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坑李氏宗祠修新誌慶 香火繚繞再續百年!!


老酒坑李氏宗祠修新誌慶 香火繚繞再續百年!!


老酒坑李氏宗祠修新誌慶 香火繚繞再續百年!!


老酒坑李氏宗祠修新誌慶 香火繚繞再續百年!!


老酒坑李氏宗祠修新誌慶 香火繚繞再續百年!!


老酒坑李氏宗祠修新誌慶 香火繚繞再續百年!!


老酒坑李氏宗祠修新誌慶 香火繚繞再續百年!!


老酒坑李氏宗祠修新誌慶 香火繚繞再續百年!!


老酒坑李氏宗祠修新誌慶 香火繚繞再續百年!!


老酒坑李氏宗祠修新誌慶 香火繚繞再續百年!!


粵北梅嶺山下,南雄客家老酒坑李氏宗祠修新誌慶。

家、國、天下,興衰往復,概莫能免。

李氏祖宗,往往溯源隴西關中,宗族血脈,兩千年來,因族群王朝的分合治亂而遷徙繁衍,薪火相傳,而今遍佈九州四海。多少次輾轉流離,歷經艱難,卻總能篳路藍縷、玉汝於成,一再鳳凰涅槃、開枝散葉。

嶺南客家李氏,有譜可查者,可溯自一千年前的淮上、八百年前的江南、七百年前的贛南。

南雄老酒坑李氏,先淮上、後江南、再贛南,又再嶺南,其來有自,香火不斷,生生不息。

五百年前的某個秋日,自晨至暮,一客途孤旅行走在大明國的贛粵驛道間,前一天翻越的梅嶺山影還掛在身後清晰可見,經過這又一天的行程,天黑前當可到達湞江邊的南雄城,明日從南雄城南門碼頭上船,自此一路順水行舟,十多天便可抵達珠江口的南海城。

雖然是隻身匹馬,卻也不顯孤零,這梅關古道是連接著粵贛的要道,驛路在丘崗林蔭間穿行,路邊不時有涼茶棚可以解渴歇息,一路上商隊的驢馬挑夫往來不斷,熙熙攘攘。

午後的日頭漸漸西斜,南行孤客已經過了裡東崗,來到沙水河畔,於沙角驛堠的涼亭下歇腳。放眼四顧,但見東西丘崗對峙,南北嶺脈圍合,中間一川河谷,清溪沃野,阡陌交織,古榕翠竹,雞犬相聞,儼然一派世外桃源景象。

也許是腳力勞累倦怠了,也許是前程在望釋懷了,又或是對丘崗風景和沙河夕照動了情,南行孤客在沙水河畔多流連了幾日。

沙水河干流自巾字嶺南坡山嘴流出,由北向南,一路彙集裡塘坪水、外漿水、龍川水等幾條支流小河,在南雄城外荊崗口歸入湞江。

沙水河谷地自北向南二三十里縱深,東西從三五里到十幾裡呈扇面展開,東南與湞江上游谷地相連。整個河谷盆地,河道如綠帶纏綿蜿蜒,田稼如背甲串聯層疊,村莊錯落點綴其間。

在沙水河上游,巾字嶺東面的水嶺山下,有裡塘坪水流出,圍出鵝頸陂牛欄崗一坑谷地,至東丘崗北端松坡下轉折向西,再沿東丘崗坡腳往南過沙角至鳳凰橋匯入沙水河。沙水河與裡塘坪水集水匯流的走向勾勒出沙水河上游丫字形谷盆。

從巾字嶺下伸延出來的幾條矮丘低崗,形如雞爪,前踞後拱,坐北朝南,俯瞰著河谷盆野,矮崗上青松翠柏,崗腳下田畝溝渠,幾個村莊散落其上,據守相望,是叟裡園牛欄崗裡塘坪的吳、劉、徐、龔諸氏。

出叟裡園後,沙水河緊貼西面洋湖崗腳而行,直到沙角堠鳳凰橋,這一段河道水流下切紅砂岩,以岩基為河床,卵石鋪底,河水清澈,魚蝦畢現。沙水河干流與裡塘坪水交匯前後的那一大片河汊地,都是已經耕耘幾百年的熟地,窪塘水田連片好幾百畝,盡享灌溉稼穡之利,分屬洋湖、沙角村的盧、劉、周、李、徐諸氏。

沙水河中游,鳳凰橋往下,外漿水匯入,地勢較上游平坦開闊。沙水河東面谷地是里仁、塘東、虎崗頭等村,沙水河西面高地是聰背、牛皮橋等村。

沙水河下游,雅鵲山往下,龍川水匯入,緩崗起伏,丘谷交錯,河道迴環,河岸兩邊是古田、牛田、承平、裡坑、荊崗、黎口等村。

沙水河谷上游,梅關古道從裡東崗下來,到沙角堠往東回望,是東丘崗,崗上松、杉、楓、梓等喬木繁茂森然,莽莽林崗如綠龍匍臥。

裡塘坪水從東丘崗北端松坡林向南到鳳凰橋與沙水河匯流一段,河道依偎著東丘崗坡腳而行,河道與丘崗之間,是一片幾百畝的長橫坡,橫坡地勢高而起伏不平,多年前曾有人開耕過,卻終因地勢高出河床太多,地塊又零碎,河水灌溉不上去,而東丘崗間的幾道溝壑也不易修塘蓄水,急雨成洪,雨過成旱,坡地便又復歸荒棄,灌木叢生,芒草掩隱,蛇鼠相逐。周圍鄉人說起這片橫坡,便以“老鼠坑”稱呼了。坡坎下那幾眼甘泉,泉水甘冽,卻為來往路人所樂道。

幾番冬去春來,數年後,當旅客再次回到沙水河畔,他帶來了家眷,在東丘崗坡間定居了下來,集數代之力,歷經數十年上百年,不折不撓,不離不棄,築坡修塘、挖渠引水、移高平低、開墾田畝,開啟了東崗坡的新紀元,他就是隴西堂後裔,老酒坑李氏祖,他來到沙水河東崗坡選基造屋、營建家祠、供奉香火,其後五百年,開花結果,子孫無數,其後人在東崗坡建起來上門、新屋、高基頭幾個李氏家族村落,“老鼠坑”也變成了“老酒坑”,他們的田畝產業,超出了東崗坡,伸展到鳳凰橋外,到沙水街,到南雄城。更有子嗣走出南嶺山外,落地生根,開枝散葉。

自清末至今,一百多年,老酒坑李氏宗祠歷經三建三修,同宗同族的兄弟姐妹,分出了三六九房,親疏有別,興衰由命。

父輩們曾說起村裡過去的那座碉樓,應該是東崗坡李氏家族最後一代地主建的吧,躲匪禍的時候大家都藏在樓上面,四十多年前被拆了。我當然沒有一點印象,我不可能有一點印象,我聽父輩們提到過兩三回。

我還記得的是村裡的那棵大榕樹。大榕樹的樹齡比村史還長,得有族譜的家族史那麼長。大榕樹獨木成林,廕庇半村。夏天的大榕樹是整個村子的樂園,樹上有甜的榕樹籽,樹上有脆的黑木耳。下大雨時,榕樹下水流匯聚,有鯽魚從水渠逆流而上,游到樹頭下,在樹底下就能抓到魚。三十多年前,族中的幾戶兄弟為了搶榕樹蔭下的地盤蓋新房,竟然你一刀我一斧地就把大榕樹的繁枝茂葉給砍了,幾年下來,最後連榕樹根都挖盡了。然而三十年後,建的這些房子也荒毀大半了。

延續至今的老酒坑李氏宗祠,興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當時正值農村改革土地包乾初行,宗祠竣工禮成,可謂沙水河谷李氏的一時盛事。記憶猶新的,是老酒坑上下幾個村落,連續三年春節大辦夜火龍,盛典的那幾天,大家每天舞著龍舞著獅順老酒坑灌渠路到鳳凰橋接送十里內外的宗親。

而今再乘國家振興鄉村之醺風,翻修宗祠,全族兄弟姐妹、婦孺老少,無論鄉野城邑、遠近內外,念茲在茲,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半載而成,此又一振奮宗族之盛舉矣!

老酒坑村,香火繚繞,再續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