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泰安市”概述

泰安市,隸屬於山東省,位於山東省中部,北依山東省省會濟南,南臨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故里曲阜,東連商城臨沂,西瀕黃河。北距省會濟南市66.8千米,南至三孔聖地曲阜市74.6千米。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城市位於泰山腳下,依山而建,山城一體。

截至2016年,泰安市下轄2區、2縣級市、2縣,總人口563.74萬人。實現生產總值(GDP)3316.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0.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485.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550.4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8.5:44.8:46.7。城鎮化率達到59.06%。

泰安市境內的泰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譽,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安市於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對外開放旅遊城市。是魯中地區中心城市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018年11月,泰安入選“2018中國地級小康城市100強”,排第95名。

歷史沿革

泰安地區早在5萬年前有人類生息繁衍。

5000年前產生了繁盛的大汶口文化。

夏商時泰安分屬青州和徐州。

周代時分屬齊、魯兩國。

山東“泰安市”概述

五嶽獨尊——泰山

秦朝時歸齊郡。

西漢初,設泰山郡,隸屬兗州刺史部。郡制始置博縣(今市岱嶽舊縣村);公元前69年移至奉高(今市岱嶽故縣村)。

北魏時又移至鉅平(今市岱嶽大汶口鎮)。

北齊時改為東平郡,郡治置博縣。

隋至宋代未設單獨行政區。

金初設泰安軍;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設泰安州,治於岱嶽鎮(今泰城),隸屬山東西路。

元時仍為州,始隸東平路,後隸中書省。

明代隸濟南府。

清雍正設泰安府,隸山東省布政使司。

中華民國初期,廢州、府、改省、道、縣三級制,原泰安府所轄各縣,分屬濟南、濟寧、東臨三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後,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將泰安劃為第12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始置歷城,後移至泰安縣陵查(今新泰市境內)。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劃為第15行政督察公署,專署駐泰城(日偽時設偽泰安道,道尹公署置泰城岱廟)。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政權--泰安專署於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3月在萊蕪縣成立,始隸魯中行署;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月泰安境內共產黨領導下的泰西專署、遠東專署合併為晉冀魯豫邊區第16專署;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兩專署又分置;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泰山、泰西兩專署均改屬魯中南行署。

1950年5月,泰山、泰西兩專署合併為泰安專署,駐泰城;1958年11月,泰安專署撤消;1961年5月復置;1967年3月成立“泰安地區革命委員會”;1972年7月改為泰安地區行政公署。

1985年5月撤區,原縣級泰安市升為地級市。[3]

山東“泰安市”概述

泰山之巔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泰安市位於山東省中部的泰山南麓,東鄰萊蕪市、淄博市、臨沂市,南連濟寧市,西隔黃河與聊城市、河南省濮陽市相望,北以泰山與濟南市為界,介於東經116°20′—117°59′,北緯35°38′—36°28′之間,總面積7761平方千米。[4]

地形地貌

泰安地處魯中山區的一部分,整個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境內擁有多種地貌類型,山地、丘陵、平原、窪地、湖泊兼而有之。

山東“泰安市”概述

泰安植被

①山地集中分佈在市域北部和東部,面積14.07萬公頃,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18.3%。一般海拔高度在400-800米之間。

五嶽之首的東嶽泰山雄距市域北部,橫跨市岱嶽區、泰山區和肥城市,向東延伸至萊蕪市,面積426平方千米,其中主峰玉皇頂,為山東省內第一高峰,海拔1532.7米,相對高度1391米,矗立於泰城北面,拔地通天,雄偉壯觀。

中部徂徠山橫臥於市郊區和新泰市結合部,主峰太平頂,海拔1028米。東部蓮花山位於新泰市境內,向北綿延至萊蕪市。新泰市南部和寧陽縣東部的低山丘陵屬蒙山支肪的綿延。

②丘陵主要分佈在新泰市西南部、寧陽縣東部、市郊區西北部、肥城盆地邊緣及東平縣北部,面積31.64萬頃,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41.1%,海拔高度一般在120-400米之間。

③平原主要分佈在山麓及河流沿岸,多為河谷平原和山前衝、洪積衝平原,面積27.76萬公頃,佔全市土地面積的36.1%,海拔高度在60-120米之間。

④窪地主要分佈於東平縣內“三湖”(東平湖、稻屯湖、州城湖)周圍,面積3.43萬公頃,佔全市總面積的4.5%,窪地地面高程在38—60米之間。

⑤湖泊集中在東平縣境內。東平湖是市內最大、省內第二大淡水湖,該湖為“水泊梁山”的僅存水域,由一級湖和二級湖組成。

氣候特徵

泰安市屬於溫帶大陸性半溼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寒暑適宜,光溫同步,雨熱同季。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和氣爽,冬季寒冷少雪。全市多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為121.58千卡/平方釐米,年際變化在112—131千卡/平方釐米之間。年內以5月份最多,12月份最少。按80%保證率計算,全年輻射總量為117.9%千卡/平方釐米。在3—11月份作物生產發育期間,可有102億千卡/公頃的能量供利用。[10]

日照

泰安市全年平均日照數2627.1小時,年際變化在2342.3—3413.5小時之間。日照百分率58%左右。年內以小麥灌漿的5、6月份最多,月均268小時左右,對小麥生長很有利。[10]

氣溫

泰安市年平均氣低溫為12.9℃。年內7月份最高,平均26.4℃,1月份最低,平均為—2.6℃。極端最高氣溫41℃,極端最低氣溫—27.5℃。在地域分佈上,南部、西部較高,東部、北部偏低。全年平均≥0℃的積溫4731℃,≤10℃的積溫4213℃,無霜期平均195天,最長可達241天,最短為161天。受地形、地貌影響,垂直的變化,地域的差異,形成了一些局部小氣候區。泰山山頂年平均氣溫僅有5.2℃,而年降水量達1163.8毫米;徂徠山前、柴汶河畔的高溫小區,年均氣溫14℃以上,比全市平均高出三、四百度,達到了亞熱帶標準。

[10]

降水

泰安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97毫米。因受季風氣候影響,年際降水變幅較大,年最大降水量1498毫米,年最小降水量199毫米,相差7.5倍。因受地貌影響,東部降水多於西部,山區降水多於平原,東部山區年平均降水量700—750毫米,西部平原則為600—650毫米,總趨勢是自東北向西南逐漸減少。年內降水分佈很不勻衡,夏季降水最多,佔年降水量的65.2%,冬季最少,僅佔3.6%;一年之中7月份最多,佔年降水的32.1%,雨熱同季,對農作物和林果生長髮育十分有利,1月份最少,僅佔0.96%。[10]

山東“泰安市”概述

泰山天地廣場

4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山東“泰安市”概述

東平湖

截至2016年,泰安市共有水面300平方千米,佔全市總面積的3.9%。其中水庫671座,總庫容49.09億立方米;水產養殖面積17.6萬畝(不含東平湖增殖面積)。

東平湖是市內最大、省內第二大淡水湖,為“水泊梁山”的僅存水域,由一級湖和二級湖組成,湖水面積5.6萬公頃。全市多年平均天然水資源總量為16.97其中地表水徑流量13.3立方米。

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為13.4,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為5.2億立方米,地下水可開採量為8.5億立方米。多年平均開發利用水總量為13.1億立方米,其中利用地表水4.33億立方米,開發地下水量為6.65億立方米。與全省比較,泰安市水資源狀況較好,人均和畝均分別為311和329立方米,與山東省平均持平。[11]

土地資源

截至2016年,泰安市國土總面積776141.48公頃,地勢東高西低,地形複雜,其中農用地587796.72公頃(其中:耕地364721.23公頃、基本農田316233.96公頃、園地40559.69公頃、林地111280.47公頃),建設用地125649.68公頃,未利用地62695.08公頃。全市土地資源的特點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0.065公頃,低於全省平均水平;耕地後備資源少,質量較低;平原以居住、工礦、種植為主;丘陵以旱地和園地為主;山區以林地為主;未利用地多分佈在山區,利用難度較大。[11]

植物資源

泰安市有高等植物239科1212種。

此外還有少量珍稀、瀕危動物以及一些古樹、名木、花卉等。農作物分屬32科91種240個推廣品種,包括糧食、經濟作物和蔬菜3大類。

林果有木本植物71科471種(變種)。經濟樹種主要有蘋果、梨、桃、板栗、核桃等30餘種。

觀賞性樹種有40餘種,主要有雪松、園柏、銀杏等。此外,還有珍稀樹木11種;名古樹木16種884株,主要有漢柏、唐槐、六朝松等。

天然草場主要有荒山荒坡草叢草場、山丘疏林草叢草場、平原沙灘荒漠草甸草場、湖窪沼澤草場4大類、6.33萬公頃,另外還有各類附屬草場15.59萬公頃。

中藥材分屬110科488種,名貴中藥材有泰山靈芝、何首烏、紫草、四葉參、黃精和汶河的九草香附等。其中,何首烏、四葉參、紫草、黃精為泰山四大名藥。[11]

動物資源

泰安市有動物4綱385種,浮游生物35科136種。

畜禽品種50多個,東平、寧陽一帶的魯西黃牛,體大膘肥繁殖力強,為全國四大良種牛之一,皮肉兼用,出口深受歡迎。小尾寒羊為世界稀有品種,主要產地東平縣被列為山東省小尾寒羊保種基地。另外,新泰一帶的大黑山羊、東平湖麻鴨也都屬於地方良種。

水生生物。全市水生生物種類繁多,共290多種。

底棲動物屬38科,以東平湖、稻屯湖為最多,主要有中華絨螯蟹(毛蟹)、鱉(甲魚)、蝦類、蚌類等。

魚類分屬7目19科47屬66種,主要有鯽、鯉、鰱、草魚等。東平湖鯉裡最佳,屬黃河鯉魚種系,生於泰山深澗溪中的赤鱗魚,是泰安市特有的珍稀有魚種,被列為省級保護的瀕危動物;汶河桂魚肉質鮮美,屬地方名優產品。

野生動物中獸類分屬5目12科37種:兩棲動物分屬1目3科6種;爬行動物分屬2目6科12種;鳥類分屬17目38科190餘種,其中留鳥48種,夏候鳥56種。

珍稀動物有屬國家一類保護的黑鸛,國家二類保護的紅角鶚、金雕。

農作物天敵主要有胡蜂、益蝽、瓢蟲等。

[11]

礦產資源

泰安市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地下金屬、非金屬和有貴重金屬礦藏有煤礦、鐵礦、銅礦、鈷礦、金礦、鋁土礦、石英石、蛇蚊石、石膏、岩鹽、鉀鹽、自然硫、鉀長石、石棉、水泥石灰岩、花崗岩、大理石、陶土、耐火粘土等50個品種,佔山東省固體礦產儲量的38%左右。其中硫礦為山東省所獨有。

鐵礦控明儲量5.4億噸,分佈於東平縣水河鄉和市岱嶽區角峪一帶,埋藏淺、宜開採。

煤炭探明儲量20.6億噸,主要分佈於新泰市、肥城市和寧陽縣,開發和利用位於山東省前列。

自然硫分佈於岱嶽區米家莊,探明儲量3億噸,平均品位9.91%。

石膏集中在岱嶽區大汶口鎮,整個礦源面積百餘千米,總儲量380億噸,是國內外罕見的一個大型石膏礦床,主要有雪花石膏、結晶石膏、纖維石膏等,礦石品位高,開採價值大。

岩鹽分佈於岱嶽區大汶口西北一帶,礦區面積36.44平方千米,儲量74億噸,平均含鹽量86.7%,最高98.44%,千米以上礦層總厚度為40米,單層礦床厚度最高達14.98米,為全國特大鹽礦之一。

花崗石主要集中於泰山南北,總儲量約50億立方米,質量堅硬,花紋絢麗,是名貴的建築裝飾材料和大型石雕用材,開採的主要有泰山青、泰山紅、泰山綠、海浪花、吉祥綠、虎皮花等12個品種。

泰山玉已探明礦石量506.7萬噸,玉石量207.1萬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