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議員為何要求立即退出北約,呼籲北約解散,是北約制約德國發展,還是傷害德國尊嚴?

新文化街男孩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句話用來形容德國和北約之間的關係再合適不過!美國就是那個驢子拉磨的故事,既想讓德國這隻驢子來拉磨,還不想讓驢子吃食,壓榨德國所有的價值,德國自然不樂意!<strong>

德國和北約的矛盾,實際上是德國和美國的矛盾,德國隊北約的不滿,就是德國隊美國的不滿。德國議員要求立即退出北約,並呼籲北約解散,是美國做得不地道,總想著自己的那點私利,就對德國不管不顧,還不尊重德國的利益需要,囂張跋扈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玩一刀切,不管北約國家到底是什麼情況,不區別對待,就要每個國家都達到美國的要求,當然德國就會心生不滿!<strong>

美國現在非常害怕,一旦德國退出北約,那麼北約的其它國家有了德國這個帶頭人,後面就會有國家跟隨,北約29個國家就會慢慢減少,最後可能只會剩下10來個國家,那麼北約的戰鬥力就會大大減弱。現在,為了安撫德國不讓德國退出北約,美國一定會派遣代表去德國談判,給德國一定的折扣,然而這個先例一開,北約國家還是會學德國和美國做對要籌碼,所以這事美國處理起來很為難!<strong>

德國要退出北約,就是因為美國遏制德國的發展,德國要和俄羅斯發展經濟,美國不允許,德國要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並建立“北溪二號”,美國不允許,德國想和法國建立強大的歐洲軍,美國還是不允許,既然德國做什麼都不符合美國的要求,那還和美國結盟幹啥?還要北約幹啥?處處受制於人,還不如直接退出北約,還德國自由,德國想怎麼搞就怎麼搞!

<strong>

實際上現在美國對世界各國的做法,就是獨裁者的作風,美國總說別國是獨裁,實際上是美國在搞獨裁,德國就相當於美國獨裁下的一個國家,就是因為美國不聽從德國的民意和訴求,德國才要反獨裁美國霸權!


老鱷魚觀天下


其實德國對於北約的不滿,主要是源於特朗普上臺以後開始推行的“美國優先”政策,美國不斷逼迫歐洲國家增加北約軍費,這是導致矛盾的主要根結點。普朗普在2017年和2018年兩次的北約峰會上都是拿德國開刀,指責德國在北約軍費開支上不能滿足北約的需求。按照特朗普的設想,歐洲國家在2020年將軍費提高到GDP的2%,到未來2024年底提高到4%的目標。那麼這必然逼迫歐洲國家提高軍費開支,而間接的這部分開支會多數進入美國的腰包。



那麼可想而知對於德國來說,本身就作為歐洲的領導者,怎麼可能願意多掏軍費,再去對抗俄羅斯這個不切實際的對手!而且還要多掏錢裝到美國的腰包裡,這顯然對德國乃至對歐洲都是一種傷害。美國典型的目的就是在坑隊友,既想利用歐洲來牽制俄羅斯,又想讓歐洲多掏錢,而自己又不想承擔更多責任。顯然美國的如意算盤打的確實很好,特朗普的生財之道確實值得稱讚。


基於這樣的形勢,德國向美國開炮也就理所當然,正值北約成立70週年之際,顯然德國議員是在發飆。

  1. 據《今日俄羅斯》5日消息,德國國會議員亞歷山大·魯伊(Alexander Neu)週四(4日)在其《自由愛好者》(Die Freiheitsliebe)博客上表示,北約70歲生日“不是慶祝的理由,而應是一個最終重新思考它存在意義的機會,不然醒悟之時就為時已晚”。德國議員指責該組織攫取國防支出、進行侵略戰爭、破壞國際準則、威脅世界安全,並建議德國退出北約,且該組織應自行解散。


顯然德國議員魯伊抨擊,就是指責美國領導的北約軍事集團是一個對世界構成“重大安全風險”和“系統違反國際法準則”的組織。魯伊認為:

北約曾在未經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就對南斯拉夫發動“侵略戰爭”,並以“無數受害者”生命受威脅為由對他國進行無端干涉,這暴露了這個組織窮兵黷武的底色。魯伊指出,去年北約成員國在防務上花費超過1萬億美元,這遠遠超過其競爭對手俄羅斯的國防預算。


德國的重點自然是在國防預算上根本達不到特朗普所要求的2%和4%的目標。按照目前北約70週年外長會議討論的重點,軍費開支顯然成為了核心問題。斯托爾滕貝格就在會議當中表示,“2016年以來,除美國外的北約成員已新增410億美元國防開支,2020年底該數字將累計至1000億美元。”顯然這樣的增長幅度已經大大拖累了歐洲國家的經濟,也正是這一點導致了德國對於美國表達極度的不滿,更對於北約這個軍事組織存在的意義表示懷疑。



畢竟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美國為了控制歐洲而建立的防禦性組織。可是前蘇聯在1955年建立的《華約組織》後,北歐就成了冷戰的產物。然而冷戰的結束並沒有讓北約解散,反而北約成為美國控制歐洲恐嚇俄羅斯的最好組織。因此德國方面對於北約的存在表現出特別的反感,尤其是在軍事領域開支上,按照特朗普的要求北約軍費每年將達到1萬億美元,而作為其對手的俄羅斯軍費每年卻僅有500億美元。德國從這裡看到了北約根本不是所謂的保護歐洲,更多的成為了美國榨取歐洲利益的爵頭。



而另一方面,德國面臨著本身的財政問題,和國內發展需求問題。按照上月德國公佈的未來國家財政預算,顯然德國的國防開支根本打不到美國的要求。未來2023年德國國防支出將降至相當於GDP的1.25%,德國到2024年能把這個比例提高至1.5%。可見德國根本達不到美國的要求。顯然德國政府根本就不想多掏軍費也不想讓這些錢都進入美國的腰包。


而且德國作為歐洲的老大一直與法國一同想要倡導建立歐洲統一的軍隊,進而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可是這樣的倡議顯然與北約就造成了衝突,因此這樣的計劃只能停留在設想階段。而最近德國與法國有共同倡議建立一個“多邊聯合議會”,而這也被標誌著德法向歐洲一體化步伐的前期嘗試。一旦歐洲能夠在對外政策上達到統一,那麼歐洲走向一體化就有了希望。

所以對於德國來說,並不樂見美國提高北約軍費,也更不喜歡北約綁架整個歐洲。尤其是美國以北約的名義在德國境內駐紮有3.5萬名軍人,這幾乎是美國在歐洲駐軍的一半。顯然德國對於美國的駐軍也是表現的極為反感,那麼對於這個所謂的北約控制著歐洲70年,德國表現出來的就是希望他早日解散,還歐洲人一個歐洲。(淡然小司原創)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根據海外網4月6日消息,在北約組織慶祝70週年生日之際,德國國會議員亞歷山大·魯伊指責北約組織攫取成員國的國防支出、進行侵略戰爭、破壞國際準則,並且威脅世界安全,並建議德國應退出北約,北約也應該立即解散。魯伊在自己博客上寫到:“北約70歲的生日不是慶祝的理由,而是應該思考它存在的意義,不然醒悟之時就太晚了。”

魯伊還批評北約組織曾在未經過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發動對南斯拉夫的轟炸,並以“無數受害者”生命受威脅為由,對他國進行無端干涉,徹底暴露了北約組織窮兵黷武的本色。而北約成員國在防務上花費超過1萬億美元,這遠遠超過其競爭對手俄羅斯的軍費開支(據悉俄羅斯軍費每年在500億美元左右)。



所以魯伊認為,為了避免全球的安全威脅的升級,德國退出北約將是明智的選擇,北約也應當順應歷史潮流立即解散,取而代之則是一個新的“集體安全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應該包括俄羅斯。

如果不看批評北約的人是德國國會議員身份,還以為是俄羅斯的一位國際問題專家呢?口氣太像俄羅斯人了,當然德國國內的確有一部分親俄的政治勢力。不過看這位德國議員的言行舉止,大有推翻北約軍事體系,踢出美國對歐洲國家的影響,由德國重建一個由德國主導的歐洲防禦體系,胃口很大,野心也很大,就是德國的國力恐怕難以扛起重任。



因為歐洲和德國國力相差不大還有法國和英國,更有軍事強權俄羅斯,德國作為一個二戰戰敗國,之後從新崛起的國家,將難以領導多個強權並立的歐洲。還有所謂的北約國家轟炸南聯盟,難道就沒有德國人的戲份,其實北約國家干涉科索沃戰爭,德國就是主要推手,想要把巴爾幹地區納入歐盟的勢力範圍,但操之過急,導致地區局勢失控,美國一溜煙跑了,留下一個爛攤子讓歐盟來收拾。

當然德國議員批評北約的直接原因,還是特朗普要求北約成員國要多交錢,根據外媒4月3日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北約成員在一定的時候應該繳納GDP的2%以上的費用,而且特別批評了德國,說“德國一共就繳納了GDP的1%用於北約需求,然而美國卻為此繳納了GDP的4.3%以上。”



特朗普是睜著眼說瞎話,美國GDP4.3%至少在8000億美元以上,比美國的軍費預算都要多,而如果按照特朗普的說法,德國要給北約GDP2%以上的費用,至少也要有800億美元(2018年德國GDP4萬億美元),這麼大一比錢,德國不急眼才怪。加上德國為了配合美國製裁俄羅斯,德國急需的俄羅斯廉價能源不能大規模輸入進來,嚴重製約德國經濟的發展。



所以德國議員魯伊說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正義之言”,最終意思還是圍繞著德國利益的最大化打轉,當然的確有一部分德國人認為德國今天翅膀確實夠硬了,應該脫離美國的影響,獨立起飛。


大正看世界


德國議員要求立即退出北約,呼籲北約解散,當然傷害德國尊嚴的因素多一些,制約德國發展的因素少一些。為何這麼講,小甜嘟爸爸分析如下:



首先,北約是冷戰的產物,曾經被迫加入北約。北約是和華約相對應的,於1949年4月成立,共有29個成員國。是美蘇兩大陣營冷戰而形成的產物。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二戰結束時,德國一分為二,分為東德和西德,東德為社會主義國家,西德為資本主義國家,後來東西兩德統一,形成德國。當時,德國為了自身安全,很不情願加入北約。在北約內部,德國沒有戰時指揮權,處處聽命於美國和北的,就像一個“小跟班”,心裡當然不爽。誰不想做老大呢?

其次,德國是歐洲的領鬥羊,不願受制於美國。二戰後,德國經濟迅速發展,國家非常富裕,科學技術發達,GDP排在歐盟之首,是歐洲的領頭羊。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不願意既要交昂貴的保護費,還說話不算數。德國當然想退出另立“山頭”啦!

但是,這位德國議員說的話可能是德國政府想講的,意在先探探各方反應,如果反對不夠強烈,也許德國下一步就開始走上脫務北約之路了,但可以預見,北約必不爽快,雙方搏奕必然激烈而漫長。


小甜嘟爸爸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之前,德國雖然與北約也存在著矛盾,但遠沒有現在的問題大。特朗普上臺後,奉行的是“美國優先”政策,徹底把北約當做了美國稱霸世界的工具,絲毫不顧忌德、法等盟友的國家利益。特朗普的政策引起了德、法兩國的強烈不滿,這也是兩國牽頭建立歐洲軍的最大原因——擺脫對美國的依賴,或者說是擺脫美國的控制。
德、俄似乎越走越近

特朗普不斷要求北約成員國提高軍費,進一步加劇了部分歐洲國家(主要是西歐國家)與北約之間的矛盾,但這不是根本原因。實際上,雙方間的矛盾由來已久,特朗普不過是使雙方的裂痕進一步加大而已。2017、2018年的北約峰會,特朗普對德國的軍費開支指手畫腳。除此之外,特朗普還對德國的外交、經濟等橫加指責,多次公開點名批評。特朗普的做法,實際上就是在干涉德國的內政,這自然會引起德國的強烈不滿,比如說德國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北溪-2工程)。

根本原因就在於美國試圖加強對歐洲的掌控,而歐洲卻希望能夠獨立自主,雙方因此產生分歧。在貿易戰、伊朗、中東、與俄羅斯關係等問題上,美國與歐洲就產生了較大的分歧。比如說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而德、法等國卻支持伊朗繼續保留伊核兩議,並與伊朗保持合作。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國家實際上已與美國站在了“對立面”。之所以傳出“分家另過”,實際上,這就是德國在給美國敲響警鐘——美國對德國內政、軍事、處交等的干預,已觸碰到了德國的“底線”。

2018年,馬克龍最先提出了建立歐洲軍的這種設想,德法兩國一拍即合,共同牽頭,目的就是擺脫對美國的軍事依賴。北約是二戰後西方陣營建立的軍事戰略同盟,對付的目標是蘇聯(後來的目標改為了“華約”),隨著蘇聯的解體,華約不復存在了,北約雖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北約未解散的最重要原因是:美國將其做為實現稱霸世界最重要的工具,絕對沒有之一。北約的成立,使美國能夠控制以德、法、英為首的歐盟防務體系,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蘇聯解體,美國就開始渲染“俄羅斯威脅論”,把俄羅斯樹立成了北約“最大的敵人”,並加緊了東擴的步伐。但實際上,這只是美國稱霸世界的一步——利用北約來打壓俄羅斯,以免其阻止美國稱霸。俄羅斯雖然擁有7000枚核彈頭,但其經濟卻差的太遠,根本無法對北約構成威脅,這也是西歐國家不願提高軍費的最大原因,也是德、法與俄羅斯開展合作的原因之一。對於德、法兩國來說,北約已無存在的必要,再加上美國把北約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上,而毫不顧忌德國等盟友的利益——因此,德國議員才會要求退出北約。

不是北約制約了德國的發展,也不是北約傷害了德國的尊嚴,而是美國利用北約來實現對德、法等國的控制、奴役,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換句話說就是,俄羅斯對歐洲國家的威脅只是“可能”的軍事威脅,但憑歐洲國家足以應對,而美國對歐洲國家的威脅卻是現實存在的,包括軍事綁架、經濟剝削等方面。當然了,沒有任何一個歐洲國家會說美國威脅到了它們,但這不等於不存在。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就是最好的證據。至於美國盟友的利益?看看特朗普的貿易戰,對哪個盟友手下留情了?除了以色列……
這是不是象徵著美國已漸行漸遠?


儒道之主


中國古訓親兄弟明算賬。真算賬了,那就是兄弟也沒有了。德國那議員的意思差不多就是這意思。

德國之前是大呼小叫要從美國運回黃金,叫喊了幾年,總算運回了300噸黃金,當然德國人也從巴黎運回了374噸黃金。看到了沒,德國人的情感也在錢上,所以我們小老百姓喜歡錢也沒毛病。為了錢,這回德國又有事情了。

川普上臺後,去歐洲跑了一趟,說來說去就是說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沒有按照規定繳納保護費。按照NATO的規定,當然這規定是當時的總統簽署的。NATO的成員國每個國家的軍費開支都要佔其GDP的2%。在NATO的28個成員國中,只有5個國家達到了這一要求,他們是美國,希臘,波蘭,愛沙尼亞和英國。其中美國開支最大,佔GDP的3.62%,希臘為2.46%。德國和法國最低,僅為1.8%的GDP佔比。所以,川普開這個口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德國嫌貴也是道理,因為德國GDP增速早幾年是快的,現在也不快了,只有1.5%左右。所以為了平衡國內所需,他們不準備搞那麼多的軍費。

德國人不肯痛快掏錢有兩點,一點是在美國的鴨梨下,俄羅斯那個北極熊,現在瘦得像只雞了,弄弄東歐那些原蘇聯成員國還行,想弄德國,不可能了。另一點是德國在難民上支出負擔太重。他們認為現在的方向有了變化。對抗和幫助來說,幫助佔據重要位置了。這和美國的冷戰思維模式有不同。

所以,一邊是美國想繼續在歐洲的冷戰,而歐洲,尤其是德國想著是不是搞點其他更有意義的。


大舟財經觀


對於歐洲國家提出北約解散的呼聲,已經不是新鮮事情了,早在冷戰結束時,歐洲大陸國家就曾經直言不諱的認為,北約的存在已經不合時宜,應當解散!不過在美國的干涉下北約並沒有解散,而歐洲國家希望的代替北約的地區組織歐盟,也有條件的被放行通過!



在美國以特朗普政府為代表的美國優先主義的上臺,標誌著全球格局的轉變,美國以增強自己實力為主要目標,而不是將主要的力量放在壓制和扼制潛在競爭對手!



實際上北約早就不是一個單純對抗蘇聯的軍事組織,冷戰的結束讓北約充當了兩種角色,其一,扼制蘇聯解體後其軍事能力主要繼承國俄羅斯,其二,壓制歐洲復興和崛起!隨著西歐工業國家的歐洲復興意識的形成和戰略的佈局實施,這些國家雖然仍然在北約組織之中,但明顯的對參與北約的軍事活動熱情驟減!



當然隨著北約東擴,在中東歐西歐工業國與俄羅斯之間,由原華約國家或者蘇聯加盟共和國組成的新北約國家,東邊有俄羅斯的威脅,西邊有歐洲潛在對手的滲透,安全上仰仗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經濟上依賴經濟實力很強的歐盟組織,實際上形成了一股新的力量!



這股力量中的很多國家,即是北約成員國也是歐盟成員國,安全上對美國的仰仗,轉變成戰略立場上對美國的支持,他們同樣不希望歐盟成為強大的經濟、政治和軍事中心,更不希望西歐與俄羅斯的戰略依託!



從而在北約和歐盟體系中形成與美國立場相同的力量,對歐盟內部涉及地區一體化進程形成阻礙和牽制力量,而這些國家更希望北約能夠凌駕於歐盟繼續存在!



很明顯不僅僅是北約已經捆綁住了西歐工業國的手腳,甚至歐盟體系也成了華而不實的西歐自做囚衣,這也註定了不僅僅是英國脫歐這麼簡單,西歐工業國國內或多或少都有退出歐盟的聲音,至於北約這個本來就不屬於西歐工業國家發起的組織,西歐國家更是不希望繼續存在下去!



因此才有了德法提出的歐洲軍隊構想,德法組建的聯合議會等等看似即不隸屬於北約,也不隸屬於歐盟的情況,這也意味著從西歐工業國家的立場來看,北約的散夥和歐盟的深度改革勢在必行!



不過西歐工業國或許可以主導歐盟的深度改革,但卻不能左右北約的繼續存在與否,北約除了美英這兩個積極支持和擁護的國家之外,中東歐那些安全上對北約依賴的國家更是堅定的支持者,或許會出現德法為首的西歐陸地工業國退出北約的情況,但美英國隨即也會深度的調整北約!可以預見,歐洲地區必將是德法為首的老歐盟、美英及中東歐國家和俄羅斯三股力量的博弈態勢!


涇水書生


北約是一個豬圈,德國是被關在圈裡的豬。

德國是二戰戰敗國,如同日本一樣,至今自掏腰包,讓美國派兵佔領控制。

美國在歐洲強加一個北約軍事組織北約,名義上對抗蘇聯(俄羅斯)威脅,實質上也是防止歐洲國家再次坐大,挑戰美國霸權!

美國讓德國加入北約,看起來給了德國一點尊嚴,能夠與美英法等二戰戰勝國同臺說話。實際上只是讓德國豬在豬圈內有一點活動空間,絕不會讓豬變虎、重歸山林為王。

美國以北約軍事一體化為由,封殺了德國在世界軍事上獨立發言權,限制了德國發展軍事工業,德國淪為二、三流軍事弱國,無力在歐洲、在世界再次興風作浪。

美國以對抗俄羅斯威脅為由,在北約軍事部署框架下,把核武器部署在德國,把美軍駐歐洲司令部、美空軍歐洲司令部落地德國,使德國承受威懾不敢造次。

(北約德國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美空軍歐洲司令部所在地)

作為二戰戰敗國,由於美國給予了德國吃飽飯、悶聲發大財的經濟待遇。多年來它接受了被美國軍事管制、被北約軍事制約的卑微現實。

德國從來不提被二戰戰身國肢解瓜分的東西普魯士領土歸還問題。

德國出錢、出軍事後勤和基地支持,容忍美國在中東、為非作歹,還被迫為接收中東難民買單。

德國屈從於美國淫威,不敢大張旗鼓與俄羅斯發展正常國家關係。

德國現在有點變化,對美國、對北約由心生不滿,發展到露出反骨。

德國是蹩足經濟大國,但這點榮譽也要被美國剝奪,美國出於極端利己主義,不斷剪德國羊毛,還要德國至少每年多掏300—1000億美元軍(達到德國GDP的2—4%)無謂燒錢。德國對北約這個豬圈從厭惡已上升到忍無可忍!

德國對北約的厭惡早有跡象。

德國在北約框架內習慣性不購買美國武器裝備,常常以飛機軍艦故障趴窩為由,拒絕參加北約的軍事行動,德國軍隊享受公務員待遇表現出窩囊廢模樣,迴避在軍事上挑釁俄羅斯,德國還以沒有必要或“叫窮”為由,拒絕為北約軍事建設添磚加瓦。

嫉惡如仇的特朗普終於不再隱忍德國的叛逆伎倆,破口大罵;“德國已成為俄羅斯的俘虜”!


既然話說道這個份上,德國也忍無可忍,索性把德美矛盾公開化。

第一,美國為“英國間諜中毒案”發起大規模驅逐俄羅斯外交官活動,德國則逆風聲明;“俄羅斯仍是世界有重要影響國家,德要與俄發展正常務實國家關係。

第二,德國未雨綢繆,公開反對美國在德國、在北約國家部署陸基中導。

第三,德國宣佈要聯合歐洲國家研製第五代戰機,拒絕給特朗普的F35湊份子錢。

第四,德國拒絕增加北約規定的高額軍費,特朗普由此威脅美軍要撤退德國、美國要退出北約,請便!



第五,博爾頓的爪牙新出任德國大使,以特朗普口氣對德國說三道四,憤怒的德國人發出了驅逐出境的聲音。


(美國駐德大使格雷內爾,德國政界呼籲“走人”)

德國議員呼籲德國退出北約、呼籲解散北約是迄今為此德國政客發出的最強行聲音。

它代表了德國主流和歐洲(一定範圍)的民意。德法倡導建立歐洲國防軍,就一個意思,北約軍事組織該作古了!德法還主張建立新的國際聯盟,這就是要想另起鍋灶,讓美國退回北美單邊孤立去!


諶人


關於外長升言退出北約的言論,我個人認為應該從戰略角度看。北約是冷戰時期的產物。他是相對華約而產生。美國自然成為北約老大。一切聽從安排。北約,華約相對幾十年華約帝國90年代忽然倒塌。美國在這幾十年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由於盧布對美元大幅貶值美國剪羊毛獲利20多萬億。

本來隨著華約解散,北約也應該消失。美國作為北約老大不想消失而且不斷東擴進一步壓縮俄羅斯空間為的就是激情俄羅斯強烈反應。這樣好讓美國繼續控制北約可以利用北約控制全世界讓北約繼續受到的威脅美國繼續從中漁利。實際自從華約解散俄羅斯自顧不暇以無意威脅歐洲,就想更好國內經濟,在這個時期歐洲各國也想發展經濟以彌補冷戰造成經濟虧空 。可是美國不斷挑起歐洲和俄羅斯矛盾加大北約危機感。危機是美國製造出來的。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美國想繼續做老大控制北約在世界好呼風喚雨德國為了自己的真正安全不想繼續施壓俄羅斯所以就出現了德國外長表述。這很正常。


閒人77154788


德國議員魯伊4月4日在《自由愛好者》網站上撰文稱,北約70週年紀念活動並不值得慶祝,該聯盟對世界構成了重大安全風險,其軍事力量僅僅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此外他還批評特朗普要求相關歐洲國家把國防開支增加到增加GDP的2%,因為那樣意味著德國每年的軍費將超過800億歐元,從而成為負擔。

撰文的這位國會議員魯伊,是德國左翼政黨Die Linke政策顧問,有過在歐安組織工作經驗,對於北約有一定的接觸與瞭解。而DL黨派主張控制軍費、增加工資福利,且政府調控國家資源,雖然在德國議會席位當中只有69席,卻擁有一定的中下層民眾支持。


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可以發現,北約不論是參與巴爾幹、科索沃地區衝突,還是參與阿富汗衝突,都沒有經過聯合國的授權與允許,聯合國甚至反對並譴責未經允許的北約行動。但是即便在這種情況下,北約仍然單方面進行行動,這本身就是一種違反踐踏國際法的行為。也意味著目前的北約已經成為了部分國家的政治工具,為這些國家利益服務,但是綁架的卻是全體成員國的利益,其中包括德國。



而且由於北約組織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聯盟,而且成員國的軍費開支已經超過了全世界軍費總開支的50%以上,每年總計超過了1萬億美元,所以一旦被利用,將成為世界上最不穩定的因素。但是即便如此,美國的特朗普仍然強制要求各成員國增加國防開支到本國GDP2%以上,如果不這樣,美國將威脅退出北約並將歐洲置於俄羅斯的軍事威脅之下。



所以在此情況下,並不贊成擴大軍事開支的德國等歐洲國家相當於被裹挾到美國的戰車之上,一方面北約防務嚴重依賴美國,但是另一方面各國卻自掏腰包,用本國納稅人的錢維護美國利益,這本身就是一種“交保護費”的舉動,並不符合德國利益。


最關鍵的是,一旦德國面對特朗普的施壓達成妥協,每年軍費按照要求達到GDP的2%,則意味著每年要額外支出800億美元的開支,在目前德國國內民生領域開支都不足的情況下,無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魯伊呼籲德國應該退出北約,避免失去獨立自主權,而北約也應該解散,因為作為冷戰時期產物,北約早已過時。相反他卻提議,德國在退出北約後,應該加入俄羅斯主導的集體安全組織,因為集安組織以裁軍為核心目的,有利於世界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