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怎樣應對“仰臥綜合症”?

Han-DaiJun


剛懷孕的媽媽應該對這個詞比較陌生,其實這是孕晚期常見的現象。不過,也並不是每個媽媽都會經歷的。

準媽媽怎樣應對“仰臥綜合症”?

仰臥綜合症是說孕媽在晚上仰臥熟睡後,會感覺到有頭暈、發冷、心慌、出汗的現象,有些甚至可能呼吸困難或神志不清,這就是仰臥綜合症。

調整睡姿

孕媽在出現仰臥綜合症後,應該馬上調整睡姿。改為左側臥或右側臥,這些都能夠使仰臥綜合徵的現象得到緩解。

藉助孕婦枕或抱枕

使用孕婦枕可以讓腹部更舒服一些,能減少孕媽腹部的承受力以及壓迫力。這樣還可以緩解腰痠背痛的現象,或在睡覺時雙腿之間夾個枕頭。

不管是用哪種方式,選擇側臥對孕媽和胎兒是比較好的。

有些孕媽在睡覺時會覺得仰臥也很舒服,也就是說,孕期並不是不可以仰臥,每個人情況不同。懷二寶時我仰臥會覺得胸悶,尤其是孕晚期,只能左右側臥交替。

孕期仰臥綜合症有哪些危害性?

有仰臥綜合徵的孕媽,不僅對自己而且對胎兒也不好。這種情況下,孕媽會休息不好,胎兒也會因為孕媽的不適而可能出現缺氧現象。剛開始可能只是胎動不平穩,接著胎動減弱。

總之,如果孕媽有仰臥綜合症,晚上睡覺時就要格外注意,避免由於長時間入睡,而不知胎兒有危險。

高級育嬰師,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一位西南大學兒童心理學專業的媽媽,專注育兒、孕期、新生兒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IF枕邊育兒


準媽媽怎樣應對“仰臥綜合症”?

仰臥綜合症一般常見於8個月後,孕媽媽長時間的仰臥,就會導致頭暈,心慌,發冷,出汗,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神智不清的現象。有些媽媽因為睡左側和睡右側,胎兒都會抗議,所以把睡姿調整為仰臥,久而久之,就會容易患上仰臥綜合症。仰臥綜合症只要及時地把睡姿調整為左側臥位或者是半臥位,這樣症狀一般都能得到緩解。

仰臥綜合症的危害

孕晚期隨著子宮的不斷增大,腹部受力增加,尤其是媽媽仰臥時子宮會壓到脊柱,

導致脊柱的血管受壓,這樣血液就不能順利流向心臟,從而減少迴心血量。心臟受供血液減少,這樣子宮的供血量也會減少,胎兒就容易缺氧,胎心加快,減慢或不規律,從而影響胎兒的發育。

仰臥綜合症的預防

1.孕晚期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睡覺,都建議左側臥位,左側臥位不但能預防仰臥綜合症,而且對於胎兒的供氧和血液流通都是有幫助的。如果左側臥位胎兒不舒服,那麼可以左右側位變換睡,我懷小寶的時候,不管是左臥還是右臥,他老喜歡踢我,所以我基本都是左右,仰臥輪流睡,這樣也避免了仰臥綜合症。即使有時候必須用仰臥,也要注意時間不要太長。

2.使用孕婦枕。

一般孕28周後,孕婦可以使用孕婦枕來保護腿部,腰部和腹部。孕婦枕可以最大限度減輕腹部的受力,降低壓迫感,緩解腰痠背痛。這樣不管是哪種睡姿,都能減輕受力,對於孕婦和寶寶來說,都是最好的。


星星媽育兒說


懷孕後,孕媽媽簡直成了玻璃人,一切都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問題。比如這個仰臥綜合症。

什麼是仰臥綜合徵?仰臥綜合症,是指在妊娠8個月後,如果孕媽媽仰臥的時間太久,會出現頭暈、心慌、發冷、出汗、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神志不清,這就是仰臥綜合症。



發生仰臥綜合症的措施:迅速改換為側臥位或半臥位,症狀會馬上得到緩解。

仰臥綜合徵多發生在懷孕的32~36周,多數人仰臥後的1~10分鐘出現症狀,6~7開始出現的最多,主要表現為頭暈、噁心、胸悶、產婦出冷汗、打哈欠,血壓降低、脈搏加快、面色蒼白,神志不清等。胎兒也會因為孕媽媽血壓降低而出現缺氧,早期表現為胎動增加,胎心率加快,後期表現為胎動減慢,胎心率降低。



發生仰臥綜合症的原因:日益增大的子宮在孕婦仰臥時會壓向脊柱,使脊柱兩側的大動脈和大靜脈收到壓迫,血液不能流暢的回到心臟,迴心血供應不足,導致心臟流向全身的血液減少,出現血壓下降的症狀,不僅危害孕婦,對寶寶生命構成威脅。



怎樣避免出現仰臥綜合症呢?

對於有低血壓病史的患者要注意避免採取仰臥姿勢,避免長時間下蹲等。

不管是夜晚還是白天,在睡覺時採取左側臥或右側臥兩側輪流睡。

更多孕期小知識請關注我哦!感恩遇見!

育兒妹子一枝花


在孕晚期,由於子宮增大,使得血液循環不暢,仰臥時間過久,就會出現呼吸困難,頭暈,心慌,發冷,出汗等症狀,稱作“仰臥綜合徵”。


防止“仰臥綜合徵”,準媽媽要及時更換臥姿,改為側臥位,孕晚期準媽媽最適合的臥姿就是左側臥位。

左側臥位可以使右旋轉的子宮向左移位, 減輕子宮血管張力, 改善胎兒的缺氧狀態,有利於胎兒發育。

孕晚期準媽媽需要準備一個圖中這樣的孕婦枕,對睡眠很有幫助,孕婦良好的睡眠是有利於胎兒的發育的。

養育孩子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是兩個男孩的媽媽,專注育兒問題。關注:家有兔寶兒,共同學習。


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幫助,謝謝。


湯圓姐姐育兒


什麼是“仰臥式綜合症”:如果孕媽媽仰臥的時間太久,則會出現頭暈、心慌、發冷、出汗、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神志不清,這就是仰臥綜合症。


仰臥綜合症一般是出現在孕晚期,隨著胎兒的快速生長,長時間處於仰臥姿勢準媽媽巨大而沉重的腹部壓迫脊椎,使血液通過脊椎兩側大血管不暢,進而影響到整個身體的循環,隨著壓迫時間的增加而影響明顯,以至於出現各種不適症狀。


應對辦法


對於已經出現的仰臥綜合症,應立即糾正解除症狀,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糾正姿勢,從仰臥位改為側臥或者半臥位,將雙腿墊高等,一般可立即改善恢復正常,所以一旦發現不適就要馬上處理。


如何預防?


孕晚期/足月後,胎兒的主要神經臟器已發育成型,慢慢成熟,為出生做著準備,整個孕期的健康飲食和運動,可以有效預防妊娠期糖尿病和巨大兒的發生,醫生此時會建議準媽媽們不要額外進補,少吃多餐,適當運動,以免胎兒過大對孕產婦本身及生產增加負擔,和增加生產風險,適當控制還可以有效預防仰臥綜合症。

舒適的臥位也很重要,左側臥位是孕後期最常用的安全臥位,累了就適當更換,不論哪一種都不建議過久,舒適安全為主。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仰臥綜合症其實是懷孕晚期發生的一種現象。很多準媽媽對此並不瞭解,以為是懷孕期間的正常反應。我們分四部分來解釋,什麼是仰臥綜合症,仰臥綜合症的原因,仰臥綜合症的影響和處理。


什麼是仰臥綜合症

如果準媽媽在懷孕晚期,在仰臥時間過久以後,感覺到身體發冷,頭暈,心慌,發冷,出汗,血壓下降,神志不清和呼吸困難等狀況,這些就是仰臥綜合徵。

仰臥綜合症的原因

懷孕晚期,子宮增大,在孕婦仰臥時候,靜脈受到子宮的壓迫,下腔及盆腔內靜脈迴流受到影響,迴心血量減少,右心房壓下降、心搏出量隨之減少,從而引起血壓下降出現休克的一系列表現。

簡而言之就是增大的子宮壓迫靜脈,影響血流,導致低血壓發生。

仰臥綜合症的影響

有可能導致胎兒缺氧,胎心不規律,增快或者減慢,如果得不到妥善處理,對胎兒十分不利。

仰臥綜合徵怎麼處理

如果孕婦發生仰臥綜合徵時,孕媽媽應迅速改換為側臥位或半臥位,症狀可以馬上得到緩解。如果不能緩解要立即就醫。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教學課程已經上線啦! 關注即可免費獲得!

文章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內如果有錯別字,請見諒。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J媽學堂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仰臥綜合症”?這種病症一般發生在孕28周之後,特別是32~36周時最易發作,仰臥7分鐘左右開始出現頭暈,心慌,發冷,出汗,血壓下降,神志不清和呼吸困難等狀況。

為什麼會出現“仰臥綜合症”呢?

主要是因為在孕晚期,由於子宮增大,使得血液循環不暢,仰臥時間過久引起的。

為了防止“仰臥綜合徵”,準媽媽要及時更換臥姿,改為側臥位,孕晚期準媽媽最適合的臥姿就是左側臥位。左側臥位可以使右旋轉的子宮向左移位, 減輕子宮血管張力, 改善胎兒的缺氧狀態,有利於胎兒發育。

可有的人不喜歡左側臥位,喜歡仰臥位怎麼辦呢?

首先孕媽媽可以選擇工具幫助自己,如孕婦側睡枕。其實也可以右側臥位的,如果一直左側臥位,孕媽媽肯定受不了。
其次孕媽媽的床不能太硬,不讓一個姿勢維持不了多久,反覆翻身可能對腹中胎兒不好。
最後孕媽媽睡前不要吃的太飽,可以適當散散步,也不要運動過度,引起身體痠痛。要想徹底解脫,只有等寶寶誕生,為了自己的寶寶,孕媽媽多多堅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