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有道教才能被稱為文化?

我最近一直被一個很疑惑的事情所惱,就是身為一箇中國人,作為一位自媒體人,每次我編輯整理好文章打算在媒體平臺上面發佈的時候,在行業類別裡面,都會醒目的看到“佛教”、“基督教”,可是唯獨不會找到“道教”,如果對於有些統稱為“宗教”的我也就不糾結了,可是為何把宗教拆開後,卻單單缺少了“道教”的影子?

為什麼只有道教才能被稱為文化?

一段時間,我都不得解,但是今天我釋然了,因為我想通了這個問題,為什麼宗教拆開分類卻唯獨找不到道教?因為,在行業分類裡面,有一項和“道教”意義相同的分類,就是“文化”,中國文化就是道教文化,所以一切關乎中國文化的都能尋覓到道教的影子,一切道教文化的傳承都代表著中國文化。

眾所周知,漢代以前的古代中國人是不信仰宗教的,那個時候只有“經典”、“學說”,沒有宗教,研究宗教的人都知道,宗教的發展,是從自然崇拜,到靈魂崇拜,再到神靈崇拜的這樣一個發展規律。

神靈崇拜作為是宗教的裡最高級別,現在世界主流的教派都是一神教的神靈崇拜,關於為什麼有很多人都信仰宗教這裡就不做累述可。

為什麼只有道教才能被稱為文化?

信仰神靈是在中國的炎黃部落時代就已經有了(而現在世界才開始流行神靈信仰)。周到漢時期的中國人不信仰神派宗教是因為那個時期的中國人的文化程度都已經到達一頂的程度,平民大眾都有很高知識層次,所以古代中國人是隻敬天地,敬祖先的。

身為人,一生中最該感激、感恩的是誰?是養育我們的父母,是滋養我們的天地。現在很多人看似有信仰,實則卻是赤裸裸的丟失了為人的本性,不敬天地、不敬祖先,為了自己登天后步步踏金,甚至以為敬天地、敬祖先都是一種低級的行為。

先不說,人死以後尚且不知到底去向何方,千百年來中國人的敬天地、敬祖先是錯誤、愚昧的行為嗎?放眼全世界,只有中國可以稱為是大文明古國,中國大漢繁榮昌盛的時候,外國人還是蠻人呢!不信中國千百年傳承下來的經典文化,去相信外來文化的教唆,如此下去,要不了多久,中國人將都成了“行屍走肉”,喪失靈魂的軀殼。

何為中國文化?我國古代先民認為萬物有靈,進而產生了對自然的崇拜,圖騰的崇拜,靈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發展到祖先與天神合一,成為至上神的雛形。在遠古原始社會時代,已有人開始學仙。

史載軒轅黃帝“且戰且學仙”, “黃帝問道於廣成子”,後修道成功,於鼎湖白日乘龍昇天。到了戰國時期,神仙信仰已經相當廣泛。這是,出現了許多記載神仙傳說的著作,書中載有不少關於仙人、仙境、仙藥等傳說的文字,形成了中國本土文化的神靈化,再結合道家思想、歷史傳說從而形成的中國本土宗教——道教。

道教初於漢末期,盛行於隋唐。中國道教的神仙基本上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把具體人和物給神化的結果,比如老子為太上老君,共工為水神,關羽為武聖,趙昱(楊戩)為二郎神等等。所以我們常常說,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歷史是中國人的信仰,這是不對的。

為什麼只有道教才能被稱為文化?

一個國家的穩定,靠的是政府好的政策,再加上一些本土文化的輔助,現在中國人信仰缺失,這造成了國人盲目崇拜外來的宗教,對外國的東西頂禮膜拜,對本國的文化失去信心,甚至某些人還去信仰了邪教,長此以往下去,國家的前途真是另人堪憂。

我不是危言聳聽,咱們來看看世界上的幾大文明古國的文明到現在還“文不文明”了。古埃及的諸神文化現在只能在金子塔裡找到,古希臘的諸神文化只能在破廟裡找到,古印度的婆羅門教只有在印度的某些地區裡的特定民族才去信仰,古巴比倫的神靈文化現在更是連影子都看不到,只有古中國文明在東北亞地區還勉強撐一撐,縱觀現在世界上刮的風氣,我總結的是好文明沒好報應。

道教文化,是中國本土宗教,她以上古時代的諸神信仰為主,加上春秋時期的道,儒等百家文化(比如《山海經》)而成的,是把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形象化的很好的一個典範,一個看車棚的老大媽也許字還認不全,你不能讓她抱著本《山海經》和《搜神記》來研究,給她個形象神化的本土人物,有助於穩定民族信仰,提高民族向心力。

為什麼只有道教才能被稱為文化?

道家文化,是歷代中國人思想和文化的結晶,經過不段完善,濃縮中國文化的一門本土化的信仰。

中國現在開始重視民族文化的發展,這是好事,我想作為本土宗教的道教,也應該值得推行發揚,我建議在各地廣修廟堂,媒體上多多推行道教文化和中國本土神仙,這樣不僅讓世界知道我們中國是有自己本土的宗教文化,還可以把一些國外宗教佔用我們的宗教詞彙給拿回來(上帝、清真,天皇等等),更有意義的是推行本土宗教,是有助於民心的到向,和提高民族自信力的。

中國崛起不單單要依靠工業和科技,還要依靠這些歷經千年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