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筆記】衛靈公十五(2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筆記】衛靈公十五(2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註釋】⑴一言:一個字。⑵恕:以心度物,以己量人。

【譯文】子貢問孔子:“有一個能夠讓人踐行終身的字嗎?”孔子說:“那就是‘恕’字啊!所謂‘恕’,就是自己不想遭遇的,也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簡評】“恕”有兩個意思,一個原諒,寬恕,一是以心度物,以己量人。在這段語錄中,是後者的意思:接人待物,踐行做事之前,首先要根據自己的喜好憎惡,推及別人的喜好憎惡,是不是別人也跟自己是一樣的。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也不能強加在別人身上。

孔子在總結自己一生言行的時候說:“吾道一以貫之。”而這個“道”,曾子看得很清楚:“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就是誠信可靠,“恕”就是多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

在孔子看來,總是站在別人立場上考慮事情是不容易全部做到的,所以必須終身去實踐。人要活著,有時候就不能不為自己考慮,因而人性都有自私的一面。遇事總為別人著想,那是聖人了,不太容易達到這個境界。於一般人而言,遇事多為別人著想,多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只要有點自律精神,這也不是不可以做到。其實於社會而言,只要做到了這點,也就和諧了。


注1:本文作者,張永強,退休教師。曾任職於綿陽師範學院文史學院。本文在此發佈,已獲原作者授權。

注2:原作者撰寫本文,旨在讓從來都沒有讀過《論語》的人都能有一定的理解。

注3:如果可以,點個關注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