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惡行》人性之惡就在於,它深埋於本性之中

去年的一部《利器》,向我們普及了一種心理疾病——代理型孟喬氏綜合症。當時還有很多觀眾提出,現實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這種病症,近期的一部美劇——《惡行》,就為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不僅存在,並且比虛構的情節更加令人膽寒。最令人不寒而慄之處在於,這部劇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其實這個故事當初沒有被編入《美國犯罪故事》實在可惜,因為案件本身太具有美式的離奇驚悚性了。

美劇《惡行》人性之惡就在於,它深埋於本性之中

和《利器》一樣,這部劇是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關係,其實表現母親對女兒控制慾的作品並不少,比如2009年出品,帶有暗黑朋克風格的定格動畫《鬼媽媽》,雖然是奇幻色彩的動畫片,但看完令人脊背發涼。故事中小女孩卡羅琳爬進另一個世界的通道,在那裡,女巫的控制不過是障眼法,真正的大boss是卡羅琳的媽媽,在褪去母性和親情後,母親這一形象疾速地妖魔化,她對怪誕世界中的一切粗暴壓制,對女兒充滿了強壓的控制慾。雖然是動畫片,但詭譎的畫風和陰暗的隱喻感還是讓作為成人的我毛骨悚然了很久。

美劇《惡行》人性之惡就在於,它深埋於本性之中

還有2017年播出,由波瑠和影帝柳樂優彌主演的日劇《媽媽,不做你的女兒可以嗎》,母親看似溫柔慈祥,內心卻有著極強的控制慾,為了將女兒留在身邊,媽媽甚至親自去撩女兒的男友來阻止女兒的戀情。

美劇《惡行》人性之惡就在於,它深埋於本性之中

人類樂於讚頌母性的慈愛和偉大,但實際上在各種童話寓言裡,母性本身包含著孕育與死亡兩種極端的雙重性,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說,“人們總是隻承認母親的正面性是母性的本質,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文化和社會,但她的負面性卻始終存在於人的無意識中,威脅著我們”。上述的幾部作品,都是在剖析深層人性,從而窺見母性的這種負面性,但《惡行》中所表現的真實案件,則是極端變態的案例。

美劇《惡行》人性之惡就在於,它深埋於本性之中

《惡行》中的主角是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女,女兒身患多種疾病,長期依賴輪椅,媽媽則無微不至地照顧女兒,將女兒視為生命中的唯一。在她們居住的社區中,媽媽蒂蒂是一個人人傳頌的榜樣母親,她對女兒的不離不棄、不懼艱難,令她不僅贏得了眾人的讚歎,還能經常收到慈善機構的資助及善良群眾的捐助。

女兒吉普希已經超過十八歲,實際上她並不知道自己的真實年齡,看起來卻像一個兒童,她成日坐在輪椅上,頭髮被剃光,一副虛弱的病童模樣。

美劇《惡行》人性之惡就在於,它深埋於本性之中

在媽媽和女兒的世界裡,乍看甜蜜而溫馨,她們的房間、裝束,總是充滿迪士尼風格的粉藍配色、各種可愛的玩偶,媽媽與女兒相處的每一刻也都親密無間,媽媽為女兒剃髮、洗澡,不厭其煩地對女兒傾訴愛意,她們雖遭遇生活的不幸,但看起來樂觀勵志,令人感動。

美劇《惡行》人性之惡就在於,它深埋於本性之中

然而,過度的親密感讓我們漸漸覺察出異樣,母親每天給女兒吃各種藥物,因為她堅稱女兒患有各種罕見病症,並且是一個低智商兒;對女兒的一切行動過度限制,她經常偷聽女兒和別人的交談,禁止女兒和鄰居玩耍;在福利部門來家庭調查時,讓女兒臨時吃下安眠藥。

美劇《惡行》人性之惡就在於,它深埋於本性之中

實際上,已經有醫生對媽媽的行為產生了懷疑,她試圖在女兒在診室時勸誘她喝下可樂,以證明她並不對可樂過敏,還打電話暗示福利機構,女兒曾經做過的手術可能完全沒有必要,只是媽媽虛構了病情。然而,福利機構的調查並沒能查出異常,她們繼續扮演著一對可憐又可敬的親密母女。然而可怕的是,女兒其實具有行動能力,她在家時完全能自己行走,只是在媽媽的授命下坐輪椅。

美劇《惡行》人性之惡就在於,它深埋於本性之中

處於青春期的女兒已經開始有叛逆意識,但母親對她的控制更加變本加厲,女兒想化妝,母親堅決反對,只給她穿兒童式樣的衣服;女兒想使用社交網絡,母親只允許她和自己共用一個臉書賬號;母親不許女兒喝可樂吃甜食,女兒半夜偷吃引起蛀牙,母親就把她的所有牙齒拔掉,她強迫女兒用導管進食、戴呼吸器睡覺……

美劇《惡行》人性之惡就在於,它深埋於本性之中

女兒在漫展上遇到一個成年男人,產生愛意,終於揹著媽媽註冊了自己的臉書賬號……所以說母親的惡行能被曝光,事件能進一步進化成一樁離奇的案件,與互聯網離不開關係,在母親的嚴密控制下,女兒唯有通過互聯網才能與外界取得聯繫。

美劇《惡行》人性之惡就在於,它深埋於本性之中

劇之所以精彩,不僅在於真實案件本身的獵奇性,更因為母女二人的扮演者都貢獻了驚為天人的演技。母親的扮演者帕特麗夏·阿奎特,此前為人熟知的作品應該是《靈媒緝兇》,同樣也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作品。在今年初,她已憑藉《逃離丹尼莫拉》獲得第76屆美國電影金球獎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獎。她另一個為人熟知的身份是尼古拉斯凱奇的第一任妻子,當時尼古拉斯凱奇對她一見鍾情,可見她本身的美女屬性,然而在這部劇中,她卻扮演一個頭發蓬亂、有著肚腩的心理不正常的中年婦女,她的表演毫無違和感,將一個病態母親的反覆善變和神經質表現得纖毫畢現。

(帕特麗夏·阿奎特舊照)

美劇《惡行》人性之惡就在於,它深埋於本性之中

扮演女兒的喬伊·金在《天地之間》裡還是一個如洋娃娃般漂亮的小蘿莉,在該劇中剃光頭髮,戴上大框眼睛,把對母親的謹小慎微和長期壓抑下的扭曲順從感體現的非常具有代入感。與真實案件中的母女對比,她們不僅造型相似,連神情都有微妙的相似之處。

(上圖為劇照,下圖為案件真人)

美劇《惡行》人性之惡就在於,它深埋於本性之中

美劇《惡行》人性之惡就在於,它深埋於本性之中

當然,因為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這部劇並沒有什麼劇透可言。真實的案情是,蒂蒂突然在家中身中數刀死亡,女兒失蹤,警方發現一條臉書留言:“我把那個肥豬砍死了,強姦了她純潔的女兒”。在對周圍鄰居做筆錄時,一個女孩提到,吉普希其實在網上有一個秘密男友。警方追查之下發現,蒂蒂的死正是吉普希和她的男友所為。隨之發現的更驚人的真相是,吉普希是一個健康人,她根本沒有患病,不僅能走路,在不被媽媽強行剃髮後,也長出了濃密的頭髮,智商當然更沒有問題。

美劇《惡行》人性之惡就在於,它深埋於本性之中

劇的精彩之處就在於,即使我們在開頭就已知道了結尾的真相,但還是忍不住想看下去。在精湛的演技之外,敘事中對細節的極致擴大營造了一種微妙的瘋狂感,特別是運用古典音樂,利用歌詞的美好與真實惡行的反差造成一種怪誕的驚悚感。在女兒認識男友的過程中加入了更多戲劇化的演繹,將令人不安的節奏層層推薦。

美劇《惡行》人性之惡就在於,它深埋於本性之中

母親用變態的控制束縛甚至扭曲了女兒的人生,女兒用弒母的瘋狂行徑回報了母親。母親與女兒,究竟誰才是更惡的惡行?人性之惡就在於,它深埋於本性之中,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滲透進最親密的人際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