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联想电脑质量很差,那么为什么有些公司采购还要买联想,是不是有太多的猫腻?

浮云72796904


你可以说联想美帝良心,可以说联想没核心技术,配置低,性价比差,但是,联想的质量,售后,服务,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

最起码,台式机市场,联想二十年打造的机箱设计非常优秀,当然这不是什么核心技术,但确实不错。配置性价比可定制化和市场需求迎合度,最起码在中国,它比戴尔惠普做得好,做的比它好的,市场影响力又远远低于联想。

售后就更加到位了,我南澳岛,2002年,买了联想电脑,电源坏了,打个电话给售后,当头从汕头坐车,坐船,坐车,加起来50多公里,2小时到我家楼下,打电话给我,上来拆机,换电源,测试,走人,不到半小时完事。

以前联想也有自己都qdi品牌主板,一度还不错,但很早就放弃了,要是做到现在不知道怎样,自己能做内存主板显卡也好啊,很遗憾。联想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一直不行,但是,它质量服务是确实很好。


游少伟


现在这种提法很多,但是并没有什么依据。而且很难想象一个世界级品牌,做工很差,质量堪忧,即便这样,世界人民还在购买联想,这些人什么情况?做慈善吗?可怜联想?

2017年PC的几个品牌销售量,惠普第一,5880万台;联想第二,5485.7万台;戴尔第三,4182.1万台;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苹果第四,1966.1万台。其他剩下的品牌不说了,加起来也不超过惠普和联想的销量。

你可以说联想不争气,只做品牌却没自有技术。这是他最大的软肋,和中兴手机一样,依靠外来核心技术生存,万一有类似问题,联想也得垮。但却不能说他质量不好,全靠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来生存。

为什么有这种说法存在?第一,竞品抹黑,这种情况很常见,比如为投标大项目做公关活动,比如有对自己不利的舆论,为转移对自己不利的话题来抹黑;第二,买到存在问题产品的用户为了发泄情绪,这种买到问题产品的情况确实会存在的,也是真实情况,网上很多,因为用户基数大,看起来就比较多,其实,按销量来比较,还是不算离谱的。考虑另一方面,对产品满意的人或企业,并不会在网上宣传,所以,看起来说有问题的人多。

作为网民,其实首先学会的是有自己的思想,不能懒,不愿意动脑就会被洗脑。这么多商品品牌,多多少少都会有点问题,比如德系车,日系车,这种工艺成熟的产品,都会有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更别说PC这种更新换代很频繁的产品了。现在拼的是售后服务,有问题能及时解决就是好的,解决不了或拖着不解决才是问题。



胖达翼翼


联想品牌机不错啊,小超市搞充值8年前买的什么阳,每天开机10小时,全年无休,到现在就换了个开机按钮,系统十分十分的稳定,带四个摄像头监控,一个无线智能云,音箱一对,打印机两台(普通和热敏),后边线插得都有点心疼这台老爷机了,可就是兵来将挡、来者不拒,没有一丁点不适的感觉,至今屏幕清晰靓丽、色彩鲜艳,品牌机果然不错!


机与电


嗨!这是两个问题,题主,联想质量好不好,和联想电脑大量进采购名单,是两件事情。

也就是说,不能因为联想的产品质量好不好,来判断他们在这件事情上有没有猫腻。

题主大概会有这样一个天真的假想:如果一个公司的产品好,那么它进入一家企业或者机构,就不需要什么猫腻,自然会被这家企业或者机构选中——我想,不管是题主,还是每位读者,都不会如此天真到吴邪的地步吧?

那我们先说说联想电脑质量的事情吧。

首先,联想电脑的质量从来没有好过。

联想的发家史有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联想汉卡,这是由中科院科学家倪光南带领研发的,为联想攫取了前期的几勺金。第二件大事,联想由早期的代理国外品牌电脑,改为自己生产自有品牌电脑进行销售,这为联想随后几十年的长期利润奠定了基础——当然,也是因为这两件事情,柳传志定下了联想“贸工技”的道路,从此和倪光南分道扬镳,以后但凡联想有些事情,倪光南都会跳出来针对联想,或者说针对柳传志。

这些个人恩怨我们不管,就说联想与自有产品相关的两个大事件,从一开始就没有产品质量好的根基:联想汉卡,当时由倪光南主持开发,科学家开发东西起来,功能自然很多——但是bug也多,很多问题是在倪光南的实验室没有出现,投入市场上一看,问题一大堆。当时柳传志对这件事情的总结是,倪光南跑的太快,这一代的问题还没有处理完毕,倪光南下一代的产品就开发出来了。如果有了解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的朋友知道,大凡技术大牛,都更喜欢开发新功能,而比较讨厌解bug,倪光南当时也一样,可问题是联想汉卡是硬件,是用户花钱买的啊!——这件事情,记录在一本有“美化”联想嫌疑的一本书《联想风云》,书中的内容柳传志是点了头的,可见当时的事件真相只可能比这个更坏,不可能更好。

那第二件事情,也就是联想自己生产电脑呢?不乐观。不乐观有两点,第一点,联想当时做的事情与其叫生产电脑,不如叫“组装电脑”来的好一些;第二点,当时,以至到今天,中国的电脑消费市场,都只教会联想如何解决消费者,而不是如何解决产品问题。

今天大家大部分人都知道,当年生产品牌电脑,其实就是把每个部件公司的部件组装到一起,而在这件事情上,联想这类品牌商一般做三件事,第一,组装,第二,检测,第三,开发整合功能。一般来说,在部件上的质量和问题上,联想有商务质疑权,没有技术修改权,也就是说,一般某个部件有问题,联想可以派商务和对方公司沟通,说这批货我们不要了,但是您指望联想解决这个部件的能力,抱歉,咱们还是谈谈世界和平的事儿吧…

与此类事情相反,有个案例,是华硕电脑的。当年华硕刚开始成立,做主板的时候(那个年代的台湾公司大多是从配件生产做起。)有一次,一个大品牌公司找华硕主板的订单,但是华硕当时发现那批货产品质量有问题,就决定拒绝这批订单,对方公司急了,说这个问题不重要,你给我货吧,华硕说不行,不能出货。大概是因为这个基因,华硕在大陆当时打出的品牌口号是:华硕品质,坚如磐石。——这里面当然有公司对外宣传的成分,但是一家公司宣传什么,一定程度上也知道他们的重点是什么,宣传自己质量好的,一般不会太差,但是联想最有名的广告词却是: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句虚头巴脑的广告词,当然,这与当时那个年代的整体浮华的整体风气有关,整个大陆市场如此之大,信息如此不透明,各个公司仅仅靠信息不通畅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何必要把自己的质量弄好呢?

说到这里就要说联想电脑质量不会太好的第二个原因,市场机制。如果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消费者,大概会有一个印象,国外的品牌电脑(惠普,戴尔等),似乎质量会比国产的电脑,比如清华同方,甚至联想好一些。当然,这看起来是个概率问题,实际上是个机制问题——大家认为一个电脑,为什么不同品牌质量为什么不一样?是不同品牌的公司技术能力不同么?不是的,个人电脑,尤其是笔记本,很早就是代工制了,也就是别的代工公司给他们造,比如广达仁宝等,而代工制之下,决定一个品牌的电脑质量如何,其实是选料决定的。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了解过那个年代代工厂的一些细节,当时的流水线工人告诉过我:两条流水线,一条是索尼的,一条是某国有品牌的,索尼公司对自己选料的要求,比如风扇,用料的价格是另外那个国产品牌电脑的近十倍(因为同一个选料,也存着很多公司的不同质量产品),你说,人家索尼的电脑质量能不好么?

而为什么索尼电脑的选料可以选这么高价格呢?因为当时索尼公司(包括其他海外电脑公司),可以做到这么高的品牌溢价:相同配置的一台笔记本,国产的只能卖到8000,索尼可以卖到一万二,就像今天的苹果,价格贵那么多,自然可以拿出一部分利润,用更好的选料了。

那为什么部分国产品牌的用贵的原材料的比较少呢?除了刚才说的利润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市场问题——当时从宏观上来说,海外品牌公司进入大陆的电脑,一定程度上是沿用海外的同样标准的,比如戴尔,由于美国环境处罚严格,所以戴尔就只好把自己的质量做好,同时,出货到中国的产品,质量也会好一些了(当然,据说后来也学鸡贼了,针对中国大陆专门开辟产品生产线了,未经证实,只说这是可能),而相反,很多国产品牌公司呢?由于这些品牌都不是传统生产电脑的(清华同方,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京东方,神州等),而且也没有经历过严苛的市场机制处罚环境的洗礼,同时当时消费者的电脑出了问题,由于没今天互联网这么方便的把事儿闹大的平台,很多厂商用的办法都是一招特别好用的办法:管住媒体。

当然,我说的上面这些,并不是单独指哪个品牌的“作恶”,而是一个时代下,信息不通畅,利润又极高,市场监管不严格之下,一个本国品牌最有可能的最优解:那就是,利用这个利润高,市场监管松,消费者需求大三方利好的窗口期之下,尽可能的打市场,而不是把质量做好——因为这在当时,与消费者的需求并不冲突,消费者要得是一台便宜的电脑,质量么,电脑城那么多可以修,而且电脑不都是保修两三年么?而厂商的选料标准,只要两三年不坏,总不能称为是质量不好的产品吧?

在这种情况下,再往上提高产品质量,有什么合理的理由呢?是能提高公司利润,还是能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什么?你跟我说自我要求,还有做产品的信仰?我们还是聊聊世界和平的事儿吧。

在这里,我们需要澄清一件事,没有企业道德这件事,当时的某些外企产品质量好,国内的某些产品质量差,不是因为外企的道德水平高,人员素质高,而是他们经历过国际级别的竞争,与其说他们“好心”这么为消费者考虑,不如说他们要是不这么做,公司就会有问题,而一家国际公司的问题,处理起来就会更棘手。

所以我一向不同意以道德水平来要求商业公司,不仅一点用都没有,而且显得自己很幼稚,脱离商业规律来谈商业道德,等同于释迦牟尼耍流氓一样的无稽。

好,我们的联想,是否也会因为这样的原因,选择不怎么好的原材料,而让自己的产品质量变差呢?

我们只能说,以联想当时的江湖地位,他的质量应该在国有品牌产品质量前几名,但是他也因为先天和后天的不足,没有提升质量的动力。比海外品牌的产品质量,应该是有不足的。

这件事情从联想后来收购thinkpad可以侧面看出来一部分,当时柳或者杨,对收购ThinkPad 对联想的好处,其中一个解读就是,可以提高联想自有品牌产品的水平——这句话很艺术,自由品牌产品的什么水平呢?质量?呵呵。

然后再来说说为什么很多企业和政府机构会在这种情况下,采购联想的产品——原因很简单,人。

在当时电脑江湖,联想电脑的质量可能不是最好的,配置可能不是最多的,但是有一样东西,联想敢说第二,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了,那就是销售能力。

很多业外人士听到公司的销售能力,想的第一件事情大概是一个业务员在电脑城里卖东西,其实这是对公司级别的销售人员的误解了,以联想这样的公司来说,他们的销售一般分为零售业务销售,以及行业业务销售,零售业务销售,不是指这个联想的销售人员到店里销售电脑(这种事儿只有快倒闭的一个办法也想不出电视公司领导人才能干的出来,具体那家大家自己查),而是管理好联想的每一家合作商家的店铺,保证联想的每个门店的产品摆放与联想的意志一样,并且保证每家门店的销售员都会把联想的产品会卖出去等等——这件事情,在当时的中国,只有联想做到了。渠道管理是个大概念的东西,它是零售销售的核心和精髓,联想在这方面无疑是最厉害的,这个话题太大,以后有别的问题我再展开说。

然后我们说说联想的行业能力。如果说联想的零售销售人员,主要的工作是保证零售店面会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的话,那么联想的行业销售人员,就是真刀真枪的自己在一次次的投标中,把产品卖出去。

大家可能没概念,在当时的电脑公司中,做行业单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电脑品牌公司找有行业销售能力的销售公司,通过这类公司卖出去产品,这种的好处是快,只要给的利润足够多,一定有客户能够把这个品牌的电脑卖出去,缺点是这些行业客户牢牢的掌握在这些行业销售公司手中,厂商手中其实是没有行业关系和行业资源的,第二种做法,是品牌厂商的人员,(遇到大单)就自己上,用尽一切手法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客户直接接触品牌厂商,厂商的活动空间大,而且客户牢牢的掌握在品牌公司手里,久而久之,这些行业销售公司就会失去价值,成为品牌公司的附庸。

但是第二种的缺点也很明显,对品牌公司自己销售人员能力要求很高,而且布局的人不能少,而且品牌必须有一定名气,否则不好推。

而这些缺点,对于联想来说,都不是问题,品牌么,国产最大(据说现在联想不是中国企业了?)人么,联想当时的业务人员应该是远高于其他电脑公司的。

换言之,柳传志没有空口说白话,他确实做到了“贸工技”,在电脑时代,把联想在贸这个层面,玩的其他品牌拍马也赶不上。而在行业里,大家的套路远远不止题主问的那个“联想产品质量不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企业和机构采购”这么幼稚。

我举两个例子说明这件事情:

一个,正常情况下,联想获胜。这种套路用的比较多,但招数不用新,管用就行。让一个企业或者机构采购自己的产品,有时候和自己的产品质量一点关系都没有,而可以用“改单”这种套路:改单的意思是,和采购方的关系足够好,在采购需求中,将某个细节进行修改,以至于只与这家品牌的某个产品一致即可。比如我是A品牌的行业销售人员,我和这家公司采购员关系很好,这次采购,他“不动声色”的把电脑采购单的要求改成了“七个USB接口”,这个改动如此之小,以至于公司内部领导没人会注意到但是这个改动又如此之大,以至于除了我们家公司的电脑外,其他品牌都做不到,这个单就是我的了。

当然,这种套路都是电脑行业销售历史里的“非物质非文明遗产”,属于业外人看不懂,业外人不再玩的套路了,毕竟时代在发展,行业在进步。

第二种套路,就有些春秋战国兵法的味道了,孙子说“其上伐谋”,这个例子就有些这种意思,比如还是我,是A品牌公司的行业销售人员,但是这次某企业的采购,已经提前被“安排”给另外一家品牌电脑了,我原本是没机会的,但是就在竞标的前一天,我请该品牌公司的负责这个行业销售的人员吃了个饭,我直接说:你们公司的员工薪资结构是公资加奖金,我们公司的薪资结构是工资加提成,这个单子你就算拿到手了,你也不会有多少奖金,但是你让我拿到手,我的提成咱俩平分。对方品牌公司的销售人员一算这个账,划得来,于是第二天,竞标会上,该品牌的销售人员直接不竞标了,于是,我拿到了这一单。

以上两个例子,我并不是独指哪家电脑公司,而是想说两件事,第一,企业采购哪家品牌的电脑产品,在几十年前,就与这个品牌产品的产品质量一点关系都没有了,这点,不仅行业销售人员明白,企业采购人员明白,连企业用这些采购产品的员工都一清二楚。几年前我在百度,用着卡到死的联想think电脑工作,一句吐槽采购部门的想法都没有,毕竟么,大家都是在这里上班,能理解的理解一下对方,不能理解的也找个理由理解一下对方,行业游戏规则,不会因为一句吐槽而改变,不如不说。

第二点,是想让大家知道,所谓的电脑行业,实际上普通消费者看到的世界,恰恰就是电脑品牌公司通过一系列运作,让你“误以为”是这样的公司。比如联想是民族品牌,买它等于爱国。比如你以为联想的电脑品质好,是因为你去任何一个联想门店,不仅销售店员都有理有据的告诉你联想的优势,你误以为“人家的销售人员比谁谁的有素质多了,这个产品总没错”,再比如你看到的,听到的公司里都用的联想的电脑,你“误以为”这么多公司都用。那一定质量不会差。

可是问题是,这都是“你以为”,你的“以为”,除了能够现在或者未来给某家公司掏钱买他们的产品这件事情确定无疑之外,其他的都是海市蜃楼,是这家公司因为各种“折射”之后,投递在你眼里的“虚影”而已。

但是你抱怨不了什么,第一,人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人家是在自己的保修质量里,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既不会让你挑出问题,又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第二,他们的行业人员到底如何拿下一个个采购单,你既不知道,你知道了也没有意义。

这一切,都无关道德,这只是一家诞生于中国那个草莽时代,在那个时代走来,一路斩荆披棘,自己摸索出来的生存之道。

这个生存之道,原本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那个时代的联想,简直是必须夸的公司,一切质疑联想,基本等于“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想干什么?”而联想,也非常“配合”的扮演者有社会道德的公司,关心公益,关心员工,关心民生,时不时说一些我们这样的阶层喜欢听的,就像今天的某些如日中天的公司领导人的行为一样——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他在替我们说话,他只是很清楚,这样说是他当前的最优解

而联想是从什么时候淡出我们的视野,再从什么时候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的?如果你把这个时间拉出来,你大概就会理解为什么今天会有人质疑联想了。

没错,联想是从移动互联网的初期逐渐消失的,联想在2010年时代,还推出过乐phone 这样的智能手机,不吹不黑的说,这部手机在当时还算是一款比较有特色的手机,但是随后联想就在智能手机这个行业里进进出出,而就在联想这进进出出的几年里,发生了几件大事:第一,智能手机取代电脑,成为人们的智能中心,第二,移动互联网作为互联网的延展,开始让信息的传递速度无限加快。第三,人们对于手机的关注程度和PC相比,已经从性能往外观,逼格,甚至不同的手机使用者,逐渐代表了一群人的性格,比如买魅族的人,和买小米或者华为的人,多少会有一些区别,这种区别已经有一定哦品牌异味了。

正是这三件事,让联想原本在这片陆地上的优势如势如破竹一般消失:智能手机取代电脑,这等于把联想拉入了一个新的战局,这个战局里,联想之前的电脑经验完全不到,而且还有副作用,以这种做电脑的心态和方法做出的手机,大概率事件是不伦不类,或者因循守旧。由于信息新的传递方式,导致在过去几十年积淀下来的,以信息不对称的方式赚取利润的方式很难再成功,而且最关键的是,这种方式更容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所以联想业绩好的时候大家不关心不传播不点赞,结果联想被摘牌了,得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吃瓜群众每天吃了这么多瓜,看到这个消息恨不得奔走相告来缓解腹胀的压力。而人们对手机这种产品从功能关注到有特殊诉求,注定了一家公司除了会做手机,还得讲出这个手机的性格,而这件事情,对于花了几年还没有把自己基础的手机战略理清楚的联想来说,无疑又是一道送命题。

换言之,联想在自己的时代,利用民族情绪而创造了自己的帝国,而且也用了,至少是默许了很多我们看不到,或者不愿看的手段来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这里不值得赞叹他的成绩,也不值得不齿他的手段,因为在那个时代,谁都在用。

而今天,这些因为这些手段的失效,而让联想的缺点暴露无遗,甚至已经到了人们有一种类似被骗的感觉时,这事情既不值得幸灾乐祸,也不值得悲悯同情,这只是又一个因为时代变化,导致自己的积淀快速时间内优势消失的典型公司。

任何企业在辉煌或者走向辉煌的时候,一定会粉饰自己的美,甚至粉饰到自己都不信的时候,这时候你看到的这个企业,不过是个“假善美”的企业,等到这个企业开始过了高峰,必然来不及再粉饰,一切都会展露无疑,这既是它的宿命,也是它的报应。

有句话说得好,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这个世界,只要时间一直持续,这个规律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至此,算是回答了题主那个问题了。但是其实只回答了题主的表面意思,题主其实想说的内心意思是:联想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牛逼,甚至有些虚伪和可恶,否则它怎么可能在产品质量如此一般的情况下,有那么多采购量?

而答案区也一如既往地按照题主的意图,再把联想口诛笔伐一遍,打了嘴炮。

但是我其实想说的是,会不会将来也有另外一个联想,在如日中天的时候是人们对最完美企业和领导人呃所有想象,在其衰落的时候也会暴露无数问题,人们发现自己被骗的时候如此之愤怒,以至于出现几乎全民性的墙倒众人推现象。如果有,如何避免自己成为那样的企业?

很抱歉,这样的现象,很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如果要规避,意味着尽量别吹牛。

可是在今天,找到不吹牛的公司,这个概率小于你让马云当众承认他是个爱钱的人。

而且今天,已经有一些公司有这样的苗头了,若干年后,你要在看到有人在头条上问某某公司既然A如何如何,那么为什么他的B如何如何?之类的问题,别奇怪,这只是另一个企业走了联想的老路。

仅此而已。

我是江南沐雨,《众神聊斋》作者


沐雨纵横众神聊斋


我只想说:联想与时俱进。懂得应对网络與情。


行动胜于千言


就PC机和笔记本电脑,如果联想的差,就几乎没有好的了。


吉家凡


我们单位现在办公全都是联想电脑(包括手提)+惠普打印机。质量信得过


achen529


因为贵啊。。。


潇洒哥73993184


我来说下,这个其实很好回答,因为领导需要吃回扣啊。



飞翔的屠夫佬


本人曾在电脑厂家工作过,很多年前公司曾对主流国产品牌作过测试,可以肯定的说,联想质量不好也不坏,它的优势是用一般的零组件生产出质量尚可的产品,价格是最贵的,质量最好的那家,已经被市场淘汰的,那是厦门一家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