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戶一旦受到太大的衝擊,鄉村振興就會變得很困難了。怎麼辦?

耕地細碎化、老齡化、兼業化嚴重、信息手段的能力不強的小農戶,將何去何從呢?

為什麼日本要建立農協;英國,著名的“圈地運動”?為了消滅了小農的存在,讓英國的農業生產,直接進入了大規模農場化經營階段。不管哪一個國家,用了何種手段,目的都是一致的——農業現代化。

小農戶一旦受到太大的衝擊,鄉村振興就會變得很困難了。怎麼辦?

那要怎麼實現小農現代化呢?

以前,人民公社雖然把人跟地都聚在一起了,但是大家都沒什麼積極性,隨著改革開放,實行聯產承包制,大家的積極性一下子就高了起來。但套路一直都在,為了不被坑,合作社誕生了,可是這樣的組織競爭力太小了,怎麼辦?大量的資本注入,可惜資本主義的理念到了社會主義國家顯得有些水土不服,這就造成小農戶受到打擊,大資本也沒賺到錢。所以資本再大再雄厚,在我國這暫時還不能代替小農戶。

小農戶一旦受到太大的衝擊,鄉村振興就會變得很困難了。怎麼辦?

因此我們應該通過互聯網將分散的小農聯合起來,提高小農生產的標準化、科技化、品牌化水平。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滿足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需求。

通過互聯網推動小農戶的特色農產品、手工製品走出去。幫助小農戶們利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增強發展生產、便捷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把利潤變得立體化,讓小農戶們可以更好地融入現代農業的產業鏈。這是農業高速發展下的時代,小農戶的出路所在。

小農戶一旦受到太大的衝擊,鄉村振興就會變得很困難了。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