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可靠性的角度來看,豐田與大眾的差距有多大?

戰火飄香qwer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是汽車的可靠性?我的理解是長時間使用故障率低、耐用度高,就代表可靠性,那麼對於汽車來說哪些方面需要可靠呢?通常來說汽車的核心部件的耐用程度代表可靠性,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這三大核心部件代表著汽車的可靠性,而作為其他附屬配件的所謂故障並不代表汽車的整體可靠性。那麼衡量可靠性,我們可以通過從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配件的召回進行衡量。所謂的召回是在設計時並沒有發現問題,通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以後才發現問題,大面積的召回就反應出這個部件的質量。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大眾的綜合可靠性比不上豐田

豐田歷史上並沒有因為發動機,變速箱核心質量問題進行過大面積召回,當然,豐田也有過一些“著名”的召回案件,比如踏板門、剎車門,豐田歷史上最大的召回是高田氣囊事件,主要是因為氣囊設計缺欠爆破後的金屬屑可能會傷人。


而提起大眾,大家首先會想到燒機油,而DSG變速箱大批量召回更是是眾所周知的事。

大眾的Ea888渦輪增壓發動機,存在著機油消耗過度的幾率,特別是早期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由於設計不成熟,技術缺陷,潤滑不當導致渦輪增壓器損壞,大眾車後備箱放一瓶機油也是司空見慣的常事了,機油消耗過度會引發發動機一系列的問題:油耗增加、怠速不穩、積碳增多、潤滑下降、氧傳感器堵塞、最終會導致拉缸。燒機油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影響發動機的耐用性。

大眾的雙離合變速箱於2003年上市,2009年在北美召回1.35萬,原因是其6速溼式雙離合存在嚴重設計缺欠,在特定情況下會出現抖動頓挫、甚至出現突然失去動力、忽走忽停的情況。這次召回事件一直持續到2013年,總計召回260萬輛dsg變速箱車型,而在這個過程中,大眾最令人不齒的是區別對待國內外用戶,對於國外就是召回、更換,而對於國內則是“軟件升級”“延長保修”。直到2013年315晚會曝光以後,大眾才逐步的進行召回,但是遺憾的是很多車型已經超出了召回範圍。


從現代汽車均衡角度來看,大眾和豐田的可靠性基本相當,差距並不大

現在豐田也普遍使用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大眾的雙離合變速箱歷經過多年“中國市場”的檢驗,已經日趨成熟,特別是從可靠性,故障率方面基本上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平臺了,事中和來看。大眾和豐田從可靠性來說,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眾口說車


可靠性,簡而言之就是不壞,小毛病少,很難有指標來衡量豐田與大眾之間的差距。

雖然坊間傳聞的“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大眾”不一定可信,倒是周圍有個同事提供了例證,他曾經買了最早一批的大眾POLO,沒用多久,小毛病太多,不是這個壞就是那個壞,甚至連車窗都搖不上來,憤而將車輛賣掉;後面換了一套混動凱美瑞,開了8年,說除了加油就沒維修店。

單個事例並不能說明多少事情,但衡量這一標準的幸虧還有指標可以參考--VDS,它是指車輛可靠性研究,這項研究衡量擁車期在37-48個月內的車主在過去6個月期間遇到的問題,包括8個問題類別(發動機/變速系統、車身外觀、駕車經歷、配置/操控/儀表板、音響/娛樂設備/導航系統、座椅、空調系統和車身內裝)的202個問題症狀。其中,總體可靠性由每百輛車出現的問題數(PP100)來衡量,分數越低表明質量越好。

我們可以藉助一張圖表來比較一下大眾和豐田的差距吧。

這採用的較為權威的D.J.POWER2017年最新版數據,根據其公佈汽車可靠性調查報告表明,豐田汽車的可靠性排名要遠高於大眾汽車。圖中數據含義為平均每100臺汽車中出現的故障數量。

豐田汽車數據為123,表明每100臺豐田汽車平均故障數為123個,也就是每臺車的故障數為1.23個。

大眾汽車數據為164,每100臺大眾車的平均故障數為164個,平均每臺車故障數1.64個。

行業平均水平為156,大眾汽車的可靠性還要在行業平均水平以下,豐田遠遠高於平均水平。

再來看一下,可靠性排名第一的是雷克薩斯,深究來講雷克薩斯也屬於豐田汽車,可靠性排名前三甲中豐田系佔據了兩個,開不壞的豐田也並不是空穴來風。

再看看具體車型給大家留下的印象,豐田確實不容易找出有故障率特別高的,普拉多,漢蘭達,凱美瑞,RAV4、卡羅拉,威馳,致炫等等,小毛病都比較少,相當省心。

反觀大眾,邁騰帕薩特發動機變速箱都不怎麼讓人省心,雖然燒機油的毛病有所減輕,但變速箱的投訴率卻一直居高不下,大眾途銳這樣的高端進口車也存在發動機進水問題,嚴重打臉所謂的德國品質。

當然,也有人說,有人說豐田採用的成熟的老酒技術,所以做出來的產品質量穩定。但你也不得不佩服豐田的品控就是厲害,人家應用的TQM體系就是了不起;而大眾採用的新技術比較多,容易出問題。(鹿鼎記)


DearAuto


大眾在中國市場的質量最好!秒殺豐田幾條街,可為啥在美國只能排倒數呢?是信仰、充值、區別對待?還是美國人民不如中國人民懂車?

中國市場的汽車可靠性研究(VDS)排名,在這份榜單中,

MINI和大眾以110PP100的成績並列第一,雷諾、斯巴魯、北京現代位列前五;而一向以質量可靠性著稱的“雙田”此次成績“急轉直下”

其中廣汽本田以142PP100排名第十一,廣汽豐田以151PP100排名第十三,一汽豐田排名更靠後,155PP100只取得第十五,而本田的另一家合資廠東風本田連進入榜單的資格都沒有,也就意味著東本每100輛車中出現的問題數超過此次調查的主流平均值:160PP100。而且我還發現,一直強推的雷克薩斯也沒有出現在榜單中,此前還一直大力向各位朋友安利雷克薩斯質量好,看到這份榜單我流下了羞愧的淚水。


不過,這種悲傷的狀態僅維持了一秒,因為在同期美國公佈的VDS調研結果中,雷克薩斯以89PP100再次奪冠,算上Scion,豐田在前十中獨佔三席。而中國榜單的頭名大眾則在美國榜單中位列倒數第十……

其實美國市場的倒數十名一直都沒什麼懸念:大眾、克萊斯勒、沃爾沃、福特、起亞、道奇、MINI、JEEP、路虎和菲亞特。其中菲亞特去年的數據是262PP100,今年厲害了,變成273PP100,每100輛車中出現273個問題,我也是無力吐槽……路虎和JEEP倒是光榮地保持了去年的水準。

VDS研究到底是個什麼:

VDS是指車輛可靠性研究,這項研究衡量擁車期在37-48個月內的車主在過去6個月期間遇到的問題,包括8個問題類別(發動機/變速系統、車身外觀、駕車經歷、配置/操控/儀表板、音響/娛樂設備/導航系統、座椅、空調系統和車身內裝)的202個問題症狀。

其中,總體可靠性由每百輛車出現的問題數(PP100)來衡量,分數越低表明質量越好。

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稍微對比下中美市場給出的不同榜單,感覺發現了不得了的事情:本田在中國排名第十一,在美國排第五;豐田在中國最低排名第十五,在美國排第三;MINI在中國排第一,在美國排倒數第四;起亞在中國排第六,在美國排倒數第六……

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大眾把全球最好的產品質量給了中國市場,不愧是信仰充值最多的區域;日系車區別對待中美市場,果然如網上五毛公知所言,日系車留了好幾手


從個人角度而言,我選擇相信美國公佈的VDS排名,雖說人生處處有充值,但就從雷克薩斯連續多年質量可靠排名第一來看,美國榜單的可信度還是高出一籌。


不懂車


豐田,大眾的可靠性到底差別有多大?

在老解放的時代,我首次接觸豐田車,是右舵方向盤式麵包車,看了簿薄的車身,細細的減震簧,大家都笑著懷疑日本車的質量,可上路使用以後,不得不佩服日本的鋼材和科技,後來一打聽,我們這輛車是日本報廢后的車,就這報廢車,在單位又跑了二十幾年,以後就有了花冠等。

普桑賣二十六萬時,我接觸到了普桑,後來,2000,帕薩特等,總體感覺質量可以,但是,和日系車比起來,好象主要差在材料質量,產品精確設計上,比如鋼材,橡膠,塑料,化工等方面,現在的國產車,也主要差在這方面,不是我們造不了好車,我感覺,造車用的原材料就無法和日系車比,我們造的車,因原材料就會產生很大的質量問題,所造的零件和日系車比起來,就不得不,加大,加厚,加粗,所以,我們造的車無法減輕自重,耗油就無法達到日系車的程度,耐久性也遠不如日系車的原因。

再說德系車,也是我開的最多的車型,帕薩特以下的車,可以說都開過一定的年頭,我感覺大眾的今天,主要是輕視了市場,輕視了中國的發展,這是他們的意識問題所造成的,怪不得國內的消費者,當初,他們用五十年代的產品普桑,在中國市場,可以說出盡了風頭,他們不能積極改進產品,把握市場,卻一味的吃產品好賣的老本,比如去年我買車時,看到的桑塔納和捷達,確實令人失望,感覺和我二十幾年前用的差別不大,但價格確不低。現在國產車的迅猛發展,逼迫合資車不得不重視市場,他們意識到,再用五十年代的產品,是很難擊敗國產車,逼得他們不得不對產品進行改造,倉促的上馬,雙離合,渦輪增壓等不成熟產品,自然而然地,使產品質量信譽受到了影響,我肯定的說,如果合資車再不努力拿出,高科技,更先進的產品,將被國產車完全淹沒是完全有可能的。

使用過,日,德,兩系車的老司機都知道,德系主要體現在,對產品的一絲不苟的精神上,日系主要體現在精確計算上,這也是我們國產車缺乏的兩種精神,在今天來看,就現在的產品而言,他們的技術己經不夠先進,僅憑這兩種精神在維持著市場,但能維持多久,還得看國產車對產品的態度了。


無名車牌


汽車的可靠性包含很多方面,行駛品質、可操控性、人車安全、動力性能、油耗表現、維修保養、實際運行的耐久性表現、車輛信息準確性等八大要素,這些才是判斷可靠性基本標準,而不能理解為有沒有小毛病和短期穩定性表現,但凡要購買車輛,最優先考慮得就是以上問題。

下面就來說說大眾和豐田究竟誰的可靠性更強:

首先是行駛品質,大家都知道車輛行駛中,不管是平坦道路、崎嶇山路還是上坡、過橋、轉彎、高速、雪地,都要求車輛有較好的穩定性、充足的可支配動力和車輛動態給予駕駛者的信心,這一點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大眾深耕中國三十多年,行駛品質有目共睹,不管是崎嶇路段、過橋拐彎、上坡雪地、高速行駛,大眾車系穩定性、動力輸出、人員信心表現都遠優於日系,越是高速越是穩健自如,優良的底盤調教可以很輕鬆的玩轉爛路、顛簸路段,反觀日系,遇有轉彎高速崎嶇爬坡搖擺、側傾、動力綿軟、超車乏力,行駛品質比大眾差遠了。

其次是可操控性,大眾車普遍操控精準、高速穩定、超車給力、制動優良、皮實耐用,對了,皮實耐用不是日系車的優勢嗎?其實不是,這裡說的皮實耐用是指的駕駛車輛的機械素質和底盤結實程度及穩定性,抗破壞性以及長時間不間斷操作反覆啟動熄火的結構耐力,這些要求恰好是日系的短板,反而是德系優勢所在;你只要看看國內大多數教練車和多數出租車都選用德系就知道了。日系綿軟的底盤結構、虛位較大的轉向操控、同級別表現較差的剎車制動性能以及疲弱的動力系統、抗扭能力較弱的CVT變速箱嚴重降低了可操控性(尤其是豐田凱美瑞、本田雅閣連續出現剎車門嚴重事故和CVT變速箱鋼帶打滑等問題)。

再次就是人車安全,安全應該從兩個方面來說明,一個是人身安全,一個是車身安全,(各國碰撞測試往往只注重的是碰撞中的人身安全,當然這一點至關重要,但實際生活中,車輛發生高速度劇烈碰撞的幾率遠小於偶發性的刮擦事故和小範圍碰撞,或者低速頂頭、追尾,德系、法系、美系往往更注重人車兩者的綜合安全性,即在保證人身安全的基礎上,保證車身能夠承受一定烈度的碰撞而將人車損失降到最小,日系注重的是市場銷售,只要在碰撞測試中很好的通過測試,人沒問題就OK,至於車的損失,不再考慮範圍內,這當然是因為這幾個車系各自造車的應用環境和理念不同造成的。)由於日系車車身剛性不足(也就是俗稱皮薄餡大,這一點網上有很多人不承認,一直狡辯),但對於老駕駛者和理智的吃瓜群眾來說,眼睛是雪亮的,現實生活當中,日系車在輕微磕碰或者劇烈碰撞中,往往居於弱勢,變形也會比較大,維修更換代價遠大於德系,而大眾車車身剛性相對較強,相對變形會比較小,在嚴重碰撞中表現更加強勢或者說車損更小,給駕車人極大地安全信心,綜合安全性遠勝日系。

然後是動力性能,性能從來都不是日系的強項,有人會說本田、馬自達的發動機如何如何,但是你只要配的是CVT變速箱,那你就不要談性能,只能是穩定平順,性能就已經被閹割了,日系車大多數都大談運動,其實骨子裡還是經濟夠用家用型,這一點從來沒有改變。(關於CVT變速箱優缺點你們可以查一下就知道到了,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主打日系性能的GTR不用CVT反而採用雙離合變速箱了)。相反德系主打的就是性能動力,小小一輛大眾,和同級別日系在高速長途駕駛中更加靈敏精準、沉穩強勁,加速性能優異,前段起步略慢,後程爆發力、持續力更強,而且制動力強勁。2015年本人開速騰和朋友開思域去伊寧(760多公里)就以一頓午餐為賭注,比試了一回,在烏魯木齊到烏蘇路段因為速度限制只能120碼行駛,過了烏蘇以後沒有了監控雙方開始加速,前段思域似乎還很強勢,幾十公里以後180碼以上思域就被甩的找不見了,朋友那次輸得心服口服,CVT變速箱不可能承受長時間極高轉速的扭矩輸出,速騰在1400轉的時候就已經輸出極高的扭矩了,而且持續輸出強勁,動力性能並不是日系常規車輛的優勢。

油耗表現方面,根據小熊油耗百公里油耗實測排行可以發現,日系除了在A0級(小型車)、A級(緊湊型)轎車比大眾油耗略低一點,在A+級、B級、C級、D級轎車領域油耗均高於大眾,在SUV領域日系油耗則更高,尤其是中大型、大型SUV日系簡直是油老虎,省油一說有待商榷,除小型、緊湊型車型外,看來還是大眾更省油。

再來說說維修保養,維修和保養是兩個概念,德系豪華車維修保養代價相對比較高,但是偏偏大眾有遍佈中國的修理服務點,路邊隨便找個修車所就能輕鬆解決,價格很便宜,保養也很方便,日系保養不高,但維修服務相對就不那麼方便,而且有一個關鍵問題大家都沒有注意到,那就是日系車配件及部件一旦損壞基本很少能夠維修,大多數出了問題基本是更換,代價可想而知(通過這個現象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日系車賣出去的沒有德系多,但利潤卻極高,就是它除了賣車外還狂賺零部件的利潤,從整車到零部件一條龍的利潤啊,精明的小日本)。在國內維修保養尤其是出了保養期維修或者發生事故維修,大眾比日系更經濟、成本更低。

最後說說耐久性表現,這個耐久性評判就是依據最權威的全球最耐久行駛里程記錄排行榜、10萬公里耐久性故障檢測、發動機耐久性排行榜等記錄來評判,看看大眾和日系的表現如何。網絡上到處都說日系耐操、可靠性強,日系粉更是這麼認為,但現實是打臉的。根據全球汽車最耐久和行駛里程最長的車型排行榜顯示,行駛里程最長的車型中,有三款德系(其中大眾甲殼蟲排總排名第三位,260萬公里)、三款美系、兩款歐系、排在末位的一款日系思域(160萬公里),汽車真實耐久性日系只有一款而且是墊底的,這個里程數現在國內很多大眾出租車早就超過它了。另外根據德國機動車監督協會長期實測,10萬公里耐久性故障檢測耐久性排行榜如下:No1奧迪 A3、No2高爾夫嘉旅、No3起亞智跑、No4沃爾沃XC60、No5現代I30、No6奧迪A6Avant、No7奔馳V級、No8福特福克斯、No9馬自達CX-5、No10奔馳C級旅行版,其中(德系5款、大眾一款高爾夫嘉旅排名第二)、韓系2款、歐系一款、美系一款、日系一款排名第九。在這個排名中德系表現優秀,日系又一次表現差強人意。再說說發動機耐久排行榜,

第一名再說發動機耐久性,根據

上述的優勢也就同時解釋了為什麼出租車、駕校用車為什麼大多都是大眾捷達桑塔納的原因,機械素質好、操控性極佳、底盤穩定、抗破壞性操作耐力好、剎車制動性能穩定、磕碰刮擦車身損失程度最小、維修保養經濟方便,這就是大眾的綜合優勢。相反日系天籟也有作為出租車的,但是為什麼出租車師傅都有怨言呢,大家知道出租車為了節省成本都是要加裝氣罐的,我們這裡天籟就鬧了個笑話,大眾加裝氣罐運行正常,多年照舊,天籟加裝氣罐不到兩個月,沉重的氣罐居然把車後備箱底板顛散架了,氣罐直接溜出來了,你說說看,這不是很危險嗎?同時也說明了日系車鋼板的強度有多低了。

除了上述情況之外,購車者心理一般希望自己購買的車配置高檔而且越多越好,但新技術和高端配置的應用方面大眾一直走在前頭,日系在新技術應用甚至必備安全系統都比較消極被動,很多設備都是在別的品牌車型大範圍應用了才被迫裝上,比如早期的四輪碟剎、ESP電子制動系統、吸能盒及防撞鋼樑、LED及激光大燈、霧燈、四門一鍵升降、車道偏離輔助、碰撞預警、渦輪增壓、空氣過濾、四區空調、電動尾門、液壓升降、空氣懸掛、紅外夜視系統、抬頭顯示等等,這些在德系車上比比皆是的配置,日系都是在看到周圍很多車都裝了才開始在高配車型甚至所謂高端車型上裝配,低端車型一直都減配,有些配置至今都沒有,更不要說德系無論高低車型全部標配的後座椅防護鋼板,日系幾乎全系高低端都沒有,所以你告訴我,日系的所謂安全性在哪裡?

德系(大眾)良好的機械素質、及維修保養非常方便容易、良好的人車安全性再加上配置優於日系、良好的底盤操控、高速穩定性、長途持續加速能力,這些明顯的優勢使得用戶對駕駛德系(大眾)車有很強的信心和人車互動的良好操控感,對一些無關大礙的小毛病、小維修也就不那麼太在意了,尤其是大眾,繼承了上述優點,價位又不像寶馬、奔馳、奧迪那麼高高在上,相對比較親民,甚至所推出的新技術立刻就能立即應用到具體車型上,用戶在普通型的車上就能享受到很多便捷高效的技術設備,提高了動力、享受到更多的性能,不是更好嗎?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大眾偶爾有小毛病出現,為什麼還是賣的比日系好的原因。別扯什麼懂車的都買日系,那純粹是一種無知。

近兩年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和測試證據,發現日系在發動機功率、扭距參數造假,里程錶及油耗造假,鋼板厚度及防撞梁都比較薄,鋼板強度數據用抗拉強度而不是歐美車系通用的屈服強度,有些車型乾脆就用泡沫代替防撞鋼樑,幾乎所有車型都不用後座防護鋼板(德系都是全系標配後座防護鋼板,日系低端車只有一兩款配備,其它大部分甚至高端車型全部沒有)。


暖風悠揚



如果是在一般的用車條件下,其實大眾與豐田的可靠性差距不大,反正無論誰壞了都能很方便的休息,畢竟不是幾十年前的德系車了,誰也修不明白,最後得了一個修不好的名聲,很多朋友在研究汽車可靠性時,總喜歡用“百車故障率”作為評價可靠性的參考,可這“百車故障率”是怎麼算出來的有幾個清楚呢?

百車故障數=(故障總數/參與評測車數)*100

根據這個公式我們可以得出了100輛車的故障數總數是多少,結果百車故障率全部在100以上,還蠻嚇人的,而百車故障率只是作為一個量詞標準,二實際的故障率得在百車故障率值除以100才能得出。。。現在我上一張2018年百車故障率的圖。。

廣汽豐田依舊強勢,百車故障數僅僅為165,而它的故障率為165/100=1.65,這可以理解成廣汽豐田一輛車的故障率為1.65%,一汽豐田的故障率為2.45%,而大眾汽車的故障率為2.68%。1.65%、2.45%、2.68%這三個數值代表了什麼?它們緊緊代表了,每百輛車中,廣汽豐田出故障的1.6輛、一汽豐田的是2.4輛,傷害大眾是2.7輛,1.6、2.4、2.7有本質的區別麼?就這麼點差距就導致大眾的可靠性低了?別開玩笑了!!如果把總數放大到千輛級別,每千輛廣汽豐田出現故障為16輛、一汽豐田為24輛、大眾為27輛,16輛與27輛之間有多大差距?一個1000輛壞16輛,一個1000輛壞27輛,這算哪門子差距?所以呢也別再總說大眾天天修理廠了,都差不多。



一直以來德系車被扣著永遠修不好的帽子,而實際上是德系車過於複雜,不僅不好修,連拆都費勁,就導致了修不好的說法,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早期的日本車和德國車電控部分就像是繼電器和PLC的差別,同時代的德日系車卻配著不同時代的電控技術。多年前大部分修理工能力還處在繼電器維修診斷上,面對德系車大量的控制單元自然蒙圈,時間長了得出德國車不好修的結論。就好比日系車某個燈不亮了,要先查保險、繼電器,換上新的就好了,而修德國車發現沒有保險、繼電器了,是控制單元直接驅動的,換個控制單元發現不光故障沒修好,別的燈也不亮了,沒辦法還得給控制單元編碼,結果還沒人會編。。。所以德系車修不好!廢話,不會修能修好麼?所以呢,現在出現了那麼多的“德系專修”,不差錢4S、想省錢到專修,基本上解決了德系車修不好的問題!


故障的排除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靠性的一種保證,德國的工業產品都複雜,設計師過於理想化,德國機械故障率不一定高,但排除效率很低,壞了一般人根本修不了,就好比二戰時期的虎式、豹式坦克,非戰鬥減員嚴重,行軍中壞了,隨軍的機修根本修不了,必須得拉回4S維修,這樣就導致了隆帥的處境十分的尷尬。日系車結構簡單,設計師沒那麼多理想的想法,他們更追求實際的狀況,理想的再好和實際也是不同的,所以日系車更加的簡單,保證了故障率低,也保證了故障排除效率高,而這方面德系車稍有劣勢。


朋友們應該瞭解一個客觀事實,“好”這個詞與故障率高低沒有本質的關係,故障率高低與複雜程度的高低關係大些,比方說美國的航天飛機,在航天工具裡看,它最好、最高端。但是呢,它的故障率不低,現在差不多已經摔乾淨了。。而得出的結論就是,越好、涉及科技程度越高的機械製品,越愛壞!(希望不要傷害某些人的感情,其是德日系雙車主)

總而言之,以前怎麼樣不算,就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廣汽豐田1000輛壞16輛,二上汽大眾1000輛壞27輛,16輛與27輛差多少相信各位心中都有數,而一汽豐田1000輛壞24輛已經與大眾幾乎一致,所以大眾與豐田的可靠性實質上差不多!



非專業車評


日系車和德系車究竟誰更好,個人覺得不能一概而論,要比較需要詳細的車型,各種對比試驗,不過總體來說我個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大的情形下加以辨別:

1、專業測試結果,中國保險協會剛作了一批國內市場上常見車型的安全及維修費用測試(C-iasi汽車安全指數)。目前國內最具有參考價值的測試。結果是凱美瑞,雅閣為優秀,大眾途觀L為基本合格,差兩檔,安全係數上差別較大,寶駿510為不合格,從安全上可見一斑。保命要緊!

2、公車採購,一般有兩種,因為詳細數據無公開,但是公車改革前普通百姓可知道。政府用車有帕薩特,級別以處級及以下,以上為奧迪較多。但是,越野以豐田霸道,三菱為主,沒有大眾的任何車型,改革後中型客車豐田考斯特(級別較高才能配置),軍車以豐田為差,少有大眾車,個人分析是跑好路以大眾車為主,對付爛路或者要求高一點安全點還得以豐田等日系車為主,領導人級別高有專業保安全的專業採購少有大眾車,還是安全為主。

3、西藏,青海等高海拔地區,基本上都是豐田為主的日系車,以越野為主,轎車為輔。基本上見不到大眾車,曾遇跑318一老司機說開大眾車在幾年前上西藏是不要命的表現,基本車質量差了就一個來回就處於報廢的狀態了。這也可能是造車技術和質量的比拼。

4、在國際上歐美國家中除德國外,豐田的銷量是大於大眾車,在美國大眾銷量和馬自達接近,屬二流車銷量範圍,發達國家用車比中國早,更有經驗,如果大眾車對中國人特別好區別於歐美那又另當別論。

當然具體車型有具體的優缺點,整體比較意義不大,買車要根據自己需要,冷靜思考,不人云亦云!


冰點84776


引言:豐田與大眾都是國內影響力比較大的車企,兩家車企在國內都有著很長的歷史,不同兩個地域的品牌自然也有著不同的文化,他們在國內投放的產品自然也有自己獨特的優點,誰更有優勢並不是一句話可以講明的。

先來聊聊大眾,大眾去年全球銷量千萬臺, 國內銷量就達到了400萬臺,單是國內市場就佔據到了全球市場的40%之多,說其實中國的大眾一點也不為過,大眾產品有著自己獨特的有點,在“德系品質”光環的籠罩下,大眾成為了中國人眼中的神車。

首先大眾的操控真的沒的說,無論是底盤韌性還是方向盤的指向性,即使是最廉價的捷達在國內也有著不錯的駕駛感受,對於一些喜歡操控的消費者來說,大眾作為最廉價的德系車,自然也是備受寵愛。

從設計上來說,大眾同樣也有自己很強的優勢,無論是外形設計還是內飾細節上的處理,都能看出來大眾產品的優秀,這點同樣是日系車比不了的,從低端捷達到中高端的輝昂,設計感以及質感都在這些產品上有所體現。

最後再來說說大眾的可靠性,其實大眾的可靠性一直都比較爛,配置越高的產品可靠性越差,因為電子元器件方面大眾掌握的不夠看,車齡上了三年儀表盤故障碼經常出現,而且發動機漏油、燒機油情況層出不窮,雖然他在國內“比較高級”,但是可靠性真的不咋地。

接著就是豐田,豐田作為國內最大的日系車企,可以說代表日系的發展方向,豐田去年在國內銷量達到了100萬臺左右,全球銷量為千萬臺,與大眾不同的是,國內市場豐田銷量僅為10%左右,全球其他市場銷量佔到了90%,銷量分佈可以說十分均勻,說其是全球的豐田也不為過,即使丟失了國內市場,豐田依然可以風生水起。

先來說說豐田的缺點,首先就是內飾的設計上,真的是非常粗糙,早期的逸緻、威馳內飾就可以看得出來,粗糙的用料以及糟糕的做工,拼接縫較大而且內飾配置以及用料不好,都可以看出來這臺車內飾設計上的低劣。當然豐田也有日系車的通病,那就是操控性上也不如大眾,高速140之後真的有種輕飄飄的感覺,雖然這是底盤調教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也是個事實。

當然豐田有大眾遠比不了的缺點,那就是整車的可靠性以及穩定性能真的不錯,往前翻10年的老車,豐田老車數量遠多於大眾,豐田發動機很少出現漏機油、滲油的問題,而且故障碼異響問題也不多,如果你找來一臺05年的帕薩特以及05年的凱美瑞,開一圈下來就知道誰更讓人放心了。


汽車扒一扒


60秒懂車,回答你的汽車問題。

關於貧困的管理,豐田有它背後的重要因素,可能是很多人不知道。

我們知道一個汽車都有很多供應商,而每一個供應商給你的品質,最終,決定了你整車的品質。

豐田深刻的意識到這個問題,要想解決要做到“利益均沾,風險共擔”。

豐田和所有主要供應商直接交叉換股,就是豐田持有工商的股票,而拿豐田的本公司的股票來等值交換。

這樣永具榮,一損俱損,如果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品質不達標,就會影響豐田的股價,和豐田的品牌價值,而供應商因為持有豐田的股票也會成為最大的,受害者,所以,這樣既保證了品質,又保證了利益共同體。

所以從本質上解決了,汽車零配件多,而且品質很難保證的一種困局。

所以才會出現,但所有車品牌中,豐田和雷克薩斯的故障率最低。

而大眾是略低於行業內水平,就是中年線偏向,所以兩個車型,在故障率方面,有了天壤之別。

小編給大家分析了本質原因,所以,結果自然是,因為這個原因形成的,所以這也就是,這個事兒,背後的內幕。

這就是品牌背後的故事,也是品質背後的故事,如果你覺得小編說的對,希望給我點贊


60秒懂車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從可靠性的角度來看,豐田和大眾的差距有多大,我們可以藉助一張圖表來進行分析。

2017年D.J.POWER公佈的汽車可靠性調查報告表明,豐田汽車的可靠性排名要遠高於大眾汽車。圖中數據含義為平均每100臺汽車中出現的故障數量。

豐田汽車數據為123,表明每100臺豐田汽車平均故障數為123個,也就是每臺車的故障數為1.23個。

大眾汽車數據為164,每100臺大眾車的平均故障數為164個,平均每臺車故障數1.64個。

行業平均水平為156,大眾汽車的可靠性還要在行業平均水平以下,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公司,大眾的品質和實力確實有些不符。

可靠性排名第一的是雷克薩斯,深究來講雷克薩斯也屬於豐田汽車,可靠性排名前三甲中豐田系佔據了兩個,開不壞的豐田也並不是空穴來風。

細數豐田旗下車型,確實不容易找出有故障率特別高的,普拉多,漢蘭達,凱美瑞,卡羅拉,威馳,致炫等等,小毛病都比較少,相當省心。

反觀大眾,邁騰帕薩特發動機變速箱都不怎麼讓人省心,雖然燒機油的毛病有所減輕,但變速箱的投訴率卻一直居高不下,大眾途銳這樣的高端進口車也存在發動機進水問題,嚴重打臉所謂的德國品質。

總結

單從穩定性上來說,大眾確實要比豐田差一大塊,這裡僅僅說的是可靠性。大眾在國內的發展一直順風順水,擴張的步伐也也有越快,心心念的都是怎麼賺錢,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中國汽車法規不健全的空擋,對質量的標準一降再降,作為一個德粉的我都已經開始忍不住吐槽了,如果大眾繼續憑藉國內消費者的厚愛恃寵而驕,那就離跌落神壇不遠了。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對此問題的觀點【李老貓說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