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红70年,这本书满口脏话,却欲罢不能


爆红70年,这本书满口脏话,却欲罢不能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的第一本书,也是他唯一的长篇。

这本书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写了很久,在巴黎,在诺曼底,他带着手稿去了很多地方。只是都是短篇,没有连缀在一起。

直到1949年,他终于得空,这才闭门不出,写了一整年。

这一年,塞林格已经30岁,离少年时期已经很远,但这本书却让每一个少年都从中看到了自己。一出版就大为畅销。

不过,小说中大量俚语的使用,被很多批评家视为冒犯。主角霍尔顿喝酒、抽烟、满口脏话,更是被当时许多图书馆和学校列为禁书。

讽刺的是,几十年后,这本书又出现在许多图书馆和学校的荐读书目上。

所以说,不论外部的评价如何,一本书到底如何,还是要我们自己去看。

02

上期关于《九故事》的推文底下,有读者留言,说自己“几次拿起《麦田》都没有读完,不知道作者通过描述一个差等生,想表达什么意思。”

爆红70年,这本书满口脏话,却欲罢不能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番, 这本书到底有什么意思。

先来说说“差等生”。

霍尔顿确实是个差等生,六门功课有五门不及格。但是,差等生又怎么样?

差等生就一文不值,要被彻底否定吗?

如果你站在大人那一边,或者说,站在现有秩序那一边,肯定认为差生就是懒惰、无能、品质败坏。

但作为曾经的学渣,我想稍稍为霍尔顿做一点辩护。

首先,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或者说,一个人好不好,和他的学习成绩无关,最重要的是他的品性。

这里有一个分歧,大人们是懒得去探究一个人的品性的,那很耗时,而他们没有时间。

所以,他们会通过一些标签去分辨,比如家境,比如成绩。

但小孩子却不管这么多,他们和一个人交朋友,才不会在意那个人是不是校长的孩子,或者他成绩有多好,关键是玩不玩得来。

但随着人的成长,有些孩子也慢慢沾染了这些习气,也许是父母的教育,也许是环境的影响,人的心性被蒙上了一层雾,行为也被规范起来。

相比之下,学渣在这方面,反而获得了一些自由。

不论他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悄悄脱离了某些规范,获得了一种别样视角;不论他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在某种层面上,都成了既定秩序的反叛者。

霍尔顿就是这样一个反叛者。当然,他的自觉性更强。

回想我的十六岁,功课也大多不及格,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被班主任视为眼中钉。

我向来知道,学渣与否,与一个人的品性无关。如果你一路看下去,定会发现,霍尔顿其实心里纯净得很。

他不是完美的人,事实上,完美的人尤其可怕。他有点刻薄,但心肠不坏,他表现得很虎,但其实很怂。

他很矛盾,一方面讨厌成年人的世界,一方面又对它感到好奇。它害怕成为虚伪成人的一员,所以想要逃离。

这本书,就是他逃离的尝试。

02

看完这本书,我发现它其实是一个冒险故事,或者说公路小说

霍尔顿就像是堂吉诃德,一个反叛者,一个不会成功的英雄。

小说由第一人称叙事展开,所有事件都发生在48小时内。也就是说,小说的时间跨度只有两三天。

在这两天三里,霍尔顿见了很多重要或不重要的人,比如斯潘塞老师,比如萨莉,甚至哥哥的朋友卢斯。很多时候,他只是不想一个人待着。

他还去了很多地方,比如纽约的火车站,酒店,酒吧,夜店,百老汇,博物馆,夜里的中央公园……他不停地走,似乎想摆脱什么,却总是徒劳。

他也遇见了不少事,最有趣的一件,是他在酒店电梯里遇见一个拉皮条的,因此叫了一个妓女,但是没有和她上床,最后反遭他们敲诈。

为什么没有和妓女上床?

他自我辩解道,“如果她是个岁数大的妓女,脸上再化一幅浓妆,给人的感觉就根本没那么可怕了。”

这个妓女太年轻了,实际上只是个孩子,这让他感到难以忍受。

看这本书,你会发现故事里没有什么激烈的剧情,也没有高潮,甚至没有第二个主角。故事线索,就是霍尔顿的游荡。

在游荡中,他时刻发表意见和评论,时刻钻进意识深处,联想种种往事。

整本书里,有两段对话,可以看作是霍尔顿的自白。如果想要了解作者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两段对话可能尤为重要。

第一段是和萨莉,他的一个朋友。他们谈起了未来。

在这里,霍尔顿似乎一眼看透了成人世界的无聊:

“我们上了大学之后,不会有什么好地方可去。我们会不得不乘电梯下楼,拎着手提箱什么的……我会在一家公司工作,挣很多钞票,坐的士或者麦迪逊大道上的巴士上班,整体看报纸、打桥牌,还去电影院看很多烂片、流行新片和新闻纪录片……”

可以看得出来,他不想被这一切收服,竭力逃跑。

另一段是和妹妹菲比,菲比只有十岁,却是他最喜欢的人。他还喜欢已经去世的弟弟艾里,因为他们仍然纯真。

菲比虽然年纪很小,但很聪明,一下就猜出霍尔顿被学校开除了。

菲比说,“你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喜欢”。

紧接着,作者写道,“这句话让我沮丧极了。”

为什么沮丧?因为这可能是事实,霍尔顿确实看什么都不喜欢,但他又否定,不是的,他喜欢菲比,喜欢艾里,甚至喜欢今天早上遇见的那两个修女。

那两个修女在故事里很重要,她们代表着一种珍贵的品格,即使在成人身上,也没有丢失。

但是,大抵上,他是很苦恼的,他不想成为这个污糟成人世界的一员。

所以,当谈到他想做什么时,他说自己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老是想象一大群小孩在一大块麦田里玩一种游戏,有几千个,旁边没人——我是说没有岁数大一点儿的——我是说只有我。我会站在一道破悬崖边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个跑向悬崖的孩子——我是说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我就得从哪过来抓住他们。我整天就干那种事,就当个麦田的守望者算了。”

他想维护这个纯真的世界,不被侵犯和污染。

03

十六岁,确实是一个敏感的年纪。

站在成人世界的门外,既好奇,又惶恐。如果足够聪明,一定会发现生活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而未来并不可期。

霍尔顿厌恶虚伪,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他是一个现代人。他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在这个年纪,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但其实,很多人对此是没有觉察的。他们只是按照一种习以为常的规则,走进了成人世界的工厂,毫不迟疑。

这本书所以能够打动许许多多人,可能就是因为,它松动了我们看世界的眼光,让我们忽然想起那些可能已被抛弃了的纯真。

王小波说,“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霍尔顿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想要逃跑。

但终究逃不掉。

在小说的最后,霍尔顿本来想远走高飞,去西部,找一个小木屋,独自生活。但是,菲比留住了他,他看着菲比在旋转木马上高兴的表情,也感到高兴。

或许,他体会到了责任。或许他只是感受到了成长无法阻挡。

故事到此为止了。之后,他去了另外一所学校,继续生活。他必须长大,也必须做出妥协。

这些,我们都看不到。他的未来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我们也不可能知道了。

但,这两天,是一个间隙,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反叛。对在乎的人来说,有这两天,或没这两天,很不一样。

福克纳说得好,他很少评价现代作品,但认为《麦田》很不一般:

“一个青年人,不管持有什么古怪的主张,总有一天必须当一个成年人的,他会比某些人聪明,会比大多数人更加敏感,他也许是因为上帝使他头脑里有这样的想法吧,他爱成年人,希望成为大人的一员,人类的一员,他想参加到人群里去,但是失败了。在我看来,他的悲剧不在于,如他或许会想的那样,自己不够坚强,不够勇敢或是不值得被接受进人类。他的悲剧在于,当他企图进入人类时,人类根本就不在那里。”

04

读这本书,仿佛又重新回到了那个迷茫、彷徨的青春期。

如今,我长大了,不得不学会了妥协,不再那么坚硬、易碎。但可喜的是,我从来没有变成我讨厌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