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根除佔地厚葬風 補齊農村生態公墓短板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新聞正文 來源: 湖北日報 時間:2019-04-02 10:35

洪湖市瞿家灣鎮郊外,昔日一處廢舊的林地,作為村及生態公墓的建設點,如今已建成一座花園式生態公墓,墓區內綠樹成蔭,一個個“方塊小單元”墓穴整齊排列,莊嚴而肅穆。“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瞿家灣鎮戴楊村黨支部書記戴五凰介紹到,“為強力推進生態公墓建設,村裡一方面破與立相結合,建起生態公墓,讓村民葬有所歸,讓規矩立起來,另一方面引導和獎勵相結合,把舊墓引進生態公墓地,並給予一定的獎勵。”該村在原則性與靈活性上大膽創新,在生態殯葬和村情民俗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讓生態公墓建設的經驗“可學習可複製”,能夠在全市推廣。生態殯葬推廣工作,看起來小,實際上大,它承載綠色洪湖的基礎工程。只有把洪湖市農村生態公墓建設的熱潮掀起來,才能為綠色洪湖建設夯實堅實的基礎。

婚喪嫁娶相互攀比、到處亂埋亂葬,曾經是附近農村的真實寫照。2017年,洪湖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殯葬綜合改革試點縣(市),肩負探索破解千年殯葬難題使命。

洪湖以加強殯葬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以推進殯葬管理標準化為抓手,以倡導移風易俗為重點,探索創新“惠民殯葬、文明殯葬、綠色殯葬”,打造全國殯葬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全國殯葬行業標準化建設示範基地。

一、嚴禁亂建亂葬,落實節地生態安葬。全市嚴厲打擊骨灰裝棺再葬、建豪華墓、家族墓、亂埋亂葬等行為,在全市推行農村生態公墓(骨灰堂)建設,推廣骨灰堂存放、壁葬、樹葬、草坪葬、骨灰深埋等生態安葬形式,實現集中安葬,節約土地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減輕群眾喪葬負擔。同時,完善基礎設施,宣傳惠民殯葬。2018年以來,一是投資700萬對下轄三個殯儀館進行綠化、美化、亮化改造升級,建設“孝”文化主題牆,使殯儀館變成清新肅和具有人文氣息的人生終點站。

二、投資220萬元引進“十二生肖”祭祀園、遺物焚燒爐、尾氣處理等環保設備,倡導綠色、低碳、文明殯葬新風尚,受到群眾廣泛讚許。

三、推出低價位骨灰盒,100元以下骨灰盒保證3個品種供喪屬自願選擇,併為五保戶、低保戶等困難群眾免費提供骨灰盒。落實惠民殯葬政策,近兩年來,為各類困難群眾減免基本殯葬服務費400多萬元。

四、深化殯葬改革,倡導移風易俗。洪湖市倡導生態文明、綠色環保的喪葬新風,取消燒冥幣、放鞭炮等封建迷信活動,提倡通過家庭追思會、網絡祭祀、鮮花等替代焚紙燒香。

五、教育引導群眾控制人情往來,抵制講排場、擺闊氣的歪風邪氣,以“喪事簡辦”、三鞠躬代替磕頭、遺體告別儀式代替做法事為目標。引導群眾破舊俗、樹新風。

洪湖市還把“摒棄殯葬陋習、倡導文明治喪”工作納入鄉鎮政府年度考核指標,對違反殯改規定、涉足封建迷信活動和婚喪活動大操大辦的黨員幹部按照黨紀、政紀嚴肅處理。以黨員幹部引領文明鄉風,讓綠色成為洪湖殯葬改革的底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