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見過和吃過哪些野菜?

雲中煙


在我們農村常見的野菜種類真是太多了,每年的春天和夏天是吃鮮嫩野菜的最佳時期。我見過和吃過的野菜有蒲公英



野蒜苗

馬齒筧

灰菜

苦菜

槐花

艾蒿

榆錢

香椿

野蘑菇
等等。我最喜歡吃的是野蒜苗了,小時候每年春天我和小夥伴們都會去地裡面挖野蒜苗,那個時候雖然沒有現在的條件好,但是很快樂,無憂無慮。我們邊挖邊玩,一會兒功夫就能挖一筐,拿回家讓媽媽給我用野蒜苗炒雞蛋吃,那個味道真的是太好吃了,現在想起來都流口水。已經很多年都沒有吃過兒時的味道了。你們最喜歡吃的野菜是哪一種呢?歡迎在評論裡留言。


旭麗1982


大家好,我是曉曉,農村長大的女漢子一枚。我小時候喜歡上山挖野菜找果子吃,也喜歡挨家挨戶去蹭飯,哪家做的飯菜好吃我就去哪家,所以我最擅長找好吃的。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土特產和美食的信息,請一定要關注我,歡迎評論、轉發、留言。


我見過的野菜主要有下面5種。

1. 雷公屎,又叫地母兒。市面上不太能買到。春天雷雨過後,山坡上就會鋪滿一大片的雷公屎,滑滑的。小時候下雨後,媽媽經常帶去山坡上撿雷公屎。清洗雷公屎雖然費勁,但用它炒肉真的很美味。


2.野蔥,我們這叫它“胡蔥”。我們用胡蔥炒臘肉、炒雞蛋。還有一種吃法就是把胡蔥切斷晾曬成乾菜,再來炒肉吃。


3.香椿。香椿主要是炒雞蛋吃。


4.薺菜。薺菜有很多薺菜酸等有益健康的成分,這些是大部分蔬菜缺少的。薺菜可以涼拌吃,或者剁成餡包餃子。


5.蒲公英。蒲公英有去火消炎、清熱解毒的功效。除了泡水喝、蘸醬吃之外,蒲公英還可以煮雞蛋。


上面5種野菜你都有吃過嗎?和我說的吃法一樣嗎?

感謝大家的關注,我會分享更多關於土特產和美食的信息。如果你覺得有價值,希望你能收藏、轉發、點贊、評論,一起幫助更多的人!有什麼關於土特產的問題,大家可以私信給我或者留言、評論,我看到後一定會回覆。


曉曉私語


野菜捱餓時吃了不少,感覺多數難以下嚥。不過部分野菜還是挺好吃的。象薺菜,挖來洗靜用開水燙一下,然後倒上豆油加上切成丁的豆腐,到現在還喜歡吃。薺菜分兩種瘦葉的叫薺菜,寬葉的叫玉米薺

,野外還有一種小蒜,說是小蒜就底根膨大部分象蒜,葉子卻象小蔥,味道有點蔥味但又有一點蒜味,挖出來剝去皮可直接吃。

馬齒莧是大家最熟悉的野菜,做出來母親也不讓我吃,說是小時得過黃病(貧血,老中醫交待過)

雙芽子,苦菜都是母親做好吃的,都忘記怎麼做的。蛇蛇草現在還有人在清明這天燙好吃的習俗,說是到夏天可去火,

野味不光是野菜,還有樹上結的桑葚子,楚子樹上的果子也很好吃。

還有一種叫黃瓜香的野草沒人吃過,但揉碎聞著真的與黃瓜無異;

野香瓜長長的瓜藤上面結滿一串象大蒜頭那麼大的瓜,其香味甚濃,摘來就拿在手裡聞它的香味兒,挺舒服的。



好多野菜已斷了,早沒了蹤影,現在野外能見到的好象薺菜還比較多,原來野菜隨地區不同叫法不同,用什麼字表述也找不準,望見諒


還是那個花


給大家介紹一種漫山遍野都有的野菜:清明菜



清明菜的做法很多,吃的就是一個新鮮,今天到山上轉了一圈,發現清明菜的花兒已經含苞欲放了,等花開了,再不吃就老了!所以提了滿滿的一口袋,拿回家做了清明粑粑。


清明菜最簡單的做法,只需要鹽,糯米粉,油就可以了。

採回家的清明菜洗乾淨,挑出裡面的野草,再切碎。

放入鍋中煮,幾分鐘即可,把清明菜煮熟。

撈出瀝乾水分,擠出水分。

放入適量的糯米粉,少量鹽,把清明菜和糯米粉均勻的和在一起,和好後再加少量水,就像做湯圓一樣兒,把糯米粉揉至光滑。

鍋中熱少量油,掐下一坨,揉成湯圓的樣子,再壓扁,放入油鍋中炸,邊炸邊翻面,炸至兩面稍有金黃即可。

就這樣兒,油炸的清明粑粑就做好了,除了這樣兒做還可以上鍋蒸,包上自己喜歡的餡兒,像蒸包子一樣兒蒸。

喜歡野菜的朋友們?還在等什麼,這麼簡單的野菜做法,趕緊提著你的籃子,上山採野菜去吧!

那麼你吃過最美味的野菜是什麼?


土家羅妹


小時候和外婆住在村裡,交通不便,外婆常常忘記託人上街買菜,快到晚飯點的時候,外婆就會出門摘把野菜,有時清炒,有時去雞窩掏個蛋來和它打湯。

經常吃的是以下這五種:

1.白花菜


在吃過的所有野菜裡,我最喜歡這一種野菜的味道。

小時候只要我一上火,那天的晚餐就會是白花菜肉末湯。

外婆會在去河邊洗衣服的路上,摘一把嫩綠的白花菜,回來洗淨後放入水中,加兩片姜,適量鹽,一勺肉沫,一碗清熱解毒湯就做好了。香氣四溢

嫩綠的白花菜,微微有點苦,但總能被它特殊的香氣掩蓋,越嚼越香,最後嘴裡甘甜甘甜的。

2.一點紅


開著紫紅的小花,像一團小毛線,裡面經常藏著一隻黑色的小蟲子。

遇到牙齦腫痛,咽喉腫痛的時候,炒一盤一點紅,很快就見效,口感比較爽脆。

3.落葵


最喜歡玩但最討厭吃的野菜。

葉片滑滑的,黏糊糊的,還有點酸。有利便的功效。

果實很好玩,小小的紫色的球體,過家家的時候經常摘很多下來,假裝是水果,有時還會把果實擠破,當做畫筆,在地上亂塗亂畫。

4.馬頭蘭


就是路邊最常見到的小菊花。口感有點像白花菜,葉子水分較少,味道比較淡,有點苦。

也屬於清熱解毒的一種,營養成分比較高,村裡有人摘來和骨頭一起燉湯。

有過一段時間我拿來喂兔子,兔子吃得很歡,只是給它吃過一次正兒八經的青菜後,它再也瞧不上馬頭蘭了。

5.雷公根



柔軟溼潤的草從裡,隨處可見,下火、止咳、美容的良方。

用嫩綠的雷公根熬粥,品嚐春天的味道。

熬魚湯的時候放一點,湯味鮮美。

年幼時最討厭吃野菜,現在長大離鄉,想吃卻很難了。


哈士琦狂吃狂吃


筆者80後,生於呼倫貝爾,小時候食物種類匱乏,每年從春到秋的幾個月,家人鄰居們總會上山上去挖些野菜什麼的豐富餐桌,所以說見過吃過的種類還真是不少。

1、蕨菜

蕨菜又叫拳頭菜、貓爪、龍頭菜,喜生於淺山區向陽地塊,多分佈於稀疏針闊混交林中。

自然生長環境下的蕨菜長這樣。

小時候和家人鄰居滿山亂跑的時候,肉眼看到的蕨菜遠不如照片這麼好看啦。

市售的蕨菜現在大概長這樣。

或者乾脆是經過簡單處理的真空包裝或者冷凍包裝的。

不過自打。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蕨菜歸為2B類致癌物(與氯仿、敵敵畏、硝基苯等物質歸在一起。)之後,我們家爺爺再不允許在家吃這玩意兒了。

2、婆婆丁

學名稱蒲公英,又名黃花苗、黃花地丁、黃花郎、木山藥、漿薄薄、補補丁、奶汁或苦蓿等。

這是兒時記憶力最深的野菜了,因為它最不挑環境,隨便什麼地方都能長,田間地頭,山坡樹林,又或是草地裡,哪兒落了種子都能長。

哪怕是種子落入水泥地的縫隙裡,它都能頑強的長出來並且開出黃色的小花朵。在呼倫貝爾姍姍來遲的春天終於到了的時候,和母親及鄰居一起出去挖婆婆丁,總是能滿載而歸,每次回家之後,晚餐的餐桌上總能見到一大盤水靈靈還掛著水珠的它上桌,配上自家制作的醬,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呢。

多年過去了,餐桌上的瓜果蔬菜種類越來越多,母親依然偶爾上山採挖一些回家,做個日常餐桌的調劑吧,更多的曬乾之後泡水待茶飲,據說清熱敗火呢。

今年去超市還見到長的像油麥菜一樣大的,估計是在大棚裡種的吧。

3、黃花菜

黃花菜又名金針菜、檸檬萱草,忘憂草,屬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黃花菜是小時候比較不喜歡吃的野菜之一了,因為氣味特殊並且有點重。但是偶爾出去摘一次,玩兒一玩兒還是蠻開心的,所以也沒少摘。

記憶力是在山坡林間長著來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記憶有誤,圖片搜索出來都是這種長在類似草地地方的。剛採摘的黃花菜裡含有秋水仙鹼,它進入人體後被氧化成二秋水仙鹼,這是一種毒性很大的物質,能強烈刺激腸胃和呼吸系統。所以記憶力好像也沒吃過新鮮的都是曬乾了之後再泡發了吃?反正味道太重,不太喜歡所以也沒有太深的印象。

雖然習慣性的管它叫黃花菜,但其實叫它忘憂草,或者萱草也都可以。說來還有個小段子,每年的母親節大家第一個想起來送花都是康乃馨嘛,之前在頭條就看有人說,現在的人吶,淨幹些崇洋媚外的事兒,中國古有母親花,名為萱草。《詩經疏》稱:“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北堂是母親居住的地方,後代表母親。從此,母親居住的屋子也稱萱堂,萱草就成了母親的代稱,它也成了中國的母親花。

於是,今年母親節的時候,我和我媽說:“媽,我今年給你買了鮮花~”我媽:“你買那玩意兒幹啥,不當吃不當穿的”我:“當吃,當吃”我媽:“你買的啥花啊?韭菜花?”我默默的拎出來一個袋兒。。。。

這個不是自己摘的了,樓下超市買的,肯定是大棚裡的產物了,顏色大小都這麼均勻。

然後我從裡面摘出了味道濃重的花蕊抓了一大把,順手發了個朋友圈~~~

晚上我媽用我送她的鮮花,做了個湯,別說,還挺好喝的~~~~~

4、柳蒿芽

柳蒿別名柳蒿菜、水蒿、白蒿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莖葉可食用。主要分佈在大興安嶺南北,耐寒抗熱,生長在河岸溼地、沼澤、柳林灌叢下等處。

這東西香味及其特殊,我小時候也是接受不了的,知道有一次嚐到了鄰居達斡爾族大娘家做的柳蒿芽豆子排骨湯,從此愛上了這個味道。

大概這樣。其實鄰居家的湯柳蒿芽會直接切碎,還會放土豆丁,豆子也會祝到爛,賣相連這個都不如,可真是架不住好吃,特別香!

生長過程當中的柳蒿芽長相入下圖。

這是前年我媽和我奶奶倆人在家處理買回來的柳蒿芽,準備焯水之後冷凍儲存,冬天拿來燉湯或者包餡料吃的。

5、麵條菜

麵條菜,別名淨瓶、香爐草、米瓦罐、梅花瓶、麵條菜、廣皮菜、瓢咀、甜甜菜、麥石榴、油瓶菜、羊蹄棵、紅不英菜、胡炳菜、麥黃菜、燈籠草;燈籠泡;瓶罐花;野菠菜(魯東南地區);兔子頭(魯東南地區),是草本植物石竹科麥瓶草屬麥瓶草(Silene conoidea L.)的幼苗的俗稱,是黃河中下游地區老百姓愛吃的一種野菜。

這是嫁到山東之後才吃到的野菜,其實說是野菜,吃到的已經都是婆婆自己在地裡種下的了。洗淨之後用麵粉拌一下,上鍋蒸五六分鐘,出來佐以蒜蓉辣油拌食,沒有什麼特殊的氣味,也還是挺好吃的呢。

這幾年在飯店菜單上也偶爾可以見到它。

另外還可以使其作為餡料包餃子吃,也挺好。


其他在家鄉吃過的野菜還有曲麻菜、馬齒莧、桔梗、榆錢之類的,除了桔梗拌鹹菜吃而且至今比較常見之外其他的倒是沒什麼太深的印象了。

幼時吃野菜,純粹是因為餐桌食物種類匱乏,為了改善生活,家庭主婦不得不挖空了心思去採些野菜來裝點餐桌。近幾年嘛,純粹是大家物質生活太過豐富,為了找尋過去的記憶也好,為了追求野菜們所謂的高營養價值也好,它們又漸漸回到了餐桌上。

認真想起來,吃點兒野菜,其實也蠻好~


家有吃貨種小二


  1. 野菜無汙染、營養豐富、清新可口,是絕佳的食材之一。很多野菜都具有藥用價值,俗話說“偏方治大病”,野菜如果食用得當、對症,大多可視為偏方。如今野菜不但登上了高級飯店的餐桌,也成為了人們日常的保健食品,深受人們的青睞。


曲麻菜

功效:

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之功。

吃法:

春季開花前採挖全草洗淨切段焯熟涼拌或蘸醬食用。

蒲公英(婆婆丁)

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吃法:

可生吃、炒食、做湯、熗拌,包餃子或包子。

馬蜂菜(馬齒莧)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止菌痢。

吃法:

取鮮嫩馬蜂菜去根、洗淨後,下沸水鍋中焯透,撈出,用清水沖洗兩次,洗去粘液,將蒜泥、香醋、鹽、醬油澆在馬蜂菜上,淋上香油,拌勻。

薺菜(地菜)

功效:

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

吃法:

包餃子、包子、餛飩。另外薺菜不能生食、也不宜多食。 記住薺菜不能與鯽魚、鱉肉同食。

刺兒菜(刺刺芽)

功效:

刺兒菜具有涼血、袪法瘀、止血的功效。

吃法:

酸辣刺兒菜、刺兒菜粥。食用注意:脾胃虛寒而無瘀滯者忌食。

山苜楂(山麻楂)

功效:

具有清熱解毒,清熱利水的功效。

吃法:

山苜楂可以涼拌,可以炒食。通常多被大家用來包包子,包餃子,包餛飩。

灰菜

功效:

具有抗癌、清熱、減肥等功效,並對流感、乙型腦炎病毒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吃法:

經沸水焯後炒食,或製成灰菜乾燒肉、炒肉絲,也可醃漬來吃。

莧菜(西甜骨)

功效:

貧血患者、嬰兒手術後及骨折病人食用的佳蔬之一。特別是貧血患者,更適宜較多食用。因莧菜中的鐵、鈣由於沒有草酸的幹憂,其利用率較高,沒有副作用,有利於血液的合成與再生。

吃法:

涼拌,炒,做菜餅,包水餃, 做燙菜,做粥,淹鹹菜。


許多家庭的餐桌上也都紛紛出現了野菜的身影。野菜不僅鮮嫩可口,其豐富的營養價值也非常有利健康,有著防癌抗病的養生功效。


美食理想


春天萬物萌生的季節,作為純天然的食物野菜,受到人們的喜愛,春天剛到,這時候的野菜是最嫩了。找個風和日麗的午後,相約幾個夥伴,在安靜田野裡,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被清爽的微風吹拂下找著一棵棵破土而出的野菜,看到它們眼前一亮,會有種收穫的欣喜,即收穫野菜了也收穫著快樂。農村常見的野菜的種類真是太多啦!




在東北這裡見過的野菜有野蒜、薺菜、苦碟子、曲麻菜、刺兒菜、馬齒莧、車前草、灰灰菜、莧菜、茵陳、艾蒿、山苜楂、蕨菜、柳蒿芽、刺老芽、榆樹錢、槐花、黃瓜香、蒲公英等等。大家都吃過那些呢野菜呢!

在此推薦幾個常見吃過的野菜



野蒜又名小根蒜,長得像獨頭大蒜,但個頭小很多,氣味又有點像蔥。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粗纖維、維生素等。其作用是通陽化氣、開胸散結、行氣導滯,能抑制高血壓病人血液中的氧化酯的升高,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主要吃法有野蒜拌豆腐、醃製野蒜、野蒜炒蛋、野蒜餅。可以增強食慾。



苦碟子又名苦菜,莖呈黃白色,長葉片,邊緣有鋸齒,表面綠色,花色鮮黃。具有清熱解毒,排膿,涼血止血功效。生吃略帶苦味,還可以涼拌、做湯炒肉等



榆樹錢是榆樹的種子,富含抗壞血酸、煙酸、大量無機鹽、豐富的鈣、磷、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人體必需的元素。榆樹錢兒可以止咳化痰,清心降火。治增強食慾,有健胃的效果,預防治療便秘作用,針對神經衰弱引起的失眠症,有很好的效果。榆樹錢可以生吃,還可以做榆樹錢粥、榆錢餅、榆錢餑餑、做餡等美食。

野菜我喜歡吃涼拌的和包餃子的,你們喜歡怎麼吃呢?


悅悅號


說到農村的野菜,見過的也是挺多的,在這就不細說了。就說些即見過,又飽口福的一些野菜吧。

鴨腳板

鴨腳板又叫野芹菜,我們老家都叫它鴨腳菜,因為它的一片葉子分為三瓣,特別像鴨子的鴨蹼,所以叫它鴨腳菜。鴨腳菜,氣味很重,有點類似芹菜,但是比芹菜的味道更為醇香濃郁。鴨腳菜,一般炒著吃,囗味更佳。

野茼蒿

野茼蒿,別稱野塘蒿,野地黃菊,革命菜,安南菜。我們老家哪裡叫它野肥菜,在五九,六零年鬧饑荒時是難得的充飢野菜,現在很少人吃了。野茼蒿既可炒,也可燒湯,總之,各自的燒法有各自的味道。



魚腥草

魚腥草別名折耳根,狗心草,摘耳草,狗點耳,也是很多朋友們都認識的。魚腥草,因為草有濃郁的魚腥而得名,它不但是一味中藥材也是一道爽囗的野菜。魚腥草不但炒著好吃,搞涼拌也是一道別有風味的美味噢。

今天的野菜就先分享這些吧,有喜歡的就點個贊,或關注吧。


鄉農情


身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最有條件回答你這個問題。在農村什麼最多?野菜野草遍地都是,不光人吃還割來餵豬。小時候經常挖些野菜來涼拌、做餡、炒吃。野菜不光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還有藥用價值。野菜都是純天然的,沒有農藥化肥的汙染,對於現代人養生保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下面介紹一下農村田間地頭、路邊常見的野菜。


1.蒲公英(老家叫婆婆丁)

最近蒲公英在網上炒的火熱,成為野菜界的明星,倍受廣大城裡人好評。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功效,用於乳癰、肺癰、腸癰、痄腮、疔毒瘡腫、目赤腫痛、感冒發熱、咳嗽、咽喉腫痛、肝炎、胃炎、尿路感染、蛇蟲咬傷等症。食用方法:洗淨蕉醬生吃、涼拌、做餡、炒食、可涮火鍋。
2苦菜

苦菜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明目、和胃、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痢疾、黃疸、血淋、痔瘻、疔腫、蛇咬傷、咳嗽、支氣管炎、疳積等症。食用方法:食用前最好焯水,蕉醬生吃、炒食、煲粥、煮食、涮火鍋等。


3.薺菜(老家叫薺薺菜)

薺菜具有和脾,清熱,利水,消腫,平肝,止血,明目的功效;主治痢疾、水腫、 淋證、乳糜尿、吐血、 衄血、便血、月經過多、目赤腫痛等症。食用方法:洗淨蕉醬生吃、炒食、煲粥、做餡、涮火鍋。


4.馬齒莧(老家叫螞蚱菜)

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散血消腫、涼血止痢。用於熱痢膿血、熱淋、溼疹、血淋、帶下、癰腫惡瘡、丹毒、痕癧、痔血等症。食用方法:焯水後涼拌、煲粥、做餡、炒食、煮食、涮火鍋。
5.莧菜

莧菜具有清熱利溼、涼血止血、止痢。用於赤白痢疾、二便不通、目赤咽痛、鼻衄等病症。食用方法:採集嫩葉嫩莖焯水後涼拌、炒食、做餡、煮食、熬粥、涮火鍋。


6.灰灰菜(老家叫灰菜)

灰灰菜具有清熱祛溼、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的功效,適用於疝氣、齲齒痛、溼疹、疥癬、白癲風、瘡瘍腫痛、毒蟲咬傷等症。食用方法:採集嫩葉嫩莖焯水後涼拌、炒食、做餡、熬粥、涮火鍋。

7.掃帚菜

掃帚菜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適用於赤白痢,洩瀉,熱淋,目赤,雀盲,皮膚風熱赤腫等症。食用方法:採集嫩葉嫩莖焯水後蕉醬生吃、涼拌、炒食、熬粥、涮火鍋。


8.蓬蓬菜

蓬蓬菜具有平肝潛陽、潤腸通便的適用於主高血壓病、眩暈、失眠、腸燥便秘等症。食用方法:採集嫩葉嫩莖焯水後涼拌、炒食、做餡熬粥。


9.蓖麻(有小毒)

蓖麻具有消腫拔毒、祛風活血、鎮靜止痛、止癢的功效。適用於瘡瘍腫毒,鮮品搗爛外敷;治溼疹搔癢,煎水外洗。風溼痺痛。食用方法:小時候只醃過鹹菜,蓖麻子可以榨油。

10.洋姜

洋姜具有清熱涼血、消腫的功效,用於熱病、腸熱出血、跌打損傷、骨折腫痛、根莖搗爛外敷治無名腫毒、腮腺炎等症。食用方法:常用於醃製鹹菜。


11.牛皮菜(老家叫根達菜)

牛皮菜具有清熱解毒,行瘀止血的作用。食用方法:洗淨蕉醬生吃、炒食、煮食、熬粥、下麵條、涮火鍋。

這些野菜你吃過幾樣,還有哪些野菜沒說到的,大家分享一下吧。瞭解更多健康知識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