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對優等生重點培養,這對成績不好的學生公平嗎?

浪跡195254673


作為一名從教數十年的退休老師,深感為師難,難於上青天。一個班級四,五十位學生,有部分學生學習理解能力較低,如果考慮到一樣學生,一樣收費,老師一樣對待,老師置後進學生不顧,按步就班繼續上新課,大部份理解掌握舊課知識的學生及家長不會反對,但差生及家長就會指責老師有違師德。但作為老師課餘時間專門輔導部分差生,這些差生享受了老師加倍時間的教育補課,那些成績好的學生和家長又會不會指責教育不公平。大家一樣上課,一樣付學費,憑什麼老師要為差生付出更多時間。為什麼學校分層教學,成績落後學生家長會指責教育不公平。那同樣,學校平行班教學,成績優秀學生家長也會指責,老師為差生理解掌握,付出比優秀學生加倍時間,難道這公平嗎?唉,為師實在不知所措。


龍中海龍


我是英語老師,是班主任,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每一屆到中考的最後幾個月,我們學校都會把全校最優秀的同學集中利用週末的時間重點輔導。優秀的集合,教學效果的確非常好,好多同學就是利用這個衝刺機會,穩住了上重點的成績。我作為上課老師,的確為這樣的上課環境,為同學們的進步大有成就感。


但是每次都會有隻差幾分,甚至只一分之差的孩子,可憐地被拒之門外。記得有一年,有兩個孩子一直站在門外,想聽清裡面講了什麼內容。這樣的場面,我感覺很不自在,儘管作為小小的教師,不能決策什麼,但是至少是不善良的幫兇。


每個孩子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僅僅因為有些孩子慢一點,有些孩子貪玩一點,就該受到這樣的處罰嗎?如果不是學校早早就把優秀同學貼上標籤,重點栽培,那些暫時落後的同學也是有可能,有信心趕上的。


再說每個孩子的教育經費是一樣的,把所有人應該享受的教育機會,只給優秀的同學,顯然是種剝奪。學校是為了自己的升學率,老師為了個人的榮譽,優生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只有忍氣吞聲的弱勢的成績不好的學生和家長,有怨言也不好多講。

主要是講了,也沒有人能理解,還遭白眼。


王老師英語課


第一這是不公平的,不僅對所謂“成績不好”的學生,對所有學生都是不公平的,而且還會打擊學習成績不好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助長所謂優等生的優越感(自大、自私)和自我中心主義。

第二學校教育是體現教育公平最直接的地方,但是現在依然有很多中學,特別是高中或者示範性高中在搞什麼宏志班、啟迪班之類的重點班,人為加劇學校教育的不公平,最好的老師、最好的班主任都投入這些班級,這顯然有違教育公平。教育部近年來已經多次表示不允許在搞此類班級,但是有些中學還是以明目繁多的花樣應付。

第三我個人意見,堅決不贊成中小學,特別是高中搞這種所謂的重點班或者重點培養,不僅有損教育公平,而且對其它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會有負面影響;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分彼此,有教無類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如有不妥,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繼續討論。


老左心理工作室


我曾經在畢業班的重點班裡學習過,對此有深切的體會。

重點班的優勢有:

一、教學進度快得很。基本上半學期就把一年的課程學完了。

二、重點班的師資力量也是最好的。那都是學校挑了又挑,選了又選的好老師。

三、下學期的主要任務就是複習,迎考。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四、大量的練習和模擬考試。做了講,講了再做一遍。每一個學生第二遍必須保證有進步。

五、學校給予重點班一切優惠政策。除了師資力量之外,教學設備,教學開支等等無不傾斜。

六、重點班的學生適當的給予激勵。因為我的成績非常好,學校給我免除學費,並且,每一個月另外再給我10元錢。班主任老師特別叮囑我,不要給任何人說這事。

學校這樣做的目的非常清楚,就是為了升學率。

而結果真的是非常應驗。我們學校每一年考取重點中學及中專技校的人數在整個龍城大鎮中是最多的。

可是,非重點班的待遇完全不同了。他們的學習成績明顯的不如我們班的同學。

這樣對於學生的學習肯定是不一樣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千萬不要986


單從分到普通班的學生和家長的角度去看,這顯然是不公平的,但是不公平為什麼學校還要這樣做,教育部門也不管呢?很簡單,學校需要升學率,全社會都需要升學率。

就我經歷的學校,一個年級十幾甚至二十個班,一定會設立三四個重點班,重點班的設立,除了保證升學率外,就沒別的原因嗎?其實不然,這也叫分層教學,是符合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的。重點班的學生,相對來說,學習能力學習習慣都比較好,也比較均衡,層次差不多,這樣,在教學進度教學難度方面,都可以做到統一,在教學管理和思想引導方面,也容易很多。整體素質比較高,整體成績上浮就快。

如果一個班級,兩極分化過於嚴重,上課就非常的艱難。比如我現在帶的某個班,思維好的習慣好的,講一遍就聽懂了,思維不好上課分神搗亂的,講四五遍也枉然,還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管紀律,浪費了很多優秀學生的寶貴時間。所以不分層,對那些認真的思維好的學生是不公平的,他們的時間被那些調皮的不學的同學給耽誤了!而且,在上課的寬度和厚度方面,也會因為考慮到全班甚至某些基礎差的學生,不敢講得太深拓展得太寬,在佈置作業時,更要考慮到全班的能力,這樣一來就出現了,優秀的吃不飽基礎差的懶惰的吃不動的情況。

從這個角度去看,不分層,對那些優秀的孩子是不是也不公平呢!有的人可能要說了,那你不可以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嗎?不分層的話,一個班幾十個人,這個和工廠裡批量生產是一樣的,一個大的課堂怎麼可能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呢!如果在佈置作業上因人而異了,當你評講作業時又怎麼辦呢!

一般來說,學校分層過後,對於普通班級,管理的重點就放在了紀律、習慣和日常行為,文化課重點放在了基礎上,當你的基礎過關之後,才會逐漸拓展,這對於那些學習能力一般但還願意學習的孩子是有好處的。當然,如果你要在中考或者高考中得到很大的提升,那就得看自己的努力程度了!也不是沒有希望,只要你有意願,老師們都是看得到,願意幫你的!所以,並不是在普通班就沒有希望。

當然,整體來看,到了普通班,一些調皮的厭學的的學生集中了,班級的管理真的很難,對那些想學好的學生影響很大,這樣看起來的確是不公平的!

其實,我自己的女兒在初中和高中的時候,都在普通班,因為她的能力只達到那樣的水平,我並沒想過找個關係什麼的讓她進重點班,如果她跟不上或者很吃力,那對她並沒好處!所以,沒分到重點班的學生以及家長其實沒必要難堪和抱怨,這個社會無論在哪裡都需要競爭需要努力,都是分等級分層次的,如果不想分到普通班,那你就努力吧!


施南en


難道讓優等生陪差生耗著就是教育的公平?不公平就努力,努力就是縮短公平和差距,你的孩子是優等生你願意讓他和差生在一起浪費時間嗎?題主一定是差生家長!才有這樣的疑問!

最討厭有些家長,自己不管自己的孩子,給老師送些禮,讓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在學霸跟前,想靠人家提升自己孩子的成績。說白了就是禍害人,拉人後腿,這樣的老師也是可恥自私的。你不學就給你一個玩的伴,而不是去禍害好學生。把好學生和差生分開的老師才是負責有師德的好老師,作為家長我舉雙手贊同!

自己的孩子是差生才有這樣自私的想法,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學霸,絕不會這樣說這樣想。感覺不夠不公平,努力趕上,而不是煽動輿論,用道德去綁架。有這時間花在該花的地方,別自己不好見不得人好!


這個冬季很漫長


學校對優等生重點培養,幾乎所有的學校都在這麼做。有的學校甚至直接分出重點班和普通班!重點班老師好學生好,但是重點班真的就是對重點班的孩子好嗎?不見得吧!

我們學校曾經也搞過幾次重點班,但是幾乎都失敗了!

一、搞重點班說的好聽是為了分層教學,實際上是更加壓榨優等生。你見過大年初二就把學生弄到學校裡學習嗎?初中學生是正在長身體的階段!整天看著孩子們奄奄一息的表情,這可是應該充滿青春活力的年齡啊!

二、家長意見大。分了重點班跟普通班,家長意見很大。都希望自己孩子進重點班,於是到教育局舉報學校不平行分班!學校壓力很大。

三、學生壓力大。重點班都是好學生,但是隻要排名就有倒數第一,對於部分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學生來說打擊很大。他本來是成績優秀的學生,老師們重點照顧,到了重點班一下成了學渣,巨大反差讓學生很難適應!曾經有很多學生堅決要求轉入普通班的例子!

四、教師責任大。教重點班的教師承擔了學校升學率的重任,責任重大。很多老師真的是幾乎二十四小時跟學生在一起,班主任老師更是堅持坐班,跟學生一起上課!

即便是這樣,學校最後成績仍然不好,首先我覺得違反了教育教學規律,我曾經帶過一次重點班,大多數時候優等生們都是在自己幹自己的事情,跟老師之間的互動不如平行分班的班級氣氛好!其次,學校過度重視重點班必然造成對普通班的弱化。把好學生掐尖後普通班裡問題學生相對增多,管理難度加大。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學校平行分班的原因吧!如果非要搞分層教學可以對優等生多發一點試卷學案等!對成績不好的孩子公平不公平,家長其實是認為怎麼樣都對孩子不公平!


跟我學生物


不一定公平,因為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公平,但是我覺得這樣做合理!

這樣做對好學生、學習不好的學生都是有好處的……不是每一個人都要通過學習來成長自我的!

我看過一篇非常優秀的教育專家寫的文章,就是駁斥過度教育(讀完高中讀大學,讀完大學再考研,考完研究生再讀博)不是適合每一個人,對於不適合的人,加重了家庭的負擔,國家的負擔,該讓孩子學會擔當、獨立的時候不讓他擔當、獨立,反而進一步學歷提升,然後失去了擔當、獨立的能力……近兩年,發生數起博士生自殺的事件,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如果他們的擔當、獨立能力再強化那麼一點點,不止於此。還有,多少女博士讀著讀著,成為了高齡剩女,如果她們多一點點務實,多接一點點地氣,不止於此……

再進一步,不是每一個學生都一定要通過上大學成長自我的!

不少大學生畢業後工資與能力還不如一些三校生!很多領域的崗位上,三校生因為經過技術培訓,不挑不揀,態度決定出路……而不少大學生,這個不會,那個不願……反而自己耽誤自己!年前,我去一個北京的互聯網公司參觀交流,居然發現兩位年輕的高管是三校生畢業,領導了一批人,其中不少本科畢業生……我就非常驚訝!其中一位對我說:“好的職業學院,學習並不輕鬆,考核很嚴,而且與用人企業對接非常緊密……我們一上班就頂上用了!平時我們也在拼命學習,知恥而後勇!”

公司的大領導與我交流這個事的時候說了這麼一句話,我非常驚訝:“國家為什麼大力支持職業教育,我們用人單位在用人過程中發現,是有道理的!中學生的思維模式幾乎等同於一張白紙,只要他們上學的職業學院教育的好,他們就是一張寫滿了好成績的試卷!大學教育恰恰相反,把一大批原本吃苦耐勞的高中生放鬆了,有多少人後來是收不回來了,養成了懶散墮落的習慣,有些學生上崗了也是大學時狀態……我們用人單位,不管是民營,還是私企,都要他們務實高效,不要假大空……其實,國企、公共管理系統等單位現在也簡政改革,也愛用高效務實的人才……這兩年的公務員系統都不太喜歡那些懶散墮落的大學生!”

從一線得來的反饋使得我以前的看法有所改變……後來,接觸了多家企業,我的看法完全改變了,因為,這不是個案,而是現象!

老百姓的觀念也早變了……不管你學歷學位如何,在農村,在城裡,不少學歷不錯的大學生躺在家裡啃老,這樣的事不少吧?所以,老百姓的觀念也變了,逐步高度認可國家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的改革方案!

最新數據,我國共有職業院校1.23萬所,開設近千個專業、近10萬個專業點年招生930.78萬人,在校生2680.21萬人。而且,就業率和實踐能力在各單位的反饋中優於大學生!

如此把眼光放遠一點,你還會說,學習進重點培養的班級就一定是最適合你的嗎?





陳天哲


分重點班和普通班,實際上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重點班學生天賦好,接受能力強,能及時正面面對困難,習慣好,針對他們就應該高要求。而普通班學生,接受能力差,習慣不好,面對困難總是拖延,總是幻想自己以後能掌握,就是不能跳出幻想,直面困難,針對他們,只能慢慢帶。小學、初中不宜分重點班普通班,但是高中就應該分開了,不能讓成績優秀的學生跟一般學生混同在同樣的學習環境裡,因為那樣會耽誤了優秀生。

有的人不希望學習成績排名,這是為了可憐的臉面而丟失了學生競爭能力的錯誤觀念驅動的。草民認為,教育從古代產生的時刻起,就是為了競爭。離開競爭的教育是慢性自殺。分出重點普通,就是為了競爭,這種競爭就是為了增強未來生存能力的。不希望分出重點班普通班的人,實際上在困難面前給孩子帶來的是懦弱,是生存能力的低下。


松山泉月


先引用一下條友的回答,蠻有意思的:馬雲那麼有錢,有人卻食不果腹,這公平嗎?劉翔那麼能跑,有人卻癱瘓在床,這公平嗎?姚明那麼高,潘長江卻那麼矮,這公平嗎?有人長命百歲,有人卻一出生就夭折,這公平嗎?西施那麼美,東施卻那麼醜,這公平嗎?有人做了皇帝,有人卻做了奴才,這公平嗎?……

第一次遇到很難回答的問題,這個問題比較複雜,這不僅僅是公平問題,還是是否合理問題。個人認為,從不同角度看,會得出不同答案。

國家是嚴禁設重點校、重點班的。但事實呢?重點校、重點班遍地開花。孰是孰非?實難一目瞭然。國家嚴禁設重點校、重點班是為了保證優質教學資源、優質師資力量公平合理使用,而學校為了良性發展,明知違規卻反其道而行之,有令不從,屢禁不止。

重點校這裡就不去議論了,一個名校的形成有淵源的歷史原因,也有招生政策的因素,存在即合理,誰也無法改變它。

先來探討一下重點班的利弊吧。

相對而言,重點班師資要好些,任教者大多是學校所謂名師,也就是平時教學實績不錯的,這些名師的教學水平是被學校認可的。而學生呢,都是尖子生,學習自覺性高,學風正,大家你追我趕,競爭氛圍濃重。

但重點班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學生學習的壓力過大。有些學校甚至實行末尾淘汰制,學生一旦覺得學習落後,思想包袱重,學習將毫無樂趣而言,甚至患上憂鬱症,乃至自殺。其次,學生身體素質差。重點班所謂的書呆子要多些,下課了都少走動,還在研究題目,受此風氣影響,好動者也蟄伏於眾。另外,教師的督查力度不夠。強化班學生自覺性高些,部分教師習慣於精心備課,認真上課,而課後缺少檢查,這會讓部分學習不自律的學生鑽了空子。

再來探討一下普通班的利弊。

普通班教師個人素質、教學水平參差不齊,但其中不乏優秀老師。首先,新教師居多,儘管工作經驗不足,但這些老師精力足,工作熱情高,一有時間就去教室輔導學生了,關注班級每一位同學的發展。其次,老實苦幹的老師多。教重點班相對普通班而言,省心一些,故居領導職位者有之,善溜鬚者有之,當然,還有一些無人敢惹的所謂老資格者。老實的老師就教教普通班吧,但這些人訥言拙口,卻心有不甘,一心想著將書教好證明自己。每年每學期都有一些學科普通班學生成績超過部分重點班,甚至完勝重點班。再次,普通班老師一般會講慢些,更適宜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

無須諱言,普通班班紀要差些,學風也不太好,身處其中,要想進步,要能自律,要有一定的自覺性,運氣差的話,也會遇到個別"庸師"。

設重點班是否公正合理,筆者認為討論無意義,因為它不會因為你有意見就不存在,我們只有接受它,若目前在普通班覺得不公平,那麼努力學習,將重點班作為目標,將埋怨化為動力,豈不更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