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薑“毒”過砒霜,有科學根據麼?

舞動精彩


俗話說:早上吃薑賽過參湯,晚上吃薑毒過砒霜。事實真的如此嗎?

這也並非沒有科學依據,不過有些誇張了。主要是根據中醫學上的一些定論來判斷,稍微公正一點來說的話,應該是“早上適合吃薑,晚上不適合吃薑”。

傳統醫學上,生薑肉是一種溫辛的材料,生薑皮是一種辛涼的食材,如果吃薑咱們包裹著姜皮來吃的話,溫涼相抵,可以算作是平性,不過辛味還是存在的。不過現代人多不喜歡吃薑皮,因為味苦澀,而且害怕沒洗淨吃些髒物,另外就是姜皮粗糙,樣子不好看,要求高點的料理一般都會去皮,所以一般是去了皮料理的。一般吃到我們肚子裡的姜基本是辛溫食物,如果用姜擠汁吃的話,也可算作是辛溫食物。

早晨的興奮劑

辛散寒能力強,而溫能健脾和胃。

在清晨清醒之時,胃氣有待生髮,恰好生薑有次能力,給胃開路,為一天的消化做好鋪墊。早晨我們的精力也需要更充沛面對一天的學習和工作,而生薑能夠加速血液循環,其中的辣素等揮發油也能讓我們更清醒,讓身體充滿幹勁。很多著涼感冒的人都喜歡喝薑湯,之後身體發熱,感覺溫暖,利於感冒恢復,這也是利用了生薑辛溫的特點。另外,月經期間氣血不暢,宮寒胃涼的女性朋友的藥方中也經常搭配生薑,為的就是驅散保暖,溫熱身體。

但晚上可能影響睡眠

但到了晚上,我們的精力本來在一天就耗費了不少,是時候收斂氣息,保存內力了,如果這時候再吃些生薑,氣息升騰,反而讓我們更興奮活躍。特別是在睡前,我們需要安靜的狀態,利於休息,而生薑讓我們發熱不安,還可能因為其姜酚等刺激性物質刺激腸胃道,造成腸胃不適,影響睡眠。所以,晚上不適合吃薑。但這也因人而異,有人體質極寒,也許晚上吃薑還能暖熱身體,促進睡眠,特別是冬天寒冷,手腳冰涼的人,可以適當喝點薑糖水,暖熱脾胃臟腑,有利睡眠。

說生薑如“砒霜”未免言過其實,晚上吃薑的確不利睡眠,也不利於氣息的收斂。長期如此可能會導致精力的損耗,讓我們看上去疲憊虛弱。生薑的營養價值並不低,有多重礦物質、維生素含量。還有薑辣素、姜酚、姜酮等抗氧化、揮發性油。適當吃薑能夠促進食慾,開胃健脾。還能夠通過這些揮發刺激氣體殺滅病菌、消腫止痛。


只有營養師知道


從營養學的角度講,晚上吃薑並沒有這麼大的危害。

生薑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鮮根莖,別名有姜根、百辣雲、勾裝指、因地辛、炎涼小子、鮮生薑、蜜炙姜。姜的根莖(乾薑)、栓皮(姜皮)、葉(姜葉)均可入藥。性溫,其特有的“薑辣素”能刺激胃腸黏膜,使胃腸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強,能有效地治療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 吃過生薑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當身體吃了寒涼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調房間裡呆久後,吃生薑就能及時消除因肌體寒重造成的各種不適。

如果說晚上吃薑可能對身體造成的影響,恐怕就是血液循環加快,身體燥熱而影響睡眠。但是很少有人天天能吃薑吃到這種程度,即使偶感風寒喝點薑湯水,也只是微微出汗,還遠遠達不到影響睡眠的程度。至於說象砒霜一樣的毒性,那就是危言聳聽了。

(海賊營養團 花匠:安娜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王興國營養特訓班四期學員 營養科普原創作者 嘮“糖友” 的嗑兒 說“減重” 的事 還有好吃的、好喝的和你一起分享)


營養海賊團


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說吃薑有問題大概是基於兩點,吃薑可能會引起腸胃蠕動,二是引起燥熱,總之是會影響睡眠休息。

呃,我們就來說說這兩點。姜的有效成分薑辣素是一類帶有辣味的物質,具有刺激腸胃蠕動和擴張血管的作用,所以我們吃了生薑會感覺到溫暖。

那麼腸胃蠕動好了會影響睡眠嗎?不會,除非跑廁所。但是吃生薑辣到跑廁所也沒誰了。

吃生薑燥熱嗎?好像也沒感覺過,一來生薑用量就少,二來,胃腸暖一些不更舒服?冬吃蘿蔔夏吃薑,道理就在此。

吃薑的好處也就在於此。

然後這樣的感覺就OK了,並沒有引發中毒的可能。


植物人史軍


姜,不僅是日常烹飪中的常見的調味品,有去腥之效,更是在生活中發揮著不少用處。風寒感冒?來碗熱乎乎的薑湯!胃寒噁心?用薑湯暖暖胃!女性朋友生理期痛?衝一杯紅糖姜水!姜真的用處那麼大嗎?那為什麼又有“晚上吃薑勝砒霜”的俗語呢?


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姜的品種是生薑,生薑中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還和其他蔬菜一樣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其中鉀含量達到387mg/kg。此外還含姜特有的薑辣素。薑辣素含有特殊香味,能刺激胃中胃液分泌,可以有促進消化並且改善食慾的效果。而此外,生薑中還含有較多的揮發油,揮發油可以加快血液的循環,使神經興奮,全身變得暖和。因此才說薑湯有很好的驅寒效果。

可是由於晚上人體進入休息狀態,如果吃過量生薑會使腸胃代謝加快並且刺激了血液循環,不利於機體夜間休息。但是其實在晚上正常量的攝入生薑,例如在炒菜蒸魚的時候加上一撮,並不會對人體有太大影響。由此可見晚上吃薑“毒”過砒霜,實屬誇張。

姜在我們日常飲食、調味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並且也不會因為晚上吃薑就會對身體產生很大的危害,因此在適量的情況下,大可放心食用。


超哥話食


“早上吃薑是人參,晚上吃薑是砒霜"是很多人都聽說過的坊間謠言,完全沒有科學依據,聳人聽聞。

姜一般是作為調味品食用,也有人喜歡直接生吃,本是一種無毒無害的常見食物,營養價值也不錯,熱量較低,尤其富含膳食纖維、鉀和多種植物活性成分,但作為一種調味品,姜的食用量很少,營養價值高低意義也不是太大。但有研究發現,姜可能對降低胃腸道疾病和某些癌症風險是有幫助的,同時對緩解女性痛經和早孕反應也有幫助,這可能與姜中富含的多種植物活性成分有關。但並沒有發現姜中存在有毒有害的成分,也沒有確定的報道說因為晚上吃薑而導致死亡的病例,姜這麼常見的食物,每天晚上吃薑的人也不在少數,晚上吃薑毒過砒霜的說法顯然是誇張了。




一個普通無毒無害的食物,營養價值也不錯,還有一定的保健價值,甚至”早上吃還賽人參“,而經過10幾個小時,晚上再吃卻成了砒霜,如果放到第二天早晨又無毒無害賽人參了,這姜也夠能折騰的,完全沒有任何依據。

也有人說,人的身體機能和狀態在一天當中是不斷變化的,確實,人在不同時間代謝狀態有不同,但差別還不至於到早上營養價值很高,晚上就有毒的程度。至於營養和保健價值早上和晚上吃差別是否很大,這個研究較少,但作為一種調味品,主要還是為了改善風味,什麼時候需要它,就什麼時候吃即可,無需糾結。


營養科普趙之德


古人云:”早吃薑賽過人參,晚吃薑毒過砒霜””上床蘿蔔下床姜”無論是那種說法,都是中醫根據姜的屬性來說的。

毒過砒霜,說得有點誇張。中醫認為,姜是大熱,補陽之物。而我們身體到了晚上屬於養陰時段。如果在這時吃薑,無不會傷陰,使陽氣開始生髮。久而久之身體會缺少陰液,出現陰陽失衡。

科學依據對於古代中醫來說,是有點困難,因為在分析化學沒有出現之前,一般都是憑經驗。當分析化學出現後,就可以從中化驗出姜裡所含的成分。我們來看看姜裡所含的營養成分有哪些?



姜主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以及鈣、鐵、錳等多種礦物質。除此之外,還含有植物化學素,姜中辣味的主要成分為薑辣素(即姜酚)。辣姜素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改善心血管功能,治療眩暈嘔吐以及改善胃腸道功能,增強免疫力消炎的作用。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功能。也就是說薑辣素有促進血液循環,引起血管運動中樞神經的興奮,而且促進胃腸功能蠕動,起到止痛、發汗的作用。因為,不光是辣姜素,而且姜裡的膳食纖維也同樣起作用。

這樣看來,中醫所講姜不適合晚上吃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夜間睡覺前需要心境平和,如果食用姜的量大,無疑會影響夜間睡眠。毒過砒霜,確實有點言過其實。姜有這麼多好處,我們可以在晚上少吃一點點。比如炒菜或是熬湯時切點薑絲,特合適對於陽虛怕冷的體質很適合的。再說了,營養學講究食物均衡,搭配合理。既然姜熱,你還可以搭配涼性水分多得食物,比如說冬瓜等。

故,再好的食物也不能過量。


李愛琴營養師


讓我們先來看看姜的功效。

生薑味辛性溫,含有揮發油、薑辣素、樹脂及澱粉等。姜能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胃,促進消化,還有抗菌作用。

姜是暖性的,按中醫的觀點,晚上人體已經不再需要過多的陽性的能量,這個時候吃薑對人體沒有特別的好處,反而會擾亂人體自然的代謝規律。 在早晨,人的胃中之氣有待升發,吃點姜可以健脾溫胃。並且生薑中的揮發油可加防感冒。到了晚上,人體應該是陽氣收斂、陰氣外盛,因此應該多吃下氣消食的食物,這樣更利於夜間休息,如蘿蔔就是不錯的選擇。而生薑的辛溫發散作用會影響人們夜間的正常休息,且晚上進食辛溫的生薑還很容易產生內熱,日久出現“上火”的症狀。 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按照這一觀點,還是早上和中午多吃點姜更好。

而按現在醫學的觀點,似乎沒有早晨吃還是晚上吃薑那個更好的科學依據。

而對於早吃薑賽羹湯,晚吃薑毒過砒霜的說法。雖然是有些言過其實。但是,祖國中醫博大精深,正如前面我所說的,按中醫的觀點,晚上進食姜對於陰虛的人,吃了會加重自汗盜汗。還有,姜能使人興奮,晚上吃薑影響睡眠。從這方面說是沒錯的。

但是,這些都要因人因事而異。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對於風寒感冒的人(惡寒發熱、頭痛鼻塞),一碗薑糖水對於患者而言,可以驅寒暖胃,緩解感冒的症狀。而此時,即使晚上喝,一碗薑糖水也是益處多多的。

需要注意的是,生薑性屬微溫,過量食用會傷陰助陽,所以,陰虛火旺的人不宜多吃。特別提醒大家,千萬不要食用腐爛的生薑,其中含有有毒物質黃樟素,可誘發肝癌、食道癌等。

提醒:姜吃好用好是寶,用不好也是有副作用的啊。


殷殷期盼話健康


生薑作為一種調味品,幾乎每家每戶的廚房裡都會有。生薑不僅是調味品,而且也是可以作為蔬菜來食用,比如醃製的糖醋嫩姜,味道鮮美,而且很下飯。無論怎麼吃,生薑的益處都有很多,但是有人卻說晚上吃生薑其毒性勝似砒霜,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魚不離姜,肉不離醬”就是說在做魚的時候必須要放點生薑,才可以去除魚的腥味,讓魚的味道更加鮮美,這是因為生薑中含有特殊的物質薑辣素、姜烯酚、姜醇等辛辣成分,具有一定的揮發性,可以掩蓋其它味道,所以生薑是比較受歡迎一味調味品。“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這句話中的夏天多吃生薑,是因為夏季溫度較高,影響人的食慾,而在夏季的在早晨吃點生薑可以促進消化,增進食慾;還有就是夏天人體出汗較多,吃冰冷食物也是比較多,因此過多的寒氣會聚集在體內,久而久之則會是身體出現腸胃不適,在夏季空氣溼度較高,生薑屬於熱性較高的食物,可以驅散體內的溼寒,緩解不適。

晚上吃薑毒過砒霜,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首先這種說法是來自於古代中醫的說法,生薑是大熱食物,有補陽氣的作用,人體晚上是陰氣工作時間,若晚上吃大量的生薑,在晚上陽氣過多,則會陰陽失調,但是也沒有說的那麼嚴重。作為現代醫學的說法就是晚上人體處於逐漸進入休眠的狀態,生薑熱性較高,可以促進機體血液循環,有發汗的作用,這樣不利於睡眠。

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無論生薑還是其它食物,在晚上都不應該過多食用,因此就不必過於擔心吃生薑對身體的危害了。

如果您對這個問題有好的建議,歡迎您在下方留言評論

我是王桂真,歡迎您關注【王桂真營養師】頭條號,一起聊聊健康,讓我們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王桂真營養師


姜是我家最常用的食材,幾乎每頓都用,不分早晚,要是真的勝砒霜,活到現在的我怕是已穿越好幾個輪迴了。



生薑既是一味調味品,又可作為蔬菜單獨食用。李時珍就曾說過生薑“可蔬,可和,可果,可藥”,作為菜蔬,生薑可去腥去羶,還能增添香味。有很多流傳下來的俗語,完美詮釋生薑與生活的密不可分:“魚不離姜,肉不離醬”,想做道味道鮮美的魚,沒有姜是萬萬不能的!“常吃蘿蔔與蔥姜,不勞醫生開藥方”,“晨起三片姜,賽過人參湯”,“吃飯不香,要吃生薑”,當然還有問題中的“早吃生薑暖腸胃,晚上吃薑如刀槍”,姜有那麼多功效,為什麼晚上不建議吃呢?如果吃了會怎樣呢?



(1)為啥不建議晚上吃。

晚上是休息時間,全身都處於休整狀態,而生薑性溫,可促進腸蠕動,吃多勢必會影響夜間休息。所以提倡晨起可以吃點姜,激發情緒,健脾溫胃,促進氣血運行,還有美容養顏之功效。

(2)吃了會怎樣呢?

至少我還健康地活著,只要不是服用生薑過多,就不會出現對身體不利情況,相反,在很多情況下倒是可以嘗試用生薑解決一些健康問題。因為生薑中含有薑辣素(擴張血管,加速血流,增高體溫),揮發油(刺激胃液分泌),經常食用可加速血液循環,去除自由基,促進消化。



風寒感冒可以喝薑糖水;暈車暈船可以生薑貼肚臍;嘔吐腹瀉可用生薑煎水飲;還可以治凍瘡,手脫皮,牙癢,協助煎魚不粘鍋。

生薑雖是個寶,也有人群不宜食用,比方有眼疾,有痔瘡,有癰腫的人群;生薑對胃粘膜有刺激,所以不論白天夜晚,都不可多食;爛姜更是不能吃,其中含有的黃樟素對肝臟有損害,可誘發肝癌。

(王芳,主管護師,註冊營養師,好食營養工作室創始人,王興國營養特訓班5期學員)


營養百事通


老話說:“早上吃薑勝參湯,晚上吃薑賽砒霜”;老話又說:“冬吃蘿蔔夏吃薑”;老話還說:“早姜開胃,晚姜爛肺”,這可都不是我自己編的啊,可見古人對於姜在什麼時候吃,執念還是很深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都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主要要表達的還是關於晚上不要吃、少吃薑的這個觀點。雖然我沒有吃生薑嚥下去的習慣,不過做菜還是會用,尤其是魚蝦之類的。偶爾突然變天,淋了雨,也會弄個薑湯來喝,不管是不是晚上,如果真是的“毒過砒霜”的話,骨灰早都涼透了。

我個人覺得比較不推薦晚上吃薑,還是從養生或者說中醫的角度來說的。姜比較辛辣,可以暖身,振奮精神,刺激並促進腸胃蠕動,加速血液循環。但是晚上是要睡覺的啊,身體器官也是要休息的,生薑的效果與這個要休息的需求是相悖的。所以我覺得晚餐時間差不多5到6點鐘就還好,如果是宵夜,那就真的儘量不要吃吧,可能確實會影響睡眠質量。

生薑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的辛香料,所以呢肯定不至於是“毒過砒霜”的,這個肯定找不出什麼科學根據可言。而生薑中的揮發油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其中的薑辣素之類的可以刺激腸胃,開胃消食,這可能就算是晚上少吃薑的一點點科學根據了吧。

感謝閱讀,如果有幫助的話幫我點個關注和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