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参军50年——连队面包的故事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纪念参军50年——连队面包的故事

我1969年12月入伍,在沈阳军区第一通信总站战士、报务员、台长;沈阳军区独立通信干扰营副教导员。1986年随部队参加了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

1974年,我在辽北深山腹地的军营里服兵役。那个时候全国人民都处在吃不饱的状态。好在军粮属于专供,虽然吃饱肚皮没有问题,但要吃细粮却不容易,当时连队的主食是苞米面和高粱米,偶尔吃一顿细粮也得等到节假日。早餐固定是高粱米面发糕。那时候,面包在社会上属于紧俏食品,在平时想吃上面包也不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记得有一次我患病压起了床板,事务长问我想吃点什么,我咽着口水说就想那二两粮票一角七的大列巴(面包的一种)。

纪念参军50年——连队面包的故事


当河边的杨柳泛出了绿色,野花开满了山谷的时候,营党委做出了一项决定,“五.一”节当天召开全营首届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有篮球、排球、拔河、百米、3000米长跑等。为了鼓励报名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了犒劳运动员,连队支委会经过研究决定给运动员加料,午餐是面包和稀饭。这个消息一传出便在我们心中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当时,官兵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非常枯燥,坑道、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白天兵看兵、晚间数星星。八亿人民八部戏,“老三战”占据着整个银屏,严重抑制了年轻人活泼好动的天性。

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报长跑,一方面长跑我还有些基础,另一方面因为面包的诱惑。要知道,面包还是普通的面包但是经过笼屉上锅一蒸,那味道就不一样了,吃起来那叫一个松软可口。就为能吃上这一口,这运动会我上定了。

“五.一”节这一天,天公作美,艳阳高照。上午十时,运动会正式开始。营部的大解放汽车先是把运动员拉到老边台村的桥头,然后就一缕青烟,绝尘而去。“俗话说”望山跑死马“。平时看似不远的距离,可真正跑起来却仿佛永远没有尽头。不一会的功夫就觉得腿像灌了铅一样沉,汗水浸湿了衣衫,头上冒起了热气,仿佛被牛犊子舔过一样。再加上中午为了能多吃上几口面包连早饭都没有吃,这会肚子早已咕咕的在发出抗议了。怎么办?这时我仿佛嗅到了面包特有的香味,看到面包在不断的向我招手。我终于按奈不住吃面包的冲动,顺着一条不被常人所熟知的羊肠小道一溜烟的消失在灌木丛中。

从此 “崔克宁小道”的绰号不胫而走,成为战友们茶余饭后的笑料。事后我认为这次比赛之所以没有坚持跑到终点不是体力的问题,而是没有抵制住面包的诱惑。但是试想一下,在那个年代,又有谁能在美食面前心如止水,气定神闲呢?更何况我那时还是个不满十八岁身体正处在疯长期的少年呢。

在以后的日子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方面的需要越来越多元化。就说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面包吧就花样翻新,林林总总。特别是近年来,面包机又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不但增加了生活的情趣而且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但是不管面包有多少种吃法,我的最爱还是习惯把面包放在蒸锅上溜着吃。对于这种吃法老伴啧怪我一辈子也改不了穷命。但我还是依然如故,乐此不疲。这大概和我那段特殊的经历有关吧,与其说是在咀嚼舌尖上的面包不如说是在怀念那段难忘的军营岁月。

纪念参军50年——连队面包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