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对优等生重点培养,这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公平吗?

浪迹195254673


作为一名从教数十年的退休老师,深感为师难,难于上青天。一个班级四,五十位学生,有部分学生学习理解能力较低,如果考虑到一样学生,一样收费,老师一样对待,老师置后进学生不顾,按步就班继续上新课,大部份理解掌握旧课知识的学生及家长不会反对,但差生及家长就会指责老师有违师德。但作为老师课余时间专门辅导部分差生,这些差生享受了老师加倍时间的教育补课,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和家长又会不会指责教育不公平。大家一样上课,一样付学费,凭什么老师要为差生付出更多时间。为什么学校分层教学,成绩落后学生家长会指责教育不公平。那同样,学校平行班教学,成绩优秀学生家长也会指责,老师为差生理解掌握,付出比优秀学生加倍时间,难道这公平吗?唉,为师实在不知所措。


龙中海龙


我是英语老师,是班主任,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每一届到中考的最后几个月,我们学校都会把全校最优秀的同学集中利用周末的时间重点辅导。优秀的集合,教学效果的确非常好,好多同学就是利用这个冲刺机会,稳住了上重点的成绩。我作为上课老师,的确为这样的上课环境,为同学们的进步大有成就感。


但是每次都会有只差几分,甚至只一分之差的孩子,可怜地被拒之门外。记得有一年,有两个孩子一直站在门外,想听清里面讲了什么内容。这样的场面,我感觉很不自在,尽管作为小小的教师,不能决策什么,但是至少是不善良的帮凶。


每个孩子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仅仅因为有些孩子慢一点,有些孩子贪玩一点,就该受到这样的处罚吗?如果不是学校早早就把优秀同学贴上标签,重点栽培,那些暂时落后的同学也是有可能,有信心赶上的。


再说每个孩子的教育经费是一样的,把所有人应该享受的教育机会,只给优秀的同学,显然是种剥夺。学校是为了自己的升学率,老师为了个人的荣誉,优生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只有忍气吞声的弱势的成绩不好的学生和家长,有怨言也不好多讲。

主要是讲了,也没有人能理解,还遭白眼。


王老师英语课


第一这是不公平的,不仅对所谓“成绩不好”的学生,对所有学生都是不公平的,而且还会打击学习成绩不好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助长所谓优等生的优越感(自大、自私)和自我中心主义。

第二学校教育是体现教育公平最直接的地方,但是现在依然有很多中学,特别是高中或者示范性高中在搞什么宏志班、启迪班之类的重点班,人为加剧学校教育的不公平,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班主任都投入这些班级,这显然有违教育公平。教育部近年来已经多次表示不允许在搞此类班级,但是有些中学还是以明目繁多的花样应付。

第三我个人意见,坚决不赞成中小学,特别是高中搞这种所谓的重点班或者重点培养,不仅有损教育公平,而且对其它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有负面影响;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分彼此,有教无类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如有不妥,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继续讨论。


老左心理工作室


我曾经在毕业班的重点班里学习过,对此有深切的体会。

重点班的优势有:

一、教学进度快得很。基本上半学期就把一年的课程学完了。

二、重点班的师资力量也是最好的。那都是学校挑了又挑,选了又选的好老师。

三、下学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复习,迎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大量的练习和模拟考试。做了讲,讲了再做一遍。每一个学生第二遍必须保证有进步。

五、学校给予重点班一切优惠政策。除了师资力量之外,教学设备,教学开支等等无不倾斜。

六、重点班的学生适当的给予激励。因为我的成绩非常好,学校给我免除学费,并且,每一个月另外再给我10元钱。班主任老师特别叮嘱我,不要给任何人说这事。

学校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清楚,就是为了升学率。

而结果真的是非常应验。我们学校每一年考取重点中学及中专技校的人数在整个龙城大镇中是最多的。

可是,非重点班的待遇完全不同了。他们的学习成绩明显的不如我们班的同学。

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肯定是不一样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千万不要986


单从分到普通班的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去看,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但是不公平为什么学校还要这样做,教育部门也不管呢?很简单,学校需要升学率,全社会都需要升学率。

就我经历的学校,一个年级十几甚至二十个班,一定会设立三四个重点班,重点班的设立,除了保证升学率外,就没别的原因吗?其实不然,这也叫分层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重点班的学生,相对来说,学习能力学习习惯都比较好,也比较均衡,层次差不多,这样,在教学进度教学难度方面,都可以做到统一,在教学管理和思想引导方面,也容易很多。整体素质比较高,整体成绩上浮就快。

如果一个班级,两极分化过于严重,上课就非常的艰难。比如我现在带的某个班,思维好的习惯好的,讲一遍就听懂了,思维不好上课分神捣乱的,讲四五遍也枉然,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管纪律,浪费了很多优秀学生的宝贵时间。所以不分层,对那些认真的思维好的学生是不公平的,他们的时间被那些调皮的不学的同学给耽误了!而且,在上课的宽度和厚度方面,也会因为考虑到全班甚至某些基础差的学生,不敢讲得太深拓展得太宽,在布置作业时,更要考虑到全班的能力,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优秀的吃不饱基础差的懒惰的吃不动的情况。

从这个角度去看,不分层,对那些优秀的孩子是不是也不公平呢!有的人可能要说了,那你不可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吗?不分层的话,一个班几十个人,这个和工厂里批量生产是一样的,一个大的课堂怎么可能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呢!如果在布置作业上因人而异了,当你评讲作业时又怎么办呢!

一般来说,学校分层过后,对于普通班级,管理的重点就放在了纪律、习惯和日常行为,文化课重点放在了基础上,当你的基础过关之后,才会逐渐拓展,这对于那些学习能力一般但还愿意学习的孩子是有好处的。当然,如果你要在中考或者高考中得到很大的提升,那就得看自己的努力程度了!也不是没有希望,只要你有意愿,老师们都是看得到,愿意帮你的!所以,并不是在普通班就没有希望。

当然,整体来看,到了普通班,一些调皮的厌学的的学生集中了,班级的管理真的很难,对那些想学好的学生影响很大,这样看起来的确是不公平的!

其实,我自己的女儿在初中和高中的时候,都在普通班,因为她的能力只达到那样的水平,我并没想过找个关系什么的让她进重点班,如果她跟不上或者很吃力,那对她并没好处!所以,没分到重点班的学生以及家长其实没必要难堪和抱怨,这个社会无论在哪里都需要竞争需要努力,都是分等级分层次的,如果不想分到普通班,那你就努力吧!


施南en


难道让优等生陪差生耗着就是教育的公平?不公平就努力,努力就是缩短公平和差距,你的孩子是优等生你愿意让他和差生在一起浪费时间吗?题主一定是差生家长!才有这样的疑问!

最讨厌有些家长,自己不管自己的孩子,给老师送些礼,让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在学霸跟前,想靠人家提升自己孩子的成绩。说白了就是祸害人,拉人后腿,这样的老师也是可耻自私的。你不学就给你一个玩的伴,而不是去祸害好学生。把好学生和差生分开的老师才是负责有师德的好老师,作为家长我举双手赞同!

自己的孩子是差生才有这样自私的想法,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学霸,绝不会这样说这样想。感觉不够不公平,努力赶上,而不是煽动舆论,用道德去绑架。有这时间花在该花的地方,别自己不好见不得人好!


这个冬季很漫长


学校对优等生重点培养,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这么做。有的学校甚至直接分出重点班和普通班!重点班老师好学生好,但是重点班真的就是对重点班的孩子好吗?不见得吧!

我们学校曾经也搞过几次重点班,但是几乎都失败了!

一、搞重点班说的好听是为了分层教学,实际上是更加压榨优等生。你见过大年初二就把学生弄到学校里学习吗?初中学生是正在长身体的阶段!整天看着孩子们奄奄一息的表情,这可是应该充满青春活力的年龄啊!

二、家长意见大。分了重点班跟普通班,家长意见很大。都希望自己孩子进重点班,于是到教育局举报学校不平行分班!学校压力很大。

三、学生压力大。重点班都是好学生,但是只要排名就有倒数第一,对于部分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来说打击很大。他本来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老师们重点照顾,到了重点班一下成了学渣,巨大反差让学生很难适应!曾经有很多学生坚决要求转入普通班的例子!

四、教师责任大。教重点班的教师承担了学校升学率的重任,责任重大。很多老师真的是几乎二十四小时跟学生在一起,班主任老师更是坚持坐班,跟学生一起上课!

即便是这样,学校最后成绩仍然不好,首先我觉得违反了教育教学规律,我曾经带过一次重点班,大多数时候优等生们都是在自己干自己的事情,跟老师之间的互动不如平行分班的班级气氛好!其次,学校过度重视重点班必然造成对普通班的弱化。把好学生掐尖后普通班里问题学生相对增多,管理难度加大。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学校平行分班的原因吧!如果非要搞分层教学可以对优等生多发一点试卷学案等!对成绩不好的孩子公平不公平,家长其实是认为怎么样都对孩子不公平!


跟我学生物


不一定公平,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公平,但是我觉得这样做合理!

这样做对好学生、学习不好的学生都是有好处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要通过学习来成长自我的!

我看过一篇非常优秀的教育专家写的文章,就是驳斥过度教育(读完高中读大学,读完大学再考研,考完研究生再读博)不是适合每一个人,对于不适合的人,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国家的负担,该让孩子学会担当、独立的时候不让他担当、独立,反而进一步学历提升,然后失去了担当、独立的能力……近两年,发生数起博士生自杀的事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如果他们的担当、独立能力再强化那么一点点,不止于此。还有,多少女博士读着读着,成为了高龄剩女,如果她们多一点点务实,多接一点点地气,不止于此……

再进一步,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一定要通过上大学成长自我的!

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工资与能力还不如一些三校生!很多领域的岗位上,三校生因为经过技术培训,不挑不拣,态度决定出路……而不少大学生,这个不会,那个不愿……反而自己耽误自己!年前,我去一个北京的互联网公司参观交流,居然发现两位年轻的高管是三校生毕业,领导了一批人,其中不少本科毕业生……我就非常惊讶!其中一位对我说:“好的职业学院,学习并不轻松,考核很严,而且与用人企业对接非常紧密……我们一上班就顶上用了!平时我们也在拼命学习,知耻而后勇!”

公司的大领导与我交流这个事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我非常惊讶:“国家为什么大力支持职业教育,我们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发现,是有道理的!中学生的思维模式几乎等同于一张白纸,只要他们上学的职业学院教育的好,他们就是一张写满了好成绩的试卷!大学教育恰恰相反,把一大批原本吃苦耐劳的高中生放松了,有多少人后来是收不回来了,养成了懒散堕落的习惯,有些学生上岗了也是大学时状态……我们用人单位,不管是民营,还是私企,都要他们务实高效,不要假大空……其实,国企、公共管理系统等单位现在也简政改革,也爱用高效务实的人才……这两年的公务员系统都不太喜欢那些懒散堕落的大学生!”

从一线得来的反馈使得我以前的看法有所改变……后来,接触了多家企业,我的看法完全改变了,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现象!

老百姓的观念也早变了……不管你学历学位如何,在农村,在城里,不少学历不错的大学生躺在家里啃老,这样的事不少吧?所以,老百姓的观念也变了,逐步高度认可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改革方案!

最新数据,我国共有职业院校1.23万所,开设近千个专业、近10万个专业点年招生930.78万人,在校生2680.21万人。而且,就业率和实践能力在各单位的反馈中优于大学生!

如此把眼光放远一点,你还会说,学习进重点培养的班级就一定是最适合你的吗?





陈天哲


分重点班和普通班,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重点班学生天赋好,接受能力强,能及时正面面对困难,习惯好,针对他们就应该高要求。而普通班学生,接受能力差,习惯不好,面对困难总是拖延,总是幻想自己以后能掌握,就是不能跳出幻想,直面困难,针对他们,只能慢慢带。小学、初中不宜分重点班普通班,但是高中就应该分开了,不能让成绩优秀的学生跟一般学生混同在同样的学习环境里,因为那样会耽误了优秀生。

有的人不希望学习成绩排名,这是为了可怜的脸面而丢失了学生竞争能力的错误观念驱动的。草民认为,教育从古代产生的时刻起,就是为了竞争。离开竞争的教育是慢性自杀。分出重点普通,就是为了竞争,这种竞争就是为了增强未来生存能力的。不希望分出重点班普通班的人,实际上在困难面前给孩子带来的是懦弱,是生存能力的低下。


松山泉月


先引用一下条友的回答,蛮有意思的:马云那么有钱,有人却食不果腹,这公平吗?刘翔那么能跑,有人却瘫痪在床,这公平吗?姚明那么高,潘长江却那么矮,这公平吗?有人长命百岁,有人却一出生就夭折,这公平吗?西施那么美,东施却那么丑,这公平吗?有人做了皇帝,有人却做了奴才,这公平吗?……

第一次遇到很难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这不仅仅是公平问题,还是是否合理问题。个人认为,从不同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答案。

国家是严禁设重点校、重点班的。但事实呢?重点校、重点班遍地开花。孰是孰非?实难一目了然。国家严禁设重点校、重点班是为了保证优质教学资源、优质师资力量公平合理使用,而学校为了良性发展,明知违规却反其道而行之,有令不从,屡禁不止。

重点校这里就不去议论了,一个名校的形成有渊源的历史原因,也有招生政策的因素,存在即合理,谁也无法改变它。

先来探讨一下重点班的利弊吧。

相对而言,重点班师资要好些,任教者大多是学校所谓名师,也就是平时教学实绩不错的,这些名师的教学水平是被学校认可的。而学生呢,都是尖子生,学习自觉性高,学风正,大家你追我赶,竞争氛围浓重。

但重点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生学习的压力过大。有些学校甚至实行末尾淘汰制,学生一旦觉得学习落后,思想包袱重,学习将毫无乐趣而言,甚至患上忧郁症,乃至自杀。其次,学生身体素质差。重点班所谓的书呆子要多些,下课了都少走动,还在研究题目,受此风气影响,好动者也蛰伏于众。另外,教师的督查力度不够。强化班学生自觉性高些,部分教师习惯于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而课后缺少检查,这会让部分学习不自律的学生钻了空子。

再来探讨一下普通班的利弊。

普通班教师个人素质、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但其中不乏优秀老师。首先,新教师居多,尽管工作经验不足,但这些老师精力足,工作热情高,一有时间就去教室辅导学生了,关注班级每一位同学的发展。其次,老实苦干的老师多。教重点班相对普通班而言,省心一些,故居领导职位者有之,善溜须者有之,当然,还有一些无人敢惹的所谓老资格者。老实的老师就教教普通班吧,但这些人讷言拙口,却心有不甘,一心想着将书教好证明自己。每年每学期都有一些学科普通班学生成绩超过部分重点班,甚至完胜重点班。再次,普通班老师一般会讲慢些,更适宜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

无须讳言,普通班班纪要差些,学风也不太好,身处其中,要想进步,要能自律,要有一定的自觉性,运气差的话,也会遇到个别"庸师"。

设重点班是否公正合理,笔者认为讨论无意义,因为它不会因为你有意见就不存在,我们只有接受它,若目前在普通班觉得不公平,那么努力学习,将重点班作为目标,将埋怨化为动力,岂不更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