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农村教师补贴,农村学校为什么还留不住老师?

英语儿歌舞蹈游戏家园


去年农村教师补贴新教师200元每月,老教师260每月(根据教龄有所差别)。今年改了,说是半年发一次。但是发多少不知道,新闻上说有三个等级200,500,800。但是到了地方一是不知道能否执行。二是具体发多少,无从知晓。

再说说地方政府,拿特岗教师来说,刚考上特岗没分配前有一个岗前培训说是每个月绩效1000多,然后综合工资多少等等。听得每个特岗教师心花怒放。

工作以后,刚开始工资是半年发一次,一直以为工资比较理想,满满的动力。后来中途告知说绩效工资调了,由当时告知的1000多下降到本科700多,专科600多。在这之前没有发一次工资,等于说岗前培训时说的什么都是好的,等你工作几个月了再告诉你没有那么多。不说教师这个职业吧,在任何一个职业你被这样对待是一个什么心情?

抛开待遇,说说农村学校的条件。去年期末考试时各学校教师对调监考,去了另一个学校才知道自己所在的学校是多么的豪华。

那所农村学校教学楼现在是危房,没办法暂时在村里的一所民办幼儿园上课,私立学校是在楼房上课,我们这些学生是在对方临时搭建的那种泡沫板棚子里面上课和考试。冬天还好说一点,夏天那种棚子里面不是一般的闷热。老师可能还好受一点没课了可以出来凉快会。学生真是遭罪,除了课间可以出来,其他时间都在里面。房顶也没有风扇,看着都心疼。

本以为就艰苦这一年,没想到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真是不敢恭维,到了第二年期末考试,我们又去了那所学校,本以为是新房子了,没想到他们居然把学校挪到村委大院了,三年级在会议室,二年级在一间小仓库里面。一年级在村委的厕所里面。试问,假如是你的孩子在厕所里面上课,作为家长的你是什么心情?询问得知说是上面拨款了,马上就都开始动工建学校。但是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动工,(三年时间差不过过去了)学生们还是那样的条件。教师们办公室啥的就更别想了。

校门外是泥泞的道路,到镇上骑电车差不多半个小时。这样的工作条件,试问一个刚毕业的老师能做多久?退一步,男教师可能还好一点不用担心安全啥的,女教师呢?很多都是外地来的教师,离家远,离县城又远。学校又没有可以住的地方,吃水都是自己挑的。更别说很多学校曾经都是墓地,到现在还有一些坟墓在农村校园里面。这样的工作条件,留不住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也是正常的。


乡下小河


我现在就在一所农村小学任教,我想我能从自身感受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教学点,六名老师,每个老师带一个班。但班上人数最高只有9人。可能很多人觉得在这样的小学多好,钱多,学生人数少,一天的工作真简单。为什么还要离开了?我就简单的列几点说说吧。

一,任务重

看似我们很好玩,其实一点也不轻松,每个老师负责一个班。这个班上所有的学科都是你来上,每一门都需要手写教案,我每周要写八门学科的。当然写教案是老师的分内事。除开这些,我们还要迎接上面的检查,只有这几个老师,每个老师都要负责一个板块,教学,食堂,安全。杂七杂八加起来其实工作量不轻松,有时每天晚上都是十二点多才睡觉,早上六点就要起来。


二,个人发展

人往高处走,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你除了工作还要结婚生子,为了自己的孩子,你肯定会加倍努力去往更好的地区。为了自身跟多的发展创造你也会努力总出农村,我们学校的人数越来越少,过几年后老师们肯定也各自去往其他地方继续工作。当然老师走后会有新的老师新的血液继续补充。

不光是靠补助才能留住老师。


小蔡老师说


我是农村学校老师,兰州市远郊区,一直没有农村教师补贴,2003年我们学校组建独立高中,教职工140人左右,学生1400人左右,现在十五年过去了,学生锐减到700多人,老师80人左右,全校教师平均年龄47岁,这还得感谢去年新来的五六个年轻人拉低了平均年龄。

很多年轻人都想办法进城了,为什么?

第一,农村学校生源质量越来越差,老师再努力也教不出成绩,没有职业成就感,年轻人教学水平很难提高,也不容易获得教学荣誉,影响评职称,影响收入。

第二,生活条件不好,外地来的年轻人住宿舍,自己做饭,很多都不会做饭,宿舍也没有电视,也没有网,生活很不方便,说难听点,找对象都不好找。

第三,未来没有保障,很多农村学校随着学生越来越少,面临撤并,年轻人转换学校,影响很大,只能趁早离开。

以上观点,个人看法,欢迎朋友们交流。



愚哥有话说


我是一名基层教师,20年前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又分配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农村,一直任教至今。因为我所任教的区县属于郊区,不靠山,不靠塬,一马平川,20年从来没有发过农村教师补贴。刚开始上班那几年,确实后悔回来,当时我们毕业分配稍微有点门路的,可以留在城里任教。学校离家有将近10公里的路,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由于交通不便,道路是标准的土路,一遇到下雨天,路就彻底成了水泥路,只能自行车骑我了。碰到节假日,老师还要轮流值班,午饭时间买包方便面,也要到离学校1公里外的村子去买。记得,那时候偶尔和师范同学聚聚,大家都谈谈单位,过节发什么,自己只是听听而已,因为我们除了基本的工资,其它福利什么也没有,很少和大家讨论这类话题。让人欣慰的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所在的地方现在变成了城市新区。现在的条件越来越好,老师的薪资水平已经和老城区的同行持平。

有了农村工作的经历,我们现在来看题主的问题。我觉得首先应该给农村教师工资翻倍,仅凭一个月几百元的补贴,确实对人的吸引力不大。那是因为,国内某招聘网站的调查报告显示,国内的应届生平均月薪期望薪资在8000元左右。在一个人才流动的环境之中,生活环境艰苦的地区,要吸引优秀人才,不是拿出低于发达地区的薪酬待遇,而必须是拿出更高的薪酬待遇。这也是日本、美国发展乡村教育的经验,到乡村去工作的教师,待遇要高于城镇。

其次,应该改善农村教师的人居环境。以前,在宣传最美乡村教师的时候,过于强调农村教师的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不计报酬等等,他们的精神确实可嘉。但是,这些宣传,是留不住优秀人才的。反而给人一种农村教师就是“苦”的形象。建议考虑为农村教师在工作地附近集中建设保障房,配套解决医疗、子女教育、养老等教师关心的生活保障问题。而不是任教农村30年的老师,仅凭一张乡村教师光荣证书,让人空欢喜,没有真正的实惠可言。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各方面的待遇,真正让农村教师的职业,具有吸引力,也真正能体现出乡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汇智坊


条件差生活不方便!我曾去山区小学支过一年教,冬天办公室教师都很冷,一个冬天下来膝盖和脚都出问题了,疼的走路困难。老师一般对自己孩子要求都高,农村学校软件硬件都有问题,因而一般不会让孩子在偏僻山村上学,这样必须把家安在城里,于是就造成了夫妻分居,来回穿梭增加了生活成本,那点补贴不够汽车油钱;再者说了,谁家女子(男孩)会愿意嫁个山区教学的老公(老婆),不是故意给自己找罪受吗?乡镇补贴我们这年轻教师也就200来块钱,为200块钱跑大山里,找对象是最大难题,孬的不想找好的人家不愿意找你,拖到30降价婚配一辈子都不幸福!


马到成功74634801


现状是,对于很多乡村教师而言逃离就是他们的梦想!我有一同学在农村中学教书也担任政教主任,平时有来往见到他们学校同事也多,介绍认识时,我有个感觉:学校领导真多啊!除了正副校长若干外,还有政教主任、后勤主任、学工处主任、办公室主任、教务主任、教科研主任、宿舍管理处主任、工会主席、团委书记等一应俱全还有副职若干。

其实,同学的学校是乡初中,在校学生约400人,在岗老师40人左右,应该来说规模真不大,但放眼一望都是领导,我不禁感叹:老师们官瘾真大呀!同学摇摇头说:不是这样的。学校不给他们戴个帽子,他们恐怕都跑了,农村中学都这个样子!

听了同学的话,我也感受到现在农村学校的困难,其中教师队伍不稳恐怕是非常明显的。通过和同学交谈并结合平时的了解,我大致知道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不稳的一些原因了。

一、老问题,工资低,每月2500元左右大有人在,养家糊口成问题。

二、城里公办学校生源激增,老师奇缺,经常从农村学校调人走。

三、私立学校红火,经常用优厚待遇为条件从农村学校挖人。

四、一些老师削尖脑袋调到教育学区当辅导员等脱离教学一线。

五、一些老师觉得呆在学校没什么希望,转行干别的去了。


……

正因为这样,一些农村学校的校长为了最大限度留住老师也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之一就是"戴帽子",让那些能教书的担任某个职务,也算是一种器重了!原来农村学校放眼一望都是领导的背后透露出的是农村教育的艰难!


校园微观察


我不知道提问者在提这个问题之前做过调查没有?确实是留不住人吗?我所知道的与提问者的看法正好相反!

在我身边也有很多乡村教师朋友,我们县组织过几次乡村教师进城选拔考试,他(她)们都不愿报考,问其理由,总结了一下,理由大致有以下几点:

1,在农村学校当老师轻松,没有县城学校老师工作压力大,有一所农村中学,学生两百多人,教职工有八十多人!县城一中学,学生两千一百多人,教职工一百零三人!对比一下,县城教师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2,农村教师收入高于县城教师收入,和我同年参加工作,同学历、同职称的一位教师,他每月工资比我高出一千一百元左右!

3,现在交通工具便利了,买个私家车不是什么难事,在我们这好多的农村教师都买车了,十万左右的,学校离县城七、八十公里,农村学校下午放学早,我们下班刚回到小区,人家也开车到小区了,早上县城教师去距家三、四公里的学校上班,在小区又碰到农村教师了,他们也是开车去几十公里外的学校去上班!呵呵,因为农村学校八点上班,县城学校七点!

有以上几点,你还愿意进城么?!


小城老屋


我在乡镇中学待过几年,家在城里,工作在农村,注定没有留下来的心,因为离家比较远。

不知道现在我们这里有没有农村补贴,反正我那时候没有,但是工资却是和城里的老师的工资一样的,都是县乡统筹,工资直接有财政局发,没有什么差别。

和我一起分下去的那帮老师,一共四个,两个走的,两个留的。走的是我和另一个女教师,人家找了一个好婆家,公公直接是市局的一个局长,直接就调过来了,我是通过几年的拼搏,业务还算比较出色,被人要过来的,留下的那两个已经在本地娶妻生子,长期留下了。不过他们也在城里买了房子,下班以后回城里住。

农村学校留不住老师,其实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1.农村学校以本土本乡教师为主,他们排外情绪比较严重。别认为没有新教师他们会无比的渴盼,完全不是这样的,他们都是本土本乡的,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习惯了日上三竿才开始劳作的闲散,很多教师都是民师转正,要业务没业务,要水平没水平,他们把外来的老师视作一种威胁,绩效考核的时候,特别是民主评议的时候,他们会刻意合伙打低分,让你垫底。一个很年轻的女教师为此都差点落聘。所谓小农意识在乡镇教师身上体现的比较明显。

2.离家较远是主因,教师的工资还不足以支撑起理想的旗帜。凡是能够在离家比较远的地方工作的,让你舍家破业的,对于凡人来说,要么有爱情,要么有金钱,反正要有让你远离家乡的足够的筹码。那些北漂南漂上海漂们为什么选择离家千里的地方,首要的条件还是诱人的薪酬,一个月可以顶的上家乡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工资,谁不愿意去。教师的工资,就那么点,财政饭碗,还没有达到让人“去国怀乡”的程度。还没有达到支撑起理想旗帜的筹码。谁听说过,为了当教师跑到大山里去实现理想的,没有吧。也就是说这份薪水还没有达到让我们远离家乡力度。离家远近还是决定工作的主要因素。实在走不了的,安心在农村,也别说的那么高尚,只是你没有本事走。

虽然有了农村补贴,也仅仅是一种安慰,还没有让人美好到忘乎所以的程度!


一己之见,不当之处,请多包涵!


寐语小筑


农村学校为什么留不住教师?别的地方不知道,但湖南邵阳一些地方农村教师的补助基本上是根据镇、村离县城和国道的远近来划级别的,最偏远的乡镇、村教师700一个月(一般距县城100公里左右,多数村不通客车,去县城办事当天回不来,男教师的娶不了老婆,女教师嫁不出去,特岗教师一来就跑)稍远一点的农村教师每月500一个月(一天可以到县城打个来回),靠国道附近的农村学校教师300元一个月。城里老师说很羡慕农村教师的补贴,可就是没有人愿意调到农村学校去,市区老师来支教一年,不仅有交通、生活补助,还另有2万元一年的补贴(严重的同工不同酬呀)。农村学校很多是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多,老师基本上住校,农村中学还要上早晚辅导,不准收钱的,更鲜有什么补习班,灰色收入在农村学校就是扯蛋,最最主要的是生活不便,对象难找……捂着良心说你还认为农村学校几百元一个月的补贴能吸引教师长驻吗???


d笑笑148498022


有了农村教师补贴,农村学校为什么还留不住老师?

当前在农村的校园里,教师队伍大多已经完成“更新换代”了!

在我们这周边,无论小学还是初中,教师基本年轻化,且都是受过全日制高等教育的专业从教人员!

因为年轻,也因为在城市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缘故,因而,对于显得“颓颓老矣”的农村环境而言,这些年轻的教师们似乎心理上都有一定的疏离感,有关系、有门路的、愿意在讲台上站下去的人,会比较向往城里的学校!

大多数的行业,往往从事的久了,心理上多少都会有懈怠和厌倦,而且与先前农村学校的老师们相比,现在的年轻教师,农村从教之前跟城市发生过太多的交集!

现在我们这,小学老师多为大专毕业生,初中有极少数本科毕业生!基本在他们的受教育阶段,高中、大学都在城里完成,尤其是大学。

大学几年的时间,课业相对轻松,对于个人而言,大学生活是这一辈子最多姿多彩的时间!而到农村之后,而且还是要相当长的时间里生活在相当单调的农村环境里,这不符合常态的生活预期和憧憬!

在我们村里学校,前几年来过一个通过教师招聘考试分配下来的本科生,一年的试用期结束,没有继续签合同而去考研究生了!

跟上面说的一样。多数行业即便工资再好,从事久了,难免心生倦怠,况且农村年轻教师的工资水准并不理想!



城市和农村,就生活资源来说,目前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在农村,而生活环境往往跟大多数人想法一样——到城市!

以我们这的农村学校为例。

年轻教师们未结婚以前可能会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里。结婚后都在城区买房子,把家按在城区,或坐公交车或者买个相对便宜的汽车来回的赶!

就生活环境与水平而言,教师不是和尚,没有那么清心寡欲!尤其有了家庭和孩子以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