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的她,用愛撐起家人一片天

“愛是人間最偉大的力量”,它化苦難為幸福,讓人感受到人間的美好,在“莊子故里”蒙城縣漆園街道太山村一提到鬱永紅的名字,四鄰都知道她近十年來先後照顧多病的婆婆和臥床的丈夫,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家庭主婦的責任和擔當,撐起了一個苦難的家,譜寫了一曲孝老愛親的大愛之歌!


蒙城的她,用愛撐起家人一片天


鬱永紅是一位樸實而又平凡的農民,但她卻用堅守和執著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2006年2月她從小澗鎮嫁到太山村黃閃為妻,那時婆婆年事已高,身體常年患病,經常住院治療,致使家貧如洗,結婚後沒有嫌黃閃家裡窮,更沒有嫌棄體弱多病的婆婆,反之,她卻一心一意照顧老人,把小日子過得充實而又多彩,她的事蹟在十里八鄉被傳為佳話。

 用愛撐起家人一片天

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但鬱永紅卻用實際行動改變了這一說法。2010年,婆婆因病治療無效徹底癱瘓,從此,她的負擔加重了,照顧老人不嫌髒,不怕累,每天為婆婆洗衣做飯,端屎倒尿,洗澡更衣,但她從沒說一句怨言。2011年鬱永紅被鎮裡評為“孝老愛親好兒媳”!

鬱永紅堅持6年如一日地細心照料老人,左右鄰居心疼地勸她說,你是兒媳婦,沒有必要這麼不顧一切地伺候婆婆,這都是她女兒應該盡的義務,但鬱永紅的回答卻讓鄰居無地自容,她說,自己已嫁到了黃家,就是黃家一份子,就應該像親生女兒一樣照顧老人,贍養老人是每個做兒女的應盡義務,也是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打理好全家人的生活

“屋漏便遇連陰雨”。2012年,丈夫突發高燒,經搶救無效,使原本高大的丈夫喪失了自理能力,瞬間,鬱永紅感覺天要塌下來了,她暗自大哭一場,為了安慰丈夫,她強打精神笑著到丈夫床前說,“沒事,你會好起來的,以前都是你照顧我,以後就讓我來照顧你”。從此,家裡的負擔更重了,婆婆年老體弱,患有風溼性心臟病、高血壓、腦血栓等疾病,行動不便,丈夫臥床,還有兩個上學的孩子,還有幾畝承包地……但這沉重的壓力沒有打垮她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直面困難的堅強毅力。

2014年鬱永紅寫了申請書,經村民評議,公開、公平、公平公示後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到黨的扶貧政策。街道和村兩委按照應享盡享的原則,把扶貧政策送到了實處。“要不是黨的扶貧政策好,要不是幫扶人真心真意幫助,我家連溫飽都難以解決,更不要說還要供應兩個孩子上學了。”鬱永紅如是說。

身體力行樹立榜樣

正因為鬱永紅身上的這種正能量,她家兄弟姐妹團結友善、相處融洽,家庭和睦,整個大家庭尊長有序,形成了老人關愛子女,子女孝敬老人的良好氛圍,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恪守孝道,盡心盡力贍養老人,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兩個孩子十分孝順、懂事,經常幫助媽媽照顧奶奶和爸爸……

12年來,鬱永紅待奉婆婆和丈夫,端水送羮,洗腳擦身,端屎端尿,無微不至……她的事蹟像小巷裡的更聲,平淡而悠深,訴說的是綿綿延延的親情,歷經滄桑錘鍊後的厚朴和甘醇!在婆婆的眼裡,她是甘於奉獻,不求回報的好幾媳;在丈夫眼裡,她是溫柔善良的好妻子;在孩子眼裡,她是了不起的媽媽;在鄰居眼裡,她是“翹大母指的好媳婦”,在親朋的眼裡,她是“孝心敬老輩的模範”;在許許多多的人眼裡,她是“大家身邊的文明之星”!

“孝老愛親重在親情溫暖”。“侍奉婆婆和丈夫,撫育兒女都是我的份內事,這世上沒有趟不過去的坎,有苦才有甜。”鬱永紅用行動傳承著最淳樸的家庭美德,傳播著孝老愛親的正能量,為踐行和推動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畫上了絢麗的一筆!追夢永遠在路上,我們都是追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