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石獅市有哪些名勝古蹟值得去看呢?

如茶3136


小編給您推薦一地,可以憑弔先賢,引發深思的好去處,這裡便是“再借亭”。

“再借亭”位於泉州石獅市蚶江鎮石湖村西南的“林鑾古渡”邊,這裡流傳著感人的故事。

據傳,此亭系明代蚶江一帶軍民為紀念曾櫻而建。曾櫻,字仲含,號二雲,江西省峽江縣人。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進士,授工部主事。曾櫻於崇禎四年(1631)任兵巡興泉道參政。(道是中國歷史上的地方行政或監察區劃。地方行政機關分省、道、府、縣4級。《聖祖實錄》卷三十三、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十 :康熙九年四月,西元1670年改置興泉道,領興化、泉州二府。)

曾櫻在興泉道任職期間,持身廉潔,為政公正,不畏強權,抗倭屢建奇功。他修路架橋,一心為民,政績突出,做了許多好事、辦了許多事實,“海氛清,民安生”。

在石獅市蚶江鎮石湖渡頭尾,有通濟橋的遺蹟。此橋相傳就是曾櫻所造。

後來曾櫻遭人陷害,時將奉調他往或入獄。當地兵民和泉郡士紳數百人上京叩闕,為曾櫻鳴冤,請求“再借”曾櫻任職。經一番曲折,事情終於大白於天下。帝悅,遂許“再借”曾櫻巡視興泉道。里人乃建碑亭志之。

再借亭”所在的蚶江鎮石湖港古碼頭,有一座天上聖母宮,亭即在宮前。

亭內石碑已斷為三截(1993年修復) ,上面有明代著名書法家張瑞圖書寫的“再借亭”三個大字。

亭內石碑高2.71米,寬0.93米,厚0.16米,右鐫“都指揮黃浮陽率部捕隊兵立”,左鐫“張瑞圖題”。碑的兩邊有風化不清的 194個小字,大意是:黃浮陽巡視泉州海道,見沿海無寇患,帆檣安行,百姓樂業,貨物豐盈,乃參政曾櫻之功。曾櫻時將奉調他往,老幼挽留不捨。帝許郡民“再借”曾櫻留任。

“文革”中,“再借亭”被拆除,碑斷裂,1986年有關部門收集重建,1992年9月被石獅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