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鄔思道建議四阿哥保舉廢太子復出,有何陰謀?

紅雨說歷史


鄔思道建議四阿哥胤禛保舉復立廢太子,算不上是一個陰謀,但絕對是一個非常聰明並且正確的“奪嫡方略”。

這個方略就是“不爭是爭”。四阿哥胤禛就是遵照這個“奪嫡方略”最終勝出的。

我們先看看這個保舉復立廢太子的奏摺的背景。當然這是一個電視劇虛構的情節,所以只能以電視劇《雍正王朝》為依據。

康熙四十七年,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胤礽被康熙給廢了。太子胤礽的被廢,完全就是這個昏庸,貪婪,失德的太子自己一手造成的。

自康熙四十六年黃河發水造成重大水患災情牽扯出國庫空虛這個令康熙震怒的重大問題。康熙就對他這些年把朝政託付給太子打理感到後悔,他怎麼也沒想到,這個太子把朝政打理成這個樣子。

但這僅僅是開始,圍繞著追比國庫欠款的案子,康熙發現,在眾多的拖欠國庫銀兩的各級官員和王公貴族當中,原來自己的這個太子居然是欠款第一大戶!這和“監守自盜”幾乎如出一轍,康熙覺得顏面掃地。

太子胤礽為了儘快還清國庫欠款,開始了瘋狂的“賣官鬻爵”的勾當,當然這些個勾當沒能逃過康熙的眼鏡,看著這個貪婪的,膽大妄為的太子,康熙產生了深深地懷疑:這難道就是大清未來的皇帝嗎?

太子胤礽的貪贓枉法膽大妄為不僅僅是賣官鬻爵這點事,為了摟錢,他還幹起了“買賣人命”的缺德勾當,他的這個見不得人的勾當,終於被他的死對頭八阿哥胤禩抓住了把柄,並以此威脅康熙,大有逼著康熙廢掉太子的架勢。

康熙非常厭惡八阿哥這種“假公濟私”,用太子的把柄威脅自己的行為,按照他的想法,這就是“其心可誅”。這個時候康熙對八阿哥胤禩的厭惡已經超過了那個不成器的太子。

但是這個太子也實在是太不像話,他居然勾引了他爹的妃子鄭春華,並且被康熙抓個正著。

本來就對太子十分失望的康熙忍無可忍,怒不可遏,一氣之下他廢掉了太子胤礽,同時也把那個對太子之位垂涎三尺,心急火燎的大阿哥也給廢了(終身監禁)。

這個時候,最有實力登上儲君之位的就剩下八阿哥胤禩了。

在康熙的諸多皇子當中 這個八阿哥胤禩是人氣最旺,美譽度最高的皇子,人稱“八賢王”,當太子被廢,康熙宣佈公開推舉新太子的時候,八阿哥胤禩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在公開推舉太子的過程中,八阿哥胤禩的行為可以用“上竄下跳”和“志在必得”來形容。他不僅糾集自己的親信黨羽爭取更多的選票,還爭取到了號稱“佟半朝”的上書房首輔大臣佟國維的支持。推舉新太子呈現出了八阿哥胤禩的選票一邊倒的壓倒性多數的局面。

同時,八阿哥胤禩為了造勢,也是為了試探康熙的態度,上演了一出“江湖術士”算命測字製造“八王大”的所謂“天意”輿論。

一時間八阿哥胤禩的人氣如日中天。似乎是“志在必得”。

而此時的四阿哥胤禛儘管已經有了奪嫡的想法,並且也在努力的爭取皇上康熙和朝野的重視和支持,但是他的勢力和實力與八阿哥相比還是相差懸殊,眼看著這個有著“八賢王”口碑和絕大部分朝廷官員支持以及“八王大”的輿論的八阿哥胤禩似乎就要大功告成了,胤禛不僅僅是“憂心忡忡”,而是“心急如焚”了。

尤其是胤禛聽到了康熙的那句:“江湖術士的話,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因為他多少還代表一些民意”的時候,他甚至有些心灰意冷了。

這個關鍵的時候,他的師爺鄔思道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鄔思道做了兩件事,就重新燃起了胤禛奪嫡的希望。第一件事就是告訴胤禛: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你爹康熙不是一個隨便用一個“捉鬼放鬼”的把戲就能哄住的糊塗老頭,你爹是一個古今少有的“聖主”,怪力亂神那一套他根本不會相信。至於江湖術士的拆字遊戲,鄔思道僅僅讓不識幾個大字的李衛把“八王大”倒著念一遍,就解開了胤禛的心裡的疙瘩——李衛唸的是“大王八”。

胤禛一下子就“茅塞頓開”,他很興奮:就為這三個字就可以喝完一罈子酒啊!

通過鄔思道的分析,四阿哥胤禛做出了一個正確的判斷:這一次的公開推舉太子,極大的可能是他老爹康熙皇上的“請君入甕”,而且八阿哥胤禩以及佟國維已經進了那個“甕”。這樣一來,他的奪嫡的希望就打大的增加了。

事實上就在鄔思道和胤禛分析形勢的同時,康熙請佟國維共進晚餐,向佟國維攤牌,君臣之間達成了交易,老八被狠狠地坑了一把。

鄔思道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替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草擬了一個奏摺,內容就是舉薦復立廢太子胤礽。

鄔思道在拿出這個奏摺之前,通過一個小故事,給四阿哥胤禛的奪嫡之路定了調子:不爭是爭。這是老子《道德經》裡的主張“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唯夫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個原則是鄔思道分析了康熙的心理和八阿哥胤禩“鋒芒畢露”,“寸土必爭”,“爭鋒相對”的行為帶來的教訓之後為胤禛制定的非常正確並且非常有效的“奪嫡方略”。

這個方略最重要的核心是要讓滿朝文武,特別是康熙皇帝深信胤禛這個冷麵王是一心只惦記江山社稷的安危,一心只為康熙皇上排憂解難的“實幹家”,對於儲君之位毫無“覬覦之心”。

所以,鄔思道草擬了一個保舉復立廢太子胤礽的摺子,其目的是告訴康熙:我胤禛對太子之位不感興趣,也不支持其他皇子覬覦太子之位,太子之位還是還給廢太子胤礽為好。

康熙對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的奏摺感到非常滿意,評價是三個字:好,好,好!這兩份保舉廢太子的奏摺加上張廷玉保舉廢太子的密摺,給康熙打擊八阿哥胤禩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鄔思道對康熙的研究已經是深入骨髓,康熙所做的一切,鄔思道基本上都是“洞若觀火”,有這樣一位師爺,四阿哥胤禛焉能不勝?


步武堂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建議四阿哥保舉廢太子的情形是這樣的,十三阿哥從理藩院被放出來後,與四阿哥團聚,期間他發出了“這樣的太子值得我去保麼”的感慨,並且讓四阿哥去爭取太子之位,聽到這裡,鄔思道立馬贊同並稱在十三阿哥是“國士無雙”,隨即拿出了兩份已經擬好的密摺稿件交給了兩位阿哥,要二位阿哥以各自的名義上奏康熙皇帝,內容當然就是保舉廢太子胤礽,復立二阿哥。

這一段劇情看似平淡無常,但是我認為在整部電視劇裡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從這一刻開始,四阿哥胤禛才真正開始了自己的奪嫡之路,之前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輔佐太子,而這一刻開始,則完完全全不一樣了。

鄔思道建議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保舉廢太子,不能說是有什麼陰謀,但是目的是非常明確的,就是為了日後四阿哥的奪嫡鋪路:

其一,鄔思道在之前“張五哥刑部冤案”的劇情中就提到,太子名分早定,三十多年的太子經歷讓各種關係錯綜複雜,誰讓太子倒臺“將不容於朝廷,不容於天下,最終也將不容於皇上”。康熙自己也提到,“一廢皇太子”是在特殊情況下,為了穩定局面不得已而為之,並不是真的有廢黜的打算,他心中的首選繼位人還是廢太子胤礽,所以保舉胤礽正是應了康熙的心思,必然得到康熙滿意。

其二,這個時候舉薦太子,必然得到康熙的信任與重用,此時的太子黨羽被俘獲,滿朝又極力保舉八阿哥,即便是復立太子,太子的勢力也是勢單力薄,保舉廢太子,是對太子的支持,也是對於康熙的支持,必然得到康熙的重用以平衡朝中勢力,事實上,四阿哥兼任了領侍衛內大臣的職務,十三阿哥監管了刑部,德妃被晉封皇貴妃,就連弘曆都被安排進宮由康熙親自教育,都是說明了這一點,正是以退為進,鞏固自己的勢力和成果。

其三,康熙對四阿哥胤禛的要求是做“孤臣”,而這次,面對滿朝保舉八阿哥的局面,保舉廢太子,就是與朝臣的意見相左,會進一步的為朝臣所“孤立”,在其他兄弟那裡也會被另眼相看,但是這卻迎合了康熙的想法,做了皇帝的孤臣,替皇帝分憂解難。

劇中的鄔思道之所以“神”,就是因為他深知康熙心中的想法,康熙非常反感阿哥們與朝臣結黨,這一點也有明珠和索額圖的先例,而八阿哥就犯了這樣的忌諱,倒臺再所難免,而太子的心智和能力以及手段,比起四阿哥還是有些差距的,即便是復立為太子,也很難吸取教訓,難免重蹈覆轍,再次被廢就是在所難免了。所以,康熙給八阿哥來了一個“讓其滅亡,先讓其瘋狂”,而鄔思道也讓四阿哥給太子來一個“讓其滅亡,先讓其瘋狂”,如果是陰謀,可能陰謀就是在這裡吧。


雍親王府


(日堯居k古史答雍正王朝)

——之無限猜想200——061

主動保舉廢太子胤礽復出

清理戶部虧空是在康熙四十六年前後,緊接著在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犯事第一次被廢,這次的太子被廢,徹底打破許久的沉靜,徹底揭開了九王奪嫡的序幕,一時朝廷上下人心湧動,都對康熙皇帝提出的朝廷上下舉薦新太子,到底會在哪位皇子阿哥中產生,發生了極大的興趣。



(康熙帝鬧出的笑話)

這次的舉薦新太子風波,看似風平浪,靜實則狼煙四起,一時政治風向晦暗不明。

可是康熙皇帝的皇八子,八阿哥胤祀卻是高調行事,大有不做上這個新太子的位置,決不收兵之勢。 此刻的鄔思道徹底彰顯出他做師爺和幕僚的本領,沉著冷靜而又十分精準的分析出了康熙帝那高深莫測的帝王心術。

鄔思道分析認為:

康熙皇帝雖然這次廢黜太子胤礽的“儲君”位置,但是並沒有對太子胤礽徹底失望,而且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廢掉自己大量心血,不可能說廢就真廢。

太子胤礽不但做了“儲君”三十多多年,經過苦心經營,他的門生故吏必然遍佈朝野,即使有舉薦出新太子人選,也絕無可能與太子胤礽相抗衡,這包括四阿哥胤禎及十三阿哥胤祥。


(陰險狡詐的鄔思道)

由以上兩條的存在,即使四阿哥胤禎與十三阿哥胤祥想脫離太子黨自立門戶,也切不可過於張揚,應該韜光養晦,低調行事,不可與任何一位阿哥兄弟分庭抗禮,以免過早暴露自己的實力,繼續站在廢子胤礽一邊,康熙皇帝最反對的就是牆頭草。

鄔思道強調;無論誰舉薦哪一位阿哥,我們保的仍然是太子。

繼續舉薦廢太子復位沒有風險可言,一個有情有義這四個字就值得康熙皇帝大肆誇獎,即使保舉失敗了也是各為其主罷了。
(康熙帝果然反悔了)

鄔思道與四阿哥胤禎的預料果然沒有錯,康熙皇帝真的反悔了!出頭的櫞子早濫,八阿哥胤祀在新太子的競爭中不但出手太早,更是大張旗鼓招搖過市,這讓康熙帝看了感到恐怖。

為了皇權不受於威脅,出於無奈的康熙帝只得反悔,反悔的說辭就是康熙帝說的那樣:當初廢太子是朕一人乾綱獨斷,太子也是一不小心犯了錯,近些日子以來,太子已經知道自己做錯了,畢竟做了三十多年太子,大概意思就是知錯就改就是好同志。

這次四阿哥胤禎與鄔思道的合謀又一次得逞,他更明白即使太子復位,他的下臺是早晚的事兒,個給自己參與奪嫡自立門戶,又增加了一個時期的緩衝時間,同時又打下了又一個對手,那就是八爺黨的八阿哥胤祀。

(圖片來自網絡影視資料)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


日堯居


保舉廢太子發生在太子首次被廢以後,康熙下旨讓群臣推舉新太子人選,就在雍正犯難的時候,鄔思道提議:保舉廢太子。

太子剛剛被廢,卻又主動保舉,看起來不合常理,但這裡邊卻大有文章。

作為《雍正王朝》中的大智囊,鄔思道和張廷玉可謂最瞭解康熙的兩個人,後者常伴君前,對康熙一舉一動洞若觀火,而鄔思道雖然沒有張廷玉那樣的條件,卻能通過蛛絲馬跡猜到康熙的心思,的確是了不起。

鄔思道建議雍正保舉廢太子基於兩個判斷:

第一,康熙是一代聖主,立儲這種大事必然乾綱獨斷,不會因為百官推舉誰而做出改變,讓百官推舉不過是引蛇出洞的計謀,如果隨大流必然被皇帝打壓。

第二,康熙是仁孝之人,不願意看到兄弟鬩牆,所以在選擇接班人的過程中不僅看重能力,還要考察人品,雍正屬於太子一派,如果太子剛剛被廢就急吼吼提出新人選,必然被康熙看做寡恩薄情,影響印象。

第三點,鄔思道認為康熙對太子依然未死心。太子是嫡長子,地位遠高於其他皇子,且從幼年開始就被立為儲君,可謂傾注了康熙半生心血,只要有一線希望康熙也不會願意放棄太子。

鄔思道的判斷十分準確,康熙的心思被他完全猜到了,當然除了他以外,還有一個張廷玉。一心想著推舉八爺上位的佟國維馬奇等人卻調入康熙設好的陷阱,徹底失寵。而置身事外的隆科多則趁機兇猛上位,成為康熙為新君留下的一道保險。

不能不說,康熙太老謀深算了!



日慕鄉關


《雍正王朝》裡,胤礽第一次被廢黜之後,康熙就命滿朝二品以上的京官與地方官保舉新太子的人選,最後保舉廢太子的有以下幾個人,分別是四爺、十三爺、張廷玉、太子的師傅王琰,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人,那就是康熙。

康熙為什麼要讓滿朝保舉新太子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就看滿朝大臣的意思,結果也讓康熙大吃一驚,那就是滿朝除了個別幾個,基本都是在保舉八爺,其實,康熙這一手就是在試探,試探滿朝大臣的人心所向。

很多人認為康熙是在出爾反爾,正如十四爺在殿前說的那一番話,康熙為什麼要問責八爺與佟國維,那就是滿朝大臣在支持八爺,這個犯了康熙的忌諱,康熙帝還在呢,而滿朝大臣卻認為八爺是個很合適的儲君。

如果八爺是康熙心目中的人選,那麼倒還好,可能心裡會有一些不舒服,但是至少這是一個好現象,他心中的人選,也是大家支持的,但是,八爺其實在他心裡很早就排除了。

這個在康熙暢春園裡對雍正說的那番話就指出了,八爺一直在學康熙的仁,但一直學不像,而康熙後期的問題,是在新政與吏治上面的問題,以八爺這種喜歡收買人心,表面仁義的人,是十分不合適的,而是需要雍正這樣的人。

康熙知道會是這個結果嗎?其實,他心裡也有一個大概,而這次保舉新太子,他其實是在觀察,觀察每個人的選擇是怎麼樣的,最終沒讓他失望的,就四爺、十三爺、張廷玉等人,而佟國維也讓他失望了。

有兩個人看出了康熙的內心,一個是鄔思道,所以他才讓四爺、十三爺上了那個保舉廢太子的摺子,還有一個人,那就是張廷玉,張廷玉考慮的點是,當太子被廢之後,諸皇子就會為爭這個儲君而不可開交,而讓廢太子繼續當太子,可以緩解這個局面。

康熙真的想讓廢太子重新當太子嗎?顯然不是,張廷玉和鄔思道其實都知道,廢太子是本性難移,幾十年的太子是怎麼樣的,重新當太子還是那樣,而且經過一次被廢,太子的威望已無,遲早還是要被廢的。

當太子被廢之後,康熙其實就將雍正做為繼承人的人選了,但是他又不能將雍正推到風口浪尖,那樣雍正也招架不住的,而廢太子就能成為雍正的擋箭牌,將雍正隱藏後面。

而雍正能保舉廢太子,也能體現出雍正對廢太子的兄弟之情,並沒有落井下石,這個也能博得康熙的好感。所以,鄔思道和張廷玉其實就是在配合康熙在演這一齣戲,爭是不爭,不爭是爭。


歷史簡單說


談不上是什麼陰謀,只是鄔思道分析得當,掌握了主動,順勢而為,以得到康熙的信任罷了。太子被廢后,康熙深知九子奪嫡的局勢必將弄得朝廷錯綜複雜,到底是重新再立太子還是不立太子,如果立太子立誰,在康熙心中都有個基本考量。但是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太子必須立,只是怎麼立,立誰的問題。因為如果不立,那皇位之爭不知道要攪到什麼天翻地覆的局面。所以:

1.太子肯定要立,這點毋庸置疑。鄔思道知道,朝野都知道,康熙帝自然也會要實行立太子的規矩。只是一廢一立,在朝野會掀起多大的波瀾,會有多少人跳出來,康熙心裡不是沒有數,他要以此事為契機,來一個大清理。所以,康熙帝想到了佟國維,與佟國維吃了一頓飯後達成了一個協議,佟國維心領神會,把隆科多推出來大義滅親,然後讓康熙打壓八爺黨。

2.立誰很重要,那麼,康熙會立誰呢?很多人都以為會立八爺胤禩,那只是表面現象,康熙在作出舉薦新太子的時候也進行了誤導,比如那個道人的事。這讓朝廷上的很多人自以為是,加之佟國維是居中聯絡,都倒向的八爺黨。但是鄔思道一番“八王大,大王八”分析,得出了康熙對八爺胤禩根本就不感冒的結果,所以,八爺是沒戲了。再就剩下老大,老三,老四、老八老九老十,十四和十三了。最蠢莫過老大,康熙都否定了,就不談了,老三明顯是心有餘力不足,老九老十老十四是八爺黨不說,老四和老十三是一夥的。現在朝廷就剩下老四老十三了。十三爺不可能,其實就剩下老四了。那麼是不是推薦老四呢?這就是水平問題了。

3.會不會有人舉薦四爺胤禛?雖然前面我們分析是老四老十三,但是當時的朝廷見風人士不知道啊,老四追比國庫欠款得罪的人可不少,所以要真正推薦起來,得票數估計還不如老大。康熙心裡肯定明白,因為若要舉薦四爺,那隻怕也是個打水漂的事件,在康熙心裡,也許肯定了四爺胤禛是接班人,但是時機不成熟,靠舉薦上位為時尚早,所以,舉薦四爺胤禛一定是個下下之策。

4.真正的新太子上位需要什麼條件?鄔思道分析得很正確,無論何時,八爺黨需要的是一個亂字,而四爺上位需要的是一個穩字。鄔思道知道,康熙更清楚,所以,康熙必須要保持穩定的朝局,才能鋪陳真正的新太子上位。此時的廢太子雖然被康熙否了,但是他不是沒有作用了,加之太子出事也是事出有因,他的存在至少可以保持朝局的穩定,不會因為其他兒子覬覦太子之位而互相爭鬥,而現在扶持真正的新太子上位,即胤禛,看朝廷的風向,還真不一定坐得穩。康熙需要時間來度過這個穩定期。

那最後,就只有保舉廢太子了,以求得一個穩字。鄔思道那是參透了康熙的心裡,所謂知大勢而為之,必成。就是這個道理。大勢是什麼?大勢就是康熙的心思和朝局的變化。


青燈問史


鄔先生舉薦之前。特意講故事。以不爭而默默做事的兒子取得最後勝利為隱喻。為四爺指明方向。

而後鄔先生讓兩位爺舉薦廢太子。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第一,就是讓四爺不要去爭。八爺黨現在勢力太大。四爺只能選擇做實事而不是去主動去爭。唯其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就是這個策略。

第二,就是表現好印象。皇帝的態度晦暗不明。最穩妥點的選擇就是廢太子,無論結果如何,都證明了他們的忠義之心。可以給皇帝留下好印象。這也是先前故事裡面做實事兒子所採取的方式來讓老人最後醒悟。

第三,這點鄔先生不好當面說。不過呢,封建王朝選舉,說來可笑。皇帝獨攬大權,怎麼可能讓外人弄權呢。無論結果如何,還不是皇帝自己說了算嗎。這次選舉就是騙局,來試探各個皇子的勢力罷了。四爺和十三爺舉薦廢太子,幾乎就是棄權票證明自己沒有結黨營私。

而結果也正是如此。康熙以結黨營私為由強行結束這不公平的選舉。八爺黨落敗,廢太子重新上位。而舉薦廢太子的四爺,十三爺和張廷玉都取得了康熙的信任。


亂神虎


歷史上的雍正朝沒有這段人和事。只能用清朝秘史解開迷團,康熙皇帝廢掉太子胤礽後,胤禃是實對胤礽表現出救援態度。胤禛很著急,很想救他,此後發生的一件事情則更能表明胤禛對侍胤礽的態度。胤礽被廢出後,康熙皇帝準備宣佈胤礽被廢的告天文書,但在之前,他將文書給胤礽看,胤礽看後說:我的皇太子是父皇給的,父皇要廢掉就廢掉好了,何必還告天呢?大阿哥便將胤礽的話轉奏給康熙。康熙聽後很是生氣,他下令說:做皇帝是受天之命,如此大事怎能不告天,胤礽這樣胡說,以後他的話就不要上奏了!大阿哥又將父皇的諭旨傳達給胤礽,胤礽又說:父皇若說我別的不是,我倒無話可說,只是說我弒逆之事,我斷無此心!請您帶我的話轉奏父皇。然而大阿哥卻以有康熙曾說一句:不必轉奏胤礽話,的諭旨為由,不肯為胤礽轉奏此話。在當時,胤唐得知了此事,便告之胤禛,並對他說,這件事關係重大,我們應該上奏給父皇知道。胤禛聽後也十分贊同胤唐的意見,他表示即使因代奏得了不是,也應該替胤礽轉奏此事。他倆一同找到大阿哥,希望他能夠改變主意,為胤礽奏明此事。然而,大阿哥卻厲聲拒絕了,胤禛十分生氣,他說:你不奏,我來奏。阿哥沒有辦法只好同意代奏此事,康熙聽後非但沒有因他們違抗諭旨而生氣,反而誇讚他們奏得對,並命人將胤礽項上的鎖鏈拿掉。胤禛在皇太子的廢立事件中,採取與他人截然相反的做法。對胤礽表示關切,仗義執言,疏通康熙與胤礽之間的感情,並且伴隨康熙更是體貼人微。在皇帝面前更是經常誇讚其他皇子,在別人需要時給予幫助。在激烈的爭儲鬥爭中胤禛深得人心。


茹叔敬


此事發生於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之後。

胤礽被廢后,康熙準備遴選新太子。這時候,所有跡象都似乎表明:康熙心中的太子人選必定是八阿哥胤禩。

四阿哥胤禛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他情緒低沉。這時候,鄔思道找到他,一番談話,令他茅塞頓開。

四阿哥胤禛為何覺得八阿哥胤禩會成為新太子呢?因為此前發生了一件事。

這件事,就是所謂的“術士事件”。十阿哥請了一個江湖術士,到八阿哥胤禩的府上,說了一堆諸如“八王大”“八大王”“王上加白是為皇”等等昏花,暗示八阿哥胤禩天命所歸,將是新太子,未來則是新皇帝。

這件事,當然是八阿哥幕後操縱的,為的就是為自己造勢,順便探一探康熙的態度。但為了把戲做全,他假意把這個江湖術士送到了康熙面前,以妖言惑眾之罪請求康熙處置。可康熙不但沒有處置,還說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有時候江湖術士的話也是代表一點民意的。

正是這件事,讓四阿哥胤禛覺得自己奪嫡無望了。

可鄔思道呢,一直以來都在研究康熙的心理,而且自認為研究得極深。以他對康熙的瞭解,他覺得康熙不可能看不透八阿哥胤禩的這點小把戲。因此他斷定,康熙絕對不可能選八阿哥胤禩做太子。

於是,當時的情況就變成了這樣:大家都會推舉八阿哥胤禩做太子,但康熙並不會讓他做太子。而其他的阿哥,也沒有跡象獲得康熙的特別青睞。

在這種情形下,康熙會怎麼做呢?

鄔思道認為,最簡便的辦法有兩個:第一個就是臨時不立太子——但是,康熙在此前已經下旨讓大家推選太子,若是忽然又說不立太子,有點出爾反爾,因此這一條臨時不能實行。

那麼就只剩下第二個辦法了:復立被廢的太子胤礽。

於是,康熙便讓四阿哥胤禛迎合康熙的心意,保舉廢太子胤礽復立。

而且,四阿哥胤禛一直是太子一派的,此次推舉太子復立,也給康熙留下一個忠誠不二、沒有野心的印象。

其實,這只是因為四阿哥胤禛奪嫡的時機尚未成熟,一旦成熟,在鄔思道看來,不管面對的是廢太子胤礽還是八阿哥胤禩,那都是絕不會相讓的。

所以,這談不上是陰謀,只是一次正確的選擇而已,或者叫做陽謀。主動害人的,那才叫陰謀。


趣談秘史


這是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情節,真實歷史中雍正有沒有上書康熙保舉廢太子胤礽,暫時沒有查到相關史料。不過,從歷史發展推測,雍正彼時應該是有此態度的,至於有沒有這麼一個文字的東西,不好說。 單就劇情而論,為什麼鄔思道建議雍正保舉廢太子,原因大概有這麼幾個。



首先是撇清奪嫡的嫌疑。眾所周知,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廢太子之後,康熙曾經命群臣舉薦新太子人選。一來,康熙自己仍在糾結,拿不定主意。二來,康熙內心並沒有徹底對胤礽死心,希望有人給自己遞一個復立胤礽的臺階。三來,接舉薦之事,搞清楚群臣的站隊以及兒子們的派系。這時候,如果舉薦其他人、或者被舉薦,等於就是明著告訴康熙,我站隊了、我結黨了、我有奪嫡之心。胤禩不正是因為這個事情被康熙公開否決皇位繼承資格的嗎?



雍正這時候保舉廢太子胤礽。一是為了向父親表明自己沒有奪嫡之心。二是為了向父親表明自己重視兄弟情分,二哥是老爺子你立的繼承人,我一直都是跟著二哥的,相信二哥這次只是一時糊塗、事出有因,希望父親再給二哥一次機會。這是兄弟之情,是作為父親最希望看到的。



其次,是為了跟隨父親的腳步。胤礽作為康熙自己冊立的皇太子,康熙對胤礽有著特殊的感情,一直親自教育、培養這個皇位繼承人。從內心而言,康熙不願意接受自己多年心血付諸東流的事實。作為父親,康熙也願意相信兒子事出有因,再給兒子一個改過機會。同時,胤礽被廢之後,兒子們的表現也讓康熙驚出一身冷汗,擔心會禍起蕭牆。這時候糾結的康熙已經產生了復立胤礽的想法,只是君王不能出爾反爾,正苦於沒有臺階可下。



這時候雍正保舉胤礽。一來是緊跟父親腳步,為父親遞上了急需的臺階。二來也讓父親看到了自己對於大局的認知和把控能力。



再其次,是為了向父親表明自己一心為公,不謀私利。面對諸子奪嫡一觸即發的局面,康熙權衡利弊之後,已然決定復立胤礽,斷了其他兒子的念想。這不僅僅從父親的角度考慮,而是皇帝的角度考慮問題。為的是維持政局穩定,避免禍起蕭牆、政局動盪。



這個時候,雍正站出來保舉胤礽,而不是結黨保舉自己或者站隊保舉他人,放棄了自己可能成為皇儲或者站隊獲得更大利益的機會。而是從國家安危、政局穩定的大局出發,保舉已經被廢黜的胤礽,恰恰讓父親康熙覺得,這個兒子不是隻打自己的小算盤,是顧全大局、先公後私的。這正是一個帝王應當具備的素質,不是嗎?



或許,在胤礽被廢之時,康熙也想到了雍正,但是,畢竟兒子們都很優秀,康熙也很糾結。而雍正的這一舉動,讓康熙印象深刻,一定程度上已經超越了對其他所有兒子的印象。因此,這個時候康熙很可能已經把雍正當成復立皇太子胤礽的備胎了。再胤礽二次被廢之後,實際上康熙就已經認定雍正作為繼承人了,只是因為胤礽的前車之鑑,康熙並沒有著急立儲,而是繼續考察這個將來的繼承人,順帶著對雍正也是一種保護。否則,圈禁胤礽和胤禔、否決胤禩的繼承資格、把胤禎(允禵)支得遠遠的就說不通了,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