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容易水腫是什麼原因?

775890709


曉曉是個二胎媽媽,雖然今年才33還沒到高齡孕產婦的35歲那條界線,但懷孕本當多注意一些才對。不過,由於頭胎無論是懷孕還是生產都比較順利,身體素質向來不錯的她在這一胎時就有些怠惰。

一方面每天要操勞家中大小事務,光是每晚輔導上小學三年級的大寶就能把自己氣得夠嗆,另一方面曉曉對自己的身體有信心,認為既然頭胎沒啥問題,第二胎應該也差不多,於是孕檢並沒有按時去。

要說起和頭胎的不同,曉曉只覺得自己孕期水腫變得更加嚴重了些,上次只是腿和腳腫得厲害,這次上半身和臉都有些發腫。曉曉有時照鏡子都會被自己嚇一跳,許久不見的朋友也吐槽她,懷孕後咋變了這麼多?

“懷孕變胖水腫嘛,大家都有的,生完就好啦”曉曉這麼安慰著自己。

隨著月齡的增加,到了30周左右,曉曉逐漸發現自己時常感到頭暈噁心無力,奇怪的是妊娠反應早在孕5月左右就消失了,現在噁心難道是因為又出現了嗎?曉曉有些擔心,架不住家人的勸導去醫院檢查了一番。

在向醫生描述完最近的一些症狀和不適後,醫生給曉曉做了檢查,看到結果後醫生嚴肅地表示:“你有妊娠高血壓你知道嗎?現在你水腫得這麼厲害,就是因為高血壓,怎麼到現在才來治療,孩子都快生了!血壓越早控制,對你和胎兒就越好。”

曉曉聽完才是一頭霧水,從來也不知道自己高血壓了啊?自己頭胎健健康康的,現在怎麼會突然成了高血壓?

醫生嘆了口氣,對曉曉說“孕檢有多重要我們當醫生的總提,關鍵是還有些像你這樣的孕婦不看重。即便你頭胎身體很健康,現在年齡也增長了,身體素質肯定不如當年。孕檢就是為了及時掌握你們和胎兒最新的身體狀況,對可能出現的疾病做出把控。”

“你不知道你有高血壓,可是身體早就給出了預兆。就是這水腫,都腫到你眼皮上去了,和正常的生理性水腫有著明顯區別,這是高血壓的症狀之一。這種情況下你一個不小心,萬一血壓飆升出了點什麼事,孩子和你都有危險!”

曉曉這才想起,每天晚上輔導孩子作業都被氣得半死,是不是就拍桌想揍人,那時候血壓一定很高,還好沒發生什麼意外……

生理性水腫與病理性水腫的原因

對於大多數孕媽來說,孕期水腫是繞不開的一道坎。普通的生理性水腫,多在孕7月後逐漸出現。原因是胎兒逐漸變大,子宮會對周圍的靜脈產生一定程度的壓迫,此時靜脈迴流不佳的媽媽就會出現水腫,這也是為何多是下肢水腫的原因。

其次,由於懷孕後血容量甚至會比孕前多出40%,血漿滲透壓降低,血液中的水分容易回到細胞間的組織液中,形成水腫。

影響滲透壓的還有體內激素的變化,內分泌失調,身體調節能力變差,蛋白質減少形成滲透壓產生水腫。如果孕婦還堅持高鹽分的飲食習慣,久坐不動也容易水腫。

至於病理性水腫,則是因為某些孕期疾病引起的,主要包括以下這幾種,並且合併其他症狀:

1.妊娠高血壓,水腫高血壓並且尿蛋白。

2.心臟類疾病,水腫、胸悶、呼吸有困難。

3.腎臟疾病,水腫尿蛋白,皮膚彈性變差呈現暗藍色。

4.其他症狀包括視力模糊、頭疼等。

如何區分生理性水腫與病理性水腫?

既然媽媽們在孕期往往都會遇上水腫,區分生理性與病理性,及時就醫發現病症顯得十分重要,可以從以下5點來判斷:

1.時間,生理性水腫多出現在孕晚期,病理性水腫則可能在孕中期甚至孕晚期就出現;

2.部位,生理性水腫多發於小腿下半部、腳踝處、腳部,而病理性水腫除了上述部位,甚至手臂、臉部、眼皮處都會出現水腫(要注意區分肥胖和水腫);

3.程度,生理性水腫較輕,用手按壓小腿部位後,凹陷很快能恢復,多在久站久坐後出現,

相反病理性水腫更為嚴重,按壓後凹陷久久不退,即使正常狀態下也會出現,難以緩解;

4.體重,出現生理性水腫的媽媽體重逐步上升,孕中晚期每週增長0.5kg,病理性水腫的媽媽體重增長較快,幅度甚至達到了1.5kg;

5.檢查,如果媽媽的血壓、尿常規、肝腎功能檢查都無異常,則考慮是生理性水腫。

希望各位媽媽都及時按時做孕檢,為自己也為了孩子的健康。


育兒網


孕期水腫,大多數是生理現象,因為子宮增大,壓迫周圍的血管,導致血液迴流不暢引起的,這種水腫集中在下肢。

我現在懷孕34周,下肢已經有點水腫了,應該是兩週前就出現了,一開始脫了襪子之後,踝關節那兒有明顯被勒過的痕跡。



脫了襪子過一會兒慢慢消失,而且右腳更明顯,左腳不怎麼腫,按下去有輕微的凹陷。

現在是雙下肢,小腿和踝關節都有水腫,踝關節內側的骨頭已經看不到了,按下去有明顯的凹陷,過一會兒凹陷會消失。

特別是站著或坐著時間長了,水腫更加明顯,早上剛起床的時候,水腫不明顯



這種就是正常的,生理性的水腫,單純是因為血管被壓迫,血液迴流緩慢導致的

有時候我會躺床上,抬高下肢,促進血液迴流,不要吃得太鹹,吃太鹹的東西,會加重水腫

(修兒媽,專注科學育兒,分享帶娃經驗,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感謝您的點贊,轉發,關注,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修兒媽


孕期容易水腫是什麼原因?

水腫狀況在很多孕婦身上都出現過。在不少人眼中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不是生理性的,而出現水腫情況,就需要去醫院檢查了。那為什麼會水腫呢?

1、 水腫的原因

懷孕的時候受到激素的作用,子宮會逐月增大,因此壓迫到靜脈導致迴流不好,就會出現浮腫,這種浮腫比較正常。但是還有一種不正常,懷孕時候高血壓和腎臟有疾病,也會引起水腫。

2、 水腫怎麼辦

生理性的不需要特別的治療,這種浮腫不會對孕婦和胎兒有影響,只要多休息會有所消退。但是如果是病理性的,就要去檢測血壓,再檢查尿常規,進行治療。

3、 怎麼預防水腫

懷孕後穿著要寬鬆舒適一些,如果出現水腫,可以多休息,抬高腿部,在小腿下墊墊子,這樣能夠幫助血液迴流,儘量避免水腫得太嚴重。飲食上要清淡一些,不要攝入太多食鹽。

孕婦在懷孕二十八週後,比較容易出現水腫現象,只要不是病理性的,都是正常的。

看J媽學堂主頁的微頭條,加入J媽粉絲圈,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在那裡等你哦!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


導語:孕婦水腫,主要是因為過多的水分積蓄在孕婦體內,無法及時的排出導致的,分為正常性水腫和病理性水腫。

導致水腫的原因:

1、孕期尤其是孕晚期,胎兒快速成長,增大的子宮會壓迫下肢的靜脈,阻礙下肢靜脈的血液迴流,導致下肢靜脈或會陰等部位的靜脈曲張,使下肢、腹部、會陰部等處發生水腫,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2、另外一種情況是病理性的水腫。如果在換運期間,孕婦水腫明顯話,就要到姻緣檢查血壓和尿蛋白,來排除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的可能。還要查血蛋白,排除是低蛋白質血癥的可能。

一般來講,單純的妊娠水腫,不用特殊的治療,只要多休息,不要長久的站立,少食鹽,多吃一些含蛋白質高的食物,就可以逐步消除水腫。

溫馨提示:如果在孕晚期,孕婦發生了妊娠性高血壓綜合徵,要及時地住院治療。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滿爸育兒經”,育兒路上有你有我,期待您的點贊和關注!

今日討論:孕婦為什麼容易發生水腫呢?


滿爸育兒經


早期腫可能和孕激素有關,孕激素會導致體內鈉水瀦留,這也和個人體質有關,尤其是懷孕前比較瘦,面部脂肪比較少的孕婦,可能臉腫的比較明顯。晚期孕婦腿腫腳腫主要是因為下肢靜脈血迴心阻力增大,靜脈血在下肢存留的時間長,靜脈壓力增大,組織液滲透,進而導致水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