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張良為保韓信誘漢高祖寫下赦書稱:“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最後呂后殺韓信是否抗旨了,你怎麼看?

嘉瑞728


呂雉殺韓信有許多版本,題目中所問的應該屬於民間傳說,屬於口口相傳的故事。從古至今,韓信之死紛紛攘攘吵了幾千年,到底哪個是真,誰也說不清楚。在這裡我為大家詳細列出所有版本,僅供參考。我只相信正史,你們隨意。

先說韓信之死的版本,韓信之死至今大體上可分為三個版本,一個是京劇版,一個是民間故事版,一個是正史版。我一個一個說。

京劇版:韓信之死

京劇版《斬韓信》的前提是這樣的,劉邦駕崩以後,呂雉和蕭何擔心韓信擁兵自重,率兵造反,於是定下一計,誘殺韓信。具體怎麼操作呢?

蕭何派人去請韓信到府上一聚,韓信來了之後,蕭何對韓信說:呂太后(呂雉)宣旨要召見你。韓信不解,遂問原因。蕭何誆騙他說:你幫助高帝劉邦平定天下,功勞最大。此次進宮,肯定是要重賞你。於是蕭何領著樂呵呵的韓信進宮去了。

等到了未央宮宮門,蕭何藉故離開,讓韓信一人進去。韓信進去的時候感到很奇怪,為什麼呢?因為此次受封應該人數眾多,但是一路上卻沒見到一個將軍。正當韓信疑惑之際,他已經走到了內宮中。這時,門內傳來一聲怒吼:

 膽大韓信,你私自闖進宮來,哀家正在沐浴之際!你私犯聖駕,該當何罪?

原來,呂雉騙韓信說自己正在洗澡,說韓信不守規矩,唐突聖駕。韓信趕緊辯解,說是蕭丞相讓他進來的。呂雉派人去宮外查看,並沒有看到蕭何(蕭何早就溜了)。這一下韓信可解釋不清楚了,不知道如何自辯。

呂雉怒道:你竟敢私闖聖宮,對我圖謀不軌。來人呀,把韓信給我斬了。這時韓信應聲說道:我當初身領大將軍之職,率領天下兵馬平定天下。高祖皇帝曾經允諾過我,凡有刀槍上刻有韓信二字,皆不得殺我。如今全天下的兵器都鑄有韓信二字,看你用什麼來斬我。

呂雉冷笑一聲說道:是嗎?來人呀,去廚房拿廚刀。韓信頓時大驚,為什麼呢?原來當初只是將所有用於作戰的兵器都刻上了韓信的名字,做飯的廚刀上可沒有刻,真是千算萬算,漏算了一項呀。

韓信於是唉聲嘆氣道:當初我活埋母親,天理難容。又在淮陰避禍時,錯殺了指路樵夫陳倉,人神共憤。如今落得此下場也是活該。於是引頸就戮,而殺他的正是當年冤死的陳倉。陳倉十六年前給韓信指路,韓信怕陳倉洩漏他的行蹤,於是殺人滅口。十六年後陳倉投胎轉世,就是來報仇的。

這就是京劇版《斬韓信》,也叫《未央宮》,裡面充滿了各種離奇的故事和因果報應。很精彩,如果我寫的不對,請熟悉京劇的朋友指正。

民間故事版《韓信之死》

這個版本也很離奇,但是比京劇版要靠譜一些。民間故事版經過整理被寫進了《西漢演義》這本書,書裡有民間故事的影子,但是已經擯棄了許多過於離奇的傳說。那麼韓信之死是怎麼講的呢?

劉邦與項羽滎陽罷兵後,劉邦違約追擊項羽,邀韓信、英布、彭越前來圍攻項羽,但是三人都沒有應約。這時張良給劉邦出主意,說韓信不應邀是因為當初只封他一個齊王之名,而沒有實際封地,所以韓信不會來。如果想要韓信來,必須給他封地。

於是,劉邦改封韓信的真齊王為三齊王,將齊國所有的城池都封給他。然後依葫蘆畫瓢,對英布和彭越也一樣。這裡解釋一下這個三齊王的概念,為什麼呢?因為爭議很大。

在民間故事版本里,三齊王的意思是天王齊,地王齊,君王齊,意思就是基本和劉邦一個地位,沒有人能動他。另外為了使韓信更放心,劉邦還承諾韓信五不死,即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沒有捆他的繩,沒有殺他的刀。得到這樣的承諾後,韓信才領兵前來助戰。

而在《西漢演義》中,三齊王並沒有這樣解釋,三齊王真正的意思其實是接近於正史的,具體來說三齊王就是指原來的舊齊王,都城在臨淄。膠東王,都城在即墨。濟北王,都城在博陽。即原來一分為三的齊國都給了韓信,而不是單單舊齊王的領地。

接著說故事,後來韓信勾結陳豨造反,陳豨於是在代地反動叛亂。韓信寫了一封信,裡面指導陳豨如何用兵,派一個心腹前去送信。這個心腹和韓信府上的僕人謝公著交好,於是謝公著設酒為這位心腹送行,兩人喝多了,這個心腹將韓信寫信聯絡陳豨的事情告訴了謝公著。

後來,韓信一天不見謝公著,等看到爛醉如泥的謝公著後進行詢問,方才知道謝公著知曉了韓信叛亂的秘密。於是韓信決定殺了謝公著,後被謝公著察覺。於是為了保命,謝公著跑到蕭何府通稟報了蕭何。

於是蕭何為了穩住韓信,在長安找了一個跟陳豨長相差不多的人,然後將此人斬首,詐稱陳豨已經被劉邦擊敗,斬首示眾,請韓信到未央宮慶祝。韓信被誘騙到未央宮,呂雉請出謝公著,當場對峙。韓信無法辯解,於是被誅殺於未央宮。

民間故事則更離奇,說呂雉為了不違背當初的“五不殺”承諾,將韓信吊起來,置於一口大鐘下,然後讓宮女用白練布勒死了韓信。

正史版《韓信之死》

正史版韓信之死出自《史記》,過程比較簡單,情節跟《西漢演義》差不多。講的是韓信被劉邦貶為淮陰侯之後很鬱悶,恥於和周勃、灌嬰同列,更恥於和樊噲交往。當他知道陳豨要去趙、代邊境的鉅鹿去任職時,策反陳豨,讓陳豨發動叛變來保命。

陳豨在外叛亂,韓信在內醞釀宮廷政變。韓信的計劃是釋放宮中官奴,然後率領他們偷襲太子和呂雉,一舉拿下長安。這時韓信的一個下人犯錯(至於是不是叫謝公著,書上沒有寫),被韓信懲罰。下人的弟弟跑到丞相府告發韓信,於是蕭何著了慌。

蕭何跑去找呂雉,兩人密謀如何除掉韓信。後來兩人定計,謊稱劉邦已經平定了陳豨叛亂,在未央宮設宴慶祝。蕭何親自前去請韓信,韓信被矇騙。等到了未央宮,呂雉遂以謀反的名義將他誅殺。

這就是所有韓信之死的版本,有離奇的,也有嚴肅的。但是我只相信正史,韓信確實造反了,最後被誅殺,不冤枉。你覺得呢?


每日趣評


這個所謂的“赦書”就是小說編的,原出《西漢通俗演義》,史書上從來沒見過這種說法。

而之所以這些以“評書”、“話本”為底本杜撰的“西漢初年故事”喜歡這樣的橋段,在於對韓信之死的惋惜,以及對張良這個智囊形象的拔高和對呂后這個女性形象的極致醜化。

在中國古代民間流傳的“話本”、“評書”世界裡,多數情況下,對於歷史人物的描畫是有典型套路的,比如對於“明君”的推崇,往往會讓他成為一個比較虛化的符號,類似於《興唐傳》中的李世民。

對於“智囊”的偏愛,比如張良、諸葛亮、劉伯溫,這種“能掐會算”的搖羽毛扇子的智慧象徵,往往集善於一身,並有各種先驗的預測性奇謀,而他們的挫折,往往被冠之以“天命”或“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對於“福將”則突出其“小聰明”及“狡黠”,對於“猛將”則突出其“高傲”及“憨傻”。

整體而言,即極致性突出角色的某一個性格特徵和能力特徵,以製造簡單的戲劇衝突,以利於單一線索敘事。

而這之中,女性政治角色,基本上都是負面的,無論是呂后還是薛剛反唐中的武則天,都屬於陰毒狡猾之輩。

而在韓信被殺的故事中,各個人物恰恰各居其位,張良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呂后的陰毒,都囊括其中。

而在真實的歷史上,張良根本沒有記載參與了誅殺韓信的密謀,而只有蕭何和呂后合謀,還是由蕭何親自騙韓信入宮朝賀,劉邦戰勝陳豨。

而從《史記》的記載來看,韓信應該確實與陳豨密謀,要裡應外合謀反,而呂后和蕭何作為當時留守關中的決策者,屬於典型的應付挑戰者。

呂后“當機立斷”殺死韓信,恰恰在前線戰事沒有結果之時,消滅了隱患,應該算是比較合格的政治選擇。

而劉邦在戰勝陳豨回朝聽到韓信的死訊,也是且憐且喜,心情複雜,說明這個事件,並不是什麼處心積慮地剷除異己,而是在網開一面後,一代名將部下仍要走向自己對立面的複雜情感。

所以,呂后無所謂抗旨,因為就不存在這麼可笑的聖旨。


劉三解


《西漢演義》記載:“天不殺韓信,君不殺韓信,鐵不殺韓信”。

其實原本是“五不死”,那麼這個五不死又是怎麼來的?劉邦為什麼會承諾這些?

當年韓信幫助劉邦鞍前馬後,蕩平天下,在與項羽對戰的時候,項羽不敵,韓信一路追趕,未曾想,韓信追到滎陽時就按兵不動,下令所有部隊士兵原地待命,這可把劉邦急壞了,劉邦百思不得其解,這時候張良和蕭何跟劉邦說“韓信這是故意而為,意思是想讓主公封賞呢!”

劉邦一聽,雖不高興,但是韓信確實身經百戰,戰功赫赫,如今關鍵時期,先答應了韓信再說吧,於是封韓信為“三齊王”,所謂“三齊王”就是指“與地王齊,與天王齊,與君王齊”,韓信似乎還不滿意,劉邦看出韓信心思,就決定賜他“五不死”,即“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沒有捆他的繩,沒有殺他的刀”。

這下韓信才滿意,便下令追擊項羽,後劉邦滅掉項羽,結束了楚漢之爭,統一天下,然韓信勢力過大,劉邦整日憂心忡忡,但是卻無可奈何,畢竟君無戲言,答應的“五不死”,現在卻成了自己的絆腳石。

劉邦的妻子呂雉,也就是呂后看出劉邦心中所想,於是對劉邦說“陛下,您這件事就交給我處理吧!”

呂后又是如何破解這“五不死”的?

因有人說韓信謀反,呂后決定召韓信進宮,可是貿然前往,韓信不一定會來,於是派蕭何去請,韓信見蕭何前來,於是放鬆了戒備,進了宮中,前腳剛邁進宮殿,就有人將大門關閉。

呂后開口便說:“韓信,你可知罪,你忤逆犯上,犯下謀反罪,陛下念與你有恩,特讓我來殺你。”

韓信也懶得解釋謀反一事,直接說道:“你怎麼殺我,當年陛下允諾我五不死,你可以問陛下。”

呂后:“這我自然知道,陛下沒有辦法,我可有,你且看看你在什麼地方!”

韓信四處打量,發現宮殿陰森,抬頭往上看也是不見天日(見天不死),往下看並沒有踩在地上而是厚厚的地毯(見地不死),此時劉邦也不在場(見君不死),這時韓信心裡有些發慌。

韓信假裝鎮定稱:“那又如何,天下沒有捆我韓信的繩,殺我韓信的刀!”

呂后:“殺你自然是用不上這些,沒有十足的把握,我又怎麼會召你進來。”

說完呂后就讓身邊的宮女拿著棒槌,活活將韓信打死,但是這個說法不嚴謹,說韓信一個大將軍豈能被十幾個宮女打死?所以也有另一種說法,呂后在韓信進宮後,早已埋好的陷阱瞬間將韓信吊起,就這樣,韓信被吊在長樂宮的大鐘內,不見天日,腳離地面。

呂后讓宮女拿著早已準備好削尖的竹子,對著韓信一頓擊殺,最後韓信被竹子刺死。

那麼歷史上韓信究竟是如何死的?

楚漢之爭結束之後,韓信很快就被解除了兵權,徙為楚王,韓信就國後,經常有陳兵出入,後被人告發謀反,公元前201年,劉邦採用了陳平的建議,假裝遊雲夢,趁韓信鬆懈,將其一舉拿下,押送至洛陽,赦為淮陰侯。

韓信不滿,隨著陳豨謀反,劉邦親自領兵,前去平叛,韓信與陳豨私底下有接觸,據說原本想要突襲呂后和太子,結果又被人告發,呂后便於蕭何用計將韓信騙入長樂宮中,將其斬殺,並滅了韓信三族。


羽評郡主


劉邦許諾張良對韓信“三不殺”,所謂“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純屬子虛烏有,演義小說虛構,即便真有其事,劉邦也完全可以推翻自己的承諾。

韓信,與張良、蕭何併為“漢初三傑”,以軍事統帥水平著稱,自言用兵“多多益善”,即便放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堪稱十大軍事家,劉邦得韓信輔佐,才得以統一天下。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這副對聯高度概括了韓信的一生。

韓信的生死存亡確確實實和一個知己、一個婦人密切相關。

韓信之死

韓信之才毋庸置疑,但他的缺陷在於政治情商不高,他曾追隨劉邦立下汗馬功勞,劉邦對他也是狂拍馬屁,結果韓信當了真,逐漸恃寵而驕,特別是在統一天下的關鍵時刻,韓信提出讓劉邦封他為王,讓劉邦十分不爽,雖然封了韓信為齊王,內心卻產生殺機。

當韓信率軍擊敗項羽後,劉邦迅速收了韓信的兵權,改封他為楚王。

此時的韓信沒了百萬兵馬,已經沒有多少直接威脅,但劉邦仍不放過他,指使人誣告韓信謀反,劉邦趁機綁了韓信,但因為缺乏證據,只得把韓信貶為淮陰侯。

被貶後的韓信知道自己已被劉邦懷疑,而劉邦絕對不是善人,遲早會對自己下手,與其束手就擒,不如採取主動,於是他暗自下定決心謀反,並唆使陳豨謀反。

漢高祖十年(前197年),陳豨如約反叛,劉邦親率大軍前往鎮壓,韓信卻假稱生病沒有隨同,而是和陳豨互通有無,暗中配合,準備組織力量,趁機幹掉主持朝政的呂后。

但由於謀劃不周密,造反的消息洩露了,呂后抓緊和蕭何密謀,把韓信騙進了皇宮,韓信不知是計,一入宮內便被五花大綁起來。

呂后一聲令下,韓信被砍掉了腦袋,誅三族。

所謂“三不殺”

根據明人鐘山居士甄偉所撰《西漢演義》,劉邦曾對韓信許諾:“天不殺韓信,君不殺韓信,鐵不殺韓信”(有的傳說版本是“天不殺韓信,地不殺韓信,鐵不殺韓信”)。

這樣的承諾無疑是給了韓信一道免死金牌,畢竟老天爺、土地爺和皇帝都不殺韓信,鐵器也殺不了韓信,那就沒誰敢向韓信下手了。

但呂后成功突破了這“三不殺”。

首先,呂后是女人,不是君,自然不屬“君不殺韓信”;

其次,呂后把韓信吊在半空殺掉,自然不屬“地不殺韓信”;

再次,呂后在長樂宮的鍾室裡殺掉韓信,而不是室外,自然不屬“天不殺韓信”;

最後,呂后下令用竹劍殺死韓信,而不是鐵劍,自然部署“鐵不殺韓信”。

這個“三不殺”故事很精彩,但很遺憾純屬虛構。

《西漢演義》是三分史實,七分杜撰的小說,跟《封神演義》、《隋唐演義》、《三國演義》本質上沒有區別,除了基本人物和故事梗概與史實大致相符,大量細節都是作者虛構,反正老百姓愛看什麼,作者就編造什麼,像這種“三不殺”的故事,老百姓最喜歡了。

司馬遷的《史記淮陰侯列傳》明確記載,“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鍾室……信方斬”,這說明韓信是被斬首的,絕不是什麼懸在半空中,用竹劍殺死。

退一萬步講,即便劉邦有過“三不殺”的承諾,但以劉邦的流氓本色,說話完全可以不算數,畢竟做皇帝臉皮必須足夠厚,足夠無恥,否則劉邦也走不到統一天下的這一步。

更重要的是,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劉邦親征返回後,知道韓信被自己老婆殺了,非但不怒,反而“且喜且憐之”,“憐”當然是裝出來的,“喜”卻是發自內心。

如此厚黑的劉邦,難道還會計較呂后是如何殺掉韓信的嗎?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張良保韓信的做法“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似乎是天衣無縫的一個計策。也就是說,這個計策看上去,劉邦好像無論如何,都沒有想韓信下殺手的機會。

你想呀,只要看得見天地,看得見鐵器,就不能殺韓信。

韓信豈不是安全的很了?

事實上劉邦也沒有殺韓信,不是他動不了手,是他不想揹負誅殺有功之臣的罪名。

要知道韓信為劉邦建立大漢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大漢三分之二的國土,都是人家韓信打下來的。若是沒有韓信,劉邦早就被項羽打的歇菜了,就不要說當皇帝了。

再說了人家韓信又沒有犯謀反的罪名,這樣的有功之臣,他怎麼能下得了手呢?

但是,韓信確實是被殺害的,而且是被呂后殺害的。那麼問題來了,呂后殺韓信是否是違抗了劉邦的旨意了呢?

呂后是個高名的政治家,她的政治才能,比劉邦一點都不差。她殺韓信的辦法更是別出心裁,而且沒有違抗劉邦“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的聖旨。

再說呂后是如何殺韓信的之前,我們要先說呂后為什麼要殺韓信?

殺人總要有個理由吧,更何況是個有功之臣,要不你怎麼能給後人一個交代呢?

說起呂后要殺韓信這件事,就得從陳豨在代地開始叛亂講起。

陳豨因為被周昌告謀反,劉邦查明情況基本屬實,他就帶兵親征了。臨走前他想讓韓信和他一起去。

但是,韓信因為對劉邦不滿,就藉故身體有病為由,拒絕了劉邦。

就在劉邦出發不久後,呂后得到了一個消息,說韓信要謀反,他之所以不跟劉邦一起去平叛陳豨,就是因為想和陳豨,來個裡應外合。等劉邦帶著大軍去平叛陳豨的時候,他好帶著家奴殺到皇宮中,把劉邦的皇子皇孫一網打盡。

呂后在得知這件事之後,非常的驚恐。他趕緊把蕭何給叫了來商議對策。

蕭何告訴她,這容易只要找個人,把韓信給騙到宮裡來。然後埋伏上刀斧手,把韓信給捉了,不就任由你處置了嗎?

呂后依計行事,但是,韓信並沒有上當。是蕭何親自出馬,去叫韓信。

韓信抹不開面子,才跟著蕭何到了末央宮的,結果韓信到了宮裡,呂后就派人把韓信給捉了。

那麼呂后是如何殺死的韓信呢?

她命令人把韓信給裝了一個口袋裡,然後吊到半空之中,用亂棍把韓信給打死了。

韓信這樣死,就不違背劉邦的“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的命令了。

因為韓信是被矇住眼睛,腳不著地,被亂棍打死的。

所以,呂后殺韓信也就不是抗旨了。

當劉邦平叛了陳豨回來之後,他聽說韓信死了。劉邦的表現是“且喜且憐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又高興,又為韓信的死感到惋惜。畢竟韓信這麼一個能征善戰的將軍,卻慘死在一個婦人之手,確實有點不值呀。


史學達人


張良為保韓信誘使漢高祖劉邦寫下赦書:“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是演義書中杜撰的情節,真實歷史上根本沒這回事。

真實歷史上,劉邦稱帝后只是想削弱韓信的實力,從心裡並沒要殺韓信的意思。其實這不難理解,劉邦要集權,必須要收回韓信手中的兵權。於是把韓信從“齊王”遷封為“楚王”,意思是調離他曾經“耕耘”多年的地方,這就叫斷其枝蔓。

做完這些劉邦並沒有就此罷手,之後假借有人說韓信有謀反之意,把他又從楚王貶為淮陰侯,並把他置於眼皮底下,只要韓信老老實實,劉邦斷不會加害於他。

我們可以反推這個結論,呂后和蕭何殺掉韓信後,劉邦得到消息時的第一反應是:“且喜且憐之”。喜的是終於除去了心頭之患,憐的是韓信立下了不世之功就這樣死去令人痛惜。



這從側面說明劉邦很愛惜韓信這個人才,進一步說明劉邦不會輕易殺死韓信。

韓信之死怪不得別人,“天時、地利、人和”,該反時不反;落魄、猜忌、勢衰,不該反時卻要和陳浠裡應外合謀反,真不知道韓信是怎麼想的!

假如韓信真要謀反,劉邦寫再多的赦書對他也沒任何意義。歷史上這樣的事情也不少,比如,明朝的朱元璋就曾頒給了時任丞相的李善長兩道免死鐵卷丹書,最後李善長不是一樣被殺了嗎?

退一步講,即便劉邦寫了這道赦書,呂后、蕭何殺韓信也沒有抗旨,因為蕭何懂律法,他之前是秦朝“律法文書”之類的官吏,精通法律的蕭何為呂后出謀劃策,巧妙破解了“赦書”的約束力。



我們來看看蕭何為呂后出的妙計

話說邊將陳浠謀反,之前陳浠和韓信早就聯繫好了,韓信答應陳浠起兵時,他乘劉邦平叛之機,做策應在宮中發動暴亂,趁亂殺死呂后和她的兒子們。

誰知道韓信做事不密,呂后得到了韓信要謀反的消息。她急忙找來丞相蕭何商量對策。蕭何以劉邦平叛成功凱旋歸來為誘餌,特邀韓信來宮中慶賀。韓信不知是計,欣然前往。

韓信來到了長樂宮,剛進門就被士兵捆了起來,隨後關押到了長樂宮的鐘室。

蕭河和呂后邁步來到了韓信面前,“韓信,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呂后冷冷地問。

韓信覺得此時辯解毫無意義,“人為刀葅,我為魚肉,”說什麼也沒用。他只是說:“高祖曾對我許下三不殺——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我希望呂后遵守律法,不要抗旨不尊。

蕭河、呂后相視一笑,說,“韓信,今天我就讓你死的心甘情願”呂后把手一揮,旁邊走來一個士兵,手裡拿著一隻面口袋。上去直接把口袋罩在了韓信的頭上,然後用麻繩在他的脖子處捆了個死結。




韓信眼前頓時一黑,呼吸也變得不順暢了。他有些疑惑,不知呂后葫蘆裡到底賣的啥藥?

這時呂后說話了:“韓信,你還能看到天嗎?”韓信明白了,這是呂后之前早就想好對付他的辦法。

韓信仍不死心,覺得自己還有救。

“我不是還站在地上嗎?你仍然沒有權利殺我,如果你殺我就是違抗聖旨。”韓信用帶著一絲慌亂的口氣說道。

韓信話音剛落,士兵一擁而上。用繩子捆住韓信雙腳,倒掛在了鍾室半空中。

呂后微笑的走向前,在韓信的耳邊輕輕說道:“說出來你最後保命的一項吧!時間不早了,你也該上路了”。

雖然呂后說話的聲音不大,但在韓信耳中彷彿晴天霹靂。

人死之前都有求生的願望,就好比落水的人,即便是一根稻草也要緊緊抓在手裡,哪怕稻草的作用對他來說微乎其微!

韓信同樣如此,因為倒掛血湧向了大腦,韓信眼中充血,他用嘶啞的聲音說道:“天下沒有殺我之兵,士兵都聽我指揮,同樣沒有殺我的武器,你不能用鐵殺我!”



呂后和蕭何交換了一下眼神,呂后用手掌“啪、啪、啪”連擊三下,隨即跑進來了一群宮女,手持削尖的竹竿,圍在了韓信四周。

這時韓信看不到外面的情況,只聽到了嘈雜的腳步聲。

呂后用調戲的聲音說道:“韓信,誰告訴你殺人只能用士兵,殺死你這些宮女綽綽有餘;誰告訴你殺人只能用鐵,你沒領教過削尖竹竿戳在身上是啥滋味吧?”今天我就讓你領教一下女人們的厲害!

呂后把手用力向下一揮,宮女像瘋了一樣,拼命往韓信身上猛戳,彷彿是壓抑的情緒瞬間迸發。也許她們在想,戳死一個戰無不勝的男人是一個弱女子的榮耀。

結語:韓信就這樣被殺死了,呂后採取蕭何的計謀,既殺了韓信,又沒有違抗皇帝的聖旨,講真十個韓信也鬥不過一個呂后。


秉燭讀春秋


韓信可稱的上智商高,情商低的典範!

軍事上,天下無人可敵,政治上,天真幼稚。確實只是一個統兵之人,而非統帥之人。

對於劉邦,蕭何視為知己,做到了忠信,豈不知位極人臣,功高蓋主,下場必然只有一個!

初時,索要齊王,而非是聽蒯通之勸,立於劉邦,項羽勢力之外,自立為王。如果那樣,項羽,劉邦誰也不敢小覷韓信,而輕易伐之,韓信可以趁勢趁時做大,那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代要提前幾百年!

但韓信對劉邦充滿了幻想:想我韓信為漢王立下不世之功,只要漢王護佑誰奈我何?忘了先賢: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一古訓。而劉邦豈有始皇帝的容人之心?韓信的下場就必然已定了。

劉邦之對於韓信的三不殺,其實是要殺韓信的。否則,他是不會搞出個三不殺條款的。帝王就是帝王,他的想法和做法一定是傳之二世而至萬世的,因此,對於功高蓋主之臣,一定會盪滌的。因此,除了三不殺以外,殺死韓信的方法就有成千上萬種了。

因此,劉邦之意就是,除了上面的三不殺之外,其它的殺法,任何一種都是合理的!


元亨利貞85263688


題主所問源自《西漢演義》,其實“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源自流傳更廣的說法“三齊王”、“五不殺”。在福垊回答呂后是否抗旨前,我們先來看看神馬是“”三齊王”、五不殺”。

三齊王、五不殺

當年劉邦被項羽打得撇丫子狂奔的時候,韓信卻在齊地一路攻城略地,勢如破竹。劉邦總算找到有一個落腳的地方時,韓信的使者趕來,劉邦大喜,以為是雪中送炭,誰知道雪上加霜。使者要求漢王劉邦要封韓信“三齊王”,劉邦大罵,張良就跺他的腳。於是劉邦就封韓信“三齊王”,即與天王齊,與地王齊,與國王齊。於是韓信躍馬揚鞭,支援劉邦,最終項羽身亡,漢王為皇。張良敬佩韓信的文韜武略,算出韓信將有一劫。就以匈奴為大患為由,要劉邦愛惜人才,並寫下赦書。劉邦一向聽從張良的,於是就寫下了“五不殺”的赦書,即“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君不殺,見光不殺,見鐵不殺”。

那為什麼呂后要殺韓信呢?

三齊王韓信又得到了“五不殺”的赦書,就更加專橫跋扈,無法無天了。前200年,韓王信在大同叛亂,並引來了匈奴。漢高祖(漢太祖)劉邦命韓信打韓信(韓王信)。三齊王公然反對,要韓信打韓信,這是不可能的,一輩子都不可能的,誰會打跟自己同名同姓的人。韓信心說,你劉邦咋不打劉邦啊?結果劉邦鬧了個白登之圍。此時劉邦動了殺機,然而君無戲言,更何況還是玉帛金字的赦書呢?劉邦就找張良,問為之奈何?張良對韓信惺惺相惜,就裝病而且還是啞巴病,手哆嗦!呂后看到劉邦陪小三玩得開心,就想讓老公回到身邊就對劉邦說:“想不想聽聽婦人之見?”然後如此這般一說,劉邦稱妙,大呼:“最好的女人,還是老婆!”

要命的“婦人之見”!

呂后以劉邦打敗韓王信還有匈奴為由,邀請韓信慶賀。昔日韓信拒絕劉邦後,當時後悔了,尤其是他聽說劉邦得勝歸來。就奉命慶賀,一番酒宴過後,韓信走路就搖晃了。呂后表示對韓信另有賞賜,感謝韓信為他老公打下了天下,表示要賞賜金錢,尤其是美女。不過賞賜美女是玩一個非常有趣的遊戲。遊戲規則是在半個時辰內,喝醉酒又蒙上眼韓信在鋪有地毯的宮中摸到多少美女就給他多少美女,而且美女的髮簪都是金子做的。為了避免偷看,雙臂向前伸直,加以捆綁。矇眼捆綁後,呂后就宣佈韓信的罪狀。韓信一下清醒了,立即說出了五不殺。呂后大笑,蒙上眼你啥都不見了,再說你腳下還有地毯!而且要殺人你的不是鐵就是你喜愛的金子!韓信就這樣被50個宮女,用金簪所刺殺。

福垊的看法是:很顯然呂后抗旨了,呂后通過一些小把戲就把韓信玩死了。然而這是演義以及福垊杜撰的情節。福垊認為韓信三齊王的傳說,應該源自項羽封的十八個王。其中齊國故地細封為臨淄王(齊王)、濟北王、膠東王,而不是演義所說的三齊王。正史中的韓信的確為呂后所殺,不過根本就沒有什麼三不殺五不殺,而是殺韓信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謀反。那麼韓信謀反了嗎?真謀反了,他試圖趁劉邦攻打陳郗放出囚犯,攻入宮廷。結果被呂后發現,蕭何就假傳劉邦得勝歸來,讓他來慶賀。然後被呂后所殺,而且夷三族。


福垊


韓信被殺,是咎由自取還是死於政治鬥爭?以韓信為代表的漢初武將集團為何幾乎個個都不得善終?這就要從西漢建立之初的“異姓封王”說起了。




漢初分封的異姓王,有的是六國之後,有的則是為漢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這些異姓王,以楚王韓信、燕王臧荼、趙王張敖、韓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和吳王芮為代表,組成了當時實力強大的武將集團。


武將集團的存在對於根基還未穩固的漢王朝來說是潛在的威脅。最重要的是,劉邦稱帝的時候已經年過半百,猜忌功臣勳將之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變得強烈,這些手握兵權的異姓王的命運都將是“殊途同歸”,基本上都是不得善終,而韓信之死,既出於自保,也是野心所致,他的死,很大原因是因為自己造成的。




韓信貴為“興漢三傑”(其他二人為張良和蕭何)之一,其治兵打仗能力自不必說,但他畢竟是武將,非謀士所能謀不能之事。更何況韓信有勇有謀,楚漢相爭之時世人都溢美他“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作為“興漢三傑”中唯一一位武將,韓信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垓下,名聞海內,威震天下;如此聲明赫赫怎能不遭高祖猜忌?同時,韓信與張良共事一主,引為莫逆之交、二人合作整理兵書、探討兵法,因此,在韓信反相漸露之後,張良是竭力保全韓信。




韓信是一個德行兼備的卓越的軍事統帥,他的反很大原因是被逼無奈。在逼殺素來於韓信關係較好的項羽將領鍾離眛之後,韓信為自辯拿著好友鍾離眛的首級去陳情謁見劉邦。劉邦令武士把韓信捆綁起來,放在隨從皇帝后面的副車上。在車上韓信若有所悟的說了一句話:“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此事之後,韓信與高祖漸生嫌隙,他也從楚王被貶為淮陰侯。




從楚王被貶為淮陰侯,其心理上的落差可想而知。但韓信是個聰明人,諸異姓王殺的殺廢的廢,遲早有一天他也有可能人頭落地,為求自保韓信深居簡出不問政事。高祖十年(前197年),鉅鹿郡守陳豨與韓信密謀造反,劉邦親自引兵平叛,韓信因與陳豨有約,拖病沒有隨從出征。還派人告知陳豨可裡應外合,然事為呂后所知,呂后乃命丞相蕭何引兵包圍淮陰侯府抓住韓信,將其押至長樂宮處死,並夷滅其三族。一代“兵聖”還未正式舉兵造反便被迅速殺死在造反的路上。




韓信之死是漢初武將集團走向瓦解的標誌性事件,諸異姓王之中只有吳王芮得以善終,這足可見劉邦對手握兵權的將領狠起心來是毫不手軟,劉邦殺功,給了後世王朝一個教科書般的借鑑。一千多年後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是用盡了各種手段大肆屠殺功臣。


張良與韓信素來交好,以韓信世之梟雄,若遭猜忌極有可能會反。但是,即便張良為救韓信誘使高祖寫下赦免詔書,其命運都不可能會改變,隨著諸異姓王紛紛被除滅,韓信深知其命之危,反與不反其實都要死。


大國布衣


張良保不了韓信,韓信的死是必然的,怪就怪他能力太強,強到了讓皇帝都感到恐怖的程度。

劉邦一生最大的對手是項羽,項羽死後,劉邦終於完全擁有了天下。但是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那個幫助劉邦打敗項羽的韓信,就開始成為了劉邦最大的威脅。韓信的存在,也成為了導致劉邦不安的最大因素。

而韓信這個人,能力雖然很強,但是卻沒有自保之明,而是仗著功勞大,以為就可以得到特殊的待遇,誰也不肯放在眼裡,怪不得一直得不到劉邦的真正信任。

在韓信投奔劉邦的時候,一出場就向劉邦索要大將軍的職銜,當然,這個還不算問題,畢竟能者高配吧。可是後來,韓信的野心就有點藏不住了。比如在攻入齊地的時候,韓信就放著劉邦被項羽圍困而不救,反而要挾劉邦封其為齊王。後來韓信雖然得到了齊王之位,但是劉邦與韓信的過節算是徹底結下了。

韓信之死,其實就是劉邦為了穩固皇位的陰謀。韓信封楚王不久,就被告發謀反。而鑑於韓信在軍中以及眾多開國大將之中崇高的威望,劉邦用計捉拿了韓信以後,並沒有急著殺死韓信,而是將其釋放,降為淮陰侯,以此逐步削弱韓信的影響。等到陳豨謀反的時候,劉邦借親征之機,終於用呂后和蕭何之手殺死了韓信,夷三族。

呂后和蕭何殺韓信,肯定是在劉邦的首肯之下才殺的,並非擅自做主,否則不會這麼順利。而利用呂后與蕭何之手,劉邦就會出現緩衝的餘地,可以最大程度減輕其他開國重臣對劉邦和漢朝的猜忌,從而避免群雄皆反的情況。

不過,所謂的“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其實是無中生有的,韓信所處的境遇,早晚難逃一死,誰也保不了。就算劉邦有這樣的承諾,至於劉邦要不要踐行諾言,也取決於劉邦。當然,在維護皇權的問題上,如果劉邦放過了韓信,那才是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