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民世代相傳一道聖旨,文物局稱需研究,借走二十餘載不還!

說到傳家寶,大家都不陌生,可能自己家就有這麼一個祖祖輩輩傳承的物品,想比其歷史價值,更重要的是那一份對祖先的緬懷之情。所以說傳家寶是代代流傳下去,子子孫孫都得保存好,不得丟失的東西。然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一位姓蔡的農民家裡的傳家寶就差點被人奪走,要不回來了,這人就是檔案局的專家們。蔡先生的傳家寶是一道聖旨,祖輩上受功封賞一直流傳下來的,後來檔案局的專家借走之後,一借就是26年也沒有歸還,蔡先生無奈之下請求法律的援助,最終要回來了傳家寶。

河南農民世代相傳一道聖旨,文物局稱需研究,借走二十餘載不還!

家住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的蔡先生有一個傳家寶,是清道光年間皇帝傳發的一道聖旨,因為有著珍貴的歷史價值,當地的史學研究者們都非常好奇這聖旨,更有人登門拜訪想要借走這聖旨。根據蔡先生的描述,這聖旨是道光十四年,清道光帝頒發給先祖的,聖旨長約有2米,寬有有0.3米,上面是皇帝的親筆,寫著皇帝對祖先豐功偉績的嘉獎之語,並有封七品武官之厚待。整個聖旨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字體筆觸鮮明,飄逸如灑,相當有收藏價值。每逢祭拜祖先的時候都會把這聖旨掛在廳堂之上,供後輩們緬懷和尊敬,蔡先生一家都覺得這是一份榮耀。

河南農民世代相傳一道聖旨,文物局稱需研究,借走二十餘載不還!

後來當地的文物局專家們來訪,認為這份聖旨無論是字體真跡還是上面的玉璽之印都非常具有研究的價值,在和蔡先生的一番商量之後請求借走聖旨,待研究完畢之後定會上門歸還。蔡先生聽了之後,覺得專家們是有權威的,就答應他們借走傳家寶。但是讓蔡先生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借就是二十餘載不曾歸還,文物局的局長都換幾個了,奈何還是要不回來這傳家寶。漸漸地,蔡先生覺得就算是研究史料,這麼久也該完成了,在這二十餘年間,他也曾去文物局說這個事情,但是都被各種理由回絕了,按照局裡的意思說,這聖旨是傳家寶沒有錯,但還是交給文物局保管比較好,更加安全同時也希望給其他人一個瞭解的機會。在權威之下,蔡先生的話語也就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河南農民世代相傳一道聖旨,文物局稱需研究,借走二十餘載不還!

直到蔡先生年過半百的時候,這聖旨也沒有要回來,跟當地文物局一番爭鬥之後,蔡先生決定用法律的武器要回聖旨,找了證人,便將當地的文物局告上法庭,經幾年的審判,2011年7月4日法院作出最終判決,文物局應當把聖旨歸還於蔡先生,歷經千辛萬苦被借走26年的傳家聖旨這才回到了蔡先生的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