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女人追求所謂的"精緻"後,直呼"臣妾做不到啊"

導讀: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才叫做精緻?是光鮮亮麗的外在表現,還是從容舒適的生活的方式?答案自在人心。

已婚女人追求所謂的

楊瀾說:"作為女人,你必須精緻,這是女人的尊嚴。"

現在離婚率有增無減,80%的原因,男人在外優秀,女人在家生鏽。

儼然形成了"事業是男人的形象,形象是女人的事業"這樣的一種現象。

但是已婚女人的美麗要在婚姻這把殺豬刀中時刻在線,保持魅力,那絲毫不亞於上戰場手起刀落打個漂亮又不失優雅的勝仗,要知道已婚女人工作之餘,還要陷於家務,教育孩子,照料家人。

為了對黃臉婆say no,做一個美廚娘,要從油價房價的漲跌中感到生活的情調,要從柴米油鹽中看到婚姻的浪漫,還要從日復一日的平淡中尋找將愛情進行到底的理由。

不知道多少已婚女人追求所謂的"精緻"後,能不能明白精緻主義的真諦。

已婚女人追求所謂的

01

閨蜜丹雅可以說是精緻主義的堅守者,對於她這種還能在婚姻中保持精緻的始終如一,我只能望而生畏,心生敬意。

結婚後的我,要在精緻的代價和堅守中苟延殘喘又上綱上線,只能心有餘而力不足得承認"臣妾做不到啊!"

丹雅也向我吐露,其實她之前的精緻不過是種偏執,而非真的精緻的生活。

丹雅的工作是服裝設計,因為本來就是搞設計的,又想晉升總監職位,所以穿衣風格肯定不能輸給那些資歷不如她的新人,上班的她需要光鮮亮麗,時刻保持魅力,hold得住當季新品。

這本無可厚非,工作需要,偏偏在婆婆眼裡就成了不安分,結婚了穿衣服也不低調,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可不是什麼婦道人家。

隨著結婚生子,時間消逝,已婚女人就扣上芳齡不在青春不在這些說詞,而漂亮也像握在手裡的沙,攥的越緊,流失的越快。

本來這已經就是對已婚女人面對身材走樣,容顏衰老的雪上加霜了,偏偏大眾還要口誅筆伐那些努力變美,笑對歲月的女人們,生搬硬套一些"安分守己"相夫教子的道理來限定這些遊走在精緻邊緣苟延殘喘的女人們。

本來只是價值觀的偏差,丹雅並沒有當一回事兒,可是最近婆婆要來城裡住一陣子,看到丹雅每天上班衣服不重樣的倒騰,就感覺丹雅做什麼都不對,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什麼買的芹菜貴了,什麼家裡的衣服太多了,還說丹雅的衣帽間面積太大了要拆掉重新規劃成第二個寶寶的房間。

反正就是各種雞蛋裡挑骨頭的找丹雅的不是。

已婚女人追求所謂的

02

丹雅知道婆婆的用意,雖然有苦也難言,也只能選擇忍一時風平浪靜。

可這天上小學的兒子也放周假了,吃完飯後,丹雅去收拾廚房,兒子就上前搶著刷碗,然後"咣噹"把盤子摔了,小孩子也不會處理,就弄傷手了。

這一弄傷手,可把丹雅婆婆心疼壞了,真的是把這幾天積攢的埋怨丹雅的話說到了極致。

"你看看你整天搞得花裡胡哨的,連個家務都做不好,還指望孩子給你做,我跟你講,我這個乖孫子手都割破了,都是你這個當媽的,一點務實的樣子都沒有。"

本來就是個家務小事,丹雅又何嘗想讓孩子受傷呢?受到婆婆一陣數落心裡怎麼也不是滋味。

回到房間,老公也陰陽怪氣的,說起了丹雅的不是,"你看看咱媽才來住幾天,你倆就硝煙四起的架勢,都說這婆媳是敵人,我看呀,沒錯,你說說你,咱媽在,你就不能別那麼精緻嗎?出門買個菜還穿個恨天高。"

兒子也告訴丹雅說:"媽媽,有的時候我覺得你就不像我媽,我都沒見你穿過圍裙,我覺得你穿的那麼美,化得那麼美的妝,總覺得讓你洗澡做家務是種浪費。"

已婚女人追求所謂的

你看,你既無法將自己打造成一座精緻的城堡,也無法得到家庭與工作的精緻的平衡,因為這種精緻主義"高處不勝寒",即使是一直追求精緻的女人也不得不直呼"臣妾做不到啊!"

聽到這些,丹雅突然就明白了,已婚女人的精緻在包裹著菜米油鹽姜醋茶中變了味道,精緻誠可貴,生活價更高啊!

我不知道多少女人能夠明白,"精緻"是一種生活態度和高度自控力。有的時候,過度的精緻倒不如坦然。

生活重心全部放在如何"表現得精緻"而不是"精緻的生活",這本身就是一種病態。

丹雅的精緻過於強調錶現,而缺少了生活的煙火氣。

其實精緻既不是外在的光鮮亮麗,也不是生活用品的高端嚴苛,或者完美主義的生活水準,而是一種心態,一種追求。是高度自控力下的"充實""舒適"和"自由""坦然"。

已婚女人追求所謂的

03

外在精緻沒有錯,那是你面對生活的保護色,精緻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已。

你能說那些大街上走路帶風,衣著華麗時尚,穿著噠噠響的細高跟,化著精緻的妝容,頭髮一絲不苟的梳起來或者燙的像反光的方便麵,飾品鑲嵌的blingbling的,是精緻。

那些穿搭簡單樸素,背個帆布包,素顏卻不磕磣,沒有閃光的在菜市場買菜的女人就不是精緻的嗎?

前者不屈不撓,後者不卑不亢,無論哪種,都令人歡喜,都是精緻。

素顏不會不精緻,粗茶淡飯也不會不精緻,開心的去追求生活都會是精緻的。

既然是精緻主義,那就少不了從容與優雅的面對時光的鹹豬手,歲月的殺豬刀。

但是多少女人能放下對那些一季一個色號的化妝單品的執念,能夠坦然接受婚姻中菜米油鹽姜醋茶的洗禮。

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若有精緻立於行,粉黛素顏兩相宜。

還記得一個自由撰稿人巫小詩曾經在朋友圈裡分享了她的一則事例。

她化了妝,穿搭漂亮的去買菜,有個店老是誇她口紅色號好看,背的包包漂亮,搞得她都不敢去那家店買菜了。

總覺得下次去的時候要換個新色號,搭配個新衣服,才能把之前的魅力精緻人設保住。

雖然內容過於真實,但是這也暴露了大部分女人追求精緻的偏差。

其實你不知道的是,下次你去買菜不塗口紅,店家說不定會覺得你氣色不錯,你的精緻完全不是因為你的口紅色,是因為你底子好。

你不背新的包包,店家也不會吐槽你的穿搭,反而會覺得你真實,坦然,依然是精緻模樣。

已婚女人追求所謂的

04

丹雅想明白之後,帶著婆婆去自己公司的商場專區買衣服,給婆婆講了講年輕人的穿衣理念,並讓婆婆選幾套適合自己的衣服,也為婆婆買了幾套衣服,這麼一番示好,婆媳關係得以緩和了。

丈夫還疑惑呢?"你倆不是敵人嗎?"

丹雅吐槽道,"我投敵了。"

丈夫自然也是笑的春光燦爛的,還放話,"家裡的衣帽間不夠大啊,媳婦,你說再給你弄多大就增加多大。"

丹雅也漸漸開始扔掉以前的清冷與"高處不勝寒"的精緻主義,開始追求充滿煙火氣的精緻主義,看她上班可以細高跟,下班可以穿圍裙,真的覺得這種女人才是所謂的精緻。

充滿了真實,也分外優雅。

一個女人在婚姻中就不可避免得要在雞毛蒜皮丈夫孩子中奔波,如果還把那些完美妝容,時尚單品奉為圭臬,那不是精緻,那是偏執。

真正精緻的女人是由內而外的從容與優雅,有自己的生活態度,選擇真實,選擇坦然,大眾的精緻主義,她選擇不盲目不盲從。

林語堂先生說"優雅的老去,也不失為一種美。"

而那些已婚女人們,請遠離"表現得精緻"的病態,選擇"精緻的生活"吧,這也是一種美。


【"花影故事"原創文章,圖片源於網絡。花影故事,你心中的故事,在晨曦陪你甦醒,在夜裡陪你安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