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做“討好式”爹媽

朋友夫妻下定決心要做一對溫和呵護孩子成長的爸媽,平時的教育以“懷柔政策”為主,打算把“溝通”和“互動”貫徹到底,一定不讓“暴力語言”給孩子的小心靈留下任何一道傷痕。

拒做“討好式”爹媽

於是,這樣的情景在他們家經常出現:

早上媽媽爸爸向寶貝告別:“寶寶,你乖乖在家跟姥姥在一起,爸爸去上班好不好?”孩子倔強地拒絕,並且手腳並用,全身上下都在牴觸,不讓爸爸媽媽離開……

晚上媽媽要餵飯:“寶寶,我們吃點蔬菜好不好?”孩子仍然是一臉拒絕,一門心思地吃媽媽做的牛肉鬆……

拒做“討好式”爹媽

起初他們並未覺得有什麼異常,畢竟“孩子還小嘛”是解決所有親子關係異常的答案。一年兩年過去,問題出來了:在問諸如此類的問題,孩子還是很拒絕,甚至會大聲哭泣,彷彿出現了教育倒退。而當朋友眼看著自己快要遲到又不得不拋下孩子之後,再問孩子“好不好?”孩子總是一臉嫌棄地諷刺:“我的想法又不重要。”

做母親的心軟,女友很難過:其實我們真的用了很多的耐心去跟孩子互動,雖然說不上讓這麼小的孩子領情,可是這孩子的反應跟想象中差太大,什麼“溫和而堅定”,都是哄人的……


拒做“討好式”爹媽


生活中我們逐漸都意識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棍棒”絕不可取,語言的“刀鋒”也需要注意,因此近年來家庭教育出來一個新的核心主張,叫做“溫和而堅定”。


拒做“討好式”爹媽


而我們所忽略的是:父母之於子女,是人師是親人也是朋友,但絕不是需要隨叫隨到二十四小時在崗待命的守衛士兵。


拒做“討好式”爹媽


許多年輕父母對待孩子有一顆柔軟的心,但卻遺失了“溫和而堅定”當中的“堅定”。如果我們的“溫和”佔滿了全部的愛,那麼樹立規則與界限的“堅定”便無立足之地。朋友夫婦對孩子的教育恰恰驗證了這一點,因為父母親始終給予的引導是“討好式”的。


拒做“討好式”爹媽


什麼是“討好式”父母,舉個例子,“寶寶,媽媽去上個廁所好不好?”如果孩子說不好,難道我們就要憋到內傷嗎?去,當然是要去的,可是孩子的這一聲“不好”又怎麼處理呢?“討好式”父母的鬱結就在於此,他們希望能夠尊重孩子“選擇的權利”,但真正實施時,彷彿自己的每個舉動都要獲得孩子的“首肯”,而遇到很多情況有的確做不到“尊重孩子的選擇”,就這樣擰巴地、小心翼翼地、自我安慰著地“呵護”孩子的心。除卻這一點,許多父母形成了“討好式”的習慣也在於,他們將全部的愛都給了孩子,唯恐孩子不愛他們。


拒做“討好式”爹媽


事實上,我們很多父母對“溫柔對待孩子、給孩子多個選擇”的理解是有偏差的。所謂溫柔對待孩子,並非是將“不限量供應”的“溫柔與選擇”都丟給孩子,而是在不影響我們父母正常生活的基礎上,為孩子留下一些選擇的餘地,將“父母的容忍度”限量限時出售,拒絕討好,兼容“堅定”:

多用陳述句,後接選擇句

當我們希望給孩子選擇的空間,讓他們感受到“爸爸媽媽在尊重你的意願”的時候,給予孩子一定的選項當然是最好的表達方式。而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我們可以有指向性的給孩子選擇:“爸爸媽媽要上班去了。寶寶是跟小兔子一起等爸爸媽媽回來呢,還是跟姥姥一起運動一下等爸爸媽媽回來呢?”這樣的問法是向孩子表達,前面一句話是一個陳述句,是既定的事實,但怎麼度過這段時間、做什麼事情,是你可以自己選擇的。

以此類推:

“寶寶,我們到時間上床睡覺了。那我們寶寶是要聽大灰狼還是豬八戒的故事呢?”

“寶寶,我們要吃青菜了。那麼我們是選擇大力水手喜歡的菠菜呢,還是嚐嚐蠟筆小新哥哥說的青椒?”

“不好好說話”

在許多道理讓孩子懵懵懂懂接收不到“信號”的時候,選擇是沒有用的。比如,寶寶,我們刷牙好不好?那孩子在回答“不好”之前,先有的困惑是“刷牙是什麼?為什麼要刷牙?”


拒做“討好式”爹媽


在這種情形下,父母也完全不需要討好與哄騙,可以跟孩子“不好好說話”:“寶貝,我們的牙齒裡,也有許多你小眼睛看不到的蟲蟲,它們肚子餓了,就會吃寶寶牙齒縫隙的餅乾碎、糖果,或者是肉肉渣,如果我們不用牙刷消滅它們,它們會越長越大,大到吃我們的牙齒來填飽肚子,那時候牙齒就會很痛,是不是?”在這一番“教育”之後,就可以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了:“寶寶,那今天你是要拿牙杯讓爸爸放水呢,還是爸爸拿著牙杯讓寶寶來控制水流呢?”

當孩子執拗時,讓孩子出選擇題

當我們跟孩子溝通出現了“疲態”的時候,我們父母也可以嘗試把“創造”選擇的接力棒,移交給孩子。比如“爸爸明天休息,寶寶可以想一想都想做什麼,可是時間可能只夠我們做一樣,那爸爸從你想做的事情當中選擇一個適合明天做的、爸爸也喜歡的,等爸爸再休息,就做下一個,好嗎?”這段看似“多此一舉”的表達實際是傳遞給孩子幾個信息:

1、寶寶,你也有報出選項讓爸爸媽媽選擇的權利,也謝謝你給了爸爸媽媽選擇的餘地,使我們能在彼此都舒服的方式中度過美好的一天。

2、寶寶,爸爸媽媽在作出了選擇之後就會兌現,希望你也能夠感受到說出的話能夠做到,是件有成就感的事情。

與孩子交流,是個複雜又不復雜的過程。我們要意識到,過度給予孩子溫柔,讓自己變成了“討好式”父母,只會養出“要好式”的孩子。給予孩子八分愛,留下兩分給自己,讓父母學會在孩子眼前“自私”,反而為孩子無形樹立了規矩、圈定了界限,將父母和孩子區分成了“你”、“我”兩個個體,使愛有“讓度”,也有“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