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性溼疹應注意的禁忌有哪些?

相信很多人多多少少對溼疹都有些瞭解,溼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瘙癢劇烈的一種皮膚炎症反應。分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滲出傾向,慢性期則浸潤、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現為慢性溼疹。皮損具有多形性、對稱性、瘙癢和易反覆發作等特點。今天天津津門中醫院皮膚科專家張玉霞主任為大家講解一下,溼疹的病因,該怎麼預防,以及皮炎性溼疹的一些相關性知識。

病因

溼疹病因複雜,常為內外因相互作用結果。內因如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精神緊張、失眠、過度疲勞、情緒變化、內分泌失調、感染、新陳代謝障礙等,外因如生活環境、氣候變化、食物等均可影響溼疹的發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乾燥、炎熱、熱水燙洗以及各種動物皮毛、植物、化妝品、肥皂、人造纖維等均可誘發。是複雜的內外因子引起的一種遲髮型變態反應。

預防

1.避免自身可能的誘發因素。

2.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過度搔抓、清洗及接觸可能敏感的物質如皮毛製劑等。少接觸化學成分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滌精等。

3.避免可能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濃茶、咖啡、酒類。4.在專業醫師指導下用藥,切忌亂用藥。

皮炎性溼疹應注意的禁忌有哪些?

皮炎性溼疹

皮炎性溼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其特點為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對稱分佈,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覆發作。症狀可發生於任何部位,常見於面部、耳後、四肢屈側、乳房、手部、陰囊等處,對稱分佈。根據皮損特點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溼疹。三者並無明顯界限,可以相互轉變。溼疹可發生在任何部位,常對稱分佈。急性期好發於頭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暴露部位,嚴重時擴展至全身;慢性期好發於手、足、小腿、肘窩、股部、乳房、外陰。溼疹的病因很複雜,與遺傳、免疫、環境、生理、藥理均有關係,其表現形式是綿延不斷,此起彼落,自體散播,甚至可遍及全身,但溼疹並不傳染,如果經久不愈,多數可自體擴展。

一般療法

1、尋找病因,隔絕過敏源,避免接觸,禁食酒類及易過敏、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過度緊張,注意皮膚衛生,不用熱水燙洗皮膚,不亂用刺激性較強的藥物,積極治療全身性疾患。

2、全身治療:西藥以止癢抗過敏為主,可選用抗組胺類藥物,鈣劑。草本治療以清熱利溼,疏風清熱、養血疏風潤燥為主。

皮炎性溼疹應注意的禁忌有哪些?

藥物療法

含皮質激素的藥物外搽溼疹療效是肯定的,對輕症或範圍小的溼疹可以選擇;對面積大的溼疹或反覆發作的溼疹,如果頻繁、大量或長期使用含皮質激素的藥物,會有全身或局部有副作用,全身副作用先不說,其皮膚局部副作用則提醒我們要慎重選擇。所以儘量避免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用皮質激素類藥物,草本霜克服了這一弊端,每天兩次堅持使用,治療安全徹底。含皮質激素藥物的皮膚局部較突出的副作用是藥物依賴性皮炎和反跳性皮炎。藥物依賴性皮炎指溼疹不能停用皮質激素類藥物。反跳性皮炎指使用含皮質激素外用藥後,溼疹病情可以迅速好轉,但一旦停藥後,在一兩天內用藥部位(特別是面部)可發生赤紅、觸痛、瘙癢、裂口、脫屑,以致發生膿皰,溼疹更加重,當重新使用激素藥物後,病情很快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藥,反跳性皮炎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

皮炎性溼疹應注意的禁忌有哪些?

一、忌搔抓搔抓可使皮膚不斷遭受機械性刺激而變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還起強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癢,愈癢愈抓,形成惡性循環,病程因而延長。

二、忌熱水燙洗皮炎、溼疹在急性期,由於皮內毛細血管擴張,會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紅腫、丘疹、水皰。用熱水燙洗或浸泡,紅腫加重,滲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溼疹病人宜用溫水淋浴,切忌在熱水內浸泡和用力搓擦。

三、忌刺激辣椒、酒、濃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可使皮炎溼疹加重或復發,都應禁忌。

四、忌盲目用藥皮炎、溼疹病程較長,易反覆,患者要配合醫生耐心治療。有的人治療心切,未經醫生診治在皮損處塗高濃度的皮質類激素止癢藥,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切忌擅自用藥。

今天的溼疹小知識就先科普到這,如果還有什麼皮膚類的問題,可以私信我,或者在下方文章中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