業》開篇:“漢與唐為吾國民族歷史上最光榮燦爛之時期,而漢之武帝,唐之太宗,則又創盛業劃時代之英雄也。武帝承文景之餘陰,張撻伐之雄師,犁庭掃穴,四夷懼伏,大漢威聲,騰播遐邇。太宗乘天下鼎沸,叱吒風雲,蕩平群寇,修齊庶政,然後南征北討,收服四裔,威令所行,東綜日本海,北逾西伯利亞,西被底格里斯河,南極印度及海洋洲,國勢之盛,且超漢代而上之,太宗誠自古未有之民族英雄也!”

總評:唐朝是華夏民族歷代復興裡,最奇蹟、最卓絕、最光輝的一次巔峰史詩之復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