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跟風講髒話,覺得霸氣,孩子愛說髒話家長該如何教育引導?

喜歡我請加油討厭我請繼續


小學的孩子愛說髒話有幾種原因

1、 跟風好玩:小學孩子對同伴間的行為模仿,集體對自我的認同非常看重,這就是為什麼同一個年紀,同一班的孩子很容易有同樣的行為、語言、興趣愛好,就是他們彼此模仿,尋找在群體中的價值歸屬。所以,有髒話流行起來也是很普遍,很正常的。

2、 有力量感: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孩子,就會有一個“髒話期”,他們發現這樣的語言很有力量,可以表達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掌控感。

3、 求關注:孩子會發現每次說這些話都能引起父母或者老師、甚至同伴的關注,孩子就會不自主的頻繁使用這些詞語,尤其當同伴彼此模仿,彼此認同的時候,這髒話就越說越帶勁兒。

孩子頻繁說這些不好的詞彙確實影響不好,對班上整個學習氛圍也不夠積極,那怎麼幫助孩子渡過這個“髒話期”呢?

1、 家裡不過度強調,有的孩子其實就是在學校嘗試過一段時間自然就好,在家裡反而不怎麼講。父母抓到孩子這種偶爾行為,突然聽到孩子說了幾句髒話,或者和同學聊天的時候冒出來了,爸爸媽媽就非常無法接受。其實我們自己在情緒中也會本能的說一些“髒話”來發洩力量,如果孩子在家中只是偶爾說,那可以選擇忽略教育,不要刻意強化這個行為。因為如果孩子在學校講,在家裡不講就說明他還是會分場合,視情況而定的,也有一定的自控力。

2、 跟孩子溝通,問問孩子知道不知道這些話的意義,當他們說出來,別人會有什麼感受,甚至和孩子做角色扮演,大人反覆講這些話讓孩子自己體會,作為聽眾的時候他的感受是什麼,別人會如何理解這些話。用這些啟發的方式和孩子溝通,不帶成見,而是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聊天。

3、 言傳身教,家庭的語言環境儘量避免講髒話,有的時候我們的無意識也會影響到孩子,特別是大人情緒來的時候,髒話一出口,孩子會認為這是情緒的表達方式,於是模仿就產生了。


親子關係講師露宏


最近有這樣一篇小學生作文《髒話風波》爆紅網絡,此小學生用稚嫩的筆法,描述了當下班級裡說髒話的現狀愈演愈烈,而老師對此也束手無策的怪象。其中不少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也經常從稚嫩的嘴裡吐出來這樣的髒話,讓自己都驚愕不已。於是就有了“我家孩子髒話從哪學的”,“現在的小學生越來越會說髒話”之類的話題,在網絡上引起了非常多的討論。


現在的小學生真的是很會罵人,基本上已經與國際接軌,簡直除了聲調以外與成年人別無二致了,今天我也要揮起手敲一敲這個原因了。原因很簡單,總結起來就是兩句話,一是耳濡目染,二是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的關鍵點在於環境,現在的孩子不比以往,不管是認識到的世界,還是接觸到的環境都比我們小時候要廣闊太多了。我們在他這個年齡還只會流著鼻涕的時候,現在的小學生已經吃辣條傲遊在召喚師峽谷了。

過早的網絡接觸使得小學生打開了新的大門——互聯網,而網絡是個什麼地方?那是大家彼此都不認識彼此,那可不一個個都小嘴抹了蜜,一般個個口吐芬芳,在這成熟完善的成年人髒話面前,小學生們被同化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其次就是言傳身教,責任人直接歸咎於小學生的父母,如果說讓小學生過度接觸互聯網,是這些父母的粗心,那這一點可以算得上是不少父母的失職,不少為人父母者,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易爆易怒,一言不合就喜歡問候對方全家之留,到頭來,還向別人訴苦,說自己家孩子學壞了,怎麼動不動就說髒話。
對這類行為,由衷的想吐槽一句,你當你家孩子沒長耳朵嗎?事實上,言傳身教的問題只要父母自省就能解決,但耳濡目染的情況只能有意識的減少孩子對互聯網的接觸,儘量規避一些暴躁老哥的芬芳之語,完全杜絕顯然是奢望。我個人愚見,真正能夠跟著小孩說髒話的關鍵在於建立羞恥心。只有當這些無心的孩子意識到說髒話是一種粗俗,不受歡迎的行為,他們才會逐漸的改正,甚至杜絕說髒話,畢竟知恥才會明理,明理才能尚德!有問題可以留言交流,喜歡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