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第一股如涵在美股上市,王思聰居然公開評價股票,網友說像極了:愛情,你怎麼看?

琅琊榜首張大仙


從業務形態和美國資本市場角度來說,王思聰說的很有道理。

1:業務形態端:王思聰批判如涵營銷費用過高、張大奕個人貢獻佔比高、KOL能否批量化培養,都是財經媒體此前關注過的痛點。在這個角度上說,“批量網紅”上市確實令人意外,因為網紅經濟曾長期停留在“單點敘事”角度,即某某店面流量大、銷售高,但集合數百KOL、打造“集體敘事”其實還是第一回。這樣的主營業務能支撐多久,確實難以預期。

2:美國市場端:美國資本市場是最為開放的市場,由於註冊制是根本制度,只要你想上、券商幫你上、有投資者買單,你就可以登陸美國股市,也可以融到錢,但美國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寬進寬出”,沒有所謂的殼效應,以此前互聯網熱潮下的快速上市、黯然退市的中概股來說,這都是熟悉的過往。

3:在國內的預期:國內A股不太會認同這樣的“網紅模式”,從近期的兩宗收購案來說,當年收購幾十個微信號組成的“量子云”,上個月全通教育計劃收購“吳曉波頻道”,其實都有“網紅經濟”企圖上市的痕跡,但從大概率上說,他們通過的機會都很小。


西安金融棒棒糖


美股從來不缺少中國互聯網的“話題”企業,如涵就頂著“網紅第一股”的名頭於4月3日登陸納斯達克,代碼“RUHN”,發行價12.5美元,但開盤開盤價為11.5美元/股就跌破發行價,盤中股價持續下跌,最終收盤大跌37.2%。

而網上過於這件事的爭論,意外的出現一個名字:王思聰,他在微博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王思聰有資格評價如涵嗎?

雖然王思聰身上有著諸如“富二代”“娛樂圈監督員”“網紅收割者”“國民老公”等標籤,但新加坡Swiss Cottage讀小學,在英國Winchester College讀中學,英國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倫敦大學學院哲學系畢業,基本素質還是有的,更重要的是擔任北京普思投資董事長,投資成績也不錯,關鍵是因為長期混跡於網絡,對網絡這點事很瞭解,開個玩笑,前面的都不說,就衝他交往過那麼多的網紅,我覺得沒有誰比他還有資格評價網紅第一股了。

王思聰的評價靠譜嗎?

我個人認為還是比較專業,比較靠譜的。

王思聰認為問題出在如涵這家企業本身,並列舉了三大問題

1.虧損。(2018年毛利3億但履約費用1億元,營銷費用1.46億元,綜合管理費用1.3億元,加上其它營業收入71萬元,導致總運營虧損7235萬元。
2.不可複製性(簽了一百多個網紅,但是就一個張大奕在2017財年和2018財年以及2019財年前三季度分別佔據了收入的50.8%、52.4%和53.5%。
3.如涵的網紅孵化、網紅電商、網紅營銷模式說白了沒有驗證成功,也沒有證明出自己可以培養出新kol。

我覺得,王思聰說的一針見血,直指關鍵問題。

首先,我們都知道,互聯網企業的成功,大部分是靠燒錢發展起來的,所謂的業績是靠營銷費用換來的,可能付出還要大於回報,初期虧損是難免的,但問題是,開銷是否合理?一味的用錢不顧一切的砸下去,恐怕難以為繼。

其次,以前有人寫了一本書叫《我的成功可以複製》,但其實,我認為成功很難複製,不說每個人的背景、性格、資源不一樣,就是運氣也是難以複製的,馬雲和馬化騰成功了,成為無數人研究學習的對象,但這些年來有誰複製了他們的成功?恐怕連十分之一都沒有。如涵的“成功”,主要是因為張大奕,其收入佔了如涵整個收入的半壁江山,能出幾個張大奕?張大奕熄火了呢?

最後,如涵的成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以前沒有借鑑,以後也沒有一套成熟的模式,除了張大奕,再也沒出過類似的成功案例,說還能出像張大奕一樣成功的,很難讓人信服。


所以,王思聰看似是花花公子,但是這個點評還是靠譜的。


鑫財經


這個問題王校長說的還是蠻有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