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農村教師補貼,農村學校為什麼還留不住老師?

英語兒歌舞蹈遊戲家園


去年農村教師補貼新教師200元每月,老教師260每月(根據教齡有所差別)。今年改了,說是半年發一次。但是發多少不知道,新聞上說有三個等級200,500,800。但是到了地方一是不知道能否執行。二是具體發多少,無從知曉。

再說說地方政府,拿特崗教師來說,剛考上特崗沒分配前有一個崗前培訓說是每個月績效1000多,然後綜合工資多少等等。聽得每個特崗教師心花怒放。

工作以後,剛開始工資是半年發一次,一直以為工資比較理想,滿滿的動力。後來中途告知說績效工資調了,由當時告知的1000多下降到本科700多,專科600多。在這之前沒有發一次工資,等於說崗前培訓時說的什麼都是好的,等你工作幾個月了再告訴你沒有那麼多。不說教師這個職業吧,在任何一個職業你被這樣對待是一個什麼心情?

拋開待遇,說說農村學校的條件。去年期末考試時各學校教師對調監考,去了另一個學校才知道自己所在的學校是多麼的豪華。

那所農村學校教學樓現在是危房,沒辦法暫時在村裡的一所民辦幼兒園上課,私立學校是在樓房上課,我們這些學生是在對方臨時搭建的那種泡沫板棚子裡面上課和考試。冬天還好說一點,夏天那種棚子裡面不是一般的悶熱。老師可能還好受一點沒課了可以出來涼快會。學生真是遭罪,除了課間可以出來,其他時間都在裡面。房頂也沒有風扇,看著都心疼。

本以為就艱苦這一年,沒想到地方政府的辦事效率真是不敢恭維,到了第二年期末考試,我們又去了那所學校,本以為是新房子了,沒想到他們居然把學校挪到村委大院了,三年級在會議室,二年級在一間小倉庫裡面。一年級在村委的廁所裡面。試問,假如是你的孩子在廁所裡面上課,作為家長的你是什麼心情?詢問得知說是上面撥款了,馬上就都開始動工建學校。但是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動工,(三年時間差不過過去了)學生們還是那樣的條件。教師們辦公室啥的就更別想了。

校門外是泥濘的道路,到鎮上騎電車差不多半個小時。這樣的工作條件,試問一個剛畢業的老師能做多久?退一步,男教師可能還好一點不用擔心安全啥的,女教師呢?很多都是外地來的教師,離家遠,離縣城又遠。學校又沒有可以住的地方,吃水都是自己挑的。更別說很多學校曾經都是墓地,到現在還有一些墳墓在農村校園裡面。這樣的工作條件,留不住一些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也是正常的。


鄉下小河


我現在就在一所農村小學任教,我想我能從自身感受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教學點,六名老師,每個老師帶一個班。但班上人數最高只有9人。可能很多人覺得在這樣的小學多好,錢多,學生人數少,一天的工作真簡單。為什麼還要離開了?我就簡單的列幾點說說吧。

一,任務重

看似我們很好玩,其實一點也不輕鬆,每個老師負責一個班。這個班上所有的學科都是你來上,每一門都需要手寫教案,我每週要寫八門學科的。當然寫教案是老師的分內事。除開這些,我們還要迎接上面的檢查,只有這幾個老師,每個老師都要負責一個板塊,教學,食堂,安全。雜七雜八加起來其實工作量不輕鬆,有時每天晚上都是十二點多才睡覺,早上六點就要起來。


二,個人發展

人往高處走,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懂,你除了工作還要結婚生子,為了自己的孩子,你肯定會加倍努力去往更好的地區。為了自身跟多的發展創造你也會努力總出農村,我們學校的人數越來越少,過幾年後老師們肯定也各自去往其他地方繼續工作。當然老師走後會有新的老師新的血液繼續補充。

不光是靠補助才能留住老師。


小蔡老師說


我是農村學校老師,蘭州市遠郊區,一直沒有農村教師補貼,2003年我們學校組建獨立高中,教職工140人左右,學生1400人左右,現在十五年過去了,學生銳減到700多人,老師80人左右,全校教師平均年齡47歲,這還得感謝去年新來的五六個年輕人拉低了平均年齡。

很多年輕人都想辦法進城了,為什麼?

第一,農村學校生源質量越來越差,老師再努力也教不出成績,沒有職業成就感,年輕人教學水平很難提高,也不容易獲得教學榮譽,影響評職稱,影響收入。

第二,生活條件不好,外地來的年輕人住宿舍,自己做飯,很多都不會做飯,宿舍也沒有電視,也沒有網,生活很不方便,說難聽點,找對象都不好找。

第三,未來沒有保障,很多農村學校隨著學生越來越少,面臨撤併,年輕人轉換學校,影響很大,只能趁早離開。

以上觀點,個人看法,歡迎朋友們交流。



愚哥有話說


我是一名基層教師,20年前中等師範學校畢業,又分配回到了生我養我的農村,一直任教至今。因為我所任教的區縣屬於郊區,不靠山,不靠塬,一馬平川,20年從來沒有發過農村教師補貼。剛開始上班那幾年,確實後悔回來,當時我們畢業分配稍微有點門路的,可以留在城裡任教。學校離家有將近10公里的路,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由於交通不便,道路是標準的土路,一遇到下雨天,路就徹底成了水泥路,只能自行車騎我了。碰到節假日,老師還要輪流值班,午飯時間買包方便麵,也要到離學校1公里外的村子去買。記得,那時候偶爾和師範同學聚聚,大家都談談單位,過節發什麼,自己只是聽聽而已,因為我們除了基本的工資,其它福利什麼也沒有,很少和大家討論這類話題。讓人欣慰的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所在的地方現在變成了城市新區。現在的條件越來越好,老師的薪資水平已經和老城區的同行持平。

有了農村工作的經歷,我們現在來看題主的問題。我覺得首先應該給農村教師工資翻倍,僅憑一個月幾百元的補貼,確實對人的吸引力不大。那是因為,國內某招聘網站的調查報告顯示,國內的應屆生平均月薪期望薪資在8000元左右。在一個人才流動的環境之中,生活環境艱苦的地區,要吸引優秀人才,不是拿出低於發達地區的薪酬待遇,而必須是拿出更高的薪酬待遇。這也是日本、美國發展鄉村教育的經驗,到鄉村去工作的教師,待遇要高於城鎮。

其次,應該改善農村教師的人居環境。以前,在宣傳最美鄉村教師的時候,過於強調農村教師的無私奉獻、任勞任怨、不計報酬等等,他們的精神確實可嘉。但是,這些宣傳,是留不住優秀人才的。反而給人一種農村教師就是“苦”的形象。建議考慮為農村教師在工作地附近集中建設保障房,配套解決醫療、子女教育、養老等教師關心的生活保障問題。而不是任教農村30年的老師,僅憑一張鄉村教師光榮證書,讓人空歡喜,沒有真正的實惠可言。不斷提高農村教師各方面的待遇,真正讓農村教師的職業,具有吸引力,也真正能體現出鄉村教師的職業榮譽感。


匯智坊


條件差生活不方便!我曾去山區小學支過一年教,冬天辦公室教師都很冷,一個冬天下來膝蓋和腳都出問題了,疼的走路困難。老師一般對自己孩子要求都高,農村學校軟件硬件都有問題,因而一般不會讓孩子在偏僻山村上學,這樣必須把家安在城裡,於是就造成了夫妻分居,來回穿梭增加了生活成本,那點補貼不夠汽車油錢;再者說了,誰家女子(男孩)會願意嫁個山區教學的老公(老婆),不是故意給自己找罪受嗎?鄉鎮補貼我們這年輕教師也就200來塊錢,為200塊錢跑大山裡,找對象是最大難題,孬的不想找好的人家不願意找你,拖到30降價婚配一輩子都不幸福!


馬到成功74634801


現狀是,對於很多鄉村教師而言逃離就是他們的夢想!我有一同學在農村中學教書也擔任政教主任,平時有來往見到他們學校同事也多,介紹認識時,我有個感覺:學校領導真多啊!除了正副校長若干外,還有政教主任、後勤主任、學工處主任、辦公室主任、教務主任、教科研主任、宿舍管理處主任、工會主席、團委書記等一應俱全還有副職若干。

其實,同學的學校是鄉初中,在校學生約400人,在崗老師40人左右,應該來說規模真不大,但放眼一望都是領導,我不禁感嘆:老師們官癮真大呀!同學搖搖頭說:不是這樣的。學校不給他們戴個帽子,他們恐怕都跑了,農村中學都這個樣子!

聽了同學的話,我也感受到現在農村學校的困難,其中教師隊伍不穩恐怕是非常明顯的。通過和同學交談並結合平時的瞭解,我大致知道了農村學校教師隊伍不穩的一些原因了。

一、老問題,工資低,每月2500元左右大有人在,養家餬口成問題。

二、城裡公辦學校生源激增,老師奇缺,經常從農村學校調人走。

三、私立學校紅火,經常用優厚待遇為條件從農村學校挖人。

四、一些老師削尖腦袋調到教育學區當輔導員等脫離教學一線。

五、一些老師覺得呆在學校沒什麼希望,轉行幹別的去了。


……

正因為這樣,一些農村學校的校長為了最大限度留住老師也想了很多辦法,其中之一就是"戴帽子",讓那些能教書的擔任某個職務,也算是一種器重了!原來農村學校放眼一望都是領導的背後透露出的是農村教育的艱難!


校園微觀察


我不知道提問者在提這個問題之前做過調查沒有?確實是留不住人嗎?我所知道的與提問者的看法正好相反!

在我身邊也有很多鄉村教師朋友,我們縣組織過幾次鄉村教師進城選拔考試,他(她)們都不願報考,問其理由,總結了一下,理由大致有以下幾點:

1,在農村學校當老師輕鬆,沒有縣城學校老師工作壓力大,有一所農村中學,學生兩百多人,教職工有八十多人!縣城一中學,學生兩千一百多人,教職工一百零三人!對比一下,縣城教師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2,農村教師收入高於縣城教師收入,和我同年參加工作,同學歷、同職稱的一位教師,他每月工資比我高出一千一百元左右!

3,現在交通工具便利了,買個私家車不是什麼難事,在我們這好多的農村教師都買車了,十萬左右的,學校離縣城七、八十公里,農村學校下午放學早,我們下班剛回到小區,人家也開車到小區了,早上縣城教師去距家三、四公里的學校上班,在小區又碰到農村教師了,他們也是開車去幾十公里外的學校去上班!呵呵,因為農村學校八點上班,縣城學校七點!

有以上幾點,你還願意進城麼?!


小城老屋


我在鄉鎮中學待過幾年,家在城裡,工作在農村,註定沒有留下來的心,因為離家比較遠。

不知道現在我們這裡有沒有農村補貼,反正我那時候沒有,但是工資卻是和城裡的老師的工資一樣的,都是縣鄉統籌,工資直接有財政局發,沒有什麼差別。

和我一起分下去的那幫老師,一共四個,兩個走的,兩個留的。走的是我和另一個女教師,人家找了一個好婆家,公公直接是市局的一個局長,直接就調過來了,我是通過幾年的拼搏,業務還算比較出色,被人要過來的,留下的那兩個已經在本地娶妻生子,長期留下了。不過他們也在城裡買了房子,下班以後回城裡住。

農村學校留不住老師,其實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1.農村學校以本土本鄉教師為主,他們排外情緒比較嚴重。別認為沒有新教師他們會無比的渴盼,完全不是這樣的,他們都是本土本鄉的,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習慣了日上三竿才開始勞作的閒散,很多教師都是民師轉正,要業務沒業務,要水平沒水平,他們把外來的老師視作一種威脅,績效考核的時候,特別是民主評議的時候,他們會刻意合夥打低分,讓你墊底。一個很年輕的女教師為此都差點落聘。所謂小農意識在鄉鎮教師身上體現的比較明顯。

2.離家較遠是主因,教師的工資還不足以支撐起理想的旗幟。凡是能夠在離家比較遠的地方工作的,讓你舍家破業的,對於凡人來說,要麼有愛情,要麼有金錢,反正要有讓你遠離家鄉的足夠的籌碼。那些北漂南漂上海漂們為什麼選擇離家千里的地方,首要的條件還是誘人的薪酬,一個月可以頂的上家鄉幾個月甚至一年的工資,誰不願意去。教師的工資,就那麼點,財政飯碗,還沒有達到讓人“去國懷鄉”的程度。還沒有達到支撐起理想旗幟的籌碼。誰聽說過,為了當教師跑到大山裡去實現理想的,沒有吧。也就是說這份薪水還沒有達到讓我們遠離家鄉力度。離家遠近還是決定工作的主要因素。實在走不了的,安心在農村,也別說的那麼高尚,只是你沒有本事走。

雖然有了農村補貼,也僅僅是一種安慰,還沒有讓人美好到忘乎所以的程度!


一己之見,不當之處,請多包涵!


寐語小築


農村學校為什麼留不住教師?別的地方不知道,但湖南邵陽一些地方農村教師的補助基本上是根據鎮、村離縣城和國道的遠近來劃級別的,最偏遠的鄉鎮、村教師700一個月(一般距縣城100公里左右,多數村不通客車,去縣城辦事當天回不來,男教師的娶不了老婆,女教師嫁不出去,特崗教師一來就跑)稍遠一點的農村教師每月500一個月(一天可以到縣城打個來回),靠國道附近的農村學校教師300元一個月。城裡老師說很羨慕農村教師的補貼,可就是沒有人願意調到農村學校去,市區老師來支教一年,不僅有交通、生活補助,還另有2萬元一年的補貼(嚴重的同工不同酬呀)。農村學校很多是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多,老師基本上住校,農村中學還要上早晚輔導,不準收錢的,更鮮有什麼補習班,灰色收入在農村學校就是扯蛋,最最主要的是生活不便,對象難找……捂著良心說你還認為農村學校幾百元一個月的補貼能吸引教師長駐嗎???


d笑笑148498022


有了農村教師補貼,農村學校為什麼還留不住老師?

當前在農村的校園裡,教師隊伍大多已經完成“更新換代”了!

在我們這周邊,無論小學還是初中,教師基本年輕化,且都是受過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專業從教人員!

因為年輕,也因為在城市中受過高等教育的緣故,因而,對於顯得“頹頹老矣”的農村環境而言,這些年輕的教師們似乎心理上都有一定的疏離感,有關係、有門路的、願意在講臺上站下去的人,會比較嚮往城裡的學校!

大多數的行業,往往從事的久了,心理上多少都會有懈怠和厭倦,而且與先前農村學校的老師們相比,現在的年輕教師,農村從教之前跟城市發生過太多的交集!

現在我們這,小學老師多為大專畢業生,初中有極少數本科畢業生!基本在他們的受教育階段,高中、大學都在城裡完成,尤其是大學。

大學幾年的時間,課業相對輕鬆,對於個人而言,大學生活是這一輩子最多姿多彩的時間!而到農村之後,而且還是要相當長的時間裡生活在相當單調的農村環境裡,這不符合常態的生活預期和憧憬!

在我們村裡學校,前幾年來過一個通過教師招聘考試分配下來的本科生,一年的試用期結束,沒有繼續簽合同而去考研究生了!

跟上面說的一樣。多數行業即便工資再好,從事久了,難免心生倦怠,況且農村年輕教師的工資水準並不理想!



城市和農村,就生活資源來說,目前還有相當大的差距。農村教師的工作環境在農村,而生活環境往往跟大多數人想法一樣——到城市!

以我們這的農村學校為例。

年輕教師們未結婚以前可能會住在學校提供的宿舍裡。結婚後都在城區買房子,把家按在城區,或坐公交車或者買個相對便宜的汽車來回的趕!

就生活環境與水平而言,教師不是和尚,沒有那麼清心寡慾!尤其有了家庭和孩子以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