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億年前瀋陽下起隕石雨

19億年前瀋陽下起隕石雨

瀋陽農業大學後山11萬年前古人類遺址考古發掘現場和兩塊打製石器。

 瀋陽坐落在隕石坑內

瀋陽的地理位置正好處於長白山脈,大、小興安嶺和渤海、黃海的中樞,是遼東與遼西、遼東半島與東北大平原的連接點。地勢由東北向西南緩緩傾斜,西南部屬於遼河、渾河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大清一統志》言:“盛京形勢崇高,水土深厚。長白峙其東,醫閭拱其西,滄溟鴨綠繞其前,混同黑水縈其後。山川環衛,原隰沃饒。洵所謂天地之奧區也。”《盛京通志》所記:“盛京滄海朝宗,白山拱峙。渾河繞其西南,混同環其西北。締造鴻規,實基於此。”

今天,我們從空中俯視瀋陽,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北而南,遼河、蒲河、渾河,三水環繞;自西向東,千山和長白山餘脈,猶如兩臂擁這一方水土入懷。從瀋陽城向南,這一對臂膀支配洪荒之力,將綢緞般的千里沃野,鋪陳到大海……

瀋陽天文協會負責人於金池告訴記者,瀋陽這樣優越的地理形勢,是因為洪荒時代的一次偶然。

19億年前的一天,一顆45億年前形成的“星星”撞向地球,在接近地面的時候發生劇烈爆炸,“星星”解體後形成的碎塊化作隕石雨,散佈在瀋陽東南30公里的渾南區李相鎮上空。直到今天,一塊形似王冠的巨大隕石,仍氣魄非凡地矗立在瀋陽南部的饅首山上。它長160米,寬54米,高42米,重量約200萬噸,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體積最大、隕落時間最早的隕石,也是茫茫宇宙帶給瀋陽地區的厚重禮物。19億年前這場轟轟烈烈的隕石雨撞擊,讓沉寂幾十億年的地殼發生巨大改變。有專家推測,正是這樣劇烈的撞擊所帶來的地質結構鉅變,才讓遼南地區出現了豐富的鎂菱礦與滑石礦。這次撞擊形成了巨大的隕石地貌,然後再經過地殼運動,滄海桑田,才給瀋陽留下今天的河流、平原和山脈。

於金池介紹,1971年,遼寧省地質礦產局區調隊填制瀋陽地質圖時,根據群眾報礦線索,在瀋陽市渾南區李相鎮饅首山、滑石臺山(現更名為隕石山)等地找到一些“黑石頭”。經過遼寧省地質局的勘探、取樣、化驗,確定“黑石頭”沒有開採價值,為超鎂鐵質巖,但與吉林石隕石、俄羅斯庫納斯克石隕石的化學成分基本相同。

當時,地質勘探小分隊中有一位年輕的工程師,名叫張海亭。他堅信這些“黑石頭”是古代天外來客——隕石。此後,經過無數次的化學、物理分析,經過同位素測定,並請專家、學者鑑定,其論斷終於得到學術界的認可。在1997年北京國際地質大會上,他發表了《瀋陽古隕石》科學論文,得到與會120多個國家6000多名地質專家的一致認同。

11萬年前古人類會利用工具改造環境

考古證據表明,瀋陽在距今11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

著名考古學家郭大順介紹,2011年,瀋陽考古工作者在康平、法庫兩縣進行考古調查,共發現以康平縣王立崗窩堡東山遺存為主的舊石器時代地點14處,採集到石器1029件,其中包括石片、石核、石錘、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等。年代跨度為距今3萬年至1萬年,相當於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2012年,考古工作者對瀋陽農業大學後山舊石器時代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到2014年,在該遺址中發現了多個連續分佈的舊石器文化層,發掘出一組古人類在野外搭建的窩棚式建築遺蹟,出土了620餘件古人類加工和使用過的打製石器,包括尖狀器、雕刻器、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片、斷塊、礫石等。證明了早在11萬年前,瀋陽這片土地上就一直有人類繁衍生息,他們不但能製造石器工具,而且能利用這些工具改造生存和居住的環境。

瀋陽農業大學後山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不僅填補了瀋陽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空白,同是也將瀋陽先民的活動史提前了10萬多年。但至今沒有人知道,這批遠古人類是怎麼消失的。

舊石器時代的發現是一次“偶遇”

郭大順介紹,2012年4月的一天,瀋陽市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員正好走到了瀋陽農業大學後山的位置。“這塊地屬於農大果園,當時正值開春兒,土已被翻動。考古人員發現地表上幾塊石頭很像舊石器時代的石器。”瀋陽農業大學後山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純屬偶然。

針對窩棚式建築遺址的發掘,郭大順介紹說:“事實上發現的只是平面的三個點位,但這三個點位呈等邊三角形排列,點位兩兩相距4米左右,也就是說,古人類以三個點位為基點搭建了窩棚,也許還會在上面放一些茅草、樹枝等禦寒。”

“以往發現的同時代人類居住方式以穴居為主,而這次發現窩棚式的建築,說明當時我們瀋陽人的祖先已具備為自己創造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的能力。”郭大順表示。

瀋陽新石器時代存在三種文化類型

郭大順說,20世紀的考古發現,終於讓瀋陽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類型有了一個系統而完整的體系,那就是新樂下層文化類型、偏堡子文化類型、紅山文化類型,它們各具特點。

瀋陽新樂遺址代表的是新樂下層文化類型,反映的社會發展階段為母系氏族公社的鼎盛時期,與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中原的裴李崗文化、華北的磁山文化、長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大致處於同一歷史發展階段。“因此,新樂人可能過著財產公有、集團勞動、平均分配的社會生活。他們‘知其母,不知其父’,母系血緣在維繫氏族制度、確定世系和財產繼承權諸方面,都起著決定作用。”郭大順解釋說。新樂遺址的發現不僅將瀋陽地區人類部落居住和活動的歷史上溯到7000年前,同時也為東北地區史前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填補了遼河下游地區早期人類活動的空白。

位於新民的偏堡子新石器時代遺址稱為偏堡子文化,稍晚於新樂下層文化。其陶器以夾砂或夾滑石褐陶為主,燒成溫度比新樂下層陶器要高,素面較少,多數有紋飾。石器與新樂下層文化相似,有打製、磨製和細石器三類。這一文化類型在新民高臺山、前當堡、瀋陽新樂遺址裡同時存在。與大連小珠山中層的器物存在相似之處,距今4000年至5000年。

20世紀80年代,瀋陽考古工作者在康平、法庫、遼中等地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其文化遺址與紅山文化極其相似,稱為瀋陽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這一類型的陶器以泥質紅陶或夾砂紅陶為主,彩繪花紋多為黑彩,以平行帶狀紋為主,也有幾何紋、斜帶紋和渦旋紋。生產工具以打製、磨製和細石器為主。磨製石器中,帶有扶手的石磨棒比較特殊。考古學家一般認定這些遺存應屬於紅山文化晚期,距今5000年左右。

(瀋陽市考古研究所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