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師能教好自己的學生,但是面對自己的孩子教育問題卻束手無策呢?

用戶8443794656669


這確實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很多優秀教師,名師,他的孩子並不優秀,甚至比一般的孩子都還差,而那些教學成績平平的老師,反而培養出了成績優秀的孩子,這是為什麼呢?

一、優秀的孩子是陪伴出來的

老師的孩子不優秀嗎?優秀!每年如果統計一下各省市的狀元,你會發現教師家庭的狀元並不少。但是,如果你再進一步來研究,會發現這些所謂的教師家庭,其實往往是孩子的母親是教師或者雙方都是教師,而很少有那種父親是教師,母親是其他職業的。這是為什麼?

如果父親是教師,如果要成為名師,首先要成為班主任,當了班主任,就會付出比其他老師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比如我們學校,每個班主任每週要有3天晚上在學校值班,要有2次中午甚至晚上都要住在學校,縱使你有再多的理論,也因為無法使用到孩子身上,這就是原因。

同樣的道理,你會發現重點中學老師的孩子很少有優秀的,而普通中學的老師的孩子,往往有很多優秀的,這不是因為教師的水平,而是因為你沒有陪伴的時間。

優秀的孩子,不是教出來的,而是陪伴出來的,當時,這裡的陪伴指的是有效陪伴。

二、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是教出來的

其實,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付出方方面面的努力,這遠比做事業更難,所以即便很多成功的人,也很難保證他的孩子是學習優秀的,

比如作為一名重點高中老師,我經常跟大家說,我們接收的,都是優秀的“半成品”,我們只是給就行“深加工”而已,而這個優秀孩子的背後,可能從孃胎裡家長就注意培養了。而我們不能因為是老師,孩子就一定優秀,沒有人這麼規定過,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我經常會跟那些優秀的家長交流和學習,這方面他們是我的老師。

即便我教數學,我也不能保證孩子的其他科優秀,甚至連數學都不能保證他優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孩子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再加上學習方法,這才能保證他優秀,而這些並不是教,就能教出來的。

三、優秀的總是別人家的孩子

當老師時間長了,見到的優秀的孩子多了,就變得不會誇自己的孩子了。如果你不是老師,當孩子掌握一項新技能時、取得一點小進步時,你可能你都會覺著由衷的驚訝:現在的孩子真的了不起。但是,當你成為老師後,你會覺著這是應該的,大家都是這樣的,這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這些思想,讓你變得不會鼓勵和表揚孩子了。

更惡劣的是,你還會放在孩子的缺點,你會用優秀孩子的標準來苛求孩子,而不用優秀家長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當孩子變得不太好時,你會進行無情地打擊,這不僅會摧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還可能引發父子、母子關係的緊張。

四、教師家庭的孩子,對教師缺少了敬畏感

教師的孩子最難教!這是有些老師發出的感慨。這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教師的孩子從小就知道老師也是普通的人,他的身份不再神秘、不再有威嚴,就像醫生看不了家人的病一樣,家人生病了,往往問問別的醫生心裡才放心,這是一樣的道理。

綜上所述,教師能教好別人家的孩子,而教不好自己家的孩子,這是正常的,這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這不是說老師掌握的是“偽知識”,這不需要大驚小怪。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剛剛月考過,我帶的數學和英語又是兩個全鎮第一,晚上吃飯時還在飯桌上吹噓了一番,可是別老公一句話給問啞聲了。他問:“你教的那麼好,咋沒有把自己兒子教好。”

說真的,當時我真的很難受,自己所帶科目年年第一,可為什麼對自己孩子束手無策?想想感到慚愧。

1、作為教師,想想自己早上匆匆離開家上班,晚上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家。在學生身上耗費了多少精力,而在自己孩子身上又花費了多少時間。“一個孩子的成長是需要陪伴的,陪伴是最好的老師”,我在開家長會時不止一次這樣說。可是自己做到了嗎?顯然我不是一個合格,媽媽。

2、現在不準體罰學生,我為了提高成績,有時一道題講十幾遍,吃過午飯讓差生在自己辦公室做作業,一個錯誤一個錯誤的幫助他改正。而對待自己孩子明眼上看是期望太高,其實是沒有那麼多耐心,動不動就發脾氣,打罵,心裡無所顧忌,知道自己的孩子打了沒事。這樣孩子對自己有多少愛和尊重?

3、孩子對老師有著天生的敬畏,而對父母只有親情,所以在孩子眼裡父母就是父母,絕對不能是老師。


桃子老師tz


我只能說這是一部分教師,其實有很多教師教育自己的子女也是很成功的,子女也也很優秀。

造成一部分老師子女教育情況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複雜的。現實中,一部分教師教育不好自己子女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有心對待別人家的孩子,卻無力管教自己的孩子,已是許多教師的真實狀況。不少教師自己能教出優秀的學生,但卻不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的出類拔萃;自己能帶出優秀的班級,但卻管理不了自己的孩子。

是不是說,教師為了工作,為了學生,就完全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教育管理自己的孩子呢?一個對學生傾注了大量心血,卻忽視了自己孩子教育的老師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優秀教育者呢?

作為教師,本應該比其他家長更懂得教育自己的子女,但到了實踐中我們並不是這樣去做的。我們都知道,對孩子的教育管理不能過份苛責、處處干涉、追求完美。不能把成績看得太重。活潑、好動、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不能去幹涉,更不能去限制,在家庭中要積極給孩子營造一個和睦融洽的氛圍;在孩子的成長中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不能時時代勞,事事幹涉,事事限制。這些道理我們懂不懂,當然懂。但做得怎麼樣?不怎麼樣。為什麼呢?

其一、沒有耐心,不能靜心。工作繁重,壓力大,家務事又多,我們有時真的很難分出精力,靜下心來陪伴教育自己的孩子。就我自身而言,早先給自己預定的計劃是,每天至少要給孩子講一個故事,陪孩子背誦一首古詩;每天至少要陪孩子玩耍半個小時,但實際上常常以工作忙為藉口,該堅持的沒有堅持,就連陪伴孩子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其二,職業影響,思維定勢。有老師說:“我在輔導別人家的孩子時,即便是孩子不會、不懂,我也能耐著性子去講解,去輔導。但是到了輔導自己的孩子時就急躁不安,甚至會批評孩子。”其實,我們這些教師家長又何嘗不是經常犯類似的錯誤。教師家長教育子女,是教育範疇中一個較為特殊的領域,最熟悉的往往容易成為最陌生的,正是由於我們教師對自己子女、對教育愛得太深,也極容易導致對自己子女傷得最深。

身為教師的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時極容易受教師角色思維定勢的影響,往往會不分場合地以教師的身份和口吻教訓自己的孩子,結果只會讓孩子覺得缺乏感情而產生逆反心理,導致教育的失效甚至失敗。由於教師對本行業較為熟悉,我們對自己子女的教育可能百般挑剔,尤其是一些在教育界思想前衛、略有成績的教師更容易對自己子女吹毛求疵。這的確需要我們需要好好反思,引以為戒。

其三,生活單一,人脈匱乏。教師的生活圈相對狹窄,對社會的接觸面相對少。長期單一而封閉的校園生活,使得我們的心智也普遍單純且不善交際。這種生存環境對於我們而言可能已經習慣了,但對教師的子女而言,卻會有很大的影響。父母人脈圈的匱乏,社會活動參與極少,無形中影響和限制了孩子的活動空間,孩子的視野、心智也會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所以,大多數普通的教師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在個性上都顯得謹小慎微,缺少闖勁。

作為教師,我們的工作、生活,甚至包括我們自身的思想、思維方式都有一定的侷限性,這些侷限對自己子女的健康成長並不利。但我們要積極的去改變,轉變自我的觀念,改變自己的思維,注重教育方式方法,想辦法為子女的健康成長,成人、成才創造一些機會、空間,搭建一些平臺。

我一直相信,一個成功的老師一定也能做一個成功的家長。因為,教育理念我們有,教育方法我們有,教育策略我們有,我所缺乏的就是靜心和改變自身。只要我們願意用心,願意改變,願意嘗試,就一定能夠做得更好。只有我們自身改變了,孩子才會改變,只有我們的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體魄,才能適應各種環境的考驗,才會把學習當成樂趣,才會精神充實,朋友眾多,事業輝煌,人生精彩。


趙廣宇教育漫談


老師在教學生的時候,方法層出不窮,但是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卻是束手無策?我怎麼就很少看到這樣的情況呢?據我的觀察,教師子女基本上都是非常出色,如果不出色的話,那麼大致就是下面幾個原因。

1、習慣不好

孩子的學習和品行是否好,主要是習慣問題。習慣好的孩子,不管是學習,還是日常行為,都有一定的準則,不會亂來。老一輩的老師中,部分老師把自己的時間全部花在工作上,疏忽了自己孩子的習慣養成,等發現問題了,卻已經糾正不過來了。

2、選擇問題

以前的老師喜歡自己的孩子自己教,現在的老師基本不會做這樣的選擇。為什麼呢?如果孩子自己教,老師和家長職能集於一身,那對孩子的教育沒任何好處。老師普遍要求高,眼裡容不得沙子,如果孩子自己教,孩子在家和在學校都要面對自己,那麼他們的生活空間太小了,會過得比較難受,嚴重的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為了給自己的孩子多點私人的空間,現在的老師大多把自己的孩子託給同事教,自己專心當家長就好。

3、能力問題

每個人的能力都不一樣,老師的孩子也不見得能力一定出眾。當老師的孩子能力一般的時候,老師能做的就是讓自己孩子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老師也不一定能讓孩子突破自己的能力極限,這個問題很現實,誰也沒辦法!

孩子出色,離不開好習慣,習慣好,什麼都會好!老師們深知習慣的重要性,從小就會培養孩子的習慣,這個就是大多教師子女出色的原因!大家覺得呢?歡迎留言交流。


【捕捉教育資訊,分享我的教育心得,我期待著你的關注,謝謝!】


漁教圈主


家庭成長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師,學校老師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師。


很多孩子學習好或者不好,其實不能胡亂埋怨,孩子自己、家庭、學校老師缺一不可。

中華的傳統美德是尊師重道,所以孩子在去了學校都會以老師的話,為絕對的命令。往往都會努力的學習,並完成老師的要求。

其次就是孩子自己本身愛不愛學習,和家庭環境。

而為什麼有的老師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呢?

其實很簡單,教師的嚴謹帶到了家裡,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回到家裡還要面臨父母這個老師。

而教師父母又盼著自己的孩子應該學習比別的孩子更好,就更加嚴苛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發條崩斷,形成強烈的逆反心理。

強烈的逆反在教師父母醒悟後,已經無法挽回,所以說,並不是老師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只是回到家,教師已是父母,教育方式需要改變。

我是不吃水果的同學,歡迎評論區留言、點贊、關注,讓我們與寶寶共同成長。

不吃水果的同學


作為一名老師對教好自己的學生是自己的責任。看著學校裡面那麼多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難免會拿自己的孩子與他們做對比。如果老師的孩子也是特別的優秀,那麼老師會會從內心裡引以為傲。但是如果學習不好的心裡一定會產生一定的落差。

為什麼可以教好別人家孩子,但是自己的孩子卻教不好?心理上一定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會缺少一定的耐心,缺少溝通。

還有就是老師這個工作是很忙的,一天天的對學生操心操肺,把精力都用到學生身上。晚上回家,已經是一身疲憊,對自己家孩子難免會有所冷落。就像是醫生能治好別人的疑難雜症,卻治不了自己的頭疼發熱一樣。

我們要尊重老師這個職業。尊重老師。


安逸的橙子


教師於學生而言,屬於真正意義上的教育者,而不是“親屬”,關係上似近非近,存在一定教育空間。既是學校教育工作者,在學生心目中,教師的嚴格教育一面展露無遺。學校教育層面,學生可以融入到學校教育當中,自然而然就主動投入到學校教育中。而父母於“學生”而言,吃穿用度,無不有父母的身影。父母是它最親近的人,他也是父母最親近的人。對於父母而言“學生”不是學生,對於“學生”而言,父母不是教師。父母是“學生”重要教育者,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角色的轉變,“學生”潛意識裡父母不是教育者,對於父母的教育不放入心上。撒嬌、哭鬧往往可以阻止父母的教育施行。父母的溺愛,造就了“學生”養尊處優,嬌生慣養的行徑。不可否認,相當一部分家長教育孩子有一套,孩子也樂意聽話。最熟悉的人教不好自己的小孩是真實存在的。一般自己小孩不會安排在自己教學的班級裡,這“學生”對自己太熟悉,朝夕相處,沒有更多的再塑空間。當然,教育小孩並不是絕對的,並不是父母教不好自己小孩,而是某些時候多有不便。角色定位,往往影響教育效果。


文苑雜談


也不是所有老師都這樣吧,我們高中的老師們教自己的孩子教的也很好啊。我們高中是從幼兒園到高中都有的,所以,老師們的小孩也都在這個學校上學,他們每天放學的時候都會過來,一個個都挺有禮貌的,也會自己主動做作業,也都知道不能隨便打擾我們學習。在學校裡的時候,有時候遇見了,他們還跟我們打招呼。這可能是個人能力問題吧,或者是我們學校有這種先天的優勢,能讓老師們多顧及自己的孩子一點。


LoveVV474


我們普通初中教師的孩子都很優秀,原因是,一、受家長影響,家長回家還在忙於學習看書備課判作業,孩子從小就湊過去,在孩子看來就應這樣活著,養成了好習慣。二、孩子上初中時就帶到了自己的學校,雖不是自己教,但這裡的學習氣氛,培養他更勤奮學習。三、教師的孩子雖說智力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會差。四、比其他孩子更文明懂事。


鳳文379


有,不多。很多教師家的子女還是比較優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