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大型家電,網上賣的比實體店便宜但是會偷工減料,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帶你每日一笑


大家好我是小柱子,有人說網上賣的家用電器沒有實體店買的好,對於這件事小柱還真的略知一二。

我以前也在代工廠工作過,首先可以確定的是,只要你買的產品的牌子型號是一樣的,就不存在任何偷工減料行為,那麼差距到底在哪裡產生的呢?下面我們就拿手機來詳細講一講。

手機的代加工有很長一條產線,粗略的分就是組立和功能測試。所謂組立就是把手機所有的配件組裝到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手機。然後就是對整個手機的性能功能進行一個完整的測試,分為很多測試項目,過了就往下流,不過就拿出來交給工程師分析。這些被打下來的手機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小問題的修好了就會直接留下去,有的問題比較嚴重,就流出去就打回來流出去就打回來,裡面的主板也可能被修了無數次,可能有一次僥倖它過了,就會一直流下去到包裝,但其實這部手機質量就沒有一點保障,這就是個殘次品,誰買到誰倒黴。



而所有這些廠內返工機臺,還是客服那面的返修機臺都會鋪貨到網絡平臺,像淘寶、京東、國美這一類的電商網站。因為電商買的產品接到的投訴只跟電商產生關係,沒那麼容易影響到品牌,而電商客服一貫就是跟你搗漿糊。所以這類產品被低價鋪到了網絡上,電商在進一小部分良品參和著賣,而返修的產品也有一部分就是沒啥問題的,這就是為什麼同樣是網上的東西優惠那麼多,而買到的東西有的人買的質量不錯有的就很爛。



小柱子的分享大家明白了麼,喜歡的朋友別忘了給小柱個關注點個贊呦~小柱子在此先行謝過。


小柱呦


別的電器我不清楚,但是至少燈具是。

首先我自己經營品牌燈具。至於什麼品牌懂行的能從我字裡行間看出。

為了驗證為什麼電商產品那麼便宜,而我們正規從廠家進貨進價卻比人家電商賣價還高,我首先諮詢廠家,廠家回覆為,電商產品第一為代工,第二各配件有所不同,這一結果會導致在二到五年內差距不明顯(參考點燈時長會有時間上的差異)其後會有明顯差距。

而後,我從某東和某貓各買了一臺燈具,拆開對比。

1,底板

電商為鐵表面做防鏽處理,厚度與實體版本一致。

實體為冷軋鋼板,硬度更高。(這個沒什麼卵用底 板只起到固定作用,所以即使存在差異,對質量來說並無太大影響,可以忽略)

2,燈罩

電商所用為亞克力材質

實體為丙烯酸樹脂

這就有點差距了。首先,亞克力在3年以後會老化變黃,變脆,透光率約為五成到六成。樹脂燈罩老化率10年百分之五。不老化意味著不會因為燈罩變黃而導致亮度降低。新燈罩透光率九成。意味著同樣20瓦功耗,電商版只能照亮10平米,實體版能照亮15平米。

3,燈珠

電商版不知型號,但是更亮!!!沒看錯,單顆更亮,同功率的情況下。我不得不聯想到這樣做會不會是為了賣相好?調的更亮會不會導致光衰加大?當然,這個只是猜測。

實體版為日本產日亞芯片,好處就不說了,價格懂的也知道。

燈珠的差異導致,電商版的最終壽命為15000小時,光衰比例在十年百分之四十(每天點燈4小時計算),而日亞壽命為40000小時十年光衰率為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進口的更安全有歐盟rohs標準約束,在燈珠鋁板上有認證標誌,電商的沒有。rohs標準請自行百度。

4,光源覆蓋材料(反射器透鏡)材料。

電商版為一塊亞克力,說白了,可有可無,無散光效果。實體版為三菱提供的光學反射器,能把燈光均勻分散,並有散熱效果。

5,驅動器,電源。

這個由於本人對電路不瞭解,只通過電路板上的原件數量比較。同功率,電商版在20-30左右,實體版在40左右,這一條看看就好,沒什麼參考價值。

6,遙控器

電商版為黑色廉價感十足體積更好,實體版明顯材料更好,體積要大一些,至於其他目前沒看出差異。

7,操作體驗

電商版宣傳為無極調光無極調色,實際體驗亮度4檔,光色4檔。實體版無極調光調色。亮度百分之五到百分之百,光色2700k到6000k。能無極。

8功耗測試

儀器簡陋這一條看看就好。電商版21瓦實測28到29瓦左右,實體版21瓦實測為26瓦左右。差距不大,這應該可以解釋為什麼電商的燈珠在不扣燈罩下更亮的原因。而裝上燈罩亞克力明顯不是樹脂的對手。

9價格

電商版某東售價399,包郵,不包安裝

實體版出廠價585。。。。這就尷尬了

10,售後標準。

電商為三年保修,意味著出現故障三年內維修好。

實體版三年換新。

這就很重要了,led燈具不建議維修,維修後會出現匹配問題,自己理解吧。

11,生產者。

電商產品為浙江某廠貼牌生產(正確認識貼牌,貼牌不代表質量不好,因為廠家讓他們貼牌是要按照他們標準生產的,並不等於給大廠貼牌的商品和他們自有商品同等質量,也就是哪怕他們是貼牌廠家所貼牌的產品肯定比自己的產品質量好,這是一個悲哀!!國內廠家完全有能力做更好的產品,但是他們不做,因為做好了成本要高很多,而作為一個不知名的品牌他們生產出高標準的產品卻因為價格而銷量不佳。)

實體版,自有工廠生產。從品控到包裝真不是電商的能比的。

以上是本人對自己經營的東西與電商同品牌的對比。

手碼了這麼多字實數不易。在這裡不得不發些牢騷。廠家這麼搞雖然是無奈之舉,但長久下去實體何去何從,產品是很好,價格卻高高在上,這幾年人們普遍收入不好,買東西都是先看價格,我們實體業真的冬天了,即使有再多的不同,也無濟於事。發達國家從來都是支持實體業,電商我不知道該怎麼評價,因為我也是一個網購狂魔。但是我個人感覺電商越發達經濟越落後!!!我沒太多文化可能說的不對,但從商業角度來說,比如,買件衣服去商場,逛累了買瓶水,餓了吃個飯,順路看個電影,這是以前的路子,現在呢?直接網購,不用出門了,不需要買水,餓了點個外賣。其中滋味自己體會。

所以錢,越來越難賺,賺的少了,就少花點,買點便宜的,以前買菜買20,現在買10塊。賣菜的賺的少了,他就少消費,一個行業影響另一個行業,惡性循環,長久下去。。。。。

合理的利潤才能支撐經濟,惡意壓價只有死亡。

好了,不寫了,睡覺。

有錢的,想逛街還是推薦實體版。電商版的套路太深。不過,便宜就是王道!!誰會去在意使用三年以後得感受呢!



如夢幻一般


只談自己經歷,新房裝好就該配家電了。線下蘇寧,國美還有本地最大的家電賣場轉了又轉,先不談價位就說賣場裡的人氣就拔涼拔涼的,絲毫不能給你一個購買慾望。當然,轉的目的還是比價,晚上就開始網上各大平臺遛手指頭了。幾圈下來,困惑就來了那就是線下價位高,線上便宜不少錢,很是糾結。抱著吃西紅柿的心態某東買了一臺某的的全自動洗衣機,送貨,安裝,試機這個過程堪稱享受(跟白給的一樣,只是日後看著信用卡賬單又會有誰它奶奶的消費了這多)。自家的東西爛熟於心後又去線下賣場遛達,經過比較發現了不同之處(只談外觀,實際體驗……呵呵)。賣場裡的機子就如同車模,光鮮亮麗發光的是鍍鉻飾條,門是整圈的,安鍵也是發亮的還有看著就順眼的漆膜等等等。而網購回家的機子整個就一農民工那就是幹活不偷懶,衣裝樸素。作為消費者所能看到也就這點了,機子用了一年有餘沒出過毛病也算心慰。

世上總有個例外,給家裡老人某東買了臺43寸的某爾下的某卡液晶電視就沒這好運了,半年後就出現亮點後變大,售後上門帶走維修送回沒兩月亮點以更大的面積復出,接著售後上門帶走維修,第二天就致電說可申請退換貨。按程序來唄,一切都還順利人家問是要退貨還是換貨?咱又不是碰瓷的,給換臺新的就行。換回這臺一年後又開始出現明顯的亮斑,咋整?嗨!認倒黴吧。一直沒敢上牆,貌似就等著它壞一樣,讓老人沒事就呲我幾句讓我無語可講。

新房還網購一臺能某燃氣熱水器,好用價格可以。這個東東線下別管啥牌都不便宜,論性價比只有網購了。


策馬鵬飛


嘿嘿,談談我所知道的。

第一,你說的是傳統家電廠商。傳統家電廠商其實經歷了產品為王,渠道為王的時代,而當今是用戶為王。什麼意思呢,原來的廠家產品不發愁賣,只要生產了就能賣,拼是質量,當時的觀念就是經久耐用,海爾的發展就是好的例子。後面,到了渠道為王,就是隻要有了銷售通路,才能把過剩的產品賣出去,後來的美的、tcl等都通過與國美、蘇寧等合作,或者自建渠道擴展銷售。所以在這兩個階段,渠道商如果不保證利益,商品根本賣不出去,只也就是現在有的廠商會對兩個渠道的產品有所差別的主要原因。最後是用戶為王,只有把用戶的需求滿足,產品才能賣好。這個就涉及了消費者的喜好等各種原因了,所以 線上和線下產品的不同,是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因為傳統賣場渠道,一般在大城市都是萎縮的,更多采用線上銷售方式,線下展示售賣方式,所以你說的問題會越來越少。而對於中小城市和農村市場,由於消費習慣和對產品的性能最求不同,所以線下的可能與線上產品定位不同,所以產生差異。

第二,再說關於線上線下差異。這個也是很多廠商為了適應電商的發展而設計,避免原有渠道和線上的差異,很多時候產品其實是一樣的。對於產品品質不同的,也是由於價格差,為了吸引客戶而制定的,因為現在普通的家電其實利潤是固定的,如果降低了售價,意味對產品的質量和設計有所改變。

第三,從長遠看,產品一致化是趨勢,但是不排除差異,這種差異正如上文所說,今後基於大數據,對於產品的使用人群、地域等會有更為專業化的設計,必然會出現產品的差異化,這種差異化造成的線上線下的差異也是廠家經營的策略。


想聽我就說007


為什麼家電廠商要在線上賣?因為網購市場很大!

為什麼價格很低?因為網購人群大部分還是圖便宜,加上同行廝殺線上,只能拼價格!

線上線下質量一樣嗎?不同型號百分百不一樣,傻子都知道各種電器元件價格千萬種,網上為了壓縮成本和同行競爭,要銷量還得有利潤,只能採購便宜零配件!就比如汽車簡配!

會對家電品牌有損害嗎?一定不會啊!因為你買的就是某品牌的低端產品!質保期內給你修換!售後服務跟上!顧客不會投訴的!超了質保期壞了還能掙個售後錢!廠家何樂而不為呢!超保了你投訴誰?所以買了線上家電不要沾沾自喜,不是你撿便宜了!



沁園淨水工程師


我本人是天貓優品門店負責人,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問幾個問題:打造一個家電品牌容易嗎?打造一個品牌需要多少錢?打造一個品牌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財力?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從海爾、海信、TCL、格力、美的、奧克斯……可以說任何一個品牌都是歷經九死一生、都是在無數次生死考驗中熬過來的,哪一個企業會糟蹋自己的品牌呢?只要一款產品貼上了你的品牌,你就必須按照統一的標準對其負責,不可能線上線下執行不一樣的質量標準。


優購指數


之前在家電公司做過一段時間的研發,我來簡單說下。

1、關於型號差別

一般來說線上的型號在線下甚至官網上基本上找不到,線上的型號會比線下長。


2、線上產品沒有線下新

這裡說的新是指同樣新功能推出的時間,線上一般是線下的改款,所以最新的產品一定在線下。

3、關於生產

線上會使用線下的生產線生產,線上工單和線下工單都是同樣的一批人做的,所以組裝工藝上並沒有差別。

4、關於質量

質量是沒有問題的,線上和線下bom的差別在20%之內,因為換bom就意味著有可能要開模,研發過程一開模就會影響項目週期和成本,當然還有風險。


5、關於價格

為什麼線上會比線下便宜,因為線上的成本確實低,但並不是說質量不好,它用了大量在線下機器上使用的共用料,少去很多研發成本,而且線上一般都是和電商平臺談多少量包銷的,價格自然就下來了。

6、關於售後

線上和線下售後是沒有差異的。

所以,在線上買家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鄭之州


這種觀點十有八九是聽門店的營業員說的,沒有任何根據。去年在蘇寧買過幾件電器,說說感受。電視機,確定買海信,線上看好一款門店沒有,門店陳列的線上多數沒有。看功能幾乎一樣的兩款,價格差三分之一,營業員的解釋就是網上賣的質量哪能和店裡的比。最後選了網上買。海爾冰箱,線上線下型號一樣標價一樣,店裡有活動,便宜300,最後選擇店裡購買。格蘭仕微波爐,型號完全不同,與電視機類似,功能相同,店裡價格是網上兩倍。線上購買。總之個別品牌線上線下型號完全一樣,標價也一樣,保優惠方式不同,如索尼電視機。大多數品牌,線上線下用完全不同的型號,功能相同價格相差很大。


天天快樂34104706


如果說偷工減料是降低質量,大廠家不會做這個事,網上傳播更快,對廠家信譽度划不來。如果說偷工減料是廠家特意做網上版本,縮減材料同時也把售價降低,這是普遍現象,像華為就專為網上開發了榮耀手機,用來打小米。

為什麼廠家有定製的網上型號:

1,保護傳統渠道。廠家給實體店供貨,如果同型號產品也網上賣,網上可以直接廠發,省卻了讓給實體店代理折扣,售價肯定可以更低,但實體店不幹,這樣還什麼賣貨,何況我得承擔房租人工這些。廠家不想丟掉傳統渠道市場,乾脆開發網上版本。

2,針對網上購物需求。網上人群更年輕,家庭成員少,可能希望產品容積不用太大,功能不用太多,價格更低些。

3,為了競爭,就像華為開發榮耀來打小米。

4,還有就是一些中小廠家,他們在生存邊緣,無所謂什麼名聲,生產仿冒品,反正網上不好追責。





琥珀想想


不同廠商對電商的態度不一樣

1.有些廠商為了平衡實體與電商的差價,會針對性地出同樣類型產品但材質有略微不同的產品,比如電商產品型號後面加字母來區別銷售。

2.還有的會線上線下一樣型號產品,但服務方面會有些不同,可能你在網上看到同款便宜的產品加上物流費用以及後續的維護等人工服務費用,算下來並不比實體便宜多少,而且還操心。

3.還有的是比較有魄力的廠商或總代,會線上線下一樣產品同等服務,針對線下實體會做一定補償,在網上價格做一些控價,實體店相當於體驗展示。

因為,電商的影響越來越大,誰也不願放棄這塊蛋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