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四中《母校情怀》征文精选:四中的校办工厂文

1973年我考上了向往已久的东平第四中学,这是一所师资雄厚,环境优美的学校,还记得校南门醒目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是母校的宗旨和校风。在这个校园里,有风雨中的阳光彩虹,也有精彩纷呈的欣喜奇迹,紧张愉快的学习生活,使们更加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东平四中《母校情怀》征文精选:四中的校办工厂文/周庆英李培忠

回忆母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校办工厂。学校为了生存发展,改善办学条件,在那个特殊困难时期,学校提倡勤工俭学,广开思路,学习借鉴,通过多方联系筹备,创办了一个菱苦土加工厂,利用课余时间老师带领我们去劳动,这个工厂以我们五级一班为主,生产菱苦土桌椅家具。因为我们班都提前参加了制作流程培训,掌握了制作技术。用竹竿做骨架,灌上菱苦土浆,晾干,刷上油漆,一件件漂亮美观的家具就完成了。

东平四中《母校情怀》征文精选:四中的校办工厂文/周庆英李培忠

东平四中校办工厂大烟囱

菱苦土,又名苛性苦土、苦土粉,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镁。以天然菱镁矿为原料,在800~850℃温度下煅烧而成,是一种细粉状的气硬性胶结材料。菱苦土用氯化镁拌和后凝结快,硬化后强度高,称为氯镁水泥。其制品在硬化过程中体积稍有膨胀而不产生收缩裂缝;配以竹筋、苇筋制成混凝土,有较好的抗裂性能。

当年为了办好这个工厂,学校专门选派我们班梁兆木同学去滕州学习制作技术,回来后他再教给大家,投产后不久就形成了规模,生产出了质量过关的产品,桌椅家具销往全公社各个村庄和学校,给学校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梁兆木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他做人诚实可靠,做事有责任心,所以当时学校选派他出去学习技术,据同学们议论校办工厂很有前途,工厂办好了要招收工人,因此同学们都认真工作,也争取当个留校职工。学校重点培养梁兆木,他肯定能留下,我们毕业后听说他还在工厂干着呢,后来渐渐没了消息,再后来他和校办工厂的故事也都成为历史了。

东平四中《母校情怀》征文精选:四中的校办工厂文/周庆英李培忠

东平四中古井旁的大柳树

在校办工厂还有一件事,我记忆犹新。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中午,放学后要回家了,校办工厂的王振义老师留下我和李会英同学,让我们俩给他烙单饼,老师经常出差联系业务,为了给学校节省开支外出要自带干粮,烙饼就是他们出差吃的,想想为了学校

办厂他们也太辛苦太不容易了,在那个蹉跎岁月为我们树立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楷模。李会英手巧,擀的单饼又大又薄,真漂亮,我们一个擀一个烙,一个半小时后,高高的一大摞单饼就烙好了,累的我俩腰都直不起来了,年轻人力如泉水,累点算不了什么,为老师为校办工厂出力流汗值得,我们俩直起腰擦擦汗就高兴的踏上了回家的路。

学校离我们苍邱村15里路,走到半路上就感觉饿了,后悔当时就没好意思吃块饼,那个死要面子的年龄太可爱了,可惜委屈了自己的肚子,没走到家就饿的走不动了。我们是红色大潮中成长的一代人,毛泽东思想武装了我们的头脑,挨饿这点小事太渺小了,在困难面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饿点算什么,想想红军长征两万五,吃草根啃树皮,吃腰带煮皮鞋,那个时代造就了我们的坚强,“饿死迎风站,冻死不出声”!这些词句都是那些年写作文常用熟记的,到现在一张嘴就来多了去了,相信老同学们也都会说吧,这些词句是时代的符号,也影响了一代人。有这些理念支撑,饿着肚子回家还是事吗?可想而知。

东平四中《母校情怀》征文精选:四中的校办工厂文/周庆英李培忠

东平四中的老校门

​追忆我们的青春年华,留恋那份纯真;怀念母校工厂,让我们兼学到了别样技能;怀念校长和老师们的辛劳付出,赞叹勤工俭学的优良校风。

1975年毕业时分,同学们恋恋不舍,从此一别就是四十多年。多少个无眠之夜,回首往事,沥沥在目,漫漫人生路,难忘东平四中师生情、同学情,母校永远储藏在我们的记忆里,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愿大家“情无限祝福永远,幸福岁岁年年”!

东平四中《母校情怀》征文精选:四中的校办工厂文/周庆英李培忠

作者周庆英 李培忠夫妇近照

【作者简介】周庆英1956年生人,1975年7月东平四中毕业,1980年和六级一班李培忠结为伴侣,现居新汶煤矿。

(本文由作者和东平四中《母校情怀》编写组独家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特别感谢段振业先生的热心收征与精心编撰。 祝东平四中——现东平县接山镇中学新老校友春日安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万事如意!)

东平四中《母校情怀》征文精选:四中的校办工厂文/周庆英李培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