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提倡“快樂教育”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遊遍古今中外


快樂教育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我認真回顧了我身邊,在我們那個小山村裡面,要想成龍成鳳,唯有讀書高。但,不像城市中的人一樣,逼著孩子讀書寫字,相反,大家都很佛系。為什麼呢,因為太多事情做,沒時間管,更不會為了輔導作業鬧的雞飛狗跳。會做就做,不會拉倒,山裡水裡任你玩,作業沒寫老師找上門也沒關係。孩子開心不鬧事就好。這算是快樂教育吧。

說說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姐妹,碩士、博士也不乏,重點是這些不被逼著讀書的,都是主動學習的,他們真的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和顏如玉。

再回看從小一起的同桌,他老爸對他的要求就一個,讀好書,每逢考試,他爸就會打電話到我家,你家娃考的怎麼樣,不如他啊,哦好的。啊,比他好,第二天我一定能看到他的青眼圈。他後來怎麼樣了,混的也不差,只是沒讀到什麼書,不影響他賺錢做老闆。

所以,你如果問快樂教育的孩子怎麼樣了,我想大部分都成了性格美好的人,且對教育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


運營官vivian



鳳146983974


描述:所謂快樂教育,就是家長希望孩子能有一個非常快樂的童年,所以不會給孩子什麼樣的學習壓力,孩子基本都是“玩著”度過小學階段的。

我是經過“快樂教育”的孩子,童年是沒有壓力,成年卻感受來自社會上,方方面面的壓力。我是70後,那時候一般父母都沒有什麼教育理念,孩子基本都是散養。


我們那代人能夠讀大學的很少。又正好趕上中專招生浪潮,大批大批的初中畢業生都去讀了中專。參加工作沒有幾年,又陸陸續續地下崗了。


我女兒在7歲時,跟著我來到了她爸爸工作的城市。,城裡人注重孩子的學習。我父母不想讓孩子太累了,不讓孩子去上學習班,放學後,就讓孩子出去玩兒。


週末別的孩子都去課外機構學習奧數、英語。我女兒還在家裡跳皮筋、踢毽子呢。


平時他的們不特別關心孩子的成績,認為小學那點兒東西,特別簡單,孩子會了就可以,沒必要非得要求她取得滿分。所以,我女兒學習成績一般。

學習這件事兒,真得是全靠孩子自己。“皇上不急,太監急”是沒有多大作用的。我女兒從小就有一個不服輸的性格。


她在小學五年級那年,開始知道要努力學習。自己覺得英語不好,提出要去補課,我當然很高心地答應了。


她經過努力的學習,結果她的英語成績越來越好,直到高中都是名列前茅。


她參加初中自主招生,考上了一所比較好的學校。從此,她就開始了努力學習的生涯。


她每天早上5點起床,晚上學習到夜裡11點。自己指定學習計劃,看書、聽英語、寫作業,學得特別有勁頭。


我妹妹的女兒,只比我女兒小兩歲。我妹妹上學時,學習特別刻苦。大學畢業後,工作兩年。結果結婚後,做起了買賣。她覺得上學時,學的東西都白費了,還浪費了自己的大好年華。


所以在自己孩子身上,絕對不會讓她走自己的老路。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就好,至於學習嘛,那都不重要。


將來最差就是跟自己一樣,做生意就行了。


妹妹的兒子在小學的時候,什麼課外課都沒有學習,也沒有學習其他才藝。放學了就是看電視、打遊戲、上網。


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佔全班中下游水平。考初中時,只考上了普通中學。妹夫想給孩子花自費,去一所重點高中,妹妹說沒有那個必要,哪個學校都一樣,到了高中再說吧。


這孩子進了普通初中,認識裡面有很多“貪玩”的孩子,初二就學會了逃學、吸菸、喝酒。


初中沒畢業時,學校就進行了多次家長談話,希望家長嚴加管束,積極配合學校工作。這時她們夫妻這才發現,無論怎樣管教自己的孩子,他都不肯聽話了。


初中畢業後,妹妹給孩子送到技校去學習。他在技校參加群毆,結果致一名學生重傷。妹妹不僅花了大筆醫療費,孩子被判少年管教一年半。


妹妹說:“我是想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有個輕鬆的學習過程。覺得學習不是那麼重要,不用跟我一樣,就算上了大學,也沒有什麼用。但是沒想到,他能這樣。”


現在,我的女兒如今已經讀了研究生,而妹妹的孩子卻在餐館打工。


這些年,我教過無數學,他們大多數已經走上了社會。最明顯的是第一批和第二批學生與近兩批學生的對比,前兩批學生在當時學習環境輕鬆,家人無管束,不努力學習,不為未來焦慮的孩子,僅有個別孩子如今生活比較輕鬆。


而當初家裡管教嚴格,自己悶頭苦學的學生,學業有成的特別多。大學畢業在祖國各地工作,生活比這些進行“快樂教育”的孩子好得多。


那些讀書時“快樂”的孩子,雖然“快樂”了十幾年,但是到了如今,沒有不後悔的。因為這個時代沒有文憑,哪個單位都不用,沒有專業技能,打工也只能做力工。


我的第一批學生是屬狗的,今年剛好過本命年。37歲的他們,正值身富力強的時候,工作穩定、家庭優越的,都開始孕育二胎了。


而那些無固定工作、收入不穩定的人,用自己的話說:“這一個孩子都不知道如何養活,再要一個那不是要我老命嗎?”

這批屬狗的孩子,對待下一代的教育可謂是“下了血本”。據我所知,尤其是當年那些沒有努力學習的學生,更願意為子女的教育投資。


他們知道自己當年所走的路是錯誤的,不想讓孩子重蹈覆轍。他們不再崇尚“快樂教育”。


每次提起“教育”,妹妹更是後悔。她覺得自己當初的做法多麼幼稚。每次提起她兒子,她都無地自容。


我們還得總去開解她,她說自己兒子,也總是埋怨她當初的做法。用一時的縱容,換來了他一生的“底層”。


妹妹有錢,給孩子買了樓、買車,但是孩子沒有文化,沒有教養,內心空虛。孩子自己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些都是父母給的,會被別人瞧不起。


很多90後,沒有受過“快樂教育”。就像我哥哥那樣,逼著孩子學習,送各種學習班,輔導班。沒有周末寒暑假的休息。孩子初中、高中、大學都是一直在花錢補課,才考得那麼理想。


現在這個屬龍的孩子,博士學歷,在政府機關工作,剛剛結婚,妻子是省重點高中的老師,小夫妻的未來一片光明。


我在教育工作中,看到很多“開明”,崇尚西方教育的父母,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童年,讓孩子享受“快樂教育”。他們對孩子的學習無底線、無要求,任其自由發展,結局大多差強人意。


我們想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不是讓孩子“自由散漫”地成長;不是對孩子學習成績的“放任自流”;不是對孩子的未來“毫無規劃”。


不能說孩子從小學各種知識才藝,他們就沒有玩兒的時間了。很多教育都是“寓教於樂”的,學習也並非是枯燥無味的。


你想給孩子怎樣的“快樂教育”呢?可以好好計劃一下哦!


荒海拾書


我說說自家孩子。我自己是教師。小孩讀的是985的大學。

我年輕的時候確實也受到“快樂教育”的影響。小學階段,我從來都沒要求孩子考滿分。甚至,我弟媳婦說:“人家孩子能考滿分,咱自家孩子考不了”的時候,我心裡對這樣的說法深深感到吃驚,對自家孩子的學習採取的做法卻不是那樣的。

小學低年級,孩子做完作業,家人吃完晚飯,一起去公園打羽毛球。我偶爾給孩子檢查檢查作業。有錯誤改正就好。不罰做,不額外增加作業。

寒暑假就出去旅遊,省內景點走走,偶爾去省外玩玩。我侄女現在都還記得,小時候經典的玩法是春天時爬山摘野菜!那時候也沒提倡陪伴是最好的長情。只是捨不得把孩子扔給誰。


小學高年級,孩子語文只考了60多分。我讓孩子把試卷給我看看,他不給,說:“下次考好了再給你看。”下一次考上了80分以上,才笑眯眯的把試卷給我看。

我經常詢問孩子學習狀況,在校情況。放學進家門,我會問,今天在學校高興嗎?或者說,最近上課聽得懂嗎?

初中的時候,學數學沒學懂。問孩子是要在網上聽老師講課呢,還是看老師上課的教案。孩子說,看教案。看完後,再問看懂沒,回答說,懂了。這樣就算了,不過多幹預,不瞎著急。

初中畢業孩子考上了省重點高中,高中畢業後,去了985院校。

我個人認為,每個人都有向上的心,孩子也一樣。長輩們相信孩子,就一定會有奇蹟!我的方式是不是愉快教育,我不能肯定回答。我能肯定的是,我一直幫助孩子對付問題。而不是幫助問題,對付孩子。




教育之象


我是一名高中老師,據我所知,提倡“快樂教育”的家長的孩子,多數都是很平庸的,主要是他們對“快樂教育”存在誤解。

昨天恰好一個已經在浙大讀計算機研究生的學生過來看我,我們進行了交流,他說他的大學和研究生生活比高中更忙,我問他苦不苦,他說沒覺著苦,挺好的,體現在也後悔當時自己不能再努力一下,如果本科就能考上浙大,那就太好了,因為浙大的本科教育太讓他羨慕了。我想他的想法能夠幫助大家理解“快樂學習”。

快樂學習,其實是學習快樂,是思想上的快樂,而不是行為上快樂。每做完一套題,每攻克一道難題,每考一次優異的成績,都能給他們帶來滿足和快樂。當別的學生在玩耍時,他們在學習;當別人在放假時,他們在學習,在別人眼中,他們學的真累,但在他們心中,學習是很享受的過程。我經常給學生舉例,你看到籃球場上那些男生一個個在太陽底下打籃球,累的汗流浹背,他們累不累,苦不苦呢?當然不累也不苦,因為他們在享受每一次成功突破、每一次投籃成功後的喜悅。如果把這種精神用到學習上,才是真正的“快樂學習”,才是真學霸。

然而,很多家長對快樂學習存在很大的誤解,認為快樂學習就是玩著學,就是想學就學想玩就玩,就是不給孩子學習壓力,說什麼不能讓孩子太累了,考什麼樣都無所謂。其實這是在害孩子,孩子自覺性形成是一個過程,有的孩子醒悟過來時,已經為時已晚了。在該努力的時候不努力,該吃苦時不吃苦,那麼該快樂的時候也就不會快樂了。

我想“快樂教育”和“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一樣,是容易被人誤解的教育理論。


贏在高三


曾經提倡"快樂教育"的家長們,他們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我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可以與大家分享。我有一個朋友,比我小五歲,小時候老賴著跟我玩,玩著玩著,成了我的忘年發小。後來我結婚生子,育有一對兒女,而且管教甚嚴。用孩子們的話說"老爸一言堂,法西斯"。但就是我這個"一言堂",把兒子送進了省城,把女兒送去了首都,都有房有車,月收入過萬。

我這個發小呢?結婚後生了兩個兒子,喜不自勝,寵愛有加。並義正嚴辭地對我宣佈:我的孩子必須實行快樂教育,決不像你天天強迫孩子做這做那。他說到做到,兩個孩子三四歲了,自己不會上廁所,不會穿衣服,甚至連吃飯都由父母勺喂。上學以後,兩孩子到校早遲隨意,但他對老師特別尊重,逢年過節,好酒好煙好吃的,都是親自奉送。別人給老師送禮,是想請老師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求其學習進步。而我這位發小,給老師送禮的目的,就是請求老師不要為難他的孩子,成績好歹不要老師負責,唯一的要求,只要孩子每天能快樂平安的到家就行。後來,兩孩子一個勉強讀完了初中,一個讀完了小學。

現在,這兩孩子都在廣州某工廠一線車間打工,據說初中生老大是班組長。最近發小給我打電話,告訴我一個好消息,說村裡給他家評上了精準扶貧戶,而且在鎮上給他分了一套扶貧房。我聽了後,真的很惆悵,應不應該給他道喜呢?

這個故事也許只是個例現象,不能代表所有。是不是應該提倡快樂教育,已有很多高人回答,我只是個說故事的。

我是莫姥爺,請大家關注我,謝謝閱讀。


莫姥爺6


來說個對比吧。

我絕對不是在快樂教育下長大的,家境一般,從小學到高中,媽媽一路陪讀,典型的虎媽貓爸教育模式。

按現在的話來說,有個雞血媽媽,要求考好的成績好的高中好的大學,從初中開始,幾乎沒有一個完整的暑假寒假,被輔導班排滿了,幾乎什麼都得學,有段時間吃個飯,都得跟別人比一比,人家吃了多少碗飯……

終於在一次月考之後,成績不理想排了班級第十一名,回家後拿著卷子一直被指責不努力考得差,我忍不住爆發了,哭著衝他們吼“你們只知道看成績,就不看看我的過程嗎?”,然後父母說了一句,我一直都忘不了的話,“你讓我們沒讀過書的人,不看成績不看卷子上的勾勾叉叉,還看什麼?”

他們就是這樣,固執的用自己的方式逼著我學習,不停的往前走。考上大學參加工作以後,回過頭再想,我其實很感謝他們對我狠,就是“你不努力自己爭取的話,我們什麼都給不了你。”



與之相反的是,我有個很羨慕很羨慕的對象,小C,她家境跟我一樣,按現在來說,她家是“快樂教育”,我上輔導班,她玩;我做作業,她玩,我考差被罵,她陪媽媽逛街;我媽像個老虎,她媽媽像個朋友。

她一路不溫不火,一般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到工作,我覺得她一直都沒什麼壓力挺快樂的。

結果有次聊天,她居然苦悶的說“她羨慕我!她不幸福!”她覺得父母不管她,而她不應該是這平平淡淡的樣子,我一臉訝然。

真是,我羨慕她,她羨慕我。


快樂教育固然可行,但快樂教育的前提,是你有底氣,孩子脫離家庭以後,依舊能靠自己的本事能力在社會上立足,能適應快速發展、競爭激烈的社會。

快樂教育的方式,是家長要拎得清楚,什麼管什麼不管,什麼是重點什麼可以歇一會,而不是放任自流啥事兒都不管。

快樂教育的初衷,是家長尊重孩子的天性興趣,引導他自主學習,讓孩子能享受童年和學習之外的時光,心理健康快樂的成長。


甜甜圈伐木累


我作為一個80後的媽媽,我們上學時沒有快樂教育。所以,等我有了孩子以後我是很主張快樂教育的,孩子6歲前給她報了她喜歡的繪畫,給她報了瑞思英語。。英語她不願意學我也沒強迫。。除此之外就沒給她報過別的班,想想她從小學到大學要痛苦16年,何必還要把她僅有的可以無憂無慮的前6年也佔據了。後來女兒上了西城一所重點小學。我專注工作,甩給了阿姨1年級和2年級上半學期我幾乎沒太管。。我曾說過,我不後悔讓我女兒擁有了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後悔她太快樂了,如果可以再來一次,我會讓她提前學英語,我會讓她上學前班,絕對不讓她零基礎入學。。我後悔在我早已決定她要去那所小學上學卻不提前瞭解,那所是英語特色校,純英文教學。。我後悔沒提前瞭解它們的上課進度,導致女兒沒有一門功課學得好。。我後悔早些沒有堅持讓她上英語課,告訴她持之以恆的重要性。。所以,二年級上完我辭職全職帶她。三年級別的孩子早已養成的學習習慣,我三年級帶她養成,手把手教她學習方法,不管颳風下雨,不管她怎麼耍賴也拉起她去上課,陪讀,明白那句話,孩子上各種班最後考驗的是家長,很多不是孩子堅持不下來而是家長先放棄治療了。。現在經常為了學習吼她,也會打她。。四年級最大的轉變知道自己努力了。。。我和她很認真的說過兩句話。。

第一,丫頭,媽媽理解你,寫不完的作業,考不完的試,背誦很煩,有時怎麼學都學不會。但是沒辦法,媽媽不是萬能的,我改變不了高考制度,改變不了這個唯學論的社會。你只有努力,以後才能有本事去和別人競爭。

第二 ,在一次打完她,我告訴她。。18歲,一本錄取通知書拍給我,你轉頭就走說你恨我,可以,我知道你有能力養活你自己了。我當媽的義務盡到了。。可你28的時候你哭著說你後悔沒好好學,丫頭,我沒辦法讓時間倒流。。


呆萌大眼貓


我就是“快樂成長”之後的孩子。我從上一年級的時候就是家裡經常沒人,我脖子上掛著一把家裡的鑰匙。早上我出門上學,父母還睡眼朦朧,我從他們錢包裡拿一塊錢買早餐。中午放學自己站在凳子上熱剩菜。或者去拿著茶几上的錢去吃飯。下午放學後,自己寫作業,然後約自己的小夥伴們玩耍。父母大概在我快睡覺的時候才回來。他們可能是去喝酒了也和能去唱歌了還有可能去打牌了。總之他們很忙,各忙各,從來不曾想我與我一樣大的孩子的父母是怎樣陪護的。就這樣一直上到大學之前。上大學的學校專業也都是自己在看。沒人問過我。我想,就這樣吧。那時候周迅的飄搖,我總聽得淚流滿面。

我現在二十七歲,大專畢業。我們家很民主,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想幹什麼就不幹什麼。不過我並不認為是我快樂了,而是我父母快樂了。在我最需要有人關心的時候他們並不在我身邊。在我迷茫時也沒人過問。在我想要放棄時,沒人鼓勵我。在我想要逃避時,沒人告訴我要面對。

不過好處就是,我遇到任何事情自己都能解決,在我父母朋友的眼裡我是個特別獨立自立靠譜的孩子,儘管學習不好。後來畢業,自己的工作也是自己找。沒人給我意見,家裡也沒本事把我塞進什麼好單位。我也是自己掙錢自己花。經常月月光,也沒存款。但是會給父母買東西。包括我結婚。我有一天通知我父母,我要結婚了。我與對方父母談我的彩禮與陪嫁。我自己準備好我的嫁妝以及我結婚時招待客人的一切。

所以說“快樂成長”的家長們,你們要明白究竟是誰快樂。學習本來就是個不快樂的事情,如果你陪伴著鼓勵著,你們最後會收穫一個快樂的結果。而放任著,如雜草一般生長,或許就如我一樣:平凡,平庸,獨立,倔強,甚至一意孤行,甚至不懂求助不懂依賴。

總之家長們,要麼努力工作,要麼好好陪孩子。說白了,給孩子要麼留下錢,要麼留下時間。如果為了自我享受而渾渾噩噩度過一生,你們的孩子也就如我一般普通。


秋逸162458451


我印象中,最早所謂的什麼素質教育,快樂教育都是北京傳來的,新聞媒體大肆宣傳,問題是人家高考和你不是一張試卷啊,你玩的起嗎?

我當年的高中是本地最好的重點高中,校長也玩快樂教育,所有人不補課,結果我上到高二暑假突然通知全體補課,那一屆高三考的太慘了,全省重點裡面倒數第一,校長下臺滾蛋,新來的校長第一件事就是補課。

到了這個時代,不是北京上海的學生,你就別去作死搞什麼快樂教育,真想的話,那你就送小孩讀國際學校,從幼兒園開始到高中,大學就是為了留學,他們對快樂教育素質教育認可度更好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