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Gucci等奢侈品品牌齊降價 消費迴流趨勢明顯

連日來,多個國際一線大牌放出"降價"大招,包括LV、GUCCI、愛馬仕等均已下調在中國的產品售價。

LV倔強了大半輩子,想當年大家都在降價,只有LV波瀾不驚堅決不降價。然而現在LV已在中國官網以及線下實體店下調部分產品價格,降價約為300元至1500元,降價幅度在3%至5%之間。

經典水桶包NEONOE價格由12300元降為11800元:

LV、Gucci等奢侈品品牌齊降價 消費迴流趨勢明顯

繼LV之後,GUCCI也跟起了風。

為響應國家進口關稅減讓政策,GUCCI確認今天起將調整中國內地所有直營零售門店的商品零售價格。

包括新款及經典款,平均降幅為5%,此項舉措將吸引更多中國消費者在本土地區消費。

由此可見,國際奢侈品牌正在積極響應減稅政策,在中國掀起了新一輪的"降價潮"。

2019年3月2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三部門聯合發佈《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今年4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下稱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的稅率、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物品的退稅率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例如,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6%稅率的,稅率調整為13%;原適用10%稅率的,稅率調整為9%。與之相對應的跨境增值稅也同步下降,也就是說,4月1日開始,消費者買進口商品會更省錢。

其實,自2018年以來,國內市場就出現了"大規模"奢侈品牌降價的現象,究其背後原因,與國內消費者巨大的奢侈品購買潛力息息相關。

2018年全球奢侈品市場的表現令人矚目,在匯率恆定的情況下,2018年全球奢侈品市場銷售額(包含奢侈品和奢侈體驗)增長5%,達到1.2萬億歐元,其中個人奢侈品市場表現尤為突出,銷售額增長6%,達到2600億歐元。

從全球來看,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花費總支出佔全球總額的比重不斷增加,中國消費者已然成為全球奢侈品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因此,越來越多的國際奢侈品牌更加註重在中國的市場定價策略,部分品牌主動"出擊",通過開設新店、推出聯名款或限定款以及調整零售價的方式來"討好"中國消費者。

2011-2018年中國內地奢侈品銷售規模走勢

LV、Gucci等奢侈品品牌齊降價 消費迴流趨勢明顯

在政府下調關稅,加強對不規範代購等灰色市場管控,以及各大奢侈品品牌持續調整國內外市場價差等因素作用下,越來越多的國內消費者選擇在中國內地購買奢侈品,而不再前往香港、新加坡、紐約和倫敦等地購買更低價的產品。消費迴流在 2018 年十分明顯,2018 年中國奢侈品消費者在內地消費比例由 2015 年的 23%增至 27%。

2011-2018年中國消費者奢侈品消費場所結構

LV、Gucci等奢侈品品牌齊降價 消費迴流趨勢明顯

對於奢侈品牌而言,讓消費者在店內享受服務仍是努力的方向。高品質的服務本身就是奢侈品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者能夠在門店直接看到商品、體驗品牌文化、享受購物體驗,有利於品牌增加與消費者間的互動,增強客戶黏性,由此看來,縮小差價"勢在必行"。

但是業內專家表示,奢侈品牌降價實際上形式大於內容,品牌意在釋放一種信號,即國內外價差在縮小,這對於促進消費迴流可能有短期的促進作用,但從奢侈品一貫的定價策略來看,不同國家的差異定價始終會保持在20%左右。

全球價格一體化已成趨勢,此次Gucci國外漲價國內降價,漲價其實是實質,而降價只是形式,但確實是品牌希望實現全球價格一致的一種努力。通過降價,品牌會慢慢釋放一種信號,即國內外價差在縮小,從而促進消費迴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