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出來是幹什麼的?

帶你看搞笑的歪果仁


1990年代初,當時記得我十幾歲的時候,看中央電視臺一期節目,後來知道那叫”紀錄片“,裡面講二十一世紀是計算機科學和生物科學的世紀。我記下了那一句話。

後面,考學,家裡人也給不什麼意見。我就報了計算機專業。那時候,廣大的農村還沒有見過計算機,知道計算機的就更少了。

1990年代中期,我在學校第一次見到了計算機---長城0520。還有啟動他的軟盤,那時候,中國還沒有windows。

只有軟盤DOS系統,可以做的事,就是寫basic代碼。第一門語言,那個課大家學的很認真,我也是,因為考課的老師很漂亮。

後來,計算機就成我生存的工作工具,和工作內容。

所以,我們那個時候,選專業這事,對大多數人來說其實是很偶然的,不知道以後會會有那麼大的影響。

現在信息發達了,大部分人瞭解的信息多了很多。但選擇對人的影響,依然是巨大的。選擇的大腦,也沒出現大的進化。

在現實,我依然見到很多人誤打誤撞地決定,比如家裡人認為鐵路失不了業,就選擇了鐵路動力專業,其實鐵路行業職工過得並不富裕(我說的是以前);

還有的覺得石油挺牛逼,選了勘探專業,畢業後在深山沙漠裡一年見不到人,後來實在受不了轉行了。

這裡不是說哪個行業不好,而是說大家在做選擇時,受限於自己的認識,選專業時以自己侷限的認識,想像某個職業的美好,

真正進到那個行業,才瞭解到與自己當初意想大相徑庭,也不得不承擔選擇的後果。

到現在,回老家,親戚會問,在工廠裡看機器是不是發工作服。他們以為,計算機的工作場景類似於內燃機修理工作,只是沒有油而已。

回到問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目前是一個很寬的專業,就業的面也很寬。各行種業都要使用計算機,現在養豬餵雞都使用計算機系統科學管理了。

農田裡跑的拖拉機,也由計算機搖控制了。

目前計算機專業畢業後,最大的一塊是軟件開發方向。做這個行業的人工作的場景是這樣的。

對著一臺電腦,手上不停地敲鍵盤。工作場所裡,有水、飲料、咖啡喝,有零售吃,有空調吹,不冷不熱,不吹不曬。

放心吧,比大多數工作強。當然,學了這個專業,也不妨礙你幹別的工作。

比如,當老闆。。。


知路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