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最有效的運動是什麼?

藥文化


糖尿病是影響我們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患病人數眾多,並趨於年輕化,需要我們引起足夠的重視,並積極正規診治。在糖尿病的治療中,需要合理飲食、科學運動、規律服藥的綜合性干預,其中運動對血糖的控制必不可少,我們要學會正確運動。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堅持規律科學的運動往往比運動的形式的更重要,我們建議糖尿病患者堅持每週運動5~7天,每次半小時以上為宜,以有氧運動為主,根據自身情況可選擇慢跑、快走、健身操、太極拳、游泳等項目。運動要講求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避免過度劇烈的運動。

我們建議糖尿病患者在午後或傍晚運動最佳,避免在寒冷、陰雨天氣外出。每天的運動時間在飯後一小時左右開始比較合適,運動強度以自身微微出汗,但又無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表現為宜,運動中的心率應控制在220-年齡的60%以內。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在規律運動的同時,也要注意合理飲食,控制每日總熱量;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糖藥物,必要時可使用胰島素;並需注意監測血糖變化和定期複查。以穩定控制血糖,減少併發症發生。


全科掃地僧


我一直都認為沒有什麼最有效的運動方式,能堅持到底的運動方式就是最好的。

糖尿病人運動如何達到有效的運動呢?

制定一個有效的運動處方包括運動方式、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頻率等內容。選擇一個有氧運動、達到靶心率,堅持足夠的時間,就是有效的運動。

這裡簡單談一下運動方式和強度:運動方式有氧運動,包括快走、慢跑、游泳、登山🧗‍♀️;運動強度有低中高強度,一般來說,低強度的運動適合心功能不全的、肥胖的糖尿病人,而中等強度的運動方式可以用於降血糖。

如何判斷運動強度呢?

運動時心率達到靶心率的*60%【靶心率有個簡單的計算🧮方法=220-年齡】

糖尿病人運動時注意事項⚠️

預防低血糖,最好不要空腹的時候運動,低血糖比較危險⚠️;餐後一小時後運動比較合理;如果是使用胰島素的人,儘量避免活動多的地方,運動後會增加胰島素的吸收,可能發生低血糖。

每個人情況不同,運動處方也有區別。最好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制定。如果有問題,歡迎諮詢#清風計劃##真相來了##春季養生正當時#


愛跑步的小醫生


運動是糖尿病治療的重要部分,有效運動可以幫助改善血糖。只要將上面的口訣牢記於心並持之以恆,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意志力的問題了!

糖尿病運動口訣記住:一、三、五、七、九

“一”代表:餐後1小時運動;

“三”代表:運動30分鐘;

“五”代表:每週至少活動5次;

“七”代表:每次運動中脈搏不超過170-年齡;

“九”代表:運動要長久,持之以恆。

運動時間是影響血糖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每天運動的時間段、餐前/餐後運動起始時間,一次運動方案總的運動時間,運動方案中各項內容的執行時間(如運動的組、次、間歇時間等),這些時間的變化對血糖水平的控制和穩定都有著重要影響。

糖尿病最有效的運動是什麼?

1、散步

散步一種比較悠閒的運動,所謂“練十練不如散一散”,強調的是任其自然的一種鍛鍊方式。一邊散步,一邊按摩腹部,適用於防治消化不良和腸胃道慢性疾病的患者。所以,散步不但對糖尿病有好處,對其他的疾病也有一定的好處。

2、慢跑

慢跑被稱作溫和的心腦血管體操,它對人體的心臟和血管會產生非常好的刺激。因為糖尿病患者體質偏酸性,動汗可使體內環境偏鹼性,從而降低炎症的發生率,對傷口的癒合、皮膚的修整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有疑問請【私信】我們醫師,將免費為您解答】


平安健康心理


我老公糖尿病十來年了,我說這是他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的血糖高,他不承認說是遺傳。

讓我們先來看看糖尿病是怎麼找上門的:

1.遺傳因素—糖尿病和高血壓一樣是會遺傳的,我老公家堂兄弟七個有六個高血壓,三四個糖尿病

2.環境因素—俗話說就是大魚大肉吃多了,又不運動,那不僅僅糖尿病會找上門,其他毛病也會接踵而來

糖尿病典型症狀:三多一少症狀,即多尿、多飲、多食和消瘦,還伴隨著頭昏、乏力。如果本來是個小胖子,在很短的時間突然爆瘦,那不一定是減肥成功很可能是糖尿病


去了醫院跟醫生一聊,你會發現你未來的生活了無生趣了,你喜歡吃的好多好多美食不能多吃了,酒也不能喝了,醫生告訴你煙最好也戒了吧。。。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管住嘴邁開腿

適量運動也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療方法之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量力而行,循序漸進,貴在支持。運動方式、強度、頻率應結合自己實際情況而定。一般推薦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打太極拳、騎車、健身操、多幹 點家務也不錯,嘿嘿),運動時間每週至少150分鐘。當血糖>14-16mmol/L、明顯的低血糖症或血糖波動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謝併發症以及各種心腎等器官嚴重慢性併發症者暫不適宜運動。


樂享菁鮮


糖尿病治療主要是藥物、飲食和運動3大部分。2型糖尿病本身被認為是一種缺乏運動的疾病,合理的運動不僅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對於糖尿病前期狀態和減少心腦血管發病率,也有著顯著的療效。

其中指南推薦的運動為:有氧運動;

頻率為:建議每週5次,每次大於30min;

強度為中等以上強度:50%~70%最大心率,運動有點用力,微微出汗;

推薦的運動處方:騎車、快走、慢跑、爬山、游泳、羽毛球等;

運動時間:吃第一口飯後1小時左右,早餐後運動效果最好,冬天不宜過早、不要空腹運動。

有氧運動對於2型糖尿病的好處:

1、有效降低血糖;

2、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減輕外周胰島素抵抗;

3、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心臟功能,減少血栓時間發生,有效保護心腦血管;

4、調節脂肪代謝,改善胰島抵抗引起的肝功異常;

5、減輕體重,治療肥胖及代謝綜合徵;

6、可以有效治療高血壓、減輕動脈粥樣硬化。

哪些糖友暫不宜運動:

1、血糖很高或者波動較大;

2、眼底出血、視網膜剝離;

3、血壓明顯升高;

4、糖尿病足;

5、糖尿病急性併發症;

6、明顯糖尿病神經病變;

7、嚴重心腦血管疾病。


綜合內科張醫生


中醫裡面認為糖尿病本質上來源於肺腎陰虛,對治糖尿病的運動的方式也是從肺腎陰虛入手。現從中醫角度為大家介紹一個治療糖尿病的簡單運動,這是從八段錦裡簡化過來的。

1、運動方法

身體保持站姿,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按在腰部兩側。雙腿伸直,緩慢彎腰向下,同時雙手漸漸由腰部向下滑下,經過臀部、大腿後側,到達腳跟。然後腰部緩慢抬起,雙手轉到身體前側,自然順著兩腿上升。身體直立起來後,雙手由前到後滑向腰部,再次重複以上動作。每組20次左右,每日早晚各一組。時間久了也可適當增加。



2、有效表現

一般以上動作做上3次,便會感到腰部有熱感。這就是做對了的表現。



3、原理

這組動作雖然簡單但是極好的刺激腿部經脈,並且起到補腎陰的效果。在臨床中本人經常給糖尿病患者推薦此種運動,作為一種糖尿病的輔助治療效果不錯。



這組動作關鍵點在於動作要緩慢,另外對於有腰椎間盤突出以及腰部疾患的患者不可進行以上動作。


中醫內科李大夫


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體重減少。所以,寒冷冬天,一些糖友不想再進行運動,擔心能量消耗,身體更加消瘦。但“邁開腿”和“管住嘴”對糖尿病患者缺一不可,運動治療是對付糖尿病的必要武器,和飲食、吃藥並重且相互配合。因此,即使在寒冷冬天,糖友們也不能停止運動。


糖友們要想運動有效,那有什麼運動原則要遵循?

1、簡單方便,不需要投入特殊設備,且要利於長期堅持。

2、運動療法不能心急,應該從輕度開始,循序漸進,切記以不超過心肺和膝關節承受能力為準。

3、確保每次運動量要有效,這樣才能達到降低血糖、控制病情的目的。

4、運動的同時,飲食和藥物治療也要把控好。


重點:什麼樣的運動對糖友最有效?答案就在下面,繼續看


1、最有效運動1:步行——基本適合所有類型的糖友


這裡推薦變速走,即快速走與慢速走相結合,先快走400米,達到身體出汗程度,然後慢走100米,同時高擺雙臂。變速走的同時,雙手十指緊扣,活動手關節,預防各種手部關節炎的發生。

注意:糖尿病患者不要光著腳步行,也不要走坑窪不平或者鵝卵石小路,因為很多糖友們多伴隨外周神經病變,對傷痛遲鈍,有時受傷了也不知道。


2、最有效運動2:騎單車


農村有自己家的自行車,城市大街小巷有共享單車,糖友們不愁找不到工具。長期堅持騎自行車鍛鍊,可以調整血糖代謝,降低和穩定血糖,預防和減少糖尿病的發生。

糖友們騎單車前,先做熱身準備,調整好進入運動的節奏。騎車運動量要適中,騎車時間在30到60分鐘之間,40分鐘為最佳。因為騎5,6分鐘,時間太短,起不到降血糖作用,超過60分鐘,雖然可以降血糖,但也可能降的太過,有低血糖甚至暈倒風險,運動以全身發熱、出汗但不要大汗淋漓為標準。


3、最有效運動3:爬山


爬山也是一種不錯的有氧運動。對於糖友來說,爬山不是要登珠穆朗瑪峰,也不是要爬到氣喘吁吁。這裡注意3點:

(1)選擇有緩坡或者有臺階而上的小山丘,避免選擇險峻、道路崎嶇不平的山峰。

(2)爬上速度要慢,注意安全,累了就休息下,這不是登山比賽,是鍛鍊。

(3)穿防滑、舒適的平底鞋,口袋或揹包裡準備好糖果,爬累了可以少補充一兩顆糖果,避免低血糖。


4、最有效運動4:打太極拳


太極拳是我國傳統的健身法。動作剛柔相濟、動靜結合、舒緩柔和、協調沉穩,一套動作行雲流水,結束後身體剛好微微出汗,很適合中老年糖友們鍛鍊。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上面動作要想起到最有效的作用,關鍵是要持之以恆,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這是絕對不可能有什麼效果的。


除了堅持上述的運動療法,也要搭配食療。芝草多糖提取自醫藥同源的真菌--靈芝。靈芝是“扶正固本”的上品,歷代醫學都有記載。每晚沖泡一杯芝草多糖,可以修復胰島細胞,增強細胞的免疫能力,提高葡萄糖的代謝率,從而可以調節降低血糖。


糖友們要加油啊,運動鍛鍊貴在堅持!


用戶5536008467


規律的體育運動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對糖尿病患者尤為重要。目前世界公認的糖尿病兩大基本療法:飲食控制、運動治療。

研究表明:長期有氧運動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預防和治療,以及延緩併發症的發生發展有重要意義。

一、首先讓我們看看糖尿病人如何掌握運動強度?

糖尿病患者所選擇的運動應該是最大強度的60%-70%,通常用心率來衡量運動強度。最大運動強度的心率(次/分)=200-年齡,糖尿病患者運動強度應保持心率(次/分)=200-年齡×60%-70%;簡單計算為:運動時心率(次/分)=170-年齡.

有氧運動是指大肌肉群的運動,可以消耗葡萄糖,動員脂肪,並使心肺活動加強。如慢跑、游泳、騎行等。無氧運動一般是指特定肌肉的力量訓練,或短時間高強度的運動,由於氧氣不足,使乳酸生成增加,導致氣急、肌肉痠痛等。如舉重、百米賽跑等,糖尿病患者不宜進行無氧運動。

二、運動時間的把控

1、運動時間的選擇: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飯後一小時開始運動,因為此時血糖較高,運動時不易發生低血糖,可以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有效保持血糖平穩。

2、每次運動持續時間:每次運動時間大約60分鐘,包括運動前準備活動時間和運動後恢復整理運動時間。提醒糖友們必須注意的是:在達到應有的運動強度後應保持20-30分鐘,這樣才能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運動治療適用於病情控制穩定的糖尿病患者、體重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穩定期的妊娠糖尿病患者。有規律的、強度適中的有氧運動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最有效的運動。糖友們讓我們為了有效的控制血糖,減少、延緩DM併發症的發生發展,開心的、有效的運動吧!謝謝閱讀。歡迎互動。記得分享給更多的糖友哦。


藥事健康


很多人會問,糖尿病和運動有很多關係,糖尿病最大的問題就是血糖,運動還能夠降血糖?其實我想說的是,運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糖尿病有一定的幫助,穩定血糖,調節胰島素都是不錯的。



那糖尿病的最有效運動是什麼呢?運動方法有很多種,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比較有效果的運動。


太極拳


太極拳是我們悠久的一種武術文化,近些年開始在養生中火熱起來,太極拳運動可以幫助我們緩解壓力,改善我們身體的平衡能力,對身體的柔韌度也有一個提升。糖尿病朋友可以每個星期參加太極拳3次,或者每天晚上鍛鍊半小時,對我們血糖的穩定還是不錯的。



平衡運動


我們都知道患有糖尿病以後,我們的四肢會變得不協調,有的人還有出現糖尿病足的現象,導致腿部發麻,甚至足部潰爛,這時候我們可以多做一些平衡運動,比如伸展,瑜伽等都是可以的。



眼睛運動


糖尿病眼疾也是糖尿病中症狀發生比較多的一種,我們可以閉目養神10分鐘,將雙手相互摩擦至發熱,輕輕按住雙眼,再用雙手的手掌分別沿著順時針方向旋轉揉按眼部。這種方法可以讓我們的眼部血液循環得到改善,保護我們眼部的血管,但是有眼底出血的糖尿病朋友不建議用這種方法。



如果我們平常沒有時間來運動的話,也可以在配合胰島素治療的同時,來點芝草多糖,山間的植物,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穩定血糖,調節身體中胰島素的平衡。


用戶104349942106


關於糖尿病如何運動的話題,要從糖尿病自身說起,糖尿病是自身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引起的,二型糖尿病的初期往往伴有胰島素抵抗。所以我們運動的目的,一個是降低血糖控制併發症,再一個就是減輕胰島素抵抗。那麼哪一種運動方式效果最好呢?



糖尿病人運動方式因個體差異而定,在可以耐受的前提下,“抗阻力運動”是最好的鍛鍊!

1.抗阻力運動即降糖又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是克服阻力,提高肌肉適能的運動,是提高肌肉耐力、力量、爆發力的運動。同時還能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胰島素敏感性,以及改善高血壓前期至一期病人的血壓。常見的抗阻力運動有啞鈴、槓鈴等鍛鍊形式。

2.抗阻力運動通過增肌減脂,利於血糖及併發症的控制:抗阻力運動消耗的熱量>身體攝入的熱量,則脂肪減少,代謝加快,血糖降低。同時體質改善,免疫力增強,併發症減輕。

3.改善機體對碳水化合物的代謝,預防和輔助治療糖尿病併發症。抗阻力運動可有效增加肌肉重量,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利用率,從而使血糖被有效的利用掉。這樣,可以大大緩解胰島素抵抗。

4.抗阻力運動可有效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併發症:經常堅持抗阻力運動,可以使血液中膽固醇含量下降10%,低密度脂蛋白下降14%,從而有效的預防糖尿病人心腦血管併發症。

糖友適合的抗阻力運動的形式:



1.循環登踏椅子:選擇平穩結實的椅子一把,靠牆放好。左腳抓地,右腳踩到椅子上(如圖),左腳用力離地抬起,右腳站在椅子上,然後左腳再回到原地,完成一次動作,重複20遍,兩腳互換重複20遍。該動作要注意安全,最好在家人陪伴下做,以免受傷。年長者、腿腳不利者、反應遲緩者不建議做。

2.深蹲:雙腳併攏站立,雙膝彎曲,慢慢的深蹲,然後再慢慢的站起。重複這套動作20次,每天兩次,有利於血糖的穩定。



3.坐姿雙腿並舉上抬:坐在硬質結實的椅子上,雙腿併攏上舉,抬至最高,稍停頓至雙腿有疲勞感,然後緩緩放下雙腿。重複該動作20次。可起到降低血糖,鍛鍊下肢肌肉,改善下肢血液循環和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作用。

4.前臂彎曲:胳膊自然下垂,彎曲前臂和上臂成90度,然後再還原,重複動作20次。為加強效果,可手持一瓶礦泉水負重練習。可單手或雙手同時做,可起到消耗血糖加速代謝的效果。



在普通運動如散步和快走等的基礎上,配合抗阻力運動,一週2-3次,降糖和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胰島素抵抗,控制併發症等方面,效果更好。更多健康知識關注:易知養。天天有更新,歲歲有健康。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不同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