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聯想電腦質量很差,那麼為什麼有些公司採購還要買聯想,是不是有太多的貓膩?

浮雲72796904


你可以說聯想美帝良心,可以說聯想沒核心技術,配置低,性價比差,但是,聯想的質量,售後,服務,在國內都是首屈一指的。

最起碼,臺式機市場,聯想二十年打造的機箱設計非常優秀,當然這不是什麼核心技術,但確實不錯。配置性價比可定製化和市場需求迎合度,最起碼在中國,它比戴爾惠普做得好,做的比它好的,市場影響力又遠遠低於聯想。

售後就更加到位了,我南澳島,2002年,買了聯想電腦,電源壞了,打個電話給售後,當頭從汕頭坐車,坐船,坐車,加起來50多公里,2小時到我家樓下,打電話給我,上來拆機,換電源,測試,走人,不到半小時完事。

以前聯想也有自己都qdi品牌主板,一度還不錯,但很早就放棄了,要是做到現在不知道怎樣,自己能做內存主板顯卡也好啊,很遺憾。聯想的核心技術研發能力一直不行,但是,它質量服務是確實很好。


遊少偉


現在這種提法很多,但是並沒有什麼依據。而且很難想象一個世界級品牌,做工很差,質量堪憂,即便這樣,世界人民還在購買聯想,這些人什麼情況?做慈善嗎?可憐聯想?

2017年PC的幾個品牌銷售量,惠普第一,5880萬臺;聯想第二,5485.7萬臺;戴爾第三,4182.1萬臺;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蘋果第四,1966.1萬臺。其他剩下的品牌不說了,加起來也不超過惠普和聯想的銷量。

你可以說聯想不爭氣,只做品牌卻沒自有技術。這是他最大的軟肋,和中興手機一樣,依靠外來核心技術生存,萬一有類似問題,聯想也得垮。但卻不能說他質量不好,全靠上不得檯面的東西來生存。

為什麼有這種說法存在?第一,競品抹黑,這種情況很常見,比如為投標大項目做公關活動,比如有對自己不利的輿論,為轉移對自己不利的話題來抹黑;第二,買到存在問題產品的用戶為了發洩情緒,這種買到問題產品的情況確實會存在的,也是真實情況,網上很多,因為用戶基數大,看起來就比較多,其實,按銷量來比較,還是不算離譜的。考慮另一方面,對產品滿意的人或企業,並不會在網上宣傳,所以,看起來說有問題的人多。

作為網民,其實首先學會的是有自己的思想,不能懶,不願意動腦就會被洗腦。這麼多商品品牌,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問題,比如德系車,日系車,這種工藝成熟的產品,都會有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更別說PC這種更新換代很頻繁的產品了。現在拼的是售後服務,有問題能及時解決就是好的,解決不了或拖著不解決才是問題。



胖達翼翼


聯想品牌機不錯啊,小超市搞充值8年前買的什麼陽,每天開機10小時,全年無休,到現在就換了個開機按鈕,系統十分十分的穩定,帶四個攝像頭監控,一個無線智能雲,音箱一對,打印機兩臺(普通和熱敏),後邊線插得都有點心疼這臺老爺機了,可就是兵來將擋、來者不拒,沒有一丁點不適的感覺,至今屏幕清晰靚麗、色彩鮮豔,品牌機果然不錯!


機與電


嗨!這是兩個問題,題主,聯想質量好不好,和聯想電腦大量進採購名單,是兩件事情。

也就是說,不能因為聯想的產品質量好不好,來判斷他們在這件事情上有沒有貓膩。

題主大概會有這樣一個天真的假想:如果一個公司的產品好,那麼它進入一家企業或者機構,就不需要什麼貓膩,自然會被這家企業或者機構選中——我想,不管是題主,還是每位讀者,都不會如此天真到吳邪的地步吧?

那我們先說說聯想電腦質量的事情吧。

首先,聯想電腦的質量從來沒有好過。

聯想的發家史有兩件大事,第一件大事,聯想漢卡,這是由中科院科學家倪光南帶領研發的,為聯想攫取了前期的幾勺金。第二件大事,聯想由早期的代理國外品牌電腦,改為自己生產自有品牌電腦進行銷售,這為聯想隨後幾十年的長期利潤奠定了基礎——當然,也是因為這兩件事情,柳傳志定下了聯想“貿工技”的道路,從此和倪光南分道揚鑣,以後但凡聯想有些事情,倪光南都會跳出來針對聯想,或者說針對柳傳志。

這些個人恩怨我們不管,就說聯想與自有產品相關的兩個大事件,從一開始就沒有產品質量好的根基:聯想漢卡,當時由倪光南主持開發,科學家開發東西起來,功能自然很多——但是bug也多,很多問題是在倪光南的實驗室沒有出現,投入市場上一看,問題一大堆。當時柳傳志對這件事情的總結是,倪光南跑的太快,這一代的問題還沒有處理完畢,倪光南下一代的產品就開發出來了。如果有了解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的朋友知道,大凡技術大牛,都更喜歡開發新功能,而比較討厭解bug,倪光南當時也一樣,可問題是聯想漢卡是硬件,是用戶花錢買的啊!——這件事情,記錄在一本有“美化”聯想嫌疑的一本書《聯想風雲》,書中的內容柳傳志是點了頭的,可見當時的事件真相只可能比這個更壞,不可能更好。

那第二件事情,也就是聯想自己生產電腦呢?不樂觀。不樂觀有兩點,第一點,聯想當時做的事情與其叫生產電腦,不如叫“組裝電腦”來的好一些;第二點,當時,以至到今天,中國的電腦消費市場,都只教會聯想如何解決消費者,而不是如何解決產品問題。

今天大家大部分人都知道,當年生產品牌電腦,其實就是把每個部件公司的部件組裝到一起,而在這件事情上,聯想這類品牌商一般做三件事,第一,組裝,第二,檢測,第三,開發整合功能。一般來說,在部件上的質量和問題上,聯想有商務質疑權,沒有技術修改權,也就是說,一般某個部件有問題,聯想可以派商務和對方公司溝通,說這批貨我們不要了,但是您指望聯想解決這個部件的能力,抱歉,咱們還是談談世界和平的事兒吧…

與此類事情相反,有個案例,是華碩電腦的。當年華碩剛開始成立,做主板的時候(那個年代的臺灣公司大多是從配件生產做起。)有一次,一個大品牌公司找華碩主板的訂單,但是華碩當時發現那批貨產品質量有問題,就決定拒絕這批訂單,對方公司急了,說這個問題不重要,你給我貨吧,華碩說不行,不能出貨。大概是因為這個基因,華碩在大陸當時打出的品牌口號是:華碩品質,堅如磐石。——這裡面當然有公司對外宣傳的成分,但是一家公司宣傳什麼,一定程度上也知道他們的重點是什麼,宣傳自己質量好的,一般不會太差,但是聯想最有名的廣告詞卻是: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這句虛頭巴腦的廣告詞,當然,這與當時那個年代的整體浮華的整體風氣有關,整個大陸市場如此之大,信息如此不透明,各個公司僅僅靠信息不通暢就可以賺的盆滿缽滿,何必要把自己的質量弄好呢?

說到這裡就要說聯想電腦質量不會太好的第二個原因,市場機制。如果經歷過那個年代的消費者,大概會有一個印象,國外的品牌電腦(惠普,戴爾等),似乎質量會比國產的電腦,比如清華同方,甚至聯想好一些。當然,這看起來是個概率問題,實際上是個機制問題——大家認為一個電腦,為什麼不同品牌質量為什麼不一樣?是不同品牌的公司技術能力不同麼?不是的,個人電腦,尤其是筆記本,很早就是代工制了,也就是別的代工公司給他們造,比如廣達仁寶等,而代工制之下,決定一個品牌的電腦質量如何,其實是選料決定的。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瞭解過那個年代代工廠的一些細節,當時的流水線工人告訴過我:兩條流水線,一條是索尼的,一條是某國有品牌的,索尼公司對自己選料的要求,比如風扇,用料的價格是另外那個國產品牌電腦的近十倍(因為同一個選料,也存著很多公司的不同質量產品),你說,人家索尼的電腦質量能不好麼?

而為什麼索尼電腦的選料可以選這麼高價格呢?因為當時索尼公司(包括其他海外電腦公司),可以做到這麼高的品牌溢價:相同配置的一臺筆記本,國產的只能賣到8000,索尼可以賣到一萬二,就像今天的蘋果,價格貴那麼多,自然可以拿出一部分利潤,用更好的選料了。

那為什麼部分國產品牌的用貴的原材料的比較少呢?除了剛才說的利潤問題,還有一個就是市場問題——當時從宏觀上來說,海外品牌公司進入大陸的電腦,一定程度上是沿用海外的同樣標準的,比如戴爾,由於美國環境處罰嚴格,所以戴爾就只好把自己的質量做好,同時,出貨到中國的產品,質量也會好一些了(當然,據說後來也學雞賊了,針對中國大陸專門開闢產品生產線了,未經證實,只說這是可能),而相反,很多國產品牌公司呢?由於這些品牌都不是傳統生產電腦的(清華同方,北大方正,清華紫光,京東方,神州等),而且也沒有經歷過嚴苛的市場機制處罰環境的洗禮,同時當時消費者的電腦出了問題,由於沒今天互聯網這麼方便的把事兒鬧大的平臺,很多廠商用的辦法都是一招特別好用的辦法:管住媒體。

當然,我說的上面這些,並不是單獨指哪個品牌的“作惡”,而是一個時代下,信息不通暢,利潤又極高,市場監管不嚴格之下,一個本國品牌最有可能的最優解:那就是,利用這個利潤高,市場監管松,消費者需求大三方利好的窗口期之下,儘可能的打市場,而不是把質量做好——因為這在當時,與消費者的需求並不衝突,消費者要得是一臺便宜的電腦,質量麼,電腦城那麼多可以修,而且電腦不都是保修兩三年麼?而廠商的選料標準,只要兩三年不壞,總不能稱為是質量不好的產品吧?

在這種情況下,再往上提高產品質量,有什麼合理的理由呢?是能提高公司利潤,還是能帶來更大的市場份額?什麼?你跟我說自我要求,還有做產品的信仰?我們還是聊聊世界和平的事兒吧。

在這裡,我們需要澄清一件事,沒有企業道德這件事,當時的某些外企產品質量好,國內的某些產品質量差,不是因為外企的道德水平高,人員素質高,而是他們經歷過國際級別的競爭,與其說他們“好心”這麼為消費者考慮,不如說他們要是不這麼做,公司就會有問題,而一家國際公司的問題,處理起來就會更棘手。

所以我一向不同意以道德水平來要求商業公司,不僅一點用都沒有,而且顯得自己很幼稚,脫離商業規律來談商業道德,等同於釋迦牟尼耍流氓一樣的無稽。

好,我們的聯想,是否也會因為這樣的原因,選擇不怎麼好的原材料,而讓自己的產品質量變差呢?

我們只能說,以聯想當時的江湖地位,他的質量應該在國有品牌產品質量前幾名,但是他也因為先天和後天的不足,沒有提升質量的動力。比海外品牌的產品質量,應該是有不足的。

這件事情從聯想後來收購thinkpad可以側面看出來一部分,當時柳或者楊,對收購ThinkPad 對聯想的好處,其中一個解讀就是,可以提高聯想自有品牌產品的水平——這句話很藝術,自由品牌產品的什麼水平呢?質量?呵呵。

然後再來說說為什麼很多企業和政府機構會在這種情況下,採購聯想的產品——原因很簡單,人。

在當時電腦江湖,聯想電腦的質量可能不是最好的,配置可能不是最多的,但是有一樣東西,聯想敢說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了,那就是銷售能力。

很多業外人士聽到公司的銷售能力,想的第一件事情大概是一個業務員在電腦城裡賣東西,其實這是對公司級別的銷售人員的誤解了,以聯想這樣的公司來說,他們的銷售一般分為零售業務銷售,以及行業業務銷售,零售業務銷售,不是指這個聯想的銷售人員到店裡銷售電腦(這種事兒只有快倒閉的一個辦法也想不出電視公司領導人才能幹的出來,具體那家大家自己查),而是管理好聯想的每一家合作商家的店鋪,保證聯想的每個門店的產品擺放與聯想的意志一樣,並且保證每家門店的銷售員都會把聯想的產品會賣出去等等——這件事情,在當時的中國,只有聯想做到了。渠道管理是個大概念的東西,它是零售銷售的核心和精髓,聯想在這方面無疑是最厲害的,這個話題太大,以後有別的問題我再展開說。

然後我們說說聯想的行業能力。如果說聯想的零售銷售人員,主要的工作是保證零售店面會把自己的產品賣出去的話,那麼聯想的行業銷售人員,就是真刀真槍的自己在一次次的投標中,把產品賣出去。

大家可能沒概念,在當時的電腦公司中,做行業單一般有兩種做法,一種是電腦品牌公司找有行業銷售能力的銷售公司,通過這類公司賣出去產品,這種的好處是快,只要給的利潤足夠多,一定有客戶能夠把這個品牌的電腦賣出去,缺點是這些行業客戶牢牢的掌握在這些行業銷售公司手中,廠商手中其實是沒有行業關係和行業資源的,第二種做法,是品牌廠商的人員,(遇到大單)就自己上,用盡一切手法把自己的產品賣出去,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客戶直接接觸品牌廠商,廠商的活動空間大,而且客戶牢牢的掌握在品牌公司手裡,久而久之,這些行業銷售公司就會失去價值,成為品牌公司的附庸。

但是第二種的缺點也很明顯,對品牌公司自己銷售人員能力要求很高,而且佈局的人不能少,而且品牌必須有一定名氣,否則不好推。

而這些缺點,對於聯想來說,都不是問題,品牌麼,國產最大(據說現在聯想不是中國企業了?)人麼,聯想當時的業務人員應該是遠高於其他電腦公司的。

換言之,柳傳志沒有空口說白話,他確實做到了“貿工技”,在電腦時代,把聯想在貿這個層面,玩的其他品牌拍馬也趕不上。而在行業裡,大家的套路遠遠不止題主問的那個“聯想產品質量不好,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企業和機構採購”這麼幼稚。

我舉兩個例子說明這件事情:

一個,正常情況下,聯想獲勝。這種套路用的比較多,但招數不用新,管用就行。讓一個企業或者機構採購自己的產品,有時候和自己的產品質量一點關係都沒有,而可以用“改單”這種套路:改單的意思是,和採購方的關係足夠好,在採購需求中,將某個細節進行修改,以至於只與這家品牌的某個產品一致即可。比如我是A品牌的行業銷售人員,我和這家公司採購員關係很好,這次採購,他“不動聲色”的把電腦採購單的要求改成了“七個USB接口”,這個改動如此之小,以至於公司內部領導沒人會注意到但是這個改動又如此之大,以至於除了我們家公司的電腦外,其他品牌都做不到,這個單就是我的了。

當然,這種套路都是電腦行業銷售歷史裡的“非物質非文明遺產”,屬於業外人看不懂,業外人不再玩的套路了,畢竟時代在發展,行業在進步。

第二種套路,就有些春秋戰國兵法的味道了,孫子說“其上伐謀”,這個例子就有些這種意思,比如還是我,是A品牌公司的行業銷售人員,但是這次某企業的採購,已經提前被“安排”給另外一家品牌電腦了,我原本是沒機會的,但是就在競標的前一天,我請該品牌公司的負責這個行業銷售的人員吃了個飯,我直接說:你們公司的員工薪資結構是公資加獎金,我們公司的薪資結構是工資加提成,這個單子你就算拿到手了,你也不會有多少獎金,但是你讓我拿到手,我的提成咱倆平分。對方品牌公司的銷售人員一算這個賬,划得來,於是第二天,競標會上,該品牌的銷售人員直接不競標了,於是,我拿到了這一單。

以上兩個例子,我並不是獨指哪家電腦公司,而是想說兩件事,第一,企業採購哪家品牌的電腦產品,在幾十年前,就與這個品牌產品的產品質量一點關係都沒有了,這點,不僅行業銷售人員明白,企業採購人員明白,連企業用這些採購產品的員工都一清二楚。幾年前我在百度,用著卡到死的聯想think電腦工作,一句吐槽採購部門的想法都沒有,畢竟麼,大家都是在這裡上班,能理解的理解一下對方,不能理解的也找個理由理解一下對方,行業遊戲規則,不會因為一句吐槽而改變,不如不說。

第二點,是想讓大家知道,所謂的電腦行業,實際上普通消費者看到的世界,恰恰就是電腦品牌公司通過一系列運作,讓你“誤以為”是這樣的公司。比如聯想是民族品牌,買它等於愛國。比如你以為聯想的電腦品質好,是因為你去任何一個聯想門店,不僅銷售店員都有理有據的告訴你聯想的優勢,你誤以為“人家的銷售人員比誰誰的有素質多了,這個產品總沒錯”,再比如你看到的,聽到的公司裡都用的聯想的電腦,你“誤以為”這麼多公司都用。那一定質量不會差。

可是問題是,這都是“你以為”,你的“以為”,除了能夠現在或者未來給某家公司掏錢買他們的產品這件事情確定無疑之外,其他的都是海市蜃樓,是這家公司因為各種“折射”之後,投遞在你眼裡的“虛影”而已。

但是你抱怨不了什麼,第一,人家符合國家相關標準,人家是在自己的保修質量裡,選擇性價比最高的材料,既不會讓你挑出問題,又能讓自己利益最大化。第二,他們的行業人員到底如何拿下一個個採購單,你既不知道,你知道了也沒有意義。

這一切,都無關道德,這只是一家誕生於中國那個草莽時代,在那個時代走來,一路斬荊披棘,自己摸索出來的生存之道。

這個生存之道,原本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那個時代的聯想,簡直是必須誇的公司,一切質疑聯想,基本等於“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你想幹什麼?”而聯想,也非常“配合”的扮演者有社會道德的公司,關心公益,關心員工,關心民生,時不時說一些我們這樣的階層喜歡聽的,就像今天的某些如日中天的公司領導人的行為一樣——但我們千萬不要以為他在替我們說話,他只是很清楚,這樣說是他當前的最優解

而聯想是從什麼時候淡出我們的視野,再從什麼時候再次進入我們的視野的?如果你把這個時間拉出來,你大概就會理解為什麼今天會有人質疑聯想了。

沒錯,聯想是從移動互聯網的初期逐漸消失的,聯想在2010年時代,還推出過樂phone 這樣的智能手機,不吹不黑的說,這部手機在當時還算是一款比較有特色的手機,但是隨後聯想就在智能手機這個行業裡進進出出,而就在聯想這進進出出的幾年裡,發生了幾件大事:第一,智能手機取代電腦,成為人們的智能中心,第二,移動互聯網作為互聯網的延展,開始讓信息的傳遞速度無限加快。第三,人們對於手機的關注程度和PC相比,已經從性能往外觀,逼格,甚至不同的手機使用者,逐漸代表了一群人的性格,比如買魅族的人,和買小米或者華為的人,多少會有一些區別,這種區別已經有一定哦品牌異味了。

正是這三件事,讓聯想原本在這片陸地上的優勢如勢如破竹一般消失:智能手機取代電腦,這等於把聯想拉入了一個新的戰局,這個戰局裡,聯想之前的電腦經驗完全不到,而且還有副作用,以這種做電腦的心態和方法做出的手機,大概率事件是不倫不類,或者因循守舊。由於信息新的傳遞方式,導致在過去幾十年積澱下來的,以信息不對稱的方式賺取利潤的方式很難再成功,而且最關鍵的是,這種方式更容易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所以聯想業績好的時候大家不關心不傳播不點贊,結果聯想被摘牌了,得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吃瓜群眾每天吃了這麼多瓜,看到這個消息恨不得奔走相告來緩解腹脹的壓力。而人們對手機這種產品從功能關注到有特殊訴求,註定了一家公司除了會做手機,還得講出這個手機的性格,而這件事情,對於花了幾年還沒有把自己基礎的手機戰略理清楚的聯想來說,無疑又是一道送命題。

換言之,聯想在自己的時代,利用民族情緒而創造了自己的帝國,而且也用了,至少是默許了很多我們看不到,或者不願看的手段來維持自己的市場地位,這裡不值得讚歎他的成績,也不值得不齒他的手段,因為在那個時代,誰都在用。

而今天,這些因為這些手段的失效,而讓聯想的缺點暴露無遺,甚至已經到了人們有一種類似被騙的感覺時,這事情既不值得幸災樂禍,也不值得悲憫同情,這只是又一個因為時代變化,導致自己的積澱快速時間內優勢消失的典型公司。

任何企業在輝煌或者走向輝煌的時候,一定會粉飾自己的美,甚至粉飾到自己都不信的時候,這時候你看到的這個企業,不過是個“假善美”的企業,等到這個企業開始過了高峰,必然來不及再粉飾,一切都會展露無疑,這既是它的宿命,也是它的報應。

有句話說得好,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這個世界,只要時間一直持續,這個規律就會一直延續下去。

至此,算是回答了題主那個問題了。但是其實只回答了題主的表面意思,題主其實想說的內心意思是:聯想並不是你們想象的那麼牛逼,甚至有些虛偽和可惡,否則它怎麼可能在產品質量如此一般的情況下,有那麼多采購量?

而答案區也一如既往地按照題主的意圖,再把聯想口誅筆伐一遍,打了嘴炮。

但是我其實想說的是,會不會將來也有另外一個聯想,在如日中天的時候是人們對最完美企業和領導人呃所有想象,在其衰落的時候也會暴露無數問題,人們發現自己被騙的時候如此之憤怒,以至於出現幾乎全民性的牆倒眾人推現象。如果有,如何避免自己成為那樣的企業?

很抱歉,這樣的現象,很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如果要規避,意味著儘量別吹牛。

可是在今天,找到不吹牛的公司,這個概率小於你讓馬雲當眾承認他是個愛錢的人。

而且今天,已經有一些公司有這樣的苗頭了,若干年後,你要在看到有人在頭條上問某某公司既然A如何如何,那麼為什麼他的B如何如何?之類的問題,別奇怪,這只是另一個企業走了聯想的老路。

僅此而已。

我是江南沐雨,《眾神聊齋》作者


沐雨縱橫眾神聊齋


我只想說:聯想與時俱進。懂得應對網絡與情。


行動勝於千言


就PC機和筆記本電腦,如果聯想的差,就幾乎沒有好的了。


吉家凡


我們單位現在辦公全都是聯想電腦(包括手提)+惠普打印機。質量信得過


achen529


因為貴啊。。。


瀟灑哥73993184


我來說下,這個其實很好回答,因為領導需要吃回扣啊。



飛翔的屠夫佬


本人曾在電腦廠家工作過,很多年前公司曾對主流國產品牌作過測試,可以肯定的說,聯想質量不好也不壞,它的優勢是用一般的零組件生產出質量尚可的產品,價格是最貴的,質量最好的那家,已經被市場淘汰的,那是廈門一家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