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魚介紹,圖文帶你瞭解龍魚

龍魚介紹,圖文帶你瞭解龍魚

龍魚,大型的淡水魚,原產地稱之為AROWANA,其學名“SCLEROPAGES”是舌頭、硬嚥狀的意思,按分類學上龍魚隸屬於OSTEOGLOSSIDAE科(骨舌魚科,又叫骨咽魚科)。

龍魚早年是在1829年被美國魚類學家溫帶理(Vandell)博士在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發現並定名。其實,龍魚早在遠古石炭紀時就已經存在,素有“魚類活化石”之稱,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在美國作為觀賞魚引入水族箱,隨後風行全世界。

而“SCLEROPAGES”在中國被稱之為“龍魚”,是因為龍魚全身閃爍著光芒,鱗片特大,有個大口,口唇角有兩條觸鬚,活象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龍”, 故因此得名。

龍魚介紹

龍魚介紹,圖文帶你瞭解龍魚

龍魚身形健壯,色彩豔麗,遊姿優雅大方,雍容華貴,具有王者風範,在世界許多地方被視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龍魚分別產於四個地方:亞洲、南美洲、澳洲、非洲,產地不同龍魚品種也有所差別。而我們一般飼養常見的紅龍和金龍魚則屬於亞洲龍魚,主產地是印尼和馬來西亞。

龍魚的的基本特徵是:體型龐大、長度一般在60—80cm,其魚鱗金光閃閃。金黃色澤的鱗片大約佔整個魚體的1/2,部分亞洲龍魚在雜交後鱗片上呈現出龍魚馬蹄印。而過背金龍的金色越過第5排鱗片,並在背鰭、臀鰭、尾鰭基琢有許多排列整齊的鱗片,散投著奇特的光澤。龍魚的鬍鬚—般比較完整,眼球也十分明亮.

其雙鰓表面紋線富有變化,有些龍魚如紅尾金龍的鰓蓋部分有特別的紅色斑塊。龍魚的壽命很長,—般能活幾十年。

龍魚屬肉食性魚類,從幼魚到成魚,都必須投餵動物性餌料,以投餵活食為佳,儘量不要投餵單一的餌料,應制定出一份營養豐富的菜單,以確保它的營養均衡。龍魚適應的水溫介於24~29℃均可,如果魚只適應良好,甚至可以適應22~31℃的溫度。不過龍魚和其他的觀賞魚一樣,切忌水溫急劇變化。

有喜歡觀賞魚的可以關注,交流,歡迎投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