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紅70年,這本書滿口髒話,卻欲罷不能


爆紅70年,這本書滿口髒話,卻欲罷不能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塞林格的第一本書,也是他唯一的長篇。

這本書是他一直以來的心願,寫了很久,在巴黎,在諾曼底,他帶著手稿去了很多地方。只是都是短篇,沒有連綴在一起。

直到1949年,他終於得空,這才閉門不出,寫了一整年。

這一年,塞林格已經30歲,離少年時期已經很遠,但這本書卻讓每一個少年都從中看到了自己。一出版就大為暢銷。

不過,小說中大量俚語的使用,被很多批評家視為冒犯。主角霍爾頓喝酒、抽菸、滿口髒話,更是被當時許多圖書館和學校列為禁書。

諷刺的是,幾十年後,這本書又出現在許多圖書館和學校的薦讀書目上。

所以說,不論外部的評價如何,一本書到底如何,還是要我們自己去看。

02

上期關於《九故事》的推文底下,有讀者留言,說自己“幾次拿起《麥田》都沒有讀完,不知道作者通過描述一個差等生,想表達什麼意思。”

爆紅70年,這本書滿口髒話,卻欲罷不能


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番, 這本書到底有什麼意思。

先來說說“差等生”。

霍爾頓確實是個差等生,六門功課有五門不及格。但是,差等生又怎麼樣?

差等生就一文不值,要被徹底否定嗎?

如果你站在大人那一邊,或者說,站在現有秩序那一邊,肯定認為差生就是懶惰、無能、品質敗壞。

但作為曾經的學渣,我想稍稍為霍爾頓做一點辯護。

首先,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或者說,一個人好不好,和他的學習成績無關,最重要的是他的品性。

這裡有一個分歧,大人們是懶得去探究一個人的品性的,那很耗時,而他們沒有時間。

所以,他們會通過一些標籤去分辨,比如家境,比如成績。

但小孩子卻不管這麼多,他們和一個人交朋友,才不會在意那個人是不是校長的孩子,或者他成績有多好,關鍵是玩不玩得來。

但隨著人的成長,有些孩子也慢慢沾染了這些習氣,也許是父母的教育,也許是環境的影響,人的心性被蒙上了一層霧,行為也被規範起來。

相比之下,學渣在這方面,反而獲得了一些自由。

不論他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悄悄脫離了某些規範,獲得了一種別樣視角;不論他是積極還是消極的,在某種層面上,都成了既定秩序的反叛者。

霍爾頓就是這樣一個反叛者。當然,他的自覺性更強。

回想我的十六歲,功課也大多不及格,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被班主任視為眼中釘。

我向來知道,學渣與否,與一個人的品性無關。如果你一路看下去,定會發現,霍爾頓其實心裡純淨得很。

他不是完美的人,事實上,完美的人尤其可怕。他有點刻薄,但心腸不壞,他表現得很虎,但其實很慫。

他很矛盾,一方面討厭成年人的世界,一方面又對它感到好奇。它害怕成為虛偽成人的一員,所以想要逃離。

這本書,就是他逃離的嘗試。

02

看完這本書,我發現它其實是一個冒險故事,或者說公路小說

霍爾頓就像是堂吉訶德,一個反叛者,一個不會成功的英雄。

小說由第一人稱敘事展開,所有事件都發生在48小時內。也就是說,小說的時間跨度只有兩三天。

在這兩天三里,霍爾頓見了很多重要或不重要的人,比如斯潘塞老師,比如薩莉,甚至哥哥的朋友盧斯。很多時候,他只是不想一個人待著。

他還去了很多地方,比如紐約的火車站,酒店,酒吧,夜店,百老匯,博物館,夜裡的中央公園……他不停地走,似乎想擺脫什麼,卻總是徒勞。

他也遇見了不少事,最有趣的一件,是他在酒店電梯裡遇見一個拉皮條的,因此叫了一個妓女,但是沒有和她上床,最後反遭他們敲詐。

為什麼沒有和妓女上床?

他自我辯解道,“如果她是個歲數大的妓女,臉上再化一幅濃妝,給人的感覺就根本沒那麼可怕了。”

這個妓女太年輕了,實際上只是個孩子,這讓他感到難以忍受。

看這本書,你會發現故事裡沒有什麼激烈的劇情,也沒有高潮,甚至沒有第二個主角。故事線索,就是霍爾頓的遊蕩。

在遊蕩中,他時刻發表意見和評論,時刻鑽進意識深處,聯想種種往事。

整本書裡,有兩段對話,可以看作是霍爾頓的自白。如果想要了解作者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兩段對話可能尤為重要。

第一段是和薩莉,他的一個朋友。他們談起了未來。

在這裡,霍爾頓似乎一眼看透了成人世界的無聊:

“我們上了大學之後,不會有什麼好地方可去。我們會不得不乘電梯下樓,拎著手提箱什麼的……我會在一家公司工作,掙很多鈔票,坐的士或者麥迪遜大道上的巴士上班,整體看報紙、打橋牌,還去電影院看很多爛片、流行新片和新聞紀錄片……”

可以看得出來,他不想被這一切收服,竭力逃跑。

另一段是和妹妹菲比,菲比只有十歲,卻是他最喜歡的人。他還喜歡已經去世的弟弟艾裡,因為他們仍然純真。

菲比雖然年紀很小,但很聰明,一下就猜出霍爾頓被學校開除了。

菲比說,“你對發生的任何事情都不喜歡”。

緊接著,作者寫道,“這句話讓我沮喪極了。”

為什麼沮喪?因為這可能是事實,霍爾頓確實看什麼都不喜歡,但他又否定,不是的,他喜歡菲比,喜歡艾裡,甚至喜歡今天早上遇見的那兩個修女。

那兩個修女在故事裡很重要,她們代表著一種珍貴的品格,即使在成人身上,也沒有丟失。

但是,大抵上,他是很苦惱的,他不想成為這個汙糟成人世界的一員。

所以,當談到他想做什麼時,他說自己想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我老是想象一大群小孩在一大塊麥田裡玩一種遊戲,有幾千個,旁邊沒人——我是說沒有歲數大一點兒的——我是說只有我。我會站在一道破懸崖邊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個跑向懸崖的孩子——我是說要是他們跑起來不看方向,我就得從哪過來抓住他們。我整天就幹那種事,就當個麥田的守望者算了。”

他想維護這個純真的世界,不被侵犯和汙染。

03

十六歲,確實是一個敏感的年紀。

站在成人世界的門外,既好奇,又惶恐。如果足夠聰明,一定會發現生活可能就是一個巨大的陷阱,而未來並不可期。

霍爾頓厭惡虛偽,這裡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他是一個現代人。他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在這個年紀,他已經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了。

但其實,很多人對此是沒有覺察的。他們只是按照一種習以為常的規則,走進了成人世界的工廠,毫不遲疑。

這本書所以能夠打動許許多多人,可能就是因為,它鬆動了我們看世界的眼光,讓我們忽然想起那些可能已被拋棄了的純真。

王小波說,“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霍爾頓也發現了這一點,所以想要逃跑。

但終究逃不掉。

在小說的最後,霍爾頓本來想遠走高飛,去西部,找一個小木屋,獨自生活。但是,菲比留住了他,他看著菲比在旋轉木馬上高興的表情,也感到高興。

或許,他體會到了責任。或許他只是感受到了成長無法阻擋。

故事到此為止了。之後,他去了另外一所學校,繼續生活。他必須長大,也必須做出妥協。

這些,我們都看不到。他的未來會成為怎樣的一個人,我們也不可能知道了。

但,這兩天,是一個間隙,是永遠不可能成功的反叛。對在乎的人來說,有這兩天,或沒這兩天,很不一樣。

福克納說得好,他很少評價現代作品,但認為《麥田》很不一般:

“一個青年人,不管持有什麼古怪的主張,總有一天必須當一個成年人的,他會比某些人聰明,會比大多數人更加敏感,他也許是因為上帝使他頭腦裡有這樣的想法吧,他愛成年人,希望成為大人的一員,人類的一員,他想參加到人群裡去,但是失敗了。在我看來,他的悲劇不在於,如他或許會想的那樣,自己不夠堅強,不夠勇敢或是不值得被接受進人類。他的悲劇在於,當他企圖進入人類時,人類根本就不在那裡。”

04

讀這本書,彷彿又重新回到了那個迷茫、彷徨的青春期。

如今,我長大了,不得不學會了妥協,不再那麼堅硬、易碎。但可喜的是,我從來沒有變成我討厭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