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的小孩買什麼保險比較好?

神奇啊神奇


一歲的小孩子主要以購買保障性的保險為主。主要包括意外,醫療,重疾這麼幾個方面。

首先是意外保障,主要是為了應對寶寶活動過程中的磕磕碰碰造成的傷害。這類產品又包括意外傷害責任,意外醫療責任,意外津貼責任。

意外傷害責任主要指身故和殘疾。身故責任的保額,國家有規定不超過20萬。而殘疾責任則根據傷殘等級賠付保額的相應比例。

意外醫療責任主要是由於意外傷害造成的門診及住院治療的費用。

意外津貼責任是指因意外傷害造成的住院過程當中,每一天給予的比如說100元、200元的定額補貼。

這類產品一年一買,保費幾十塊到一兩百塊不等。

第二類是醫療保障。這裡主要指的是比較大額的醫療費用的保障。市面上對應的產品就是比較熱門的百萬醫療險。這類產品也有挺多的差異,有的免賠額為0,有的5000或者1萬免賠額;有的5年或者6年為一個保險期間;有的可以墊付或者直付;有的可以家庭共享保額;有的含有質子重離子這類特殊治療方式的保障,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選擇其中的一款就行。0-5歲寶寶,價格通常在5-6百元至1-2千元不等。但隨著年齡的增加,保費會逐步降低。

第三類是重大疾病保險。

這類產品主要是應對不幸罹患重大疾病所產生的治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目前市場上的重疾產品分類也很多。

按照疾病的類別可分為重疾,中症,輕症等,每一類病症又有分組與不分組的區別。

按照賠付的次數可以分為單次賠付和多次賠付。

按照是否有保費返還的責任,可以分為消費型和儲蓄型。

按照保險期間有一年期,20年期,30年期,保障至60歲,70歲,80歲或終身。

每一種不同類型的重疾產品價格差異很大。

1歲的寶寶購買重疾保險,建議可以包含重疾、中症、輕症且多次賠付,且疾病類別為不分組最佳。

保險期間方面,可參考0-30歲做較高的保額。保障終身的30~50萬。等到孩子成年後,還可以再增加終身的保障額度。

由於這類產品的保障責任保障期限差別很大,沒有辦法做出準確的價格估算。需要根據你的具體需求,選擇具體產品來做計算。

以上三類都屬於純保障性質的產品,如果你的經濟條件夠好,除了這三個保障責任以外,還可以適當為孩子考慮做一些教育類的保險。以備孩子將來上學的時候,有一筆專用的資金。

以上是對小孩子買保險的一些基本思路,如需瞭解更多,可留言或私信。


杭州值得信任諮詢


先不要說啥福,正確的是一個購買思路,只有理清了思路才能買好險。

三木認為,買保險之前,投保人要搞明白以下四方面內容:

為什麼要買保險,保險能解決哪些問題?保險需求分析保險方案設計投保、保全與理賠等後續服務

一、為什麼要買保險,保險能解決哪些問題?

國人普遍有一陋習,跟風現象嚴重,別人有了我要有,別人說這個東西好我就買,然而,衣服穿在別人身上很時尚,套在自己身上很失望,買保險亦如此,別人買了多了一份保障,自己買了不僅多了一份保障還順帶送了一份負擔,最好是行動之前先稍微過過腦。

為什麼要買保險?三木認為,擔心承受不了意外發生時的經濟破壞力,那就需要買意外險,意外險解決意外身故補償、意外殘疾補償、意外醫療費用補償等。

擔心疾病來臨時負擔不起高昂的醫療費用,那就需要買醫療險,醫療險解決治病就醫缺錢問題。

擔心大病康復期費用和收入損失,那就買重疾險,重疾險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擔心不幸身故讓家人生活沒有保障,還不起房貸與債務,那就買壽險,雁過留毛,人走留錢,壽險就是盡身後事的。

擔心小孩子沒錢讀書,自己沒錢養老,那就努力賺錢,對不起,保險無法解決。

中國人有喜歡儲蓄的良好習慣,以前這些問題都是通過存錢和養兒子解決的。年金險只不過是提供了優於銀行儲蓄的作用,讓這些專項資金如存銀行般安全又勝於銀行的收益。

另外,終身壽險、返還型終身重疾險、年金險還體現了一定的財富傳承和資產隔離等其他特定功能。

可以說,有如上問題的擔憂,您就有買保險的需求,買保險本質上就是通過保險的槓桿、財富傳承、投資理財、風險轉移等功能解決家庭經濟問題。

二、保險需求分析

只關心產品不關心需求,是買保險的下下策,就好比一個病人到了醫院,你不應先買藥,而是先找個好的醫生診斷,搞清病因、制定治療方案、匹配合適藥品方能藥到病除。

三木認為,做保險需求分析,應重點分析如下內容:

1. 基本信息:

通過對年齡/職業分析,可確定被保人面臨的健康、意外、財務風險。

通過對職業分析,可確定被保人面臨的健康、意外風險的程度,對於高危職業,很多保險產品都有限購政策。

通過對家庭住址的分析,可針對性的選擇保險公司和產品保額(同樣的產品,不同地區,最高保額有限制)

健康狀況:

不同產品,核保對健康告知的要求不同,從嚴到松依次如下:醫療險>重疾險>壽險>年金險。

健康告知不僅與投保有關,與後續的理賠也息息相關,不如實告知,可能會出險理賠不了。參考閱讀:《投保不懂健康告知,那就是給理賠埋雷》

家庭財務:

家庭財務狀況好壞,直接決定保險產品的購買力。且保額的確定、保險產品的配置等都跟家庭保費預算關係緊密。

三、保險方案設計

案例:杭州,一三口之家,先生30歲,軟件工程師,年收入20萬,太太29歲,人事主管,年收入8萬,育一女兒,1歲半,全家都買有社保,房貸月供8000元,兩人公積金可解決3500元/月,還剩4500元/月,小孩目前父母幫帶,父母身體健康,自己能照顧到自己,不需要子女撫養。

方案設計如下:

▲先生方案:

第一次罹患重疾,賠付80萬,第二次賠付50萬,最多可賠5次;罹患輕症第一次賠17.5萬,第二次20萬,第三次22.5萬,最多賠三次;疾病身故或全殘賠付220萬左右,意外身故或全殘賠付250萬左右;一般疾病醫療可報銷200萬,100重大疾病醫療報銷400萬;意外殘疾未達到輕症標準賠30萬,如達到輕症或重疾另外賠付重疾險。

年交保費約合計:15000元

▲妻子方案:

罹患重疾,每次賠付50萬,最多可賠5次;罹患輕症第一次賠17.5萬,第二次20萬,第三次22.5萬,最多賠三次;疾病身故或全殘賠付150萬,意外身故或全殘賠付180萬;一般疾病醫療可報銷200萬,100重大疾病醫療報銷400萬;意外殘疾未達到輕症標準賠30萬,如達到輕症或重疾另外賠付重疾險。

年交保費約合計:10345元

▲女兒方案:

罹患重疾,賠付80萬,8種少兒特種疾病賠160萬,少兒白血病賠210萬;一般疾病醫療可報銷200萬,100重大疾病醫療報銷400萬;意外殘疾未達到輕症標準賠30萬,如達到輕症或重疾另外賠付重疾險。

年交保費約合計:1900元

小結: 家庭年交保費約27245元,佔家庭年收入約10%,保費負擔較小,一家三口如果在國內公立醫院普通部治療,醫療費用可完全覆蓋,發生重大疾病,5年內家庭生活質量可維持基本不變,因疾病或意外造成先生或妻子的身故,房貸和女兒的撫養經濟上不會受影響。

此方案,僅根據案例的信息設計,並非完美無缺,有些地方肯定值得商榷,比如意外險僅考慮了一般綜合意外,並未設計公共交通工具、飛機、私家車駕乘意外,意外傷殘賠30萬偏低,女兒的保障僅做到30歲,之後的保障並未包括。如此諸多細節要反覆與投保人溝通協調後才能設計出一套好方案。

通過以上案例分析,歸納總結出保險方案設計步驟如下:

1. 定險種:通過需求分析,可明確每個家庭成員需要投保那些險種。

2. 定保額:重疾險的保額設計原則就是覆蓋重症康復期的費用和3-5年的收入,再根據家庭經濟狀況稍作調整,壽險的保額最好覆蓋家庭大額負責(比如房貸)和未來10年的家庭消費支出,意外險保費便宜,槓桿率高,根據職業危害程度酌情確定,要多考慮傷殘責任保額,目前市場上的百萬醫療險保額都比較充分,加上社保,國內治療有100萬以上的保額基本滿足。

3. 挑產品:

目前,市場上保險產品挺豐富,挑選一款合適的產品也挺容易,大品牌的產品價格稍貴,銷售區域廣,服務網點多,體現的是品牌價值;小公司為了贏得市場,打的是性價比這張牌;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投保人可以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居住地、經濟條件和消費喜好來選擇,世上本沒有最好的產品,適合自身的產品就是最好的產品。

4. 完善調整:

方案設計出來後要及時與投保人溝通,結合健康狀況、財務情況和投保規則等諸多因素適度調整到最優。

四、投保、保全與理賠等後續服務

1. 投保

目前,投保的渠道有很多,詳見:《買保險,該找誰?》。常用的有:自己通過互聯網渠道購買,通過保險代理人或保險經紀人購買。不管是通過哪種渠道投保,切記要做好健康告知和搞清保險條款,因為這些與之後的理賠息息相關。

2. 理賠

發生保險事故後要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有的重疾險和醫療險有額外的綠通服務和墊付醫療費等,要儘量與保險公司經辦人諮詢與協調。如果有自己的保險代理人或保險經紀人,要充分利用他們的專業和協助來處理理賠事宜。

理賠的基本流程如下:

3. 保全及其他

保全的服務範圍有減額交清、合同解除、附加險增加或解除、保險單補發、合同效力恢復、生存給付、投保人變更、受益人變更、地址變更、繳費賬戶信息變更、年齡變更、紅利領取方式變更等方面。

三木總結

買錯保險的有不少,想退保的也很多,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不良保險代理人的誇大誤導,親人推銷抹不開面子,有苦說不出,更主要的還是自身對保險的不瞭解,沒有正確的購買思路和沒找對保險經紀人或代理人。

買保險,產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清晰的思路,先需求分析,再方案設計,最後投保、理賠、保全等,產品的配置僅是方案設計的一重要部分。不以需求分析為基礎而一再強調保險產品的行為就是耍流氓。


三木話險


聽題主的意思,是在少兒平安福和少兒國壽福之間不知道該怎麼選。

少兒平安福2019和少兒國壽福臻享版,各自代表了平安與國壽兒童保險版塊中的最高水準,同覆蓋了145類重輕特疾種類,保的都很全,形態上頗為相似,且兩款產品的優勢全都體現於險種搭配上。

不同的是,前者擁有市場上大病理賠後,還能繼續報銷的附加醫療險;後者特點是長期意外組合投保,兩款少兒明星重疾險,哪款更好?

一、先看基本信息:

區別一:投保限制不同

少兒平安福2019:一線城市單個孩子投保必須保額上40萬,二胎家庭(兩個孩子)同時投保,保額是每個孩子保額是20萬起保,不同的地域以當地網點機構為準;

少兒國壽福臻享版:無保額限制,面向老顧客少交一年保費,交費期限固定19年;

區別二:疾病定義和種類不同

1、輕疾上:

輕疾保障的好壞,無統一標準,不如保監會規定的25類大病一樣,是有依可尋的。衡量輕症是否合理,可以籠統概況為“常見疾病是否缺失”、“有無金額賠付限制”、“是否有輕疾種類大面積重疊”等幾個方面。

綜合上述三點來看,少兒平安福2019缺少了輕微腦中風、急性心機梗塞、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可在高發的早期癌症上做到了專業和精細,其他公司在早期病變、原位癌和皮膚癌三者賠一個,而少兒平安福2019是各賠一次,

確診就賠其約定是:

少兒國壽福臻享版的輕疾定義比較優秀,但在輕疾賠付裡,早期病變、原位癌和皮膚癌並未拆分,三種疾病只賠一次,這是與少兒平安福2019不同的地方。

2、在少兒特定重疾設置上:

少兒平安福2019和少兒國壽福臻享版都保15類特疾,但病種種類有所差異,先看下兩款產品覆蓋的高發特定的不同疾病種類:

但對於白血病,少兒平安福2019是雙賠倍,其他少兒特疾賠保額,賠完以後,主險重疾依然有效。

而少兒國壽福臻享版,少兒特疾是額外賠付保額,但白血病的理賠門檻很高,與確診即賠的定義很有差別,它約定的保障是【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指的是取幼兒患者自身骨髓、異體骨髓或臍血轉輸給患者,再通過自身幹細胞使患者機體恢復造血功能、形成免疫力的一種治療方法:

備註:少兒特疾和輕疾行業內都無統一標準,但消費者要做到知曉其中的差異。

區別三:險種組合不同

少兒平安福主險和重疾保額不是1比1,發生重疾賠付後,主險保額等額減少,但主險依然有效,附加醫療險,長期意外,陪護金等等全都繼續有效。

少兒國壽福臻享版重疾賠付後,合同直接終止,附加險直接終止,其重疾賠付規定是:

區別四:附加醫療和意外不同

附加醫療險組合上:

所謂之要健康保障無縫銜接,附加住院醫療險和百萬醫療險少不了,兩個險種主要功能在於:

少兒平安福2019的最強搭配在於附加醫療險組合,附加健享人生住院醫療險,不限總額,同一疾病間隔30天可再度報銷,保證續保5年,是非常有利的一面。

少兒國壽福臻享版附加住院呵護長久住院,最大的短板在於不保證續保,對於體弱多病幼兒存在較大的不足,很有可能第二年拒保或者責任除外。

在百萬醫療險上,平安E生保和國壽如E康悅各有長處,續保審核都比較輕鬆。

附加長期意外險來看:

少兒平安福2019和少兒國壽臻享版的附加長期意外險,比較靈活,可附加,也可不附加,任由選擇。

但前者只保至70歲,自駕、公共交通賠2倍;

後者少兒國壽臻享版保至75歲,自駕賠2倍保額,公共交通賠3倍,不僅保的時間很長,且賠付比較高,對於孩子長大之後,保障更為有利。

區別五:現金價值不同

現金價值,就是指退保金,不過兩款少兒產品在整體上現金價值都不高,但少兒國壽福臻享版在第36年就能回本,比少兒平安福2019要提早近6年:

產品賣點分析

1、附加醫療:平安住院醫療保證續保5年;國壽醫療不保證續保,同一疾病第二年不賠。在百萬醫療險上各有長處,續保審核都寬鬆。

2、險種組合:少兒平安福2019重疾賠付後,附加意外有效,醫療在保證期內有效;少兒國壽福臻享版重疾賠付後,長期意外和附加醫療直接終止。

3、意外保障:平安福意外保的時間短保至70歲,公共交通賠的低,比國壽福保臻享的長保至75歲,賠的高可賠3倍,對幼兒長大之後更有利;

4、少兒特疾:針對幼兒高發的白血病,少兒平安福2019是確診即賠,賠付雙倍;少兒國壽福臻享版在白血病上的定義不盡人意,是【自造幹細胞移植術】,理賠門檻要高不少。

5、輕疾定義:少兒平安福2019原位癌、皮膚癌確診即賠,三者各賠付一次,但常見的輕微腦中風、不典型心肌梗塞不保等;國壽福臻享版疾病定義很優秀,但對原位癌、皮膚癌等需治療後才能賠;

產品點評:兩款少兒明星產品看似相同,其實細節差異較大,如果有經濟能力的父母,就選擇少兒平安福2019,畢竟大病理賠後,附加醫療險還可以繼續報銷。從長遠來看,孩子長大成人之後,人生兩大風險-大病和意外都少不了,選擇少兒國壽福臻享版挺好,終歸幼兒交費便宜,但要留意日常住院醫療險的缺失部分。


圓碌碌的球


上篇:給孩子配置保險之前,別忘了這兩件事

小編剛剛協助一位母親完成了對孩子的保險配置,很多家長都希望能給孩子更好的保障,小編決定寫一個少兒保險配置的系列專欄,也算是送給祖國兒童們的一份兒童節禮物,主要是協助各位家裡有小孩的父母設計出一套科學、合理、經濟的保險方案,減少家庭風險保障缺口,提高家庭抵抗風險的能力。

在開始之前,小編先提個醒:首先,父母在給孩子配置保險之前一定要先給自己配置好,遵循“先大人後小孩”的原則。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大人配置好保險之後,才能保障家庭中的大人出現風險之後得到保險保障,還有財力繼續繳納小孩的保險費,讓小孩繼續得到保障。如果大人沒有先配置好自己的保險,一旦出現極端風險,整個家庭將陷入困境,要想繼續繳納小孩的保險費可能會存在困難。因此,從長遠來考慮,大人先給自己配置好保險再給孩子配置保險是一種更為“深沉”的愛;第二個原因就是,大人先給自己配置保險不一定就是說保障自己的,也可以專門用來給孩子添加保障,怎麼理解?愛孩子不一定要讓孩子做被保險人,而是讓孩子成為受益人,大人自己作為投保人和被保險人,自己給自己買,但受益人是孩子。所以不要將給孩子買保險狹隘地理解為必須是孩子是被保險人才能算是給孩子買保險。(分不清投保人、被保人、受益人之間關係的可以參看公眾號中《你為什麼不能買“鹿晗戀愛險”》

其次,在繼續閱讀小編少兒保險配置的系列文章之前,

保證小孩已經參加了醫保(城鄉居民醫保/新農合)有大病醫保的地區,把大病醫保也加上。如果還沒上醫保,先去上醫保,再次提醒,這是國家層面提供的一項福利,希望讀者能好好利用。


下篇:少兒保險的配置順序

在少兒保險配置系列專欄中,少兒是指未滿18週歲的孩子,既包括剛剛出生的小孩,也包括十五六歲的大小孩。家裡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均可以參考該系列文章。

如果只能給小孩配備一種保險,你會配備哪一種?很多專業人士呼籲少兒首先應該配備意外險,他們的理由似乎很充分:小孩活潑好動,出現意外傷害的幾率比成人更高,因此首先要給小孩配意外險。我認為這個觀點有一定的誤導性,或者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心理而說出來的一些觀點。小編首先亮明我自己的觀點:少兒首先購買的應該是醫療險而非意外險,首先需要購買意外險的恰恰是那些所謂的“出現意外傷害幾率比孩子更低”的成人青年

我稍微對我的觀點做一些解釋。在解釋之前,我再強調一次我一直在強調的一件事:保險,只能保障經濟損失,而無法保障精神損失。因此,我們思考保險的時候,應該理性地從經濟角度去分析,而不是從心理、精神的角度去分析。明確這一點,才有可能理解下面的邏輯,可能有些血腥、無情。人身面臨的風險,無非傷殘、疾病、死亡。首先看傷殘保額,這是對一個人勞動能力受損而預期收入減少的保障,對於一個少兒來說,遇到傷殘風險之後,從經濟層面來說,首先考慮到的不是他勞動能力受損,因為少兒壓根就沒有參加勞動,沒有勞動收入,迫在眉睫的是受到傷殘之後去醫院治療的醫療費用,這是

從傷殘風險的角度,少兒醫療險比意外險更緊迫

從疾病風險的角度來說,當一個少兒罹患重疾之後,意外險基本上派不是任何用場,如果醫療費用高昂,這個家庭瞬間進入經濟危機。央視主持人倪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為了給孩子治病,退出央視掙扎十幾年,從疾病風險的角度來說,少兒醫療險比意外險更緊迫。

從身故風險的角度來說,我強調過,精神損失不在保險的探討範圍內,只討論經濟損失,還請讀者理解這種看似的“無情”:如果一個孩子身故,對於家庭親人來說,當然是精神無比悲痛,但是從經濟上來說呢,靜下心來想,如果孩子身故,精神痛苦,但是一個家庭並不會因為一個孩子的離去而陷入經濟困境,精神的傷痛只能通過時間去療養。哲學家周國平先生曾經經受過這種精神痛苦。因此,從身故風險的角度來說,少兒意外險比醫療險有優勢,但是並無緊迫性。但是意外險對於青年來說,卻有緊迫性,因為他們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柱了,如果他們突然因為意外而身故,整個家庭的收入可能斷了一大部分,從經濟角度來說,對一個家庭的影響是很大的。

綜合上面的分析,讀者就能感受到,在只能購買一份保險的假設下,如果少兒只買意外險,一個家庭可能會因為小孩罹患重疾而陷入經濟危機,但是,如果少兒優先選購醫療險而不是意外險,那麼無論小孩遭遇何種風險,整個家庭基本上都不會陷入太大的經濟困境。因此,從經濟角度來說,少兒購買的第一款保險應該是醫療險,而不是大家經常聽到的意外險,不要被輕易地忽悠

那麼接下來又應該購買哪個險種?醫療險能覆蓋傷殘風險帶來的醫療費用和疾病風險帶來的醫療費用,因此能覆蓋疾病風險的另一類保險(重疾險),可以稍微往後排一排,而將身故風險往前排。能覆蓋身故風險的有兩種:意外險和定期壽險。因為法律對少兒的身故的保額有嚴格的限制,10歲以下,不允許超過20萬。如果把定期壽險排在意外險前面,那將佔用意外險的身故保額,這是其一。其二是定期壽險無法覆蓋傷殘帶來的勞動能力受損的風險,而意外險可以。因此,意外險排在定期壽險前面。因為少兒購買定期壽險的法律限制,從法律和經濟的角度來綜合考慮,將少兒重疾險排在定期壽險前面。當然,預算充足的朋友也可考慮配置教育金或年金保險。

因此,少兒配置保險的合理順序應該是:少兒醫保;醫療險;意外險;重疾險;定期壽險;教育金/年金保險。最後小編想說的是,優先配置哪個其實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通過權衡抉擇購買順序,理解保險背後的思維邏輯。


記得關注我們奧:保民濟世


保民濟世


平安福和國壽福都是保障終身的儲蓄型重疾險,這兩個產品價格都比較貴,性價比也不高。但如果偏愛大公司,大品牌,也可以考慮。個人更傾向於國壽福,畢竟兩者保障差不多,國壽福價格更低,在輕症保障方面更全面點。

但千萬不要聽了幾家之言,就匆忙下決定。為人父母都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希望孩子平平安安成長。但在為孩子買保險之前,你真的規劃清楚了嗎?

一·為寶寶買保險重要原則

A.先大人,後孩子

孩子永遠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願意付出一切呵護孩子。我見過很多國人家庭中父母為孩子買了各種各樣保險,卻忽略自己,對自己極其吝嗇。

但是父母才是孩子健康保障的基礎,孩子有事了,大人可以來照顧;大人出事了,誰來照顧呢?所以在你幫孩子買保險之前,首先應考慮自己有保險保障了嗎。我們只有在自身受到充足的保障時,才有能力和底氣照顧好我們家人。


B.先規劃,後產品

國人買東西都喜歡跟風,往往看到別人蜂擁買東西時,自己也會參與。整個公司的職員,整個小區的居民,都跟風購買同一樣的保險的例子也屢見不鮮。

但只有最適合自己的保險,才是最好的保險。所以,當你到處詢問他人這個保險好不好之前;你得先弄明白需要什麼保險,先規劃好再去挑選合適的保險產品。


二.如何為孩子購買保險

當你看到這裡,想必你也認可了上面兩條原則,那我們就可以輕鬆加愉快地挑選保險啦。首先,國家醫保是必須參與的,這是國家給予每一位公民的福利。

現在的商業保險五花八門,一般人想搞清楚也得好好研究一段時間。但我們先搞明白最需要什麼保險,買保險的輕重緩急就簡單多了。

孩子大都還不懂事,又調皮愛動,照顧再細也難免會發生磕絆等小意外。優先應為孩子購買意外險,意外險既實用,又具有低保費,高槓杆的優勢,所以必不可少。

其次,可以再為孩子購買重疾險和醫療險。重疾險可以賠付到一筆費用應付護理,後期康復,大人無暇工作造成的收入損失等;醫療險則可以報銷醫療費用。兩兩搭配,我們才有底氣對風險說NO!

當你為孩子配備好健康保障後,如果還有充足的預算,再去考慮教育金等理財規劃。否則,極其不建議,在健康保障未齊之前,購買理財類保險。


三.閒聊幾句

還是那句話,只有適合自己的保險,才是最好的保險。買保險不能只看品牌,也不能只看價格等某一個因素,需要根據自身情況,綜合來考慮。同時呢,構建保險保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不要有今日為孩子購買保險,就可以終身照顧好孩子的想法。漫漫數十年,豈有一朝規劃就後顧無憂的道理。


令狐小師兄


一年級的小朋友買保險只買學校推薦的,因為這種保險是必須買的,其他的商業保險千萬不要買,像那種過多少年之後能還你多少錢的,一律不搭理他們。

所以對於您這種想法,我們持不支持態度,不要亂買保險,十個保險九個客人,除了我們買汽車的時候必須買的,交通強制險之外,那些人壽紅利,騙人的成分太多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講,銀行裡面好多說分期使用貸款裝修房子只拿手續費4%,可以使用三年,甚至還可以打折,每個月只交380元。

可是你怎麼算他的這種計算彷彿沒有任何問題,當我們把我們貸款的額度和每月還的額度放在貸款公司裡面的時候,我們發現它實際的貸款利率是七多。

保險比銀行更坑,希望你聽我的話,不要被他們騙了,因為我們家就買過這樣的保險,花了3萬多,退了2萬多,這是賺便宜的了,如果不退的話,3萬多最後也是打水漂。

套路太深,我是不忍心看到你跳入火坑。


宜城老師


樓主您好,針對少兒買保險,我個人的觀點如下:

1.首先要買的一定是意外險。縱觀1-8歲的兒童理賠案例和國家數據中心的調查研究發現,意外事故排在兒童四大死亡率之首,除了意外身故,還有意外受傷也是非常常見的,所以首先給您推薦的是意外醫療報銷型保險,每年二百多塊錢即可。這個產品以PICC和泰康人壽的比較好。

2.其次推薦的是小病醫療報銷保險,這個是針對孩子平時的感冒發燒、肺炎等常見疾病住院報銷用的,同時如果發生較為嚴重的疾病,這個也可以報銷很多錢,一年上限是100萬額度,為家庭減少經濟壓力。該類產品以太平保險公司醫保無憂比較好,報銷比例高,額度大,同時如果癌症住院的話還可以有住院費用墊付功能。這個在孩子3歲之前稍微貴一點,也就是八九百塊錢,隨著年齡增長,費用可以降低到一百多。

3.最後推薦一箇中途返本型的重疾險,是天安人壽保險公司的一款重疾險,該產品的性價比要比平安和中國人壽的好很多,同樣的保50萬額度,天安人壽要便宜很多,而且保的還更全面。同時在達到65週歲時還能一次性返還保費,後續的保障仍然有效。

4.最後,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也可以留言互相交流。



教書匠人張小哥


一歲的小孩該怎麼買保險?

孩子年齡小,抵抗力差加上現在的醫療成本越來越高,尤其是孩子,現在醫院多是一看見孩子生病,就恨不得宰一筆。

該如何給一歲孩子選對保險?

少兒終身重疾險

為了方便大家做對比,主要給大家羅列了六款主流兒童重疾險。

直接說結論,保障上是各有偏重,這些產品價格相差還是巨大的。

1.追求高性價比的話

可以考慮國華成人及兒童長期重疾,保障上基本夠用,保費更便宜。

2.追求保障全面的話

慧馨安對兒童特定重疾賠付 2 倍保額,最多可以賠付 160 萬,非常充足了。

3.追求高保額的話

建議用過多個產品就行搭配購買,國華+慧馨安,重疾保障最多可以做到 140 萬,而特定重疾更是達到 220 萬。

其實兒童疾病的高發期也就是十幾二十年,沒有必要保終身。

方案 1:預算 2000 元

保障期限長短兼備,兒童時期有很好的保障(罹患兒童重疾最多可以賠 165 萬),成年後也較為充足(30 歲後仍有 50 萬重疾保額,一直保到70歲)。

<strong>

方案 2:預算 4000 元

想給孩子更好的保障的話,可以選擇多次賠付的重疾險,保障孩子到終身,30歲前(罹患兒童重疾最多可以賠 150 萬)和30歲後(50 萬的重疾多次賠付保額,一直保到終身)。


考慮給孩子買保險的時候,建議更位父母先給自己做好保障,先保護好自己,才有能力保護好孩子。


整理不易,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轉發給身邊的親朋好友,有任何想要諮詢的可以直接私信,一分君會一一回復。

你會有很大的收穫的。(不賣保險,只解決問題)

更多權威保險知識,抖音搜索關注:一分君。


一分保險


我是保魚君,我來回答!少兒類的保險。中國人壽主要為少兒國壽福。平安的有少兒平安福,愛滿分,安鑫保,鑫盛一類產品。

從產品種類說,平安比國壽要多得多。

從產品的價格對比,中國人壽的價格稍微便宜點。

從保障的內容來說,中國人壽的少兒國壽福基本涵蓋了常見高發的重大疾病與輕症。屬於中規中矩的重大疾病保險。也是中國人壽產品一貫的作風。不好也不壞。

平安的少兒平安福可疊加捆綁的產品較多。甚至於還出現了少兒定期壽險,也算是奇葩。客戶購買起來因為附加險較多,所以保費就高了很多。許多附加險價格明顯偏貴。相當於高價買了一個旺旺大禮包。什麼都有,就是保障性不強。同時常見高發的輕症還是缺失的。

如果一定要在這兩家保險產品中做一個選擇,建議.選擇中國人壽,不過別忘了讓銷售人員給你做好好全套方案。


保魚君


單獨給孩子買保險,大概率會買錯或者買錯!

幾點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先大人,後小孩兒;大人承擔整個家庭的經濟責任,首先是大人

2.我不知道您家庭收入狀況,孩子重疾險不建議帶壽險,會拉高整體保費;收入一般的家庭更建議保30年重疾險

3.我們要挑選產品,而不是挑選公司,為什麼這麼說,我過往的文章您可以看看

4.一個孩子的方案,供您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