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過後,只剩乏力。

激情過後,只剩乏力。

文 / 姑姑

01

和我媽視頻。

媽:你去考公務員吧,我看你腦門大,是個當官的料。

我:不行,情商低,不適合在官場混跡,會被人碾壓,出不了頭。

媽:那你創業,隔壁家女兒就創業了,也就兩年,買車買房,帶著父母到處玩,好吃好喝的伺候。

我:智商低,還沒錢,兜裡只剩小几萬,拿什麼創業,沒那麼大能耐,就不要瞎想,養得起自己,吃飽穿暖就夠了。

媽:那你捯飭捯飭自己總行吧,你看你穿的什麼樣子,搞好看點,找個好男人結婚。

我:在家追求舒服,搞那麼好看也沒人看,出門就精緻了。

我媽還不滿意:你怎麼這麼不自信?這麼不爭氣?這麼自暴自棄?比以前還沒用。

是這樣,以前很驕傲,

面對未來,很有激情,認定別人做的我也能做,聽到她說別人家的孩子,我多半煩躁裡還帶著不服氣,覺得等我到那個年紀可以混的更好。

現在,到年紀了,煩躁是一樣的煩躁,激情只剩乏力,不服氣變成認命,認命裡還有點自卑,開始承認,有些人就是比你好,比你優秀,比你有錢,比你漂亮,讓你難以企及。

所以我常常自嘲,把自己描述成一無所有的廢物,以此激發對面老母親內心潛藏的愛意,讓她覺得女兒已經不行了,需要鼓勵,不能打擊。

但我媽不太按套路出牌,我媽說你怎麼這麼不經打擊,要是老闆罵你你還不得跳樓啊?

有可能。

她是個狠人,從小教育都秉著磨練意志,鍛鍊臉皮的準則。

每回電話:“我打擊你,就是為了激勵你上進。”

02

可惜,打擊並不能給我鬥志,越打擊越覺得自己不太行,該認命。

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差勁?和同齡人相比,還有沒有一點核心競爭力?可不可以有不一樣的路?能不能發掘更多的可能?

想著想著,甲方爸爸打回了我的稿子:這文案不行,太差了,主管在群裡附和:是很差,這邊馬上安排重寫。

跳樓了。

挫敗了,勸自己,想啥想,你那小能耐,能賺錢養活自己,就不錯了,什麼可能性,什麼競爭力,什麼夢想,什麼奮鬥,都是屁。

心口還有條蟲,整天唸經,別折騰了,太累了,還看不到結果,停下吧,休息吧,混吃等死吧。

然後我聽話了,越來越想穩定,甚至考慮要不去找個男人結個婚,婚後生個孩子,然後在家帶孩子,吃飯靠男人,想想還挺好?

但從小到大,一旦我開始有安逸度日的心思,身邊總會冒出來一個人,拽著我提著我往上爬。

比如說初中成績差,考高中差了幾分,我說算了,不上了,不是讀書的料,出去搞錢。

我媽不,帶著一沓人民幣,拖著我去交錢,硬是把我塞進了一所普高,到現在我還記得那個窗口和“血淋淋”的毛爺爺。

上高中了,基礎太差,補起來難,成績依舊丟人,自暴自棄中碰到個“奇葩”老師

整天請我去辦公室“喝茶”,鼓勵我是個“可造之材”,逼得我每天晚上睡不好,半夜爬起來刷卷子,畢竟這是第一個相信我的老師,怎麼著不能讓他跌份兒是吧。

03

掙扎著上了大學,現在步入工作,是挫敗感焦慮感最多的時期,想著要不回老家當個文員每個月拿個幾千塊錢工資得了。

某位同事說不行,整天拉著我思考未來的方向,且付諸實踐,一直都在提升自己,完了學東西帶著我學,寫稿子給我一句一句改,還告訴我要堅持鍛鍊。

我經不起蠱惑,開始自學軟件,琢磨寫作,還報了個瑜伽班塑形瘦身。

我媽說這都叫貴人,我呢,當下不覺得貴,只覺得壓力好大,想墮落,別拉我

事後成為舔狗,感恩戴德叩謝貴人,幸好有這麼個人拉著我進步,不然就這現實的社會,我早被巨石壓死,虐成渣渣。

想明白了,追求穩定多半是,“看不到可能性,就不要做無畏的掙扎”是貪圖安逸的藉口。

人還是要往前多爬爬,也不要太計較回報率,能爬多少算多少

畢竟爬了,才有可能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